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股市成功人的思想精髓
股市成功人思想精髓股市靠什么赚钱?真正的股市高手都是靠理念赚钱的。什么是投资理念,简单的说就是,对股市的认识。只有正确认识股市的本质,才能战胜股市。“知自知彼,百战百胜”就是这个道理。下面是几点重要的投资理念。一、要象鳄鱼一样的生存之道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地震海啸,给地球带来了寒冷的冰川世纪;有时侯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地球上都没有阳光,在遗篇黑暗中,食物链终于崩溃了,很多种生物,包括当时地球上的统治者---恐龙都相继灭绝了;而就在这种黑暗的地球末日中,恐龙的近亲----鳄鱼,却奇迹般地顽强存活下来。。。那么,鳄鱼有什么独特的生存本领呢?鳄鱼之所以能在最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存活下来,凭借的是平静、理性和耐心;鳄鱼的行动比较迟钝,但是却总能捕捉到行动迅速的鱼类、水鸟类、哺乳类动物,甚至连灵敏的猴子和豹子也会成为它的食物。这是因为鳄鱼的攻击非常具有策略性,它通常处于平静状态中,象一节漂浮在水面上的树桩般纹丝不动,只露出一对鼻孔和眼睛,耐心地观察着水面和陆地上的动静。每当发现岸边有可捕食的动物时,聪明的鳄鱼会马上将身体躲到水面下面,然后慢慢地朝动物所处的方向游去,缓缓接近目标,趁其不备时突然从水中一跃而起,将动物一口咬住,用力将其拖入水中;鳄鱼在猎取食物和突袭目标的刹那间,所爆发出惊人的猎取速度和巨大的爆发力,足以令其他动物措手不及!鳄鱼的理性表现在它绝对不去追逐很难得到的目标,鳄鱼的捕猎方法和6000多万年那些依靠自己高速度的奔跑速度追捕猎物的霸王龙等食肉恐龙相比,从表面上看似乎场面不大壮观,比较被动,但却可以利用最少的体力获得食物。在冰川世纪食物极度短缺时,鳄鱼凭借其运动量小,食量小,捕猎时用最少的体力消耗获得食物等特点,得以逃脱了被灭绝的命运。而那些凶猛的食肉恐龙,虽然竭力奔跑追逐猎物,却因为获取的食物远远不能满足其消耗,最终被彻底灭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投资者要减少自己的操作频率;不要象霸王龙一样在市场里频繁地追涨杀跌,即使操作成功,获利也很有限!有时短线的利润还赶不上交易的手续费;而且一旦操作失误,就会前功尽弃;投资者要学会象鳄鱼一样的耐心、理性,等待最佳的出击时机!《2》地球上的冰川世纪曾经灭绝过许多物种,市场中的冰川世纪也同样会使得部分亏损严重的投资者黯然退出,所以,当处于不利的环境下时,投资者首要考虑的不是如何赢利,而是要学习鳄鱼的生存之道;重点考虑如何保存资金;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在弱市在震荡市中大多数时间里保留资金,养精蓄锐,一旦认准目标,便精心选择时机,进行有效攻击,做到不攻则已,一击必中!《3》要具备鳄鱼般的理性,尊重市场规律,不要去追寻超出自己操作能力的赢利目标,在是场整体趋势不明朗时,观望休息;在市场整体趋势明朗时,顺势操作。二、智商与情商孰重孰轻在十多年前,人们还以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智商很高,必定会事业有成。近几年来,专家提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智商”(IQ)的因素只占到30-40%,“情商”(EQ)的因素要占到60-70%。有人认为后者的比例还要高一些。我以为,股票投资成败中,情商与智商同样重要,甚或情商的权重还要高于智商。何谓情商,它是指一个人认识自己及别人的情绪、需求,并对其进行控制、协调和管理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平和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而言,这个人的情商水平是较高的。在股票市场中,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都属于智商的范畴。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人认为学好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肯定能在股市上建功立业,纵横天下。其实,远不是那么回事,若无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平和的心态,很难成为证券投资的大赢家。三、技术分析知易行难就拿技术分析来说,学懂不算太难,学精就不容易了,运用起来就更难了,而要坚持自己特定的技术操作系统就难于上青天了。任何技术分析工具都有其缺陷与误区。例如,技术指标有“失灵钝化”的现象。又如,移动平均线与趋势线有时会出现“假突破”的情形。