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3年高考生物备考策略交流冲刺[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012山东)5.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值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解析】噬菌体的DNA含有10000个碱基,A=T=2000,G=C=3000。在噬菌体增殖的过程中,DNA进行半保留复制,100个子代噬菌体含有100个DNA,相当于新合成了99个DNA,至少需要的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是99×3000=297000,A错;含有32P的噬菌体共有2个,只含有31P的噬菌体共有98个,其比例为1︰49,C对;由于DNA上有非基因序列,基因中有非编码序列,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DNA发生突变并不意味着性状发生改变,D错。C(2012重庆)2.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解析】噬菌体侵入寄主后,利用寄主菌的原料(氨基酸和核苷酸),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DNA,所以A对;子代噬菌体是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来复制的,B错;噬菌体消耗细菌细胞内的物质,导致细菌死亡,C错误;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以二分裂方式增殖,而是在寄主菌体内合成各个部件后,组装,释放,使细菌裂解,D错A(2012上海)11、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D.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而蛋白质没有进入,保证了实验进行的单一变量原则,15N不具有放射性,且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都含N,如用N标记,不能达到分开研究的目的,C错;噬菌体的蛋白质几乎不含P,D错;如果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都进入了大肠杆菌,则本实验是无法得到结论,B确实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2012江苏)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解析】遗传因子只是孟德尔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出的理论产物,孟德尔并未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A错;由于噬菌体转化实验将DNA和蛋白质的作用分别进行了研究,而肺炎双球转化实验中DNA和蛋白质不能完全分离开,所以噬菌体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互补配对,嘌呤数等于嘧啶数,C错;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2012福建)2.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选项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A观察到植物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B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C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D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2012海南)5.关于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环素能抑制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B.经诱变育种可获得人胰岛素高产菌株C.细胞中只含有A、T、C、G四种碱基D.T2噬菌体感染菌体,不会导致菌体裂解【解析】四环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繁殖,A正确;要想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高产菌株,只有通过基因工程来实现,B不正确;大肠杆菌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含有A、G、C、T、U五种碱基,C不正确;T2噬菌体感染菌体后,在菌体内大量增殖,则会使菌体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D不正确。A(2011江苏)12.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2011广东)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①R蛋白质R型②R荚膜多糖R型③RDNAR型、S型④RDNA(经DNA酶处理)R型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解析】①、②组:R+S型菌的蛋白质/荚膜多糖,只长出R型菌,说明蛋白质/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③组:R+S型菌的DNA,结果既有R型菌又有S型菌,说明DNA可以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④组:用DNA酶将DNA水解,结果只长出R型菌,说明DNA的水解产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从一个反面说明了只有DNA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故C正确。(2010海南)13.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B“杂合”噬菌体的组成甲的DNA+乙的蛋白质乙的DNA+甲的蛋白质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1234与甲种一致与乙种一致与甲种一致与乙种一致A.1、3B.1、4C.2、3D.2、4(2010上海)1.右图是某生物模式图,组成结构a的物质最有可能是()A.蛋白质BRNAC.DNAD.脂质“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Aa“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2010上海)25.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B.只有35S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D.只有32P“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AC(2010江苏)4、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遣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贮存大量遗传信息【解析】不同的生物遗传物质不同,而不同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结构不同,故遗传物质可能是蛋白质,A项叙述正确;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直接体现者,B项叙述正确;与蛋白质相比DNA更耐高温,故DNA的热稳定性大于蛋白质,另外蛋白质也不能自我复制,C项叙述错;由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故不同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可贮存大量的不同的遗传信息,D项叙述正确。(2009广东)9.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两实验都没有突变和重组。C(2009江苏)5、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解析】A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B中酵母菌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有;C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D中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B(2009江苏)13.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C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病毒遗传物质的特点。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所以,侵染植物后,病斑类型和从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都应与提供RNA的类型相同。(2008海南)7.下列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噬菌体利用细菌的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B.绿色植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C.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D.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D(2008全国Ⅱ)4.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B.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C.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D【解析】病毒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生物,只能在细胞内进行生长增殖,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内,囊膜具有保护和寄主细胞膜上受体融合而侵入的作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即艾滋病的病原体就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B【解析】病毒依据寄主细胞不同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也就是噬菌体。基因工程的常用运载体是质粒和某些病毒。青霉素是抗生素,只是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抑制病毒增殖作用的最有效的药物是干扰素。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三大类。(2008四川)4.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通常在植物细胞中增殖B.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C.青霉素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增殖D.癌症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完全
本文标题:2013年高考生物备考策略交流冲刺[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00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