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分析
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分析作者:余永波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参考文献(33条)1.高斌通信经济学20042.王健伟网络经济学20043.谢康世界信息经济与国家知识优势20014.沈根林失衡的较量:中国能抵挡信息殖民化吗20025.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内容服务业发展报告20046.理查德·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20047.张晓明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58.柳士发迎接信息文化产业的崛起--IC产业宣言20039.陈新欣完善我国信息内容产业和市场的监管体系200510.韩永军加快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200511.朱高峰信息产业弱在信息内容产业200512.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200513.迈克尔·波特.陈小悦竞争优势199714.袁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199715.约瑟夫布罗克电信大趋势200216.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20051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8.汪向东中国: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200319.汪向东.刘满强网络的挑战-互联网对发展的影响200020.李国亭信息社会-数字化生存的地球村200321.许志龙中国网络问题报告200022.张小蒂.倪云虎网络经济概论200223.史剑中国互联网产业从眼球走向文化产业200324.孟晓驷为网络注入文化的灵魂,为文化插上网络的翅膀200325.唐鹃.缪其浩信息资源建设和内容产业[期刊论文]-情报学报2001(4)26.宽带内容.一个有待开发的市场200127.程嘉君数字聚合与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200328.张茂州宽带之路不平坦-全球宽带产业发展透视29.张茂州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真相200130.吴征内容为王不是一句空话200131.KandidatuppsatsImportantFactorstoMobileContentProviders-aCaseStudyofTheJapaneseMarket200132.CharlesMSarrafMVNOs-TheNewConceptforMobileOperators200133.TelecommunicationsCarriesAssociationNumberofsubscribersbyCarriers2004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李丽宾网络资源与图书馆参考服务-图书馆学刊2003,25(1)信息时代,互联网资源激增.图书馆应用互联网提供参考服务乃时势所趋.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参考资源的类型及参考服务的效益问题,并针对上述议题提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新模式以及相关的策略.2.期刊论文刘燕权.李乾.池煜.LiuYanquan.LiQian.ChiYu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美国互联网公共图书馆项目评析-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5)因特网公共图书馆(InternetPublicLbrary,IPL)是第一个通过互联网为各类社区民众提供免费服务的公共图书馆.该数字图书馆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同时供给互联网用户超过20000种书籍、期刊、报纸等数字化资源.读者可通过作者、标题和相关主题项对这些资源进行搜索.因特网公共图书馆的目标是将最有效的图书馆员服务和管理工作在互联网上得以实现.文章对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意义及现状进行了综合性述评,这其中包括项目概述、数字化收集、资源组织、界面设计、技术特点以及服务特征.文章最后给出了作者的意见和建议.3.会议论文贾亚军互联网发展与挑战——2007年中部6省互联网发展比较分析2008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蓬勃兴起,各省都把信息化发展作为本省未来的战略要点,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省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及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07年我省不断加大建设和投入力度,互联网的规模快速增长,网络资源不断丰富,网民规模、域名数量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但与全国和中部地区比较,我省CN下注册域名数、网站数、IPv4地址总数等各项反映互联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与中部其他各省的差距有拉大趋势,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占领发展制高点应以重视.4.学位论文焦玲互联网时代医学信息检索的研究2001目前计算机网络化检索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倾向于到网上查找医学信息。因特网检索具有操作简单易学、人机界面友好、信息的时效性强、检索费用低等特点,因而对传统的光盘检索和联机检索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冲击。然而,因特网上众多的检索工具以及海量的医学信息,常常使上网的医务工作者望网兴叹,不知从何入手。众多的医学信息用户由于不熟悉各种医学信息检索系统的收录范围,没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应的检索工具进行检索,同时没有掌握必要的检索技术,这导致他们在查找信息的时候出现了事倍功半的情况。与此同时,光盘检索和国际联机检索依然在使用,现时期的医学信息检索是由CD-ROM光盘检索、国际联机检索和Internet网络检索共同构成的多元化检索体系。检索的多元化和信息的分散性与众多的医学信息用户缺乏必要的检索知识形成矛盾。5.期刊论文陈翀.闫宏飞.ChenChong.YanHongfei网络资源命名及用户命名行为的分析-情报学报2009,28(4)网络资源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共享、以文件目录为主要存储组织结构的内容,如书、讲义、音乐等.