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科技特色园科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通过科学教育,引导幼儿广泛地接触和认识周围的环境,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开阔眼界,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求之欲望,发展智力、语言和动手能力,培养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感情和正确态度。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而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通过对集团部分科技特色园区角布置、主题墙设计的观察及科学活动的观摩,总结了一些优点,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与设想。一、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对于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纲要》和《指南》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只是在教育目标上做了一个方向性的引导。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科学内容本身的特点,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坚持“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这两项原则。1.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选择的范围目前幼儿生活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科技、新知识都能通过不同的媒体中介给予幼儿最直观的刺激,生活中也充斥着各种可供幼儿去探索发现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幼儿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作为科学活动的内容。而应该选择幼儿在生活中熟悉的、易于理解的、可操作的内容,引导幼儿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根据研究表明,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有:①关于人、动物、地理、科学技术和天文现象的科学问题;②人的科学内容中幼儿对人的来源、性别、生长、生育和死亡有兴趣;③鱼、鸡和鸟是幼儿十分好奇的动物,幼儿对动物的能力和外部结构更感兴趣;④幼儿对于雨、天和地球的问题较多,对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十分感兴趣;⑤幼儿对飞机、汽车、电视有兴趣,对科学技术的原理充满好奇;⑥幼儿对于月亮、星星、太阳的问题较多;⑦幼儿对树和花十分感兴趣;⑧非生物的科学内容中幼儿对水最好奇。2.内容的预成性与生成性相结合教师在选择科学活动内容时,要选择那些需要实实在在探究过程才能得出结果的主题,尝试去了解和体验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不要轻易剥夺他们探究的过程。教师需要做的是选择一个预成的起点,让幼儿从这个起点生成探索的过程。防止重视现成教材轻实际生活的情况出现,要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例如:“树叶为什么会往下掉?”“这个小虫子喜欢吃什么,它有毒吗?”“为什么冬天脱衣服时会有噼里啪啦的小火花?”这些问题普遍发生于幼儿的生活中,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生成的并引导幼儿去探究的内容。3.科学性与启蒙性、可接受性与趣味性的统一《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所以说,科学性和启蒙性是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科学性是指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应符合科学原理,不违背科学事实;启蒙性是指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是粗浅的而不是系统的知识,不能超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科学性和启蒙性都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提出来的,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是不相同的。不同年龄段幼儿探究能力也是不同的。不一定非要给幼儿一个所谓的正确结论,而是应更多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从中尝试解决问题,同时体验发现的乐趣,重在科学探究、重在科学启蒙。二、科学活动的组织形式1.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偶发教育并存正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依据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主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非正规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区角、外出参观、自然角、种植园地等环境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偶发教育是指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突然间对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物体、科学产品产生兴趣,从而引导其开展探索活动的教育。在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内容的统一性、标准性。但非正规教育、偶发教育则大大提高了幼儿选择的自由度、参与度、针对性,老师也可以从更大程度上进行个性启发培养。在非正规、偶发科学活动中,孩子们在宽松的环境下和谐地开展各种活动,不经意的观察和摆弄会产生很多发现;而正规科学活动中,不仅使获得的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规范化,而且让幼儿明白了还可以从另外多种角度来思考分析,提高了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两种活动形式密切联系又相互补充转换,将非正规活动中获得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正规活动中。2.课堂活动与自然教育相结合幼儿的科学活动内容离不开大自然和社会,所以,把幼儿的科学活动课程融入社会自然中后,能让孩子得到很多直观的经验,各个社会现象也丰富了科学教育的内容。例如:动物园、博物馆等是幼儿科学活动的课堂。扩展教学内容,丰富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形式,拓宽科学实践活动途径,让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在幼儿园小课堂和社会与自然的大课堂中有效地完成科学教育任务。三、班级科学区角的创设1.科学区角建设班级内的科学区角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创设科学区角时,应注意以下方面:⑴科学区角建设应以幼儿为中心。在虽然依据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创设科学区角的首要原则,但也应倾听孩子的建议,适应本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①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②科学教育在科学区角中体现的形式也要适合幼儿,包括架子的高矮、标签干净简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等,充分发挥墙面布置的渗透教育作用。⑵强调幼儿的参与性。科学区角的教育性不仅蕴含在环境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应与幼儿共同确定环境布置的主题、材料、作品、风格等。2.材料的投放⑴材料的投放应以幼儿的兴趣为中心。科学区角活动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幼儿自己的兴趣为主,让幼儿自行选择,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因此材料的投放应首先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⑵材料的投放应适应幼儿的发展水平、个体差异性。⑶材料的投放应丰富多样。⑷教师应提高认识,积极参与。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还很有限,所以如果没有老师的参与,对于能力较低的幼儿可能无法完成探究活动,而能力较高的幼儿可能会停留在原有水平没而没有提高。所以老师要做好充足准备,适时参与到科学区角的活动中引导幼儿开展探索活动。四、科学活动评价1.评价要经常化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有教师组织的有计划、有目标的正规活动,有幼儿在区角等环境中自发进行的各种科学活动,也有通过墙饰等发挥的渗透性活动。也就是说,科学活动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因此,教师需要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经常性的评价,有利于及时调整目标和策略,促进幼儿的发展。2.评价应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目的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评价的目的应该是了解幼儿当前的水平,并为下一步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发展做准备,而不是给幼儿贴上“能力好”、“能力差”的标签。3.评价要尊重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年龄段或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在发展水平、发展能力上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发展的速度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性,多鼓励、少批评;少横向比较,多纵向比较,更多地看到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与发展。五、科学活动结果呈现科学活动教学不同于具体的某一学科教学,很难以具体的量化标准来衡量幼儿的发展,也很难以实物的形式展示成果。科学活动侧重于科学素养的培养、兴趣的养成等一系列内在品质的发展;侧重于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实验的结果。所以,科学活动应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其成果的展示绝不是幼儿按要求作出了一个科学实验等显性呈现。而更多的是表现为幼儿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问题、爱提出问题、愿意尝试去动手操作等行为习惯。教师在呈现科学活动结果时,一定要侧重于幼儿科学素养的养成等隐性要素,而不要一味地呈现实验结果等显性要素。朱玉2014年12月6日
本文标题:幼儿园科学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1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