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成都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探讨——以成都文殊坊为例摘要:历史街区深刻反映了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保护历史街区不仅要立足空间形式,更重要的是对其生命活力的延续,对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传统生活方式及其生活形态的保护和对社区网络结构以及生活真实性的保护。文章以成都文殊院历史街区为例,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规划、建设和管理等环节提出相应对策。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文殊坊作者及单位:冯凌宇,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副编审。(四川成都,610110)一、研究背景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强调:“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应予以保护,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关于历史街区,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与其相似的提法较多,如历史地段、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不过,其内涵大体相同。建设部在文件中提出,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有真实的历史遗存物,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街道等是历史原物,不是仿古假造的。整个地区内会有一些后代改动的建筑存在,但应只占一小部分,且风格上基本统一。第二,有完整的历史风貌,能够反映城市历史上的典型特色。第三,有一定的规模,视野所及风貌基本一致,能够造成一种环境,使人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气氛。”[2]历史街区见证了城市演进历程,具有多元价值,包括美学价值、建筑价值、环境价值、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商业价值和历史价值等。不过,在现代社会,由于人口激增,城市化加速,历史街区在居住、交通、环境等方面,与现代化生活的要求相去甚远。现在,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出于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双重要求,都主张对历史街区进行适当改造和更新。但秉持什么理念、采取什么方式应对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矛盾,延续历史文脉和城市特色,则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在中国,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风貌和景观特色被破坏,历史的印记被慢慢抹去。相对于国外较为成熟的一些保护性开发模式,我国的大量历史街区还处于较为尴尬的状态之中。如何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做法,并保持中国特色,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二、文殊院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20世纪80年代,《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首次提出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确定了宽窄巷子、大慈寺和文殊院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一)文殊院历史沿革文殊院位于成都市城北,是现存市区中心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佛教寺院。1400多年前,文殊院在此开山立庙。明末毁于兵燹。明末毁于兵燹。清朝重新修寺扩建,规模宏伟。因香火旺盛,声名不胫而走,获“川西第一禅林”称号。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亲笔赐书“空林”,对文殊院的宗教灵气予以肯定。故文殊院又有“空林禅院”之别名。在它的周围,又衍生出数十座寺庙庵堂,如爱道堂、金沙庵。千年以来,文殊坊拥有的不单是宗教祥云,还有深厚的商业氛围。由于寺庙观堂集中,各庙会期不断。沿街两侧聚集起各种店铺商家,众多珠宝首饰商贩在此形成市场,珠宝街、珠市巷、金丝街、银丝街、铜丝街等随之出现,街名至今仍然保留。特色餐饮、小吃、茶坊等使这里成为美食之地。(二)保护价值1.历史文化价值。文殊院片区位于成都北门,连接京师的川陕大道从近旁通过,历史上有“府北门户”之说。唐朝政策开明,宗教兴盛。成都北郊至新都一带,是宗教活动昌盛之区。今天仍然香火旺盛的文殊院、大慈寺、昭觉寺和青羊宫,或多或少都带有那一时期的遗迹。清初“湖广填四川”,不少移民聚居于此,从事工商活动。他们的信仰习俗与原住民不尽相同,喜欢就近建庙设观,以便于早晚进香,祈祷顺遂安康。久而久之,成都城北和北郊一带,寺庙林立,宫观成群,就现有的地名、街名、桥名和当地老住户的习惯叫法可知,如文殊院、五岳宫、爱道堂、金沙庵、白云寺等。历史上,文殊院片区不仅是宗教文化汇萃之地,还是著名的珠宝集散地、美食汇集区,具有独特的商业和民俗文化。在这里,天府沃土滋养出的闲逸悠哉的世俗生活观念与佛学禅宗所倡导的空灵淡静的宗教哲学理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共同造就了寺庙禅院林立、街市里巷遍布、庭院作坊汇集的城市核心圈,形成了独特的宗教和世俗紧密结合的休闲生活方式。所有这些,对研究成都的宗教、商贸、民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价值。2.建筑美学价值。文殊院布局宏伟,5座大殿递相连接,庄严肃穆,古朴宽敞,为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殿堂之间,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寺中有园,园中有院,院中有景,环境极是清静幽雅,素有“寺殿接通衢,禅房远尘嚣”之说。“寺市结合”的整个街区,仍保持着较好的布局,结构构架基本完整。虽然历经世事沧桑,面貌已经有失原真,但经过保护和更新,可使街区同原有的建筑形式、神韵、建筑格局相协调。3.使用价值。居民是历史文化街区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构成其特定历史风貌不可或缺的因素,文殊院片区自明清以来就属于商业居住混合区。