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64第三章 水路货物运输实务
第三章水路货物运输实务3—1水路运输概述3—2水路运输船舶的经营方式3—3水路货物运输组织3—4海运进出口单证3—5水路货运运输费用3—1水路运输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水路运输的特点、基本条件。2、了解水路运载工具及货物。内容和时间安排、教学方法1.内容和时间安排:水路运输的概念、特点,水路运输的基本条件;1课时。船舶航线、航次的概念;1课时。2.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分析,思考题。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水路运输的基本条件。2.难点:船舶航线、航次概念的理解。思考题了解我国水路货运的发展概况。水路运输是利用船舶等水运工具,在江、河、湖、海及人工运河等水道运输旅客、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一、水路运输的特点(一)运输量大随着造船技术的日益发展,船舶都朝着大型化发展。巨型客轮已超过8万吨,巨型油轮超过60万吨。就是一般的杂货轮也多在五、六万吨以上。(二)通过能力强(三)运费低廉一方面,海上运输所通过的航道均系天然形成,港口设施一般为政府修建,不像公路或铁路运输那样需大量投资用于修筑公路或铁路;另一方面,船舶运载量大,使用时间长,运输里程远,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海运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约为铁路运费的1/5,公路运费的1/10,航空运费的1/30。(四)速度较低货船体积大,水流阻力高,风力影响大,因此速度较低,一般多在每小时10-20海里之间,最新的集装箱每小时35海里。(五)风险较大船舶航行海上,进行货物运输,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因此遇险的可能性也大。每年全世界遇险的船舶约300艘。二、水路运输基本条件水路运输的基础条件是从船、港、货、线四个方面反映出来的。(一)水上航道现代的水上航道已不仅是指天然航道,而且应包括人工航道、进出港航道以及保证航行安全的航行导标系统和现代通讯导航系统在内的工程综合体。1.海上航道海上航道属自然水道,其通过能力几乎不受限制。但是,随着船舶吨位的增加,有些海峡或狭窄水道会对通航船舶产生一定的限制。例如,位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马六甲海峡,为确保航行安全、防止海域污染,三国限定通过海峡的油船吨位不超过22万吨,龙骨下水深必须保持3.35m。2.内河航道内河航道大部分是利用天然水道加上引航的导标设施构成的。对于航运管理人员来说,应该了解有关航道的一些主要特征,例如:航道的宽度、深度、弯曲半径、水流速度、过船建筑物尺度以及航道的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必须掌握以下一些通航条件:(1)通航水深,其中包括:①潮汐变化;②季节性水位变化;③枯洪期水深,等等。(2)通行时间,其中包括:①是否全天通行;②哪些区段不能夜行,等等。(3)通行方式,应了解航道是单向过船还是双向过船,等等。(4)通行限制,应了解①有无固定障碍物,例如,桥梁或水上建筑等;②有无活动障碍物,例如施工船舶或浮动仓库等。3.人工航道人工航道又称运河,是由人工开凿,主要用于船舶通航的河流。人工航道一般都开凿在几个水系或海洋的交界处,以便使船舶缩短航行里程,降低运输费用,扩大船舶通航范围,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水运网络。(1)苏伊士运河。通航水深:16m;通行船舶:最大的船舶为满载15万吨或空载37万吨的油船;通行方式:单向成批发船和定点会船;通过时间:10~15h。(2)巴拿马运河。通航水深:13.5~26.5m;通行船舶:6万吨级以下或宽度不超过32m的船只;通过时间:16h左右。(二)港口港口的作用,是既为水路运输服务,又为内陆运输服务。1.商港的种类(1)按地理位置分为:1)海湾港。(Bayport)指地濒海湾,又据海口,常能获得港内水深地势的港口。海湾港具有同一港湾容纳数港的特色。如大连、秦皇岛港等。2)河口港(EstuaryPort)。指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的港口。如上海、伦敦、加尔各答港。3)内河港(InlandPort)。