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有何特征?•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诸侯争霸,战争连年社会经济发展民族不断融合文化异常繁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特点总特点:异常繁荣1、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2、文学艺术,百花齐放3、科技发展,不少世界领先•哪些因素造就了该时期文化的异常繁荣?•1、经济的发展2、社会大变革,阶级关系的巨变3、列国纷争,社会动荡与变革4、统治者重视人才,优待知识分子5、私学的兴起6、民族融合的加强7、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夏商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春秋晚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里。政治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其思想精华•“无为”的含义:反对严刑峻法,统治者要不干预人民生活,少一点欲望与作为,少过问政事,薄赋敛,轻刑罚,尚节俭.任其自然,天下就会安定,政权就会巩固.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主张?•1、同情人民疾苦:合理,进步性•2、“小国寡民”:是消极、倒退•3、在阶级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孔子儒家创始人,生活在春秋晚期思想核心“仁”产生背景:周王室衰微,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锐;诸侯争霸。政治思想维护周朝的“礼”,贵贱有“序”以德治民;逐步改良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文化典籍整理:“五经”其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原因:奴隶制度和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为什么不受推崇?•1、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显然不合时宜: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政权。2、诸侯争霸,讲究实力和暴力,着眼于利益,孔子“仁”的主张同样不能满足诸侯国君的需要。•[资料]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益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问题1、什么叫“百家争鸣”,战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想繁荣的局面?含义:各学派不同政治主张哲学思想“百家争鸣”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1)周王室衰微、诸侯林立的局面形成了较大的政治空间(2)诸侯在争霸中对人才智谋的需要(3)私学的出现,提供了人才资源。(4)“百家争鸣”是历史变革在认识上的反映(社会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社会需求和现实内容)。(5)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式和学术继承上的差异,诸子百家在学派内容和风格上各具鲜明的个性和特征。(微观)战国百家争鸣2、主要学派及思想墨家——墨翟“兼爱”“非攻”“尚贤”儒家孟子:荀子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土地、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制天命而用之”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唯心哲学:社会思想: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应按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百家争鸣与欧洲文艺复兴有何异同?(1)相同点: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都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产生巨大反响的产物。如中国的封建生产力发展和封建生产制度确立;西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与发展。②都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如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和西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③都属于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和历史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④在新思想成就中,都突出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巨大的作用。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倾向突出;西欧形成了“人文主义”的思想。(2)不同点:①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不同。时间相距近千年,地处西欧与东亚。②发生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铁器时代,西欧处于封建社会瓦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③主要打击的对象不同。中国的斗争矛头是奴隶制残余;西欧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天主教会④新思想的阶级性质不同。中国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和小生产者;西欧代表新兴的资产阶级。分析墨子思想形成的社会根源,并作简要评价。(1)封建经济的形成发展,小生产者队伍的壮大。(3)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人民渴望一个安定的生产环境。(4)小生产者地位低下,希望提高政治地位(2)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残酷剥削人民。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产生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2、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为唯物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评价:1、在古代,大量土地尚未开发,人们被迷信思想束缚,在大自然面前感到无能为力时,其思想具有积极意义2、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3、使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4、但到今天,由于过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问题严峻。因此,不应再强调征服和改造自然,而应强调尊重、保护自然,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试分析韩非子法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并扼要指出其思想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社会背景:1、处于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时期2、出现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3、封建经济发展,地主阶级力量增强,要求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4、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影响:其思想集中代表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国家的统一,其思想主张后被秦始皇采纳,成为秦朝治国的主导思想。韩非子“法治”思想与现代“法治”比较韩非子现代性质目的特权结论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其性质是专制主义是依照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及其他法律来治理国家,保证国家各项工作正常进行,不因领导人的更换而改变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君主利益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对专制统治者有利,法律是用来镇压人民的否定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韩非子的“法治”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其并不含有现代“法治”的积极因素1组: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2组: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3组: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三组观点分别代表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儒家法家道家对儒、法、道三家治国思想的综合认识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文学《诗经》内容:地位:屈原:“楚辞”及代表作诸子散文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论说文:艺术绘画:音乐:科学天文春秋哈雷慧星:历法:战国:《甘石星经》物理学:《墨经》(战国时期)医学:扁鹊“四诊法”(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孕育了哪些统一因素?1、局部统一2、民族融合3、战争与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特别是秦国的强大4、法家理论的形成5、经济的发展,各地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6、人民渴望统一
本文标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5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