再如,时间周期时而会有收缩和延长的变异。还有,波浪理论时常会遇到如何区分不同级别的浪的难题。正因为如此,发明了相对强弱指数(RSI)等指标的技术分析大师,后来毅然抛弃自己的杰作,转而创立“亚当理论”,主张“顺势而为”。波浪理论大师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后,预测道·琼斯指数将从一百多点上升到三千多点,这在当时确是惊天动地的大胆预言。事实也证明,这确实是很有前瞻性的预测。当代波浪理论掌门人柏彻特在十多年前就指出,美股道·琼斯指数将于3800点左右见顶,然后进入将持续二百年的超级大熊市。可是,历史狠狠地嘲弄了柏彻特的波浪预言:美股在他预言见顶之后的十多年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创新高,竟飚上了一万多点的高峰。波浪理论的声誉也从极盛走向极衰,正合其所内含的“交替原理”。也许由于技术分析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所以主张基本分析的投资家都对它不以为然。例如,股王巴菲特讥讽地说,技术分析不过是股市算命先生用一些貌似科学的术语来包装自己并唬弄别人的手段。彼得·林奇认为,预测一年之后的行情走势几乎是难以置信的。我指出技术分析的缺陷与窘境,并不表明否定技术分析的价值。相反,我认为技术分析不仅对股市具有分析预测的价值,而且具有作为操作系统的价值。笔者近十年学习研究技术分析的心得体会是:(1)技术分析手段要结合起来使用,例如将时间周期、波浪理论与技术指标结合起来研究大市,准确度能提高不少。(2)运用技术手段捕捉具体时间与精确点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把握中长期大市的顶价区和底价区还是有较大的命中率。(3)根据自己的特性建立起技术操作系统后,要坚持按系统规则操作,这样做胜算率应在60%以上。运用技术手段测市与操作最大的难点就是“知”与“行”的统一。任何技术手段都有一定的出错率,大多数技术分析者都会因为30-40%的出错率,就放弃具有60-70%的成功率的技术系统。大家知道,澳门葡京赌场的杀气很重,赌客通过貌似虎口的大门进入形同鸟笼的建筑后,他们的钱袋大多会缩水甚至被扫荡一空。其实,赌场与赌客的赢钱概率比大约为6∶4,尽管赌客起先可能会赢一些钱,但只要赌下去就会输(极少数“赌圣”之类的人物除外)。这从概率论上说是注定的,否则赌王何鸿焱木,每年怎么会向澳门政府交纳50多亿元的博彩税呢?葡京周围为什么会当铺林立呢?知道这一点,技术派人士总会悟出一些道道了吧。要奉行知行相统一的原则,关键不就是在于心态吗四、基本分析知不易行亦难再拿基本分析来说,了解表面的财经数据并不难,但要洞悉经济实情就不易了,综合分析就更难了,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来操作就难上加难了。有人说,股市行情是经济景气的睛雨表。那么如何解释1996年以来我国通货与经济双收缩而股票价格全面上扬的现象呢?预测宏观经济形势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首先,我国经济数据的水分是很大的。在数据失真的情况下,由此得出的结论会是不可靠的。借用计算机的术语说,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很难是“黄金”。国外流行一句调侃经济学家的话是:经济学家在预测宏观经济走势上的作为可能还不如算命先生高明。撇开宏观经济的基本分析不说,在选股时对微观经济(企业)的基本分析总有价值的吧。巴菲特与林奇在这方面已为世人树立了勿庸置疑的典范。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说,用基本分析法来选股真是一件很难的事。首先,上市公司公布的资料的真实性不太可靠,有些公司为了上市脱困进行“包装”甚至“伪装”;有些公司为保配股资格就在业绩中注入水分;有些公司为迎合庄家炒作的需要对业绩等方面做了大幅度的技术处理。其次,广大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形不成约束力,根本无法通过走访等方式了解到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再次,我国股市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形,ST绩差股乱涨,绩优股反而徘徊不动。因此,许多股民都怀疑基本分析的实用价值,反而迷信庄家的神通。正所谓,股不在业绩优劣,有庄家就灵。我谈论基本分析的局限与难点,并不表明笔者否定其价值。相反,我认为基本分析是股市投资必备的主要工具之一,但要坚持用基本分析投资股票,还得要有良好的心态或高水平的情商才行。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我们有时确实很看好某股票的基本面,于是就买入该股,可是此后该股不涨反而下跌,这种窘境有时还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后来实在忍无可忍就黯然退场或忍痛割肉了。