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课件
主讲人:樊智勇2017年3月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第三师设计院建筑设计室第一章施工常见问题1•地下室后浇带部位屋面、外墙及室内卫生间、阳台等部位渗漏。2•模板制作安装粗糙、安装不牢固,出现爆模、漏浆等现象。3•现浇混凝土施工缝留置随意、不规范,混凝土结构、楼(屋)面板及墙面产生裂缝现象。4•砌筑砂浆、粉刷砂浆原材料把关不严、配合比失控。5•楼(屋)面板厚度、负弯矩钢筋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到位。6•水暖、电气、节能保温等方面跑、冒、滴、漏等影响工程使用功能的质量常见问题。8•回填土未按规定要求分层夯实,压实度不够,回填土下沉等问题。9•砌体结构施工时不按规定设马牙搓,构造柱混凝土施工质量差的问题。10•防水层施工不平整、空鼓、粘贴不牢、扭曲、皱折、细部构造不符合设计要求等常见质量问题。·建筑电气、给排水安装工程安装不规范穿墙、穿板不设套管等。7第二章施工常见问题防治措施2.1土方回填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常见问题防治措施回填土压实度不够发生下沉1、回填土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按规定通过审批方可实施,并对民工进行技术交底。2、回填土前,基底必须清理干净,使用土源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土前应检查,合格后再回填。3、回填土施工时,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分层厚度,并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分层回填和分层进行夯实。4、进行回填土前,应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及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5、每层回填土施工后,均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重力密度,检验其压实度和压实范围,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铺填土层。6、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度要求和地基情况等,确定预留沉降量。2.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序号常见问题防治措施(一)防水卷材铺贴后表面出现空鼓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地下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地下水位降至垫层以下不少于300mm。垫层上应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创造良好的基层表面。3.地下防水层施工时应保持找平层表面干燥洁净。必要时,在铺贴防水层前应采取刷洗、晾干等措施。4.铺贴防水卷材前1-2天,喷(刷)1-2道冷底子油,以保证防水层与基层表面粘结牢靠。5.防水卷材必须实铺,保证铺实贴严。6.铺贴防水层时气温不宜低于5℃。冬季施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确保胶结材料的适宜温度。雨季施工应有防雨措施,或错开雨天施工。7.防水层施工必须逐层进行隐蔽验收。8.对于检查出的空鼓部位,应剪开重新分层粘贴。(二)地下防水层铺贴后甩槎被污损破坏,或立面防水卷材被撕破,防水层搭接不良1.施工现场应加强组织管理,工序搭接应紧凑。2.施工现场应建立完善的降排水措施,防止地下水位回升,浸泡、沾污防水卷材槎子。3.从混凝土底板下面甩出的防水卷材可刷油铺贴在永久性保护墙上,超出永久性保护墙部分的卷材不刷油铺实,用附加保护油毡包裹钉在木砖上,待完成主体结构、拆除临时保护墙时,撕去附加保护油毡,使内部各层卷材完好无损。4.防水卷材施工必须逐层进行隐蔽验收。(三)地下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后,转角部位出血渗漏1.防水层基层转角处应按规定要求做成圆弧形或钝角。2.转角部位应尽量选用强度高、延伸率大、韧性好的无胎油毡或沥青玻璃布油毡。3.沥青胶结料的稳定应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控制。涂刷厚度应尽可能均匀一致,各卷材均应铺贴牢固,并增设卷材附加层。4.防水卷材施工必须逐层进行隐蔽验收。5.当转角部位出现防水卷材粘贴不牢、不实等现象时,应将该处防水卷材撕开,灌入沥青胶,逐层补好。(四)防水卷材与管道壁粘贴不牢,出现张口、翘边等现象1.施工时管道表面的尘垢和铁锈等应清除干净。管道周围空隙宜以细石混凝土灌实;抹找平层时,应将管道根部抹成直径不小于50mm的圆角。防水卷材应按转角要求铺贴严实。2.管道根部转角处应按照有关要求增设卷材附加层。(五)地下室施工缝(后浇带)出现渗漏现象1.地下室底板、外墙及顶板施工缝(后浇带)留设应顺直,不得存在明显的弯曲现象。2.止水带的规格、型号、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预留位置和几何尺寸必须准确。3.止水带安装前应认真检查,确保完好无损,固定要牢固,埋设位置准确,浇筑混凝土时严禁挤压止水带,防止偏位变形。4.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施工缝处的浮浆、杂物等清除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浇筑混凝土时,应仔细操作,在钢筋过密的区域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防止在止水带周围粗集料集中导致混凝土松散防水性能差。5.止水带两侧的混凝土要严密牢固,特别是底板部位的止水带下部的混凝土必须仔细振捣密实,不得留有施工缝。6.严禁在止水带上穿孔。7.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且必须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进行拆除。2.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序号常见问题防治措施(一)拆模后,混凝土柱、墙等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偏移1.模板轴线放线后,应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方可支模。2.墙、柱的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置限位措施,以保证模板底部和顶部位置准确。3.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轴线,并应设总垂直度控制线,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4.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保证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5.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等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二)拆模后,混凝土柱、墙、梁等出现凸肚、凹陷、缩颈或翘曲现象1.在进行模板及其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自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保证模板及其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梁(板)底支撑间距应符合施工方案,应能保证在混凝土荷载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置排水措施,并铺设通长垫板,确保支撑不沉降。3.组合钢模板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销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4.梁、柱模板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符合设计规定,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5.浇筑混凝土时,要均匀下料,控制浇灌高度,对门窗等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6.梁、墙模板上部应有临时支撑,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梁、墙上口截面尺寸。