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近代文学概说第一章近代诗文第二章近代小说第三章近代戏剧小结概说一、近代社会的性质。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变成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二、近代文学的分期:(一)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龚自珍在鸦片战争前夕,敏锐地感受到时代暴风雨即将来临,首先发出变革现实的呼吁。他的诗文呈现新面貌。其后王韬明确表示对传统古文的否定。一些正统诗文作家写出了反侵略的爱国诗文。太平天国提出了适合革命政权需要的文化政策。另一方面,封建文学也拼命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出现不少反动作品(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一批由官僚地主阶级转化的资产阶级,继承了龚自珍等人的思想传统,又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在推行政治改良的同时,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的口号,创立“新派诗”、“新文体”,并且重视翻译与小说、戏剧等通俗文学。晚清形成谴责小说的创作高潮。改良派不可能有力地冲击封建文化。(三)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走向高潮的时候,革命报刊和文学期刊纷纷出现,革命派利用各种文学形式,积极宣传民主共和的政治主张,文学的群众性与组织性大大增强,出现了文学团体南社。革命很快流产,落后、反动的文学又形成一股逆流。三、近代文学特点:(一)文学的政治性和战斗性有所增强。(二)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领域有所扩大。(三)文学呈现出以往罕见的复杂状态与过渡状态。概说主要讲了近代文学的分期和近代文学的特点,都应密切联系近代社会的性质去认识。第一章近代诗文第一节龚自珍和魏源第二节“诗界革命”与黄遵宪第三节梁启超与“新文体”第四节章炳麟和秋瑾第五李柳亚子和南社诗人第一节龚自珍和魏源一、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清王朝统治面临着严重危机。帝国主义不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峻的现实促使统治阶级内部一些思想较为开明的知识分子关心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存亡。龚自珍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二、龚自珍:(一)生平可以划分三个阶段。以特有的敏锐眼光,关注现实,要求变革,但随着仕途失意,中年以后信仰佛教,以求得超世间的解脱。(二)把诗和史的作用相提并论,反对当时诗文创作的复古主义形式主义,主张抒写“感慨”。(三)相当一部分诗歌揭露和批判腐朽的现实政治社会,如《咏史》。《已亥杂诗》中不少篇章自叙家世出身、仕宦经历、师友交游、生平著述,也有一些篇章揭露清王朝的腐朽和外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四)诗歌总的成就和特点:⑴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社会批判,尖锐有力;⑵追求理想,展望未来,慷慨激昂,热情洋溢,又不时流露杳茫孤独之感;⑶敢于创新,尽文字之美,抒一家之言;⑷艺术方法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突破形式限制,不拘一格,瑰丽中显得古奥,犀利明快的同时往往又隐晦艰深。(五)散文包括学术论文、政治论文和一般杂文,“讥切时政”,糅合骈文与散文的特点,气势磅礴,笔力遒劲,有时古朴,有时诡异。代表作有《说居庸关》、《病梅馆记》等。三、魏源:(一)与龚自珍同属主张“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针。一生精力主要用于研究经学、史学和时务政事,系统介绍各国状况。(二)诗歌包含三方面内容:反映嘉庆、道光时期的民生疾苦和时事弊端;表现抗战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描绘祖国优美壮丽的河山。艺术上重视自然,风格朴实,有时流于质直,或偏于晦涩。代表作有《江南吟十章》、《都中吟》、《寰海十章》、《三湘棹歌》等。四、这时期还有许多诗人以鸦片战争为题材,反映时事,表达抗战卫国要求。如老诗人张维屏写了《三元里》诗歌颂人民的抗英斗争。五、太平天国的大量诗文都直接服务于革命斗争。初期以诗文宣传革命思想,建立政权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反对封建文学。第二节“诗界革命”与黄遵宪一、“诗界革命”适应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需要而出现。黄遵宪最早提出“我手写我口”。戊戌变法前两年,夏曾佑、谭嗣同等写诗大量采用新名词、外来术语、外国典故。一八九九年梁启超正式提出“诗界革命”在扩大诗歌的题材、发展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二、“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黄遵宪:(一)十多年的外交官生活,使黄遵宪直接接触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改良主义政治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形成维新变法的思想。