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IPTV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IPTV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作者:陈秋霞,汪卫国,秦军,ChenQiuxia,WangWeiguo,QinJun作者单位:陈秋霞,ChenQiuxia(中国联通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汪卫国,WangWeiguo(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秦军,QinJun(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信息管理中心)刊名:现代电信科技英文刊名:MODERNSCIENCE&TECHNOLOGYOFTELECOMMUNICATIONS年,卷(期):2007,37(8)引用次数:0次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李哲明中国IPTV产业价值链及内容策略分析2007IPTV,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互联网宽带网络传输的数字电视服务。与传统广电有线电视相比,IPTV不仅仅是技术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其出现及发展意味着电视服务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意味着电信业与电视业的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行业融合的大趋势。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刚刚进入市场引入和培育阶段的中国IPTV产业,通过市场调研并借助经济学、传播学及最新出现的一些互联网经济理论分析和探讨关于中国IPTV产业兴起和发展的一些问题。在绪论部分,本文站在市场的立场上,通过对比国外IPTV业务的发展,对当前在国内模糊不清的IPTV业务做出了较为科学清晰的界定并阐明本文的研究范围。在这部分,本文还比较了IPTV与当前较为流行互联网络视频服务及数字电视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第一章,较为全面地梳理了世界IPTV产业的发展情况,同时重点分析了中国IPTV产业目前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认为监管政策的限制、宽带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及符合IPTV传播特性的互动节目的匮乏是中国IPTV目前面临的三大困境。本文的第二章,在对中国IPTV产业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回答为什么IPTV会在中国及全世界范围内兴起。认为IPIV正在形成一条更长、更加开放、更多附加利润的产业价值链,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将成为这条产业价值链的主导者,同时,IPTV的发展也将给广电和电信两个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在第三章,针对中国IPTV发展的市场环境,本文力图回答中国IPTV如何发展的问题,论证了中国IPTV发展的核心——内容策略,并认为优质内容资源的排他性播出、细分市场基础上的频道专业化及互动电视和社区电视是适合IPTV不同发展阶段的三大内容策略。2.学位论文谭明东中国IPTV(网络电视)市场整合营销2006中国IPTV市场前景广阔,IPTV被誉为“三网融合”(即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电网)破冰之旅的第一步。新兴行业的市场发展离不开市场营销模式的探索,对于IPTV市场尤其如此。中国IPTV产业的形成导致运营商的市场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模式的开发与管理成了十分重要的任务也是运营商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一环。本文首先介绍了IPTV国外市场的发展情况,对中国IPTV产业概况进行了分析,指出IPTV在中国将有巨大发展潜力,并讨论IPTV存在着的一些发展制约因素,主要有四点,即目前国内网络带宽不够;IPTV政策的不确定;市场需求和盈利模式之间能否达成匹配;市场营销模式的问题。特别提出市场整合营销模式的欠缺是制约IPTV市场发展的症结。第三章应用了整合营销(IMC)理论和关系营销的思想,构建了中国IPTV市场整合营销的体系模型。第四章结合整合营销“以利害关系者为核心”的特征,对IPT~运营商三类利害相关者进行分析。第五章首先借鉴国外IPTV市场整合营销的经验,然后讨论了中国IPTV利害关系者的接触管理、不同的传播战略、营销目标,基于分析重点提出中国IPTV整合营销传播的4Cs组合策略,最后就排除整合营销的障碍进行了一定讨论。3.学位论文李美仙中国IPTV的生存策略与运营模式研究2007目前在全球整个IT圈,什么最热?无疑是宽带网络数字电视-IPTV。IPTV源于电视,但既不同于传统的有线电视,也不同于目前正在兴起的数字电视。IPTV的横空出世可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观看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影视节目、进行VOD点播、浏览最新的信息、聆听最流行的音乐。IPTV的诞生为每个家庭打开数字娱乐世界的大门,其强大的互动功能能将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地索取信息,这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娱乐消费习惯,让普通消费者体会到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多姿多彩的现代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2006年底,中国宽带网民总数已突破l亿人;上网计算机总数达到了5940万台,使用宽带上网的计算机数达69.4%。手机用户数超过4.6亿户。全国电视机拥有量已超过3亿台,并以年均3000万台的速度增长。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亿户。上述用户都是IPTV业务的潜在用户,为IPTV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IPTV潜在市场。但是由于IPTV是一三网融合的业务,目前由于政策的管制、市场竞争的压力、节目内容的匮乏、交互性差、高昂的成本和价格以及没有形成公平共赢的商业模式和成熟的产业链等等问题,使国内的IPTV产业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一时难以做大做强。面对这种形势,如何把握IPTV产业的大趋势,促进我国内地IPTV产业的发展,成为关键性的问题。本文第一章对国外及港台IPTV产业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第二章对我国内地哈尔滨、上海、杭州、江苏等四种基本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整个IPTV产业的盈利模式。第三章透过国外及港台IPTV的成功案例分析我国内地IPTV产业现实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我国内地IPTV产业所依托的政策、文化、技术和整个IPTV产业的未来发展形成前瞻性的判断。4.期刊论文韩彪中国的IPTV:娱乐的天堂?传媒的重地?——从国家舆论安全的高度重视IPTV的发展-现代电视技术2006(8)IPTV结合了电视、通信、互联网的优势,对电视媒介的理论实践、传受关系、经营运作都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国际IPTV发展的缓慢给中国提供了一次百年难求的大媒体勃发的机遇,中国的IPTV实现了传统电视传受理念和经营模式无法实现的飞跃,IPTV直接跨入用户付费的运营模式,这在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IPTV作为全新的产业和全新的媒体,国家更高层面的决策已是必须.5.期刊论文焦国华.