指位于内河沿岸的港口,居水陆交通的据点,一般与海港有航道相通。如南京、汉口等。(2)按用途目的分为:1)存储港(EnterPort)。一般地处水陆联络的要道,交通十分方便,同时又是工商业中心,港口设施完备,便于货物的存储、转运,为内陆和港口货物集散的枢纽。2)转运港(PortofTransshipment)。位于水陆交通衔接处,一方面将陆运货物集中,转由海路运出;另一方面将海运货物疏运,转由陆路运入,而港口本身对货物需要不多,主要经办转运业务。3)经过港(Portofcall)。地处航道要冲,为往来船舶必经之地,途径船舶如有需要,可作短暂停泊,以便添加燃料、补充食物或淡水,继续航行。2.港口的通过能力港口通过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利用现有的工人、装卸机械与工艺所能装卸货物的最大数量。对于国际航运管理人员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和掌握有关港口的通过能力:(1)港口水域面积:主要是了解该港口同时能接纳的船舶艘数。(2)港口水深:主要是了解该港所能接纳的船舶吨位。(3)港口的泊位数:主要是了解该港同时能接纳并进行装卸作业的船舶数。(4)港口作业效率:主要是了解船舶将在该港的泊港时间。一般需综合以下各种情况才能作出较正确的估算:1)装卸机械的生产能力;2)同时作业的舱口数或作业线数;3)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4)业务人员的管理水平,等等。(5)港口库场的堆存能力:库场的堆存能力将会影响到港口通过能力,从而也影响到船舶周转的速度。(6)港口后方的集疏运能力:港口后方有无一定的交通网和一定的集疏运能力,不仅将影响到港口的通过能力,同时也影响到船舶的周转时间。3.世界及我国主要港口(1)世界主要港口。荷兰的鹿特丹,美国的纽约、新奥尔良和休斯敦,日本的神户和横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新加坡的新加坡,法国的马赛,英国的伦敦等等。(2)我国的主要港口。上海港,大连港,秦皇岛港,天津港,青岛港,黄浦港,湛江港,连云港,烟台港,南通港,宁波港,温州港,福州港,北海港,海口港。(三)水路运输中的货物水路运输的货物包括原料、材料、工农业产品、商品以及其他产品。从水路运输的要求出发,可以从货物的形态、性质、重量、运量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1.从货物形态的角度分类(1)包装货物。(2)裸装货物。(3)散装货物。2.从货物性质的角度分类(1)普通货物。(2)特殊货物。3.从货物的重量和体积分类(1)重量货物。(2)体积货物。国际上统一的划分标准:凡1t货物的体积不超过40ft3的货物为重量货物。凡1t货物的体积超过40ft3的货物为体积货物,也称轻泡货。我国海运规定:凡1t货物的体积不超过1m3的货物为重量货物。凡1t货物的体积超过1m3的货物为体积货物。(3)从货物运量大小的角度分类1)大宗货物。2)件杂货物。3)长大笨重货物。(四)船舶1.按货轮的功能(或船型)的不同划分(1)杂货船。(2)散装船。(3)多用途船。(4)冷藏船。(5)油轮。(6)木材船。(7)集装箱船。(8)滚装船。(9)载驳船。2.按货物的载重量不同分(1)巴拿马型船。这类船的载重量在6-8万吨之间,船宽为32.2m。因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时,船宽要受此限制。(2)超巴拿马型船。指船宽超过32.3m的大型集装箱船,如第五代集装箱船的船宽为39.8m,第六代的船宽为42.8m。(3)灵便型船。这类船的载重量为3-5万吨之间,可作沿海、近洋和远洋运输谷物、煤炭、化肥及金属原料等散装货物的船。三、船舶航线和航次的概念(一)航线航线有广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的航线是指船舶航行起讫点的线路。狭义的航线是船舶航行在海洋中的具体航迹线,也包括画在海图上的计划航线。1.按性质来划分航线推荐航线:航海者根据航区不同季节、风、流、雾等情况,长期航行实践形成的习惯航线。由航海图书推荐给航海者。协定航线:某些海运国家或海运单位为使船舶避开危险环境协商在不同季节共同采用的航线。规定航线: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航行安全,在某些海区明确过往船舶必须遵循的航线。2.航线按所经过的航区分航线分为大洋航线、近海航线、沿岸航线等。(二)航次船舶为完成某一次运输任务,按照约定安排的航行计划运行,从出发港到目的港为一个航次。班轮运输中航次及其途中的挂靠港都编制在班轮公司的船期表上。