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0家校合作一、理念篇二、问题篇三、方法篇一、理念篇观念指导行动家庭教育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即父母、长辈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育理念、教养方式、教育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理念、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健康成长,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育观念出现偏差,那就更恐怖了!家庭教育走进“非常6+1”时代“非常6+1”综合征当前家庭教育九大难题1.蛮不讲理的“皇子皇孙”;2.一碰就碎的“草莓族”;3.万千宠爱包围着的宠物;4.随风倒的“墙头草”;5.凡事以自我为中心;6.适应能力较差;7.总想依赖别人;8.一点挫折就回头的“输不起”;9.行为习惯较差。请记住:教育孩子首先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成长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父母的爱爸爸妈妈是两道墙——成龙的儿子如是说人世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亲子成仇。同样的悲剧可能正在上演,而其中的主人公却毫无知觉。相信问题更多的出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自己;只要是为了孩子好----宽与严的错位相信教育、特别是相信严格的管教才能够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坚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错,甚至认为孩子的问题是自己管教的力度还不够,自我中心,缺乏反思精神;2/10教育孩子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面子、价值、情感孩子们的灰色童谣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我作业从不放松;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脚踢,发泄一通。被孩子改编的“上学歌”天色灰灰没有亮,花儿还没笑,鸟儿还在睡,爸妈就催我上学校。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到了学校就往外跑,回头一看,哈哈——学校炸飞了。看你明天还叫我起不起早!孩子们的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蛋糕发霉,祝你出门见鬼,祝你生日倒霉。解题:实质上是谈家校二者关系的问题;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密切合作、积极沟通、互相配合、一致性、密不可分、有机整合、有效融合,形成合力等。陶行之先生的“生活化教育理论”。(新的发展趋势)问题提出: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充满着变革和发展的时代。以前那种单一的、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正逐渐被多元的、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所代替。问题提出:近年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出现脱节的现象,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少困难;长期在民间流传的“望子成龙”的意识也被扭曲,造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无法有效地结合;家长没有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儿童和青少年存在的一切不良现象和问题,几乎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失误;学生的安全、犯罪、吸毒等问题都被说成是学校的责任;一些家长出现“教育无用论”思想;某校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该班两名成绩较差的学生打死后,三位学生家长跑到学校来说这是学校的责任,是学校的教育不够,就连政府和公安部门都这样认定。事实上,这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的本质和力所能及的范畴,是一种夸大和泛化学校功能,以及推卸责任一种可怕现象。长期以来,我们这个社会培养了大批不合格的父母,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他们大多缺乏基本的文化教育和人格教育。教育的真正对象究竟是孩子还是他们的父母?鲁迅先生80年前那句痛切的话:“中国少有合格的父母”,那么在父母们高喊“救救孩子”之前,还是先救救父母们自己吧!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对象的共同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宗旨、目标是统一的;在完全失去家庭协助的情况下,学校要教育好一个学生,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非常困难的;家庭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论自己工作多忙,都应定期检查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要等到孩子由于疏3/10于管教而出现问题时再后悔或者是埋怨学校。学校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他的功能在于促进,并非包揽,学校教育只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并非全部,除了学校,还有更多的教育环节和教育承担者;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但家庭和社会也有教育的职责和义务;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但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更不可忽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紧密联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特征比较启蒙性和后续性一贯性和阶段性血缘性与业缘性针对性和规模性灵活性与模式性实践性与智能性无序性与系统性盲目性与科学性(一)“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1.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学校管理中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能够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责任感,提高教育质量;2.从父母教育权的演变历程来看,家校合作使儿童权利更大限度的得以维护;3.从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协同学角度分析,家校合作正是教育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协同效应的表现;4.从教师的新职业精神角度分析,家校合作是教师职业的要求;5.从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来看,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6.从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教育的指导和配合.(二)“家校合作”的意义1.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3.