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1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及其慢富群体。3)“两个大局”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2时候,沿海又要帮助和支持内地的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和战略推进。在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正式发出“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召,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作了部署。4)“宏观调控”论:(1)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调控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在一国(尤其是大国)之内,各地的经济资源存在差异,各地的主观努力也相差悬殊,加上历史基础、区位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国家必须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而不能听任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2)加强和改善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首先,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坚决维护中央政策的权威性;其次,中央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的特点和利益,充分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地方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动,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二章1、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节点及节点体系、线路及网络、域面。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纵横交叉,从而构成了一个区域空间。2、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经济结构是生产关系结构和生产力结构的有机统一体。狭义经济结构就是指生产力结构。生产力结构的主干部分是产业结构。3、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产业之间的构成状况、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4、简述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市场区位论的中心思想或基本内容:(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于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对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提出了“农业区位论”。其中心思想是:农业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取决于从农产品生产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于1905年发表了《论工业的区位》一文,此后于1909年和1914年又写过两本书,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对运输、劳动力、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计算,把工业品生产成本最低的那个地点,确定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3)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在1933年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它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城市职能、城市大小及空间结构的学说,即城市“等级——规模”学说,因此又被称为“城市区位论”。他的结论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城市分布,应当形成A级城市1个,B级城市2个,C级城市6—12个,D级城市42—54个,E级城市108—128个。3(4)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在1940年发表《经济的空间分布》,提出了“市场区位论”。他认为,既然生产和消费都在市场上进行,而生产者的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润,那么,最低成本并不是保证最大利润的决定性因素,而应当去谋求最大市场。5、区域经经济学的当代研究及其相互联系⑴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研究;⑵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路径研究;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⑷区际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⑸全国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以上五个方面,基本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学在当代的重点研究领域,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前三个方面属于单个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问题,第四个方面属于区域之间平等的经济关系,第五个方面属于全国和各区域上下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经济关系。6、如何认识和把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联系实际)(1⊙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①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节点及节点体系、线路及网络、域面。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纵横交叉,从而构成了一个区域空间。②区域空间结构的核心理论是“发展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倒U⊙区域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经济结构是生产关系结构和生产力结构的有机统一体。狭义经济结构就是指生产力结构。生产力结构的主干部分是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产业之间的构成状况、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2⊙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促进区域社会财富或国民产出的增多,通常用GNP(GDP)、人均GNP(人均GDP)来表示。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等人主张“平衡增长”,而赫希曼、缪尔达尔等人坚决反对“平衡增长”,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比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丰富得多,主要有:佩鲁的“发4展极”理论、缪尔达尔的“回波效应”理论、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弗农的“梯度推移”理论,还有“反梯度推移”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等。(3(1)区域经济运行理论——主要包括区域资源“转移分析理论”和区域经济竞争理论。(2)区域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理论——首先,是区域经济运行的动力机制,包括:发挥比较优势取得比较利益,促进集聚经济形成集聚效益,产生企业规模效益和产品差异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要依靠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其次,是区域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基础上,必须加上一只“看得见的手”,也就是要把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第三章1、节点:是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地,是由经济活动的内聚力极化而成的各级区域中心,多表现为城镇。节点体系的三要素是等级各称、人口规模和节点数目。一般来说,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数目就越少。相反,等级越低,规模越小,数目就越多。2、线路——主要包括交通线路、通讯线路、能源供给系统、供排水系统等,其中交通线路最重要。3、域面——域面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域面与区域不同,它不包括节点和网络。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域面就是指广大农村。4、极化效应——是指经济资源向某个具有优势的地点集聚并逐步使之成为5、扩散效应——它是与极化效应相对的一种效应,指经济活动及各种生产6、古典区位理论、近代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的实质①古典区位理论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着重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探讨农业、工业的最佳区位选择问题,因此其实质是“成本决定论”。②近代区位理论包括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着重从城市等级与规模的空间关系、市场区与市场网的内部联系出发,探索企业如何获取最大利润,因此其实质是“利润决定论”。同时,通过对市场区位发展阶段的分析,探索整个区域的最佳经济效益。③二次大战之后,传统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位理论)演进为现代区位理论,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其实质是“综合决定论”。75区位势能——指在特定区域内,由于自然条件、资源分布、交通运输、人口状况、技术经济水平、人为政策等因素在不同地点的组合所形成的差别程度及其相应能力。其内涵包括:①自然条件势能——由于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地域差异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②自然资源势能——由于自然资源的分布组合及其开发价值的地域差异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③交通运输势能——由于交通运输水平、运输能力和便捷程度的差异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④人口分布势能——由于人口分布密度和人口素质的差异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⑤技术经济势能——由于技术经济发展基础不同所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⑥行政势能和政策势能——由于行政中心或行政权力与各项优惠政策等特殊因素差别所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8、如何认识和把握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原理(或论述)(1)极化效应:①极化效应的定义——是指经济资源向某个具有优势的地点集聚并逐步使②极化效应的作用——带来三个方面的向心力:一是使极核成为具有吸引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群的最优区位;二是节约生产要素投入上的多种费用从而提高利润率;三是使国家和区域在权利分配、政策导向等方面作出有利于极核地(2①扩散效应的定义——它是与极化效应相对的一种效应,指经济活动及各种生产要素从极核向外围扩散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使生产要素逐步由极核区域向外围扩散渗透,形成一种离心运动。②扩散效应的表现方式(外溢)——主动外溢、被动外溢、积极外溢。主动外溢—指随着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的不断演化,原来极核中的主导产业逐步衰落,被除数新兴的主导产业所替代,原主导产业就会主动向极核周围地区转移。被动外溢—指随着极核地区产业和人口的不断发展与集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近使污染严重的产业向极核四周转移,迁往城郊或更远的地方。积极外溢—指旅游等服务业的崛起和创新精神的似播,带动了极核以外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发展。(3)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作用力转化——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交互作用。起初是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使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二元结构鲜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扩散效应逐步增强,极化效应逐步减弱,导致区域间的差距逐步缩小,走向相对均衡的高级有序状态。第四章61、经济增长:(1)统计学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指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或社会总产值的增加,或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或国民收入的增加。总之,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多或国民产出(output)量的增多。这里的“产出量”,既包括产品(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也包括劳务。因此,经济增长的内容,是指后期的国民经济产出量在规模上比前期增加。(2)库兹涅茨(S·Kuznets)的“经济增长”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2、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内涵远比经济增长丰富和广泛得多。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是社会财富在量上的增多和扩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4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