对船舶航次生产活动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航次是船舶运输生产活动的基本单元,即航次是航运企考核船舶运输生产活动的投人与产出的基础。(2)航次是船舶从事客货运输的一个完整过程,即航次作为-种生产过程,包括了装货准备、装货、海上航行、卸货等完成客货运输任务的各个环节。(3)船舶一旦投入营运,所完成的航次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即上一个航次的结束,意味着下一个航次的开始,除非船舶进坞维修。如果航次生产活动中遇有空放航程,则应从上航次船舶在卸货港卸货完毕时起算;如果遇有装卸交叉作业,则航次的划分仍应以卸货完毕时为界。(4)报告期内尚未完成航次,应纳入下一报告期内计算,即:年度末或报告期末履行的航次生产任务,如果需跨年度或跨报告期才能完成,则该航次从履行时起占用的时间和费用都需要转入下一年度或下一报告期内进行核算。(5)航次的阶段1)预备航次阶段:指船舶开往装货港的阶段。2)装货阶段:指船舶抵达并停靠装货港,等待泊位和装载货物的整个阶段。3)航行阶段:指船舶离开装货港开往卸货港的整个阶段。4)卸货阶段:指船舶抵达卸货港,等待泊位和停靠码头卸货的整个阶段。(三)影响航次时间的主要因素航次时间由航行时间、装卸时间及其他时间三部分组成。与航次时间关系密切的主要因素分别为:航次距离、装卸货量、船舶航速和装卸效率。对于航运管理人员来说,应通过对上述因素的分析研究,寻找缩短航次时间的途径,加速船舶周转率,提高船期经济性。1.航次距离在既定的航次生产活动中,当装卸货量、船舶航速和装卸效率不变时,如果航次距离长,则航行所需的时间就长,进而导致整个航次的时间相对较长。缩短航次时间的通常途径是:(1)合理地选择安全、经济的驾驶航线;(2)合理地利用通航水域内的海流季风等。2.装卸货量在既定的航次生产活动中,当航次距离、船舶航速和装卸效率不变时,如果装卸货量大,则船舶泊港作业所需的时间将延长,进而导致整个航次的时间相对较长。对此,航运经营人缩短航次时间的通常做法是:(1)及时地安排好船舶到港前的开工准备工作;(2)船舶在港的基本作业与辅助作业同时并举等。3.船舶航速在既定的航次生产活动中,当航次距离、装卸货量和装卸效率不变时,如果船舶航速高,则船舶的航行时间就短,进而整个航次所需的时间也将缩短。但是,提高船舶的航速,意味着将大幅度提高船舶的燃料费用,从船期的经济性考虑往往是不可取的。因此,航运经营人应另辟途径,从以下各方面着手来提高船舶的速度性能:(1)加强船舶动力装置的维护保养;(2)定期铲底,使船舶水下部分保持清洁流畅,减少船舶的运动阻力;(3)正确积载,防止船舶前倾;(4)合理选择燃料,使船舶的热工效率得到充分利用等。4.装卸效率在既定的航次生产活动中,当航次距离、装卸货量和船舶航速不变时,如果港口的装卸效率高,则船舶的泊港时间就短,进而整个航次所需的时间也将缩短。对此,航运经营人缩短航次时间的通常做法是:(1)在船舶挂靠的基本港口尽量使用岸吊和高效率装卸机械;(2)尽量安排船舶挂靠专业化码头;(3)加强码头作业现场的调度疏港力量;(4)提前做好装卸准备工作,减少辅助作业的次数等。返回3—2水路运输船舶的经营方式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班轮运输的概念、特点、责任划分,熟悉班轮货运程序。2、掌握租船运输的特点、种类、包运租船方式,熟悉租船业务流程。3、了解影响水上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内容和时间安排、教学方法1.内容和时间安排:班轮运输;1课时。租船运输,水上运输方式的选择;1课时。2.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分析,思考题。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班轮货物运输条件,货运程序;租船运输方式和业务流程。2.难点:相应技能的培养。思考题经营班轮运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简述班轮货运程序。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运输船舶营运方式分为两大类,即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一、班轮运输班轮运输又称作定期船运输,系指按照规定的时间表在一定的航线上,以既定的挂港顺序、有规则地从事航线
本文标题:64第三章 水路货物运输实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60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