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4.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三)“家校合作”的基础1.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家长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学校教育;家长有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参与学校教育.2.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四)“家校合作”关系中重要人物的角色定位1.家校合作中学校领导的角色定位;4/102.家校合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3.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角色定位.(五)“家校合作”关系建立的关键1.角色转换,换位思考,是合作的关键之一;2.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是关键之二;3老师与家长合作,语言交流要有诚心和尊重对方。(六)“家校合作”的途径1.家访;2.家长会;3.家长参与教育;4.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5.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及时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体育健康、获奖处分、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临时加班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家庭教育的特点1.奠基性2.感染性3.针对性4.复杂性(二)家庭教育的作用1。家庭教育在个体成长中具有奠基作用;2。家庭教育可以弥补和消除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产生的缺陷与负面影响。(三)对目前家庭教育的反思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教育观念上的偏差2.培养目标定位上的偏差3.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当4.单亲家庭的特殊问题现代家庭教育的优势5/101.家庭教育意识增强2.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普遍提高3.家庭的物质条件优越4.家庭教育时间充裕(四)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1.家长修养对孩子影响2.家长应不断更新和充实其知识结构3.家长应不断提高教育孩子能力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1.孩子独立性的形成和责任心的养成2.孩子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创新能力科学、合理地确定家庭教育目标1.既要考虑整体发展,又要注意自身发展;2.科学确定道德、知识、能力、身心等方面教育目标;3.目标定位上既要考虑社会现实、未来发展,又要考虑自身综合状况。贯彻科学的教育原则1.全面施教原则2.以身作则原则3.爱严结合原则4.要求一致原则科学、民主的教养方式1.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2.理解、尊重孩子3.慈严相济、循循善诱4.鼓励孩子5.引导孩子主动、自觉6.注意言传与身教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身根本不构成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如果学校和家长由于错误的定位则会产生矛盾;这种错误就在于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应该是一种以帮助学生产生认知、认识进而转化为行动,而后又从新的行为中产生新的认识的一个过程;而在现实中,家长和老师往往认识不到教育特别是思想教育的这根本特性,在教育中往往存在以我为主的让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行为,忽略了学生认知的能动性,从而有可能在某些问题上学校提倡的正是家长反对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认识到学生学习,特别是思想成长过程中的主动性,在思想教育自动起一种帮助辅助作用,由学生自己做出自己的思考和抉择。若是在这样过程中,如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某些问题上的不一致,学生会自动由自我进行修正和选择,如果有疑问也容易和各方沟通,共同找到合适的答案。6/10学校教育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制约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会反映现在不少孩子的学习依赖心重、行为习惯差、人际交往关系紧张等情况,其实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人对北京市108名优秀中学生做了调查,这些学生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有理想、有抱负,有些刚到18岁就入了党。他们之所以成为优秀学生,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这些孩子的家长本人思想作风好,文化修养高,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据上海市少管所对137名犯罪青少年的调查表明,不少犯罪青少年中,家庭主要成员作风不端,有劣迹行为的占相当的比例。学校教育再好,假如你的家庭教育出了偏差,这个孩子也很有可能滑向犯罪。五、家校沟通与合作——方式的选择1.家校沟通与合作的现状2.教师、家长教育特征分析比较3.如何搞好具有现代特征的家校沟通与合作1.家校沟通与合作的现状(1)两个值得反思的事实2003年3月12日,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栏目报道:南京市栖霞区17岁的男学生王海军(智力稍有迟滞)在家喝农药自杀身亡,原因是上课好动,老师要其家长陪读(家长和孩子的同学同班全天候听课)。如果我们老师稍有移情的能力,设想自己是王海军,情何以堪!刘海洋烧熊事件是一个轰动国内外的事件,这轰动也许因为他是名牌学校的学生。根据记载,刘海洋中学时期的家长会是很值得深入思考的。刘海洋的母亲是一位坚强的妈妈,海洋很小时她便和丈夫离婚,20年来她靠微薄的工资维持着这个家。刘母极其关爱刘海洋,为了安全,刘海洋不能骑自行车上学,行走路线也是妈妈设定的,初中毕业时,学校推荐他到新加坡(全校3个名额)上学,妈妈坚决反对,高中毕业时,填报志愿只能是北京的学校,天津的都不行。(2)当前家校沟通和合作的途径和方式①家长会由于中国人口基数的巨大和经济投入的制约,当今学校班级的人数普遍较多,也就是说,一位老师要联系的学生家长非常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和合作就时间和效率统一分析,家长会最可取。②家访这是个别教育的必要方式,然而由于时间因素,这种方式受到很大制约。过去较多,现在较少。③家长学校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在统一教育思想、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家长学校还有一个简要的认证标准,这是有益的,遗憾的是,这不是教育内部的专业行为,而是妇联系统的参与。④校访家长主动来校拜访老师,这是家校沟通过程中另一种取向。(3)当今家校沟通和合作中的不足之处①令人畏惧的家长会7/10当前学校中的家长会,大多是在大考之后,目的是为了总结一个阶段的学习状况,常见的场景是:家长坐到自己孩子的座位上,老师一一发放分数由高到低排序的考试卷,谁家孩子分数差一目了然。接下来一一分析每个学生的情况,指出×××退步两名,逼问家长何故。丝毫不顾及与会者身份,只把他们当成学生,使用对待学生同样的语言、表情和
本文标题:家校合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29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