7.当梁、板跨度大于等于4m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其跨度的1/1000~3/1000。(三)模板拼缝不严,造成混凝土浇筑时漏浆,表面出现蜂窝、麻面,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1.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安装时拼缝应严密。2.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3.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要及时修整平直。4.要控制模板间嵌缝措施,不得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5.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严密,发生错位要及时校正好。(四)钢筋接头位置不当或同截面接头过多1.项目部钢筋工长应熟悉规范规定,对钢筋下料、加工和安装施工人员应认真进行技术交底。2.在进行钢筋配料时应充分考虑钢筋原材料长度和混凝土构件长度等具体情况,合理配料。(五)钢筋保护层不够1.保证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钢筋安装前,应对模板的结构尺寸、标高、模板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进行认真检查,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不发生变形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2.钢筋安装时应严格控制其安装精度,认真采取钢筋定位措施,严格钢筋定位。3.钢筋保护层垫块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垫块的质量和尺寸、间距与安装方法,使其在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被压碎和发生位移。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不要碰撞钢筋。(六)混凝土表面发生蜂窝、麻面、孔洞、烂根等质量缺陷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应拌合均匀,塌落度要适当,和易性要好。2.模板拼缝要严密,必要时在拼缝处嵌腻子或粘贴胶带,防止漏浆;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模板表面应光滑、洁净,不得粘有干硬的水泥浆等杂物。3.应控制混凝土下料高度,不应超过2m,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振实,排除气泡。4.钢筋过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并应精心操作,认真振捣,确保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密实。5.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除时间,不宜过早拆除模板。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底模必须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规定后方可拆除。2.4蒸压加气混凝土填充墙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常见问题防治措施蒸压加气混凝土填充墙出现裂缝1.严格控制进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质量。(1)进场的砌块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2)砌块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各项性能指标、外观质量、块型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的规定。(3)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砌块材料应按产品标准进行质量验收。对质量不合格或产品等级不符合要求的,不得用于砌体工程,不得将有裂缝的砌块面砌于外墙外表面。2.砂浆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性能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施工时,砌筑砂浆、抹面砂浆的干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粘结强度、收缩性能等指标必须符合标准要求。砂浆的原材料,如水泥、石灰膏、砂、掺合料、外加剂等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要求。3.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并应在水泥初凝前用完,严禁随意在砂浆中掺加生水。4.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并应防止雨淋。5.砌体的龄期应超过28d才能上墙砌筑。6.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砌块含水率应小于15%,并进行干砌。采用普通砂浆砌筑时,在控制含水率的同时,应提前1-2d浇水湿润。7.切割砌块应使用手提式机具或相应的机械设备。8.砌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弹出墙的中线、边线与门窗洞口位置,拉好水准线,并按排块设计进行砌筑,并适当控制每天的砌筑速度9.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应混砌,也不得和其他砖、砌块混砌。10.墙体转角和其他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设临时间断处,应按规定砌成斜槎。11.填充墙墙体留设的拉结钢筋位置应与砌块匹数相符,其规格、数量、长度、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的缝隙应用砂浆嵌填密实。12.墙体砌筑时,应严格控制水平度、平整度,并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不能满足搭砌长度要求的通缝不应大于2匹。13.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其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分别宜为15mm和20mm。砌筑的水平、垂直砂浆饱满度应≥80%。砌筑后宜对水平灰缝、垂直灰缝进行勾缝,勾缝深度3~5mm。14.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并应至少间隔7d后,采用侧砖或砌块斜砌顶紧,其斜度宜为60°,砌筑砂浆应饱满;或用细石混凝土填充密实。15.水电管线(包括穿墙套管、线盒、插座等)的暗敷,必须待墙体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开槽或凿洞时,应使用轻型电动切割机。凿槽开洞是,与墙面夹角不得大于45°,开槽和洞口深度不得超过墙厚的1/3。敷设管线后的沟槽、穿墙套管或预埋件等,应用1:3砂浆填实,并沿槽长及洞口周边外贴大于100mm宽玻璃纤维布或钉钢板网进行加强。16.墙面抹灰质量控制要点:(1)墙面抹灰前应先安装门窗框、护栏等,并应将墙上的孔洞堵塞严密。(2)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灰、污垢、油污等应清除干净,同时对砌体的缺棱掉角、灰缝不饱满等缺陷应进行修补。应对墙面洒水湿润,但墙面不应有挂水。(3)大面积抹灰前宜设置标筋,底灰后应在8mm以内并压实。找平层与面层应有适当间隔时间。底灰强度不得高于找平层、面层抹灰强度。抹灰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等于或大于35mm时,应采用钢丝网或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4)外墙抹灰时,夏季应避免暴晒抹灰,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5)墙体与其他结构结合部位的处理,应在该部位内外两侧,敷设宽度不小于200mm的钢丝网或玻璃纤维网格布,在绷紧后分别固定在墙体和其他结构的底灰上,要保证网片粘接牢固。(6)各层
本文标题: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9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