戊戌变法失败,被迫家居,忧愤而卒。(二)提倡创造革新,又强调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自称所作为“新派诗”。(三)在诗中广泛地描写了重大历史事件,突出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深刻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诗中表现新的社会思潮,包括外国奇异风物与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具有新意境。代表作有《哀旅顺》、《书愤》、《今别离》等。(四)为要保存旧有风格,而未能打破旧形式;用典过多,往往难懂;具有浓厚的改良派色彩。三、康为、谭嗣同也写“新派诗”第三节梁启超与“新文体”一、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报刊宣传维新变法,以梁启超散文为代表的“新文体”应运而生。二、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后,用主要精力从事宣传工作。文学方面以散文最著名,影响也最大。代表作有《少年中国说》等。它们酣畅淋漓,一泻千里,排比铺张,纵横议论,感情充沛,形象鲜明,富有煽动性和感染力。虽时或失之浮夸、偏颇,文辞也显得累赘芜杂,但这种“新文体”对传统古文是一次猛烈的冲击,代表着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三、梁启超也利用小说、戏曲表现“新理想”,但没有什么成就。写诗较晚,数量也不多,《读陆放翁集》等是较好的作品。四、严复的散文主要是政论,见解比较新颖而激进,善于取喻设譬,反复申说,但主要以翻译著称。第四节章炳麟和秋瑾一、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也蓬勃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作家大多同时是政治活动家。他们不仅办报刊宣传革命思想,而且组织进步文学团体。二、章炳麟最初赞助维新变法,庚子事变后投入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他的著名散文《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说理透辟,批驳有力,内容充实,词锋锐利,但好用古字,读来诘屈聱牙,意思艰深难懂。他写诗不多,取法汉魏,以五言为主,代表作有《狱中赠邹容》、《狱中闻沈禹见杀》。三、当时不少革命家注意采用通俗文艺形式宣传革命,邹容写有《革命歌》,陈天华写有《猛回头》、《警世钟》。四、秋瑾早期诗词多写个人幽怨。1900年以后的作品,或哀叹祖国灾难的深重,或抒发献身革命的豪情壮志,或表现争取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的美好理想,慷慨高歌,苍凉悲壮。代表作有《宝刀歌》。第五节柳亚子和南社诗人一、南社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核心的文学团体。早期南社诗人多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以诗、词、文为宣传工具,鼓吹民族民主革命。但南社成员情况复杂。思想不统一,随着政局的变化,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终于瓦解。三、柳亚子是南社中成就最高的诗人。中国近代史上自辛亥革命以来的重大事件,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无不有所反映。他的作品深受龚自珍的影响,表现了他鲜明的政治态度与进步立场,饱含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激情。代表作有《吊鉴湖女士》、《孤愤》等近代诗文这一章讲了五节,实际上分别讲了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诗文、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的诗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诗文。第一时期中龚自珍是重点,第二时期中黄遵宪是重点,第三时期中柳亚子是重点。第二章近代小说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到一八九五年甲午战争,是近代小说发展的第一阶段;从一八九八年戊戌变法前后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后,是近代小说发展的后一阶段。后一阶段的小说无论创作和理论都有蓬勃发展,而前一阶段则处于古典小说衰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小说尚未兴起的过渡状态。出现许多政治上反动或思想上落后的作品。第一节狭邪小说第二节侠义公案小说第三节李伯元和吴趼人的小说第四节老残游记和孽海花第五节陈天华和黄小配的小说第一节狭邪小说一、狭邪小说指描写妓女以及狎妓行为的小说,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反映。二、最早出现的狭邪小说是道光时陈森的《品花宝鉴》,描写贵家公子和旦角男演员的同性恋爱。咸丰时魏秀仁的《花月痕》,描写两个才子与两个妓女相爱而遭遇不同。光绪时俞达的《青楼梦》,描写一个才子得到许多妓女作为知己。另有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则描写妓女的各种恶行。