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两岸关系论文:政党交流在推进两岸关系中的发展与角色
两岸关系论文:政党交流在推进两岸关系中的发展与角色摘要:政党政治的本质,两岸“执政党”所面临的国情民意,是政党交流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基础和现实推力。冲破重重险阻,经过了多方努力与探索后,政党交流作为两岸关系沟通的第二条渠道得以最终开启并确认其地位。两岸政党交流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承担了以下角色:两岸政府的间接谈判先锋;“以党辅政”、感测两岸民意的试验场;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发展的行动者。两岸政党交流影响深远:增进了了解与理解,为发展两岸关系奠定了现实基础,建立了政党定期沟通平台,促进了两岸经贸文化的合作,为两岸发展提供了新的枢纽。关键词:两岸关系;政党交流;国共平台;发展;角色4月27日—29日,2010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在南京刚刚落下帷幕。连战先生再次以国民党荣誉主席的身份偕同现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先生及台湾近300名政经界的重要人物参与本次峰会。峰会为两岸企业家提供了经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研讨了两岸企业家紧密携手、共谋发展的创新理论,落实了两岸经贸发展战略,展示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跨越变化,签订了一系列两岸企业重要经贸合作协议。此次峰会进一步推动了“党务搭桥,经贸文化唱戏”的两岸交流趋势,同时,这与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政党交流的第二条渠道所取得的成绩密不可分。因此,对政党交流在推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一、两岸政党交流的可能性基础两岸政党交流,特指在中国历史遗留问题上,秉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包括系出同门的新党和亲民党),顺应民意,开辟的处理对台问题的新途径,是为扩大两岸交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进行对话和商谈的第二条渠道。又称“国共平台”。两岸政党政治的背景及本质成就了政党交流在两岸关系中的独特作用。1.中国大陆的政党政治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为特征,整个政治生态以合作为基调。在我国的多党合作中,执政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掌握国家政权,全面负责组织政府,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作出重大决策,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提出政府人选名单,等等。同时,又与民主党派协商,通过法定程序使自己的主张变为国家的法律、政策、决策等。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参加国家政权和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在对台问题上,多党合作的政治态度高度统一: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发展两岸关系。这意味着在两岸关系发展中不排斥以政党交流的形式去推动和努力。2.台湾政党政治是在冲破前国民党的“两元政治体制”后确立的,它的发展是岛内外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台湾自身发展的结果。冲破“两元政治体制”后的政党政治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80年代末期是竞相组党、确立西方式政党政治模式阶段;90年代是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即政党政治发展的制度化、理性化阶段。目前,在台湾存在着五个比较重要的政党,即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新党和台湾团结联盟。以上五个政党中,新党和亲民党都是从国民党内分裂出去的,但因系出同门,且在国家统一问题上持相同理念,此三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泛蓝军”。相应的,民进党与持台独理念的台联盟合称为“泛绿军”。因此,中国共产党与“泛蓝军”在国家统一问题上的合作空间和对话可能性更大,这是两岸政党交流首先要明确的前提。3.政党政治的多元化本质决定了在开展党际交流合作的可能性。众所周知,每一个政党在成立之初都有自己的政治目标和明确的政治纲领。政党活动的政治目标和主要目的是夺取、掌握或参与政权,为此,政党除代表本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外,还必须兼顾社会其他方面的利益要求。在多元化的民主体制下,存在着不同特色的政党,都为自己的目标在努力。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个政党都是排他的,竞争性的。很多政党之间的利益群体或政治理念是可以整合的,甚至相同的。这样,他们在某个问题上就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争取各方力量实现政党的部分目标。台湾的政党政治即鲜明的体现了这一点。台湾的民主是一种选票民主,决定一个政党命运的还是人民手中的选票。各个政党想要取得执政地位,就必须在政策上反映一定的民意。顺应民意才能使政党取得并维持政权。这也就从现实和历史中增大了两岸政党合作的可能。而国民党和中共在国家统一问题也有一致的理念和愿望,这也就为两岸的党际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启发我们在开展政党交流的过程中,就要从台湾的政党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二、两岸政党交流的现实推力自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应邀组团访问大陆,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2008年5月组团登陆,胡锦涛同志以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身份,分别与连战、宋楚瑜、吴伯雄举行了正式会谈,达成了发展两岸关系的一些重大共识。以此为标志,政党交流开启了两岸联系的第二条渠道。此后,两岸三党多次举行会晤和举办论坛,让我们看到了政党在解决两岸问题中带来的新的变化,对两岸关系的发展规划出新的篇章。1.就大陆而言,在以陈水扁为首的民进党在台“执政”八年期间,台独大行其道,大陆的主要精力不是集各方之力促进统一,而是提高警惕反对台独,以往两岸事务交流谈判的第一渠道也基本中断联系,两岸关系可以说是停滞不前。恰逢其时,中共急需另辟蹊径,找到两岸关系继续向前推进的良方。自提出政党交流的可能性主张后,也得到了当时“在野党”国民党的积极响应,由此开辟了两岸关系交谈的第二条渠道。另一方面,30年的改革开放无疑已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相较于低迷的台湾经济,大陆经济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台湾的民意更期待与大陆的合作共赢;08年奥运会彰显不仅只是国力的强盛,它还凝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期盼,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情绪在这里升华,更包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景与机会。