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张家界农耕文化生态园可行性报告分析0815
生态文化圣地张家界农耕文化生态园可行性报告去最深的山过最原始的生活……MENU项目概要项目背景市场分析项目总体方案设计投资估算风险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生态是旅游农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旅游农业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基础的,做到生产资料、劳动力和生产环境和合理组合、运转,在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同时,加强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耦合,以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同时生态旅游农业的建设又是一个地区协调自然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旅游农业需遵循市场导向旅游农业是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而兴起的一种特殊农业形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旅游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制定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规划,并不是所有的农业资源都必须搞开发、搞旅游,而是遵循市场导向,避免盲目投资开发,降低市场经营风险,使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农业旅游需突出地方特色张家界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要深刻体现出张家界的生态特征与人文特征,著有突出了特色,其生态农业发展才能有灵魂,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在提升传统农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农业旅游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资源特色,这是提高张家界生态旅游农业竞争力的根本所在。MENU项目概要项目背景市场分析项目总体方案设计投资估算风险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生态旅游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它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目前,最流行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两个:1、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2、生态旅游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生态农业旅游的概述观光农业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在发展过程上,可描述为三个阶段及相应模式。阶段模式发展阶段旅游主题主导者市场市场消费强度(交通除外)自发式早期旅游萌芽阶段不明确,仅作为休闲调剂自发形成的个人或小团体①供求关系模糊②个人需求导向30元/人。天自主式初级经营阶段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中小旅行社主动参与经营①以短期赢利为目的②产品导向90±30元/人。天开发式成熟的经营阶段有明确的主题和系列活动策划大型(旅游)集团开发和管理①以长期投资收益为目的②项目投资导向>120元/人。天地域模式代表的是同一阶段观光农业旅游在不同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它反映了开发者的区位与市场策略。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不同地区观光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的对比,其主要的类型可归纳如下:模式区位及目标市场特点管理形式例注依托自然型1)距大中城市20公里以外,但交通便利2)以多个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1)基础条件较好,地貌类型齐全2)以独立完整的农业自然景观单元为依托3)范围广阔6平方公里左右1)基本保留原有农村各级组织2)分散管理3)接近原生自然江西井冈山观光农业区;湖北随州观光农业区依托城市型1)距大中城市10公里之内2)以一个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1)借助一定的农业基础2)主要通过人工构造农业景观,以某一大中城市为依托3)范围较小2平方公里左右1)独立封闭的行政组织2)集中管理3)更接近人工主题公园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珠海“现代农业公园”∴张家界生态观光园是属于依托自然型。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功能为主,兼有度假、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游览区。按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空间区划,可划分为四个分区:1.观赏区由观赏型农田带、瓜果园、花卉苗圃、珍稀动植物饲养场构成,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2.示范区由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构成,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使游客增长教益。3.休闲体验区由当地乡村民居、乡村活动场所构成,营造游客能深人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体验农村生活。4.产品区由可采摘的直销果园、乡村工艺作坊、乡村集市构成。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自采自制自买的方式亲身体验农产品制作过程,并购买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场所分区所占规划面积构成系统功能导向例注观赏区50-60%1)观赏型农田带、瓜果园2)珍稀动物饲养场3)花卉苗圃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珠海:蝴蝶公园随州:银杏公园木兰川:五彩田园示范区15-25%1)农业科技示范2)生态农业示范3)科普示范(配研修所)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增长教益东莞年丰山庄:桑基渔塘苏州“农林大世界”日本高效精细农业,以色列节水农业系列等休闲区10-15%1)乡村民居2)乡村活动场所营造游客能深入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参与体验并实现精神交流井冈山:农民客栈、公社食堂产品区5-10%1)可采摘的直销果园2)乡村工艺作坊3)乡村集市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并以亲切的交易方式回报乡村经济东莞年丰:动手果园木兰川:“吱吱”土布坊MENU项目概要项目背景市场分析项目总体方案设计投资估算风险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一)农业发展形态基本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张家界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有助于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现有原生态农业资源的基础上,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产品生产、原料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当地农民就业、向游客提供高品质旅游的目的。这对于张家界区有效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渗透,促进农游合一,丰富生态农业模式、创新生态旅游开发类型都十分有益。该地区耕地面积不足,仍然以传统粮食作物为主。且多为山区,耕地地块规模小、地块分散,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产值基本集中在农业、牧业和林业上,服务型农业产业发展不足。