三、狭邪小说的特点:(一)普遍宣扬封建统治阶级的糜烂生活。(二)表现了封建文人追求功名利禄的庸俗思想和敌视农民起义的反动立场。(三)对上海某些畸形的社会现象有所反映。第二节侠义公案小说一、单纯描写所谓“侠义”、“英雄”的小说:(一)俞万春的《荡寇志》连接金圣叹七十回本《水浒》之后,描写梁山英雄全部被官斩尽杀绝,表现了作者对农民起义的恐惧和仇视心理。(二)文康的《儿女英雄传》所描写的“儿女英雄”是“忠孝节义”的化身。二、包含“侠义”与“公案”内容的小说:(一)《施公案奇闻》美化封建统治者及其帮凶爪牙。(二)《三侠五义》同样包含很多封建糟粕,但一定程度地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在对除暴安良的清官和锄强扶弱的侠客义士的肯定中表达了人民的某些愿望,描写比较生动,具有民间说唱色彩。第三节李伯元和吴趼人的小说一、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都注意利用小说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出现了大批小说和创作小说评论。近代性商业都市的出现,报刊的大量出版,外国小说的翻译、传播,也是促成小说创作和小说评论兴盛的重要因素。二、改良主义的小说比起改良主义的诗文来显得更为活跃。改良派有较完整的小说理论,但其理论有严重的缺陷。三、改良主义小说侧重揭露社会黑暗,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代表作家有李伯元、吴趼人。四、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对清末各类官僚的贪污腐化作了大胆、详尽而全面的揭露,也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作者的基本立场是改良主义的,这在戊戌变法以后,已经失去进步意义了。作品由大量分散的人物和片断的故事联缀而成,展示了广阔的生活面,描写淋漓酣畅,但多系拾掇社会新闻,未经提炼加工,缺乏思想深度。五、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通过对当时官场、商场、洋场以及家庭宗族关系的解剖,勾画出一幅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阴森森的图景。作者写了一些正面人物,作为“怪现状”的目击者和批判者,代表作者的理想,但他们除了反映作者的改良主义立场外,实际上对“现状”无能为力。作品结构较为完整,主要人物的活动最后都有交代,但题材庞杂,缺少剪裁,也往往夸张过甚,流于浮泛。第四节老残游记和孽海花一、《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加上《老残游记》、《孽海花》,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但后两种又有各自的特点。二、刘鹗的《老残游记》:(一)通过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所为,反映了清末某些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见解和政治主张。作者站在洋务派立场,来批评清王朝的腐败和攻击咒骂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二)把批判矛头批向所谓“清官”,“言人所未尝言”,但又美化封建官僚。(三)语言清新流利,有些片断描写景物很真切,但与主要故事缺乏紧密联系。三、曾朴的《孽海花》:(一)书中人物大多实有所指。以金雯青和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记叙公元一八六五年至一八九五年约三十年间“文化的推移”和“政治的变动”,并且尽量纳入上层社会的琐闻佚事,对清政府的腐败以及众多官僚的庸碌无能作了大胆的揭露。(二)在批判官场群丑的同时,联系封建君主专制,否定了一般官僚赖以往上爬的科举制度;在揭露清王朝降敌媚外罪行的同时,还揭露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野心;而且以同情和赞扬的态度描写了革命党人的活动。作者的思想认识高出李伯元等人之上。(三)作品联缀许多短篇故事而成长篇,但以傅彩云为“中心”,语言比较华美,笔调诙谐。但爱憎不够鲜明,有时显得趣味不高。第五节陈天华和黄小配的小说一、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陆续出现了许多资产阶级革命小说。它们充满强烈的革命激情,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缺点是宣扬狭隘的“排满”思想,艺术上显得粗糙。这些小说的作者中,陈天华和黄小配比较突出。二、陈天华的《狮子吼》带有寓言意味,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理想,宣扬了民主共和的政治主张。三、黄小配的《洪秀全演义》取村于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有关笔记传说,表现许多“戮力同心,共挽山河,救民水火”的英雄人物,实际是按照资产阶级革命的模式来描绘太平天国革命的。四、由于中国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和革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文学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10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