汶川地震、台风水灾无论对谁来说都是灾难,揪紧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高涨;同时在这一次次的互助中,也让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人民看到中国政府的开放民主,对中国政治民主现状有了更多的认同和感悟,可谓多难兴邦。在这样的国情民意下,互信、创新合作的新方式—政党交流,在两岸的主流民意—两岸关系走向善意互动的期许中日益发挥作用,并尝试走向常态化机制阶段。2.就国民党方面而言,中国国民党在2000年的台湾地区选举中,波谲云诡地失去政权,却铺垫出中国国民党重访大陆的缘起。2005年中国国民党的重访大陆,造就了国共“党对党”交流平台的历史正当,两岸关系话语权的主导,对比台湾陈水扁当局开历史倒车的行为,又为中国国民党重获台湾政权赢得了更好的民众感观。2008年,中国国民党重回台湾地区执政党地位,吴伯雄作为执政党领导人访问大陆,将两岸“党对党”交流平台在同为执政党的新形势下如何最大地发挥效用做出探索和努力,并预留出空间。三、两岸政党交流的历史发展两岸政党交流按不同的历史情况和发展态势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党交流主张前期准备阶段(1945.10—2005.5)。国共合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存在,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国共两党的理念和愿望一致,人们对两党合作交流寄予了极大的期许。中共领导人为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化和规范化发展,很早就提出了关于政党对话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设想。早在1981年国庆前夕,中共中央就已经提出过党对党协商谈判的建议。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其中第一条就是建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由于当时台湾国民党当局没有积极响应而未能实现。第二阶段:政党交流作为第二渠道开启阶段(2005.3—2008.5)。90年代后期至新世纪初,由于台当局刻意制造政治分歧,特别是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一贯坚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严重恶化两岸关系,以海协会与海基会为基础的第一渠道交流一度中断,逐步把两岸关系推向战争边缘。为遏制“台独”分裂活动,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发表“四点意见”,并且强调“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提出了党对党交流的主张,而且范围不仅限于国民党,而是包括了台湾的所有政党,在两岸关系上展现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可行性。在此背景下,国民党率先做出反应。2005年3月28日下午,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团抵达广州,正式揭开久别60年的国民党访问大陆行程的序幕。也正式宣告国共两党一泯恩仇、为推进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步向和平而展开平等性对话的开始,更有学者、社会观察家亦已将其解读为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的开端。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这是自1945年国共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第一次官方性质的会晤。而台湾问题成了会晤重点。主流媒体用“个人一小步,民族一大步”来形容连战此次“和平之旅”。舆论认为,连战带来了互惠、互利、和平、双赢的理念,化解了国共两党半世纪来的恩仇,宣告了国共两党超过半个世纪争斗的结束,搭建了两岸和平发展的珍贵资产———国共沟通平台,共同开启了两岸政党来往与交流的大门,两岸人民交往进入一个新阶段。国共党际交流在台独声势中重生。此后以党际交流为主要形式的两岸交流在各方期许和努力中稳步推进,为解决台湾问题开辟了第二条渠道,弥补了第一条渠道的不足。第三阶段:政党交流确认为第二渠道地位并迅速发展(2008.5—今)在以往党际交流的友好交往基础上,在国民党重新执政后的契机下,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接受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邀请正式访问大陆。这是继国民党前主席连战2005年和平之旅、江丙坤的破冰之旅、萧万长的融冰之旅、吴伯雄又一次雨过天晴之后彩虹之旅。由此可见,按国民党高层访问大陆而言,吴伯雄不是第一人,此次彩虹之旅之所以成为政党交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是因为其定位为“国共两党执政党主席”的会晤,其承担的任务不仅是为“两会”复谈热身,更是确认““国共平台””的第二条渠道地位。吴伯雄认为:两岸协商恢复后,双方制度化协商与国共两党的交流平台,应该同时发挥作用,就像两条腿走路,交替向前,可以行稳致远,这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英九公开明确表示,除“两会”作为两岸官方沟通的第一条渠道外,国民党和共产党建立的““国共平台””将是第二条渠道,可以辅助第一渠道推动两岸政策。这五年来,两岸政党交流可以说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国共两党持续就两岸同胞关心的议题展开对话与交流,“国共平台”为两岸的解冻打开了一扇交流开放的窗口,在经贸、农业、教育和文化交流上,两岸关系的发展都离不开两岸政党的良性互动,都对两岸关系进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表示,过去五年,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达到新水平,充分肯定和确认了政党交流作为第二条渠道在两岸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四、两岸政党交流在两岸关系中所承担的角色与取得的成效从当前两岸政治格局来看,可以预见政党交流在未来两年甚至六年内仍将充当以下角色:两岸政府的间接谈判先锋;“以党辅政”、感测两岸民意的试验场;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发展的行动者。五年来,两岸政党交流层次高、范围广,并为两岸各界深入探讨如何加强经贸合作搭建了平台,取得丰硕成果。具体而言:1.就大陆方面而言,政党交流是两岸政府的间接谈判先锋。在台独横行,事端多样,两岸陷入僵局和尴尬中,2005年以来的党际交流可以说是另辟蹊径,给停滞不前的两岸交流带来了新的曙光。两岸关系在政党交流上确认第二条渠道以来,正在开始建构新的框架,中共有必要听取中国国民党的意见与建议。在当前两岸政府暂时还不方便直接接触的时期,通过国共的接触沟通就成了最为重要的渠道。两岸执政党有必要就两岸关系的发展共同商议,加强沟通、巩固互信,国共的共识对两岸关系发展至关重要,“国共平台”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政党交流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台湾岛民对大陆的疑虑和台独带来的恐慌,有力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就台湾和国民党而言,政党交流是“以党辅政”、感测两岸民意的试验场。通过党际交往加深了对大陆在台湾问题上一贯政策的了解和信任,加大
本文标题:两岸关系论文:政党交流在推进两岸关系中的发展与角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