(二)休闲农业框架体系开始得到初步建立按照《张家界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2)》(张政办函〔2008〕272号)相关建设规划,到2012年,全市建设以公路主干线、城市(县城)郊区为重点的旅游农业示范点5个;新发展四星级以上休闲农庄10家,农家乐300家;休闲农业产业年总收入达到2亿元。与张家界其它区县相比,武陵源的休闲农业还没有进入应有的快车道,基本处于搭建框架阶段。武陵源生态农业迫切需要进行品质升级。(三)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有所创新与生态农业发展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为了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投资于武陵源区,政府还制定了各种投资优惠政策和保护政策,于2007年公布了《武陵源区鼓励和保护投资的若干规定》。(四)农业发展阶段与旅游业发展要求错位首先,从当前武陵源地区旅游发展的要求看,武陵源当属世界级品质的景观旅游地,旅游也正从普通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旅游发展阶段处于过渡时期。此时期的旅游产业类型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差。其次,从旅游产品的构成来看,观光、休闲和度假旅游产品数量的比例严重失衡,武陵源区更趋严重。产品结构以观光产品为主,围绕观光相关的浏览、住宿、餐饮、交通一直是旅游收入中的主体,而购物、娱乐比例远低于观光消费。再次,与武陵源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和阶段转型相比,农村与农业的发展还存在严重脱节。(五)农副产品产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较低武陵源农业发展,基本延续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链条处于孤立状态,由此导致农用地利用效率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能得不到最大发挥,农副产品品质缺乏保障、附加值含量很低等一系列制约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问题。•具有唯一性的地质、地貌景观,自然生态环境卓越•文化底蕴深厚独特•旅游市场的持续消费潜力巨大•以旅游接待为标准的基础设施完善•具有品牌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上级领导接触率高,亮点项目易得到扶持•区乡两级政府重视,群众参与性强•处在旅游市场的成长与成熟交替期•区域内具有产业整合发展的愿望•具有通过服务业整合产业创造新的消费方式的机会•拥有尚未污染的发展生态农牧业的条件•市场半径小而集中,产业便于培育•产业借助张家界的名气,容易创出品牌•管辖区面积小,土地人力资源有限•农村、农业与旅游业发展脱节•区域性平台式服务业没有形成•旅游者感到劳累、枯燥,缺乏身心愉悦•旅游经纪主导成分过大•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程度较低•富民方式较少•市场正在对区域农业进行角色化的分离•本地消费资源外流较为严重•外地产品竞争性进入本地•旅游者滞留期有缩短的趋势•纯景观化旅游难以树立本地形象和品牌•缺少旅游产业的二三四次盈利能力SWTO张家界农耕文化观光园SWOT分析(一)与山区布局相适应的分散型农业构成武陵源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石英砂岩比较多,由于地质运动和各种外力作用,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砂岩风林地貌,此类地形地貌不适合走土地规模经营这种“大而全”的道路,反而适合走“小而美”、“一区一品”、“一村一景”,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农业发展道路。这并不是武陵源农业发展的劣势,相反是其包含有浓重中国风的独特景观农业属性的优势因素。可依托山地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的优势,发展野生动植物观赏景观、少数民族村、畜牧租赁农庄、狩猎场或珍稀动物饲养基地等旅游产品,也可发展反季节蔬菜和以当地土特产为主的第三产业。张家界观光园的生态旅游农业具备五个基本特征:(二)高度原生态、有机化的农业发展环境质量武陵源区工业发展相对较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限,生态农业的发展环境优良,具备了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外部条件。而且武陵源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突出了无公害、绿色、环保的特色。为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武陵源区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十分注重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逐步形成武陵源品牌。(三)生态农业发展具备不可多得的优质物种资源在发展传统生态农业的同时,应该充分认识到武陵源地区不但拥有传统的农作物品种种类,同时也拥有武陵源地区特殊的物种资源,如珙桐、鸽子树等珍稀树种;百两金、鸡血藤等中药材资源;穿山甲、水獭、大鲵、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动物资源等等。这也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价值增值空间和发展空间。应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到物种资源的可塑性和对生态旅游农业的重大影响。这很可能是武陵源地区今后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的突破口和独特竞争力。(四)旅游转型与生态农业发展转型仍有阶段错位武陵源区现有的旅游类型主要是以观光旅游为主,游人多是短期旅游。由自然景观形成的旅游优势,没有系统彻底的转变和升华为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旅行社经济在区域产业发展中所占比重太大。而农业休闲旅游、体验型旅游、交互型旅游等旅游农业形态发展严重不足,这也是没有挖掘出相应经济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所在。(五)人文旅游与生态农业的结合模式存在缺失武陵源有独具特色的土家族风情、少数民族山寨等旅游资源,同时也是相应的生态农业资源。当前武陵源的生态旅游农业并没有将自身的浓郁的民族风俗和特色有效的利用起来,武陵源的生态农业如果与旅游紧密结合,就必须提升生态农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价值。武陵源生态旅游农业项目的建设和发展要始终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与武陵源自身原有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历史故事紧密结合。使武陵源的生态旅游逐步从观光型旅游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转变。MENU项目概要项目背景市场分析项目总体方案设计投资估算风险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1、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生态园的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生态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生态园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同时为充分展现湘西民居特有的风貌,生态园接待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将充分考虑“湘西民居”元素,例如土家族的吊脚楼等等。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2、兼顾景观生态性与娱乐性在对生态园进行实地规划时将通过合理布局,采取养殖区与种植区和观光娱乐区分开、果树中间种农作物等措施,既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3、开发“体验经济”通过生态园
本文标题:张家界农耕文化生态园可行性报告分析081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4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