过了一段时间,该股开始回升,而且一涨再涨,涨得我们心里酸溜溜的,继而捶胸顿足,后悔不已。巴菲特也时常会遇到建仓后就跌去一截的运势,但他极富忍耐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直守到漫山红。林奇主张只做自己熟悉的行业或企业的股票,最好做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产品制造商的股票。这叫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只做自己所熟知的东西。对于自己不知晓不熟悉的行业或企业的股票,即使它的股价暴涨,也要抱着平常心来看待。正如林奇所说,即使你错过一只涨了10倍的股票,其实你也没有损失什么(指本金而言)。只要市场存在,永远都有机会五、卓越投资家的理念通过研究国内外成功投资家的经验和教训后,我们懂得,即使我们的技术分析或基本分析的水平再高,如果我们的情商水平很低,也是不可能成为股市上“常青树”式的大赢家。要想成为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必须战胜贪婪与恐惧,保持平和的心态;必须打破一夜暴富的梦想,树立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必须克服盲目从众的羊群心理,建立独立、冷静思考的习惯;必须多多学习调研,少少折腾炒作;必须少些怨天尤人,多点反躬自省;必须坚持谦虚谨慎,反对骄傲自满;必须遵守操作纪律,勇于知错就改;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成为卓越投资家所必备的习惯、素养和心态。人们在推介明朝的修身养性名著《菜根谭》时,往往会引用毛泽东先生的一句话:“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意即一个人能够安贫乐道,便能成就大事。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不难观察到这种现象:“炒上股票者,百事不愿做。”可是在股市上赚到大钱的人,终究是少数。在股市上操作,表面上看是个人简单的买与卖的交易行为,实质上是千万人智力的角逐与心态的较量。从长期来看,股市大赢家大多数是情商水平较高的人。如果说,情商的因素在事业成功中占到六七成的权重,那么可以说“做好股票者,百事可做”。六、平常心是道股市的历史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股价波动的历史,二是股民浮沉的历史。一般人大多关注前者,而忽略探究后者。因为股价升跌是股民炒作出来的,所以研究后者也是很重要的。20世纪伟大炒家江恩曾下功夫研究过1920年之后30年间“华尔街所有其他大炒家的操作方法”。他指出:“大多数炒家亏钱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均衡感,而且只渴望金钱带来的力量,妄图垄断市场。垄断把价格抬得很高,……结果几乎所有试图这样做的人都落得了同样的下场。他们破产了”。那些“聚敛了成百上千万美元然后又统统输掉的大炒家”所犯的最大最重要的错误是“过度交易”。1.管金生如何从“教父”沦为“囚徒”管金生曾是中国证券史上的风云人物,被台湾人称作“大陆券商的教父”。在他执掌万国证券公司期间,一级市场承销业务占全国总份额的60%,二级市场经纪业务占到全国总份额的40%。管总志得意满,一派舍我其谁的气概。在1995年327国债期货多空大战中,他自以为是,误判大势,过度交易以图力挽狂澜,结果这位空头统帅被市场无情吞噬,由此所造成的巨大亏损几乎危及我国证券清算体系。最终这位“万国统领”沦为“阶下囚徒”。2.“中国的卡内基”如何在股市上遭受重创薛明明,笔名菀云,写了一本名为《感悟》的小册子,让成千上万读者痴迷和振奋,发行量高达几百万册,1996年出版以来印行5次,成为全国畅销书。她为自己断言:“我一定能成为中国的卡内基!”无论是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还是国际成人教育家戴尔·卡内基都可视为“成功学之父”。菀云并非口出狂言。她在1987年带着300元钱和28箱书独闯深圳,后来成为两家公司的董事长及社会名人。但就是这位中国著名的成功学家却在股市中遭受大败。在菀云最近出版的《爱与成功》一书中有段文字:“1996年,‘股灾’降临。菀云也未逃出苦海。一夜之间,亏完了闯深圳八年的全部血汗钱三百多万。”大多数老股民都知道,要说1996年的“股灾”只能是12月的暴跌:深综指(上证指数)从476点(1258点)大跌到27
本文标题:股市成功人的思想精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8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