王亚辉.JIAOGuo-hua.WANGYa-hui中国电信运营商发展IPTV的策略研究-无线电工程2007,37(7)作为三网融合产物的IPTV业务目前发展势头正劲.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对IPTV业务做了详细介绍,分析了IPTV对电信运营商、广电和用户三方的现实意义,介绍了目前已投入运营的IPTV的业务种类,并从政府监管、标准、内容、重叠业务、资费及安全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IPTV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瓶颈.对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IPTV业务的市场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6.学位论文陈鹏IPTV发展与媒介创新研究——以中国IPTV发展现状与走势为起点2006在新科技和新理念的促动下,中国电视传媒市场涌起了一轮又一轮深层次竞争与结构性变革。这些功能性变革体现了技术对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同时也为结构性的变革埋下了伏笔。伴随着技术条件的日益成熟,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深层变革日渐逼近、初露端倪。本文对处在变革中的我国传媒发展的宏观图景进行了介绍,之后引出了技术发展所产生的IPTV这一新生事物。文章首先界定了IPTV的基本含义,并就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本文将IPTV放在了我国传媒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了探讨。在对我国广电传媒竞争格局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循着历史的惯性,以期通过对这种最前端的变革力量的探讨而觅得现实的发展困境与未来的发展走向。本论文对IPTV及相关的传媒与社会现象进行的阐释是从产业角度切入的,并在此基础上对IPTV的优势与劣势、发展中的利益冲突和难点以及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策略进行了分析,同时在探讨了几种不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IPTV发展困境的根本办法是传媒产业化改革的深化以及广电、电信的联合运营,最终实现打破结构的三网融合和媒介融合。7.学位论文孙涛北京网通IPTV承载网络建设2007中国网通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定电信合作伙伴,当借奥运之机向全球展示其领先的电信业务,其中IPTV是不可缺少的亮点之一。北京网通从2005年底开始计划建设IPTV业务平台,并准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际不仅提供BTV和VoD基本视频业务之外,还提供其他的丰富多彩的增值应用业务。本文通过对IPTV承载网络满足IPTV业务需求,保障IPTVQos等要求出发,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到网络部署改造方案,主要研究的内容有。1)北京本地IP网现状和IPTV业务主要流量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出IPTV主要流量,超级核心层,一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包括超级核心节点4个,一般核心节点10个,汇聚节点56个能够充分满足IPTV业务开展的需要。但需要对现有BAS,DSLAM进行改造扩容。2)直播业务的组播部署进行分析,城域网内要根据网络设备现状和网络结构部署组播业务。分析比较了单边缘部署结构和双边缘部署结构的优缺点。采用双边缘结构时,是选用BRAS,三层交换机还是业务路由器作为IPTV接入网关,需要根据各网络设业务发展情况进行选择。经过分析北京网通采用双边缘结构部署组播网络。3)IPTV的认证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即DHCP方式、PPPoE方式和静态分配IP地址方式,分别分析三种认证方式的优缺点,大规模开展IPTV业务需要采用DHCP认证方式,并对DHCP认证中基于Option82进行认证,DHCPServer认证流程,DHCP+Radius方式认证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4)北京网通IPTV承载网络的部署进行了具体分析,北京网通IPTV业务承载网络的充分利用现有IP网络,对IPTV业务在保证业务流量需求、Qos要求、安全性的、可发展性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了网络部署、组播部署网管建设的可行改造部署方案,保证IPTV业务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5)边缘业务节点网管系统进行了分析。8.期刊论文罗秋林构建数字电视开放平台共创IPTV美好未来-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5(6)介绍了国外及中国港台地区IPTV行业的推进状况,以及中国内地IPTV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制约中国IPTV产业发展的因素,指出了IPTV在中国的机会.9.学位论文逯进元中国IPTV产业前景研究2007我国IPTV市场刚刚起步,产业处于发展导入初期,面临政策不明朗,观众认可的收费盈利模式尚未形成,内容环节发展不成熟,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尚未形成切实可行、公平共赢的商业模式等问题。为了认识IPTV产业的发展现状,把握其运行和发展规律,有必要对IPTV产业的市场状况及其发展潜力、相关产业政策和标准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中国IPTV产业现状,并结合国际IPTV市场发展成功的因素,使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IPTV产业市场规模、运营模式、进入时机、潜在的商业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及预测,可以使IPTV产业链参与者更清晰认识中国IPTV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IPTV产业体现三网融合的趋势,在未来政务、教育、科研、医疗、娱乐等领域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利润增长点。IPTV产业在未来一两年内的盈利将比较有限,但这个时期也将是各个相关运营厂商形成品牌,建立用户群的重要阶段,文中给出了进入IPTV产业的建议措施。IPTV产业的前景是乐观的,随着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临近,IPTV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正日益趋近,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将会出现2—3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运营品牌,一些具有特色的内容提供商也将脱颖而出。10.学位论文贺楠中国IPTV产业链分析2006由于IPTV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给运营商、设备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等IPTV业务的参与方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盈利蓝图,无论是电信业还是广电业都积极展开了各方面的探索工作。然而,IPTV毕竟是一种新型业务形式,它的发展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打造一个健康的IPTV产业链,将是中国IPTV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课题。为了认识IPTV产业的
本文标题:中国IPTV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