每个资源的内容具有完整独立性.它们是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库、专业内容库藏的重要组成.网络资源的一大特点是命名模式不规范,给检索利用带来极大不便.本文以2003~2006年间搜集的61万文件构成的16284个网络资源为对象,用统计的方法考察网络资源命名特点及其中体现的用户命名习惯.包括资源及其内部子目录、文件的名字长度分布,字符类型熵、常用符号、高频片段模式、语义类型等,并分析无序命名中蕴含的用户命名习惯.本文的意义一方面有助于从混乱命名中净化和提取对检索查询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有助于揭示网络用户参与海量网络资源共享的行为习惯.6.学位论文韩芸基于查询接口特征的深度网络资源聚类分析2007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仍然在快速增长。整个互联网可以划分为表层网络和深度网络两部分,其中表层网络是指通过超链接可以被传统搜索引擎索引到的页面的集合,而深度网络指的是互联网上的网络数据库,其资源只能通过网络数据库提供的查询接口才能访问。与表层网络相比,深度网络包含的数据质量更高、更专业。然而,由于深度网络数据的异构性和动态性,必须对其进行数据集成后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而有效地把这些信息按照领域分类则是对其进行数据集成的先决条件。查询接口是进入深度网络的唯一途径,它首先是一个表单,但并非所有的表单都是查询接口,对此,本文实现表单分类器将查询接口从表单中分离。同时,通过对查询接口的实验,发现查询接口所具有的特征可以代表深度数据资源的领域及查询能力,从而利用查询接口特征来聚类深度网络资源。查询接口与普通文本聚类一个区别在于查询接口的特征矩阵稀疏,因此利用传统的基于距离相似度的凝聚层次聚类算法聚类效果不是很理想,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非参数假设检验的方法来求类簇间的相似,并改进相似度目标函数,将其运用到传统的凝聚层次聚类算法中,实现对查询接口的聚类,从而也就实现了对查询接口所代表的深度网络资源的聚类。运用假设检验进行聚类时,因为统计中对事件的观察值有要求,而初始类簇不经处理可能不满足假设检验的要求,针对该问题,本文使用对查询接口进行预处理的思想即首先对所有查询接口进行接口类型过滤,然后根据属性间的包含程度将数据分组,再根据属性的发生次数对组进行过滤,最后只对那些观察值满足假设检验的组进行聚类。而那些没有通过接口检查以及不满足观察值的查询接口称为孤立接口。对孤立接口,本文采取了再分类的方式处理它们,利用概率的方法将它们分类到其最可能来自的类簇中。通过这种先聚类再分类的方式,最终完成对接口的聚类。实验证明,利用该思想聚类取得较好的聚类结果。7.期刊论文谭杰.彭勇.张春.TanJie.Peng-yong.ZhangChun谈学术研究中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25(4)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供读者搜索和参考,但不是所有的网络信息都是可靠的.必须学会筛选权威有效的信息,才有可能使互联网在学习和学术研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8.学位论文陈虎互联网拥塞控制算法研究2008由于网络资源和网络流量分布的不均衡,拥塞的发生是互联网的固有属性。为了保证互联网的稳定运行,必须执行拥塞控制。拥塞控制算法大致可以分成两类:源算法和链路算法。链路算法,如主动队列管理算法(ActiveQueueManagement,AQM),在网络设备中执行,作用是检测拥塞的发生,并将拥塞信息反馈给用户;源算法,如TCP,在主机及网络边缘设备中执行,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数据发送的速率。基于端到端的思想,传统的拥塞控制机制多依赖TCP来实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拥塞控制机制暴露了许多局限性。如TCP的窗口减小方式不适合流媒体应用,TCP在高速网络上的性能严重下降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究了拥塞控制的源算法、效率与公平控制器的解耦、高速与无线混合链路上的显式拥塞制算法、拥塞控制建模以及稳定性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提出了基于带宽测量的温和慢启动算法(GentleSlowStart,GSS)。TCP的慢启动过程存在两个缺陷:首先,TCP在建立新连接时盲目设置慢启动门限;其次,在慢启动后期,TCP的指数窗口增长方式过快。GSS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对一个新连接,GSS通过网络测量技术获得其可用带宽,然后根据这个带宽设置合适慢启动门限值。在超时导致的慢启动中,GSS使用一个自适应的临界值,当拥塞窗口超过此值时,改用一种温和的窗口增加方法,平滑过渡到拥塞避免阶段。在R.Sastry和S.Lam等人的工作基础上,假设所有的数据流获得相同的反馈,本文总结并证明了几个单播拥塞控制中公平性和TCP友好性的定理。这些定理是以拥塞窗口的增加和减小函数的形式给出的。运用这些定理,通过选择不同的窗口改变函数,可以定制适合不同用应用程序的拥塞控制算法,我们以流媒体拥塞控制进行了说明。受“跨层设计”思想的启发,本文提出了“定制拥塞控制策略”的概念,即应用层可以选择其拥塞控制策略,并探讨了可实现性的一些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XCP(eXplicitControlProtocol)和VCP(Variable-structurecongestionControlProtocol)两种协议的效率与公平控制器解耦方式。XCP在网络设备中同时完成效率和公平控制,需要在端系统和网络之间传递较多的信息。在每个控制周期,两种控制器都会被执行一次。VCP的效率控制和公平控制都是在端系统执行的,网络和端系统之间交换的信息很少。在每个控制周期,只有一个控制器被执行。进一步,我们指出了VCP这类TCP+AQM风格协议的公平性远逊于XCP的原因是公平控制器执行的次数过少。通过增加公平控制器的执行次数,我们提出了“公平VCP”(FVCP)算法,有效提高了VCP的公平性。本文提出了几种“自适应的VCP”(AVCP)算法。通过将针对高速链路的VCP扩展至无线链路,AVCP可以同时适应于高速、无线链路以及这两种链路混杂的情况。AVCP是一种显式拥塞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网络反馈的“路径负载因子”来推测数据包的丢失是拥塞导致的还是的传输错误导致的,然后决定是否减小拥塞窗口的大小。显式拥塞算法中,网络需要链路的带宽来计算反馈信息。但是对于无线链路、竞争型的以太网等,其可用带宽难以准确获得。从控制理论的角度,我们指出带宽估计错误可能导致显式拥塞算法不能取得预期的性能。本文基于优化理论深入研究了拥塞控制的建模与稳定性。我们从物理意义上纠正了Kelly模型中的几个错误,并在Zhang等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通用的拥塞控制模型:GKJZ(GeneralKelly-Johari-Zhang)模型,可适应多种拥塞控制算法。GKJZ采用时延各不相同的N维差分方程来描绘拥塞控制
本文标题: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