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三章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第三章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那???什么是情绪情感呢???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如:一个幼儿得到了他渴望的玩具会很高兴。)即:情绪情感是人的主观感受,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要知道人的情绪情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一定的刺激情境引起的,但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的人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因为得到所以很高兴:一种因果关系或者等等、、、)但注意: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是所有事物都能引起人们的情绪情感体验。(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注意车声、铃声、、不会有情绪情感的体验。但是当我们正在专注一件事时会觉得那声音很讨厌。)所以情绪情感的产生以需要为中心!!!情绪和情感(高级)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节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基本结构:一、基本情绪的发展二、依恋情绪的补充三、情绪的社会化四、补充: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五、总结:学习本节对幼儿教师的影响一、基本情绪的发展基本情绪:哭、笑、恐惧、愤怒儿童基本情绪的出现和发展,具有一定顺序,遵循一定规律的。情绪产生的顺序和规律服从于幼儿的生理成熟和社会适应的需要。(一)、哭婴儿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哭代表不愉快的情绪,哭最初是生理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婴儿从一出生就会哭。新生儿啼哭是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哭既是生理现象(1周岁前),又是心理现象。有不同阶段的啼哭:1、0~1岁婴儿的啼哭2、2~3岁婴儿的啼哭3、3岁以上婴儿的啼哭1、0~1岁的婴儿的啼哭•饥饿•发怒•疼痛•恐惧和惊吓•不称心•招引别人2、2~3岁婴儿的哭•这时的啼哭多与生活经验不足、生活能力低下,或遇到力不从心的事情有关。(积木老搭不好、、、、)成人要给与适当的指导。•2~3岁的婴儿经常啼哭会影响身心发展,所以尽量减少孩子哭的次数,减短每次哭得时间,降低伤心程度。•总的说要重视该段年龄孩子哭那么成人该怎么做???一、哭前积极预防注意观察婴儿哭之前的征兆,自然而然的转移婴儿的注意,改变原来所处的情境,把幼儿从“想哭”“准备哭”的体验中引导出来(送孩子去幼儿园)二、哭时正确对待适情境而定,1、成人可以采用严肃的态度,厉声制止,不让其继续哭闹下去。2、成人耐心等待,让其“哭够”“哭完”,对孩子不加理睬,孩子会自觉没趣,降低强度,成人再采取巧妙方法,转移孩子注意力。三、哭后加强教育在此阶段的孩子,每次哭后,成人应引导孩子回忆哭的过程,找找原因,再进行分析。三、3岁以上幼儿的哭3岁以上的幼儿,偶尔发生莫名奇妙的哭或其他不愉快的哭,可能是因为身体病痛的表现。家长要注意早发现,早治疗。(二)笑(自发性、诱发性)学前儿童的笑比哭发生的晚,笑是一种愉快情绪的表现,也是与成人交往、沟通的基本手段。幼儿笑的行为,母婴交往中微笑的结果,都能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发展那么给幼儿温馨,快乐的环境吧!1、自发性的笑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内源性的笑)是一种生理表现,而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常常发生在婴儿深度睡眠中特点:突然性,低强度2、诱发性的笑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分为:反射性、社会性(1)反射性的诱发笑婴儿最初的诱发笑就是反射性的诱发笑,也发生在睡眠时间。(轻轻的抚摸)但第三周,新生儿才开始出现真正的诱发笑(2)社会性的诱发笑从第五周开始婴儿对社会物体和非社会的反应不同,即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婴儿三四个月前的社会性诱发笑是无差别的(均报以微笑)四个月左右,出现有差别的微笑:认识能力增加,能分辨熟悉与陌生的面孔。这时的微笑才是真正的、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三、恐惧(反射性、经验性、怯生性、想象性)恐惧是个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景而又苦于无能为力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消极情绪,一种具有压抑作用的情绪。思维会受到抑制,活动会受到影响,所以长期的恐惧会影响个体的发展。但恐惧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所以适度的恐惧可以是儿童远离危险。1、反射性恐惧是一种本能的恐惧,儿童一出生就有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是由听觉、肤觉、肌体觉刺激引起的而不是由视觉引起。(突然的被抱起)所以成人在照料孩子时尽量避免过大声、孩子身体位置的突然变化。但也不必要小心翼翼,要给与孩子正常的感觉刺激。2、经验性恐惧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随着知觉的发展,开始出现经验性恐惧。(不愉快的经历就会引起他们的恐惧)视觉对这种恐惧的产生起主要作用。(孩子去打针)高度恐惧:随着深度知觉的产生而产生的。对于儿童的恐惧,成人要及时做出反应,采取措施,避免其恐惧情绪泛化。3、怯生性恐惧怯生恐惧是对陌生刺激物的恐惧反应。孩子认识水平、记忆能力都增强,尤其是长时记忆的发展。6个月以后,便出现怯生情绪。8、9到1岁,怯生性恐惧情绪发展到最高峰。3岁时逐渐消失。怯生性恐惧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成正相关。4、想象性恐惧原因:1岁半至2岁的孩子,想象力开始发展。因此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但认知水平却很低,知识、经验欠缺。因此不懂得有些东西是虚构的。3岁以后这种情绪逐渐下降。四、愤怒•愤怒是愿望不能实现或目标受阻时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特点:爆发式。•分类:低水平的愤怒(暂时抑制,残留效应,特定引爆)高水平的愤怒(身心损伤)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情绪,但都是在这四个基本情绪上组合发展而来的二、依恋情绪(适当补充)•依恋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对于儿童依恋主要是与成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主要是母亲)依恋的三个阶段•一、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二、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三、积极的情感联结阶段•依恋增加了儿童对其他社会关系的确认,早期依恋对日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三、情绪的社会化•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地增加•挨姆斯的学前儿童交往中的三类微笑:•第一类:儿童自己玩得高兴时的微笑;•第二类:儿童对教师微笑;•第三类:儿童对小朋友的微笑;•并且:社会性微笑逐渐增加,非社会性微笑的比例不断下降。(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三个阶段:•1、1~3岁的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满足生理需要还有大量的社会性需要(但生理性需要占主要)•2、3~4岁幼儿,生理性需要从社会性需要过渡阶段。•3、5~6岁幼儿,社会性需要更加明显。(三)情绪表达的社会化•两个方面:•1、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人类特有的)•2、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关系:理解面目表情的能力是运用社会化能力的基础。•一般而言,理解表情的能力一般高于制造表情的能力。四、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情绪(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家庭、幼儿园1、保持和谐的气氛:2、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二)成人的情绪控制1、给与孩子正确的情绪示范2、成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3、教师要理智的对待每个幼儿的情绪态度;(三)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婴幼儿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成人的暗示和强化。五、对我们幼师的指导意义•良好的幼儿情绪对幼儿一生的影响如此重要。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一举一动),再进行分析,最后采取一定措施给予引导,对于幼儿的情绪(特别是不良情绪)不要一味的制止,适当的此情绪可以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教师的权衡)合作愉快thanku
本文标题:第三章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00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