无论从宗教延绵的角度,还是从市井生活的繁荣来看,其高度的历史价值都不可掩没。同时,文殊院片区处于今天的城市核心区域,距成都火车北站不远,离商业副中心骡马市更近,如此种种,便于文殊院片区发展旅游休闲业。这无论是对带动街区经济的发展,还是推进自身的保护,都有着积极作用。(三)更新背景文殊院历史街区地处成都老城区中心地带,人口密度高,建筑的使用负荷过大,很多传统木结构建筑容易损毁。历史上曾经是一户一院,后来很多变成多户合住,产权复杂,加之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而无力维修。伴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深入,人口逐渐增多,随意扩建和改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加剧了街区的衰落。文殊院片区的市政设施水平较低,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居住环境恶劣。很多房屋内部没有卫生间,厨房缺少有效的排烟设施,室外排水排污不畅。搭建的建筑让很多过道狭窄,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入,一旦失火,大片木结构房屋将会“火烧连营”。当地道路结构由传统的街坊系统演变而来,路面狭窄,缺少有效的停车设施,现代机动车辆增多以后,造成交通更加拥挤混杂。文殊院片区住房分属不同单位和个人,用地切割琐碎,缺乏统一的规划、保护和更新,长期无序发展。一些大院占据地块中心位置,留下一些边角地带,空间有限,既不能开发建设,又没有进行景观绿化。这种无序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社区原有的组织结构,特别是在商业改造较多的街巷,可供人们停留、活动的街巷空间越来越少。[3](四)保护更新状况根据《成都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文殊院片区被定位为“宗教及民居文化保护区”予以保护,并按照“就地保护,统一规划”的标准复兴“老成都”心中的文殊院历史街区。2002年,文殊坊历史街区开始更新改造。这一新的街区被命名为“文殊坊”。文殊坊以禅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川西街院建筑为载体,提出打造以文化休闲旅游为主的城市游憩功能区,并与城市商务功能和城市居住功能区相融合,并充分体现老成都人文历史精髓。文殊坊与文殊院仅一墙之隔,规划保护总用地面积403亩,项目分两期开发。其中一期净用地112.4亩,二期净用地102亩。经过4年的改造,已完成一期工程,包含成都会馆和成都庙街两大部分,共3万余平方米。成都会馆以高端商务会所为物业功能,成都庙街与成都会馆一街之隔,共同形成了近400亩的川西建筑风情群落,再现了走大街、穿小巷、跨门道、进院落、上堂屋、入居室的生活情趣。文殊坊的保护与开发采用的是改造与重建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尽量恢复“九街十庙”的传统格局。街道两边经营店面,既保留了过去成都传统沿街为市的特点,店面亦由单一的沿街经营发展至纵深院落。二是对院落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在核心保护区,原地恢复和异地迁建共六座院落,占历史街区保护建筑面积三分之一以上。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区,全部采用仿传统风貌的建筑形式,与保护区建筑的风貌呼应协调。修复后的院落基本概括了老成都住宅的各种类型,形成院院相套、街巷相连的空间联系,被称为一座功能完备的“川西建筑博物馆”。(五)现存主要问题目前,文殊坊已初步形成集宗教、餐饮、休闲、购物、康体养生、艺术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都市旅游商业文化区。但不管是与先行先试的锦里,还是与后起之秀的宽窄巷子相比,文殊坊的发展都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1.周围干扰过大,与周边区域缺乏有效过渡。一走进文殊坊,抬头即可看到周围或新或旧、或美或丑的高楼大厦,两旁的多层现代民居虽然进行了仿古装饰,但整体上仍难统一协调。杂乱、粗陋的现代建筑背景对街区意象造成了很大的视觉干扰。2.街道尺度过大。传统街巷系统是以人为尺度的步行系统,人们行走其间,具有亲和力和归属感。文殊坊的街道尺度较大,结果是丧失了传统街道热闹的商业氛围,给人以冷清之感,在聚集人气上产生负面影响。3.交通设计不够合理。目前,文殊坊仅保留文殊院街一五岳宫街作为步行街,其余均为人车通行。游人行走在街上,欣赏并且体验成都的民俗文化的同时还要担心来来往往的车辆,这对文殊坊的景观是一个极大的破坏,不符合文化主题街区的发展需要。4.缺少古建筑意蕴。文殊坊的建筑群落过于规整,清一色灰红二色,建筑层高大多有三到四层,建筑主体也偏大型,与过宽、平整的街道组合后,没能形成一个独特的仿古氛围。大量的庭院空间只存在于院落内,人们只有进入其中,才能感受到别样天地的惬意。个别建筑色调与街区的朴素基调并不统一,显得华丽。5.业态与管理欠佳。目前,文殊坊以传统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为主,包括民间工艺参观、体验,民俗演出欣赏、古玩品鉴收藏、饰品和工艺品销售,另有餐饮、茶馆、酒吧休闲等;此外还有一些与佛禅文化相关的经营活动,如宗教用品、禅茶艺术、素斋等。休闲娱乐业态体量不足,在留住消费者方面略逊一筹。此前,初期工作的仓促也为日后发展埋下难题。为了实现2006年10月1日正式开街的目标,管理方需在一个月内完成一期2万平方米商业面积的招商任务,只好将一片区域的大商铺剖小分割出租,结果大量商铺规模偏小,业态零碎分散,造成“留客难”。为了确保文殊坊“最成都”,管理方还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艺人落户、打造文化气息浓厚的街区风貌、连续包装推出特色博物馆……这些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为文殊坊赚够了眼球,却没有带来期望中的经济效益。6.文化特色不突出。从规划来看,文殊坊以佛禅文化和川西民俗文化为主题,但步入其中,却感觉不到都市禅林的气息。就现有的外在风貌来说,民俗文化是显性资源,因为它以整个文殊坊的建筑和再现的老成都生活样态为载体;而禅文化在文殊坊则属于隐性资源,因为它的真正载体在文殊院。因此,要将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绝不是靠几间经营与佛教有关的纪念品的商铺就能解决的。此外,川西民俗文化不是文殊坊独有,锦里和宽窄巷子同样也有,如果无节制地使用重复的主题符号,便造成了与其他主题街区特色重合的问题,对游客的吸引力自然也将大打折扣。[4]7.丧失了历史文化街区社会生活的真实性。文殊院片区是一个商业和居住混合形态的街区,传统的街巷和院落生活真实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成为历史街区保护的非物质基础。更新后的文殊坊虽然继承甚至强化了原街区的商业功能,但原住民的离开,造成原有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历史街区独特而且浓厚的民俗民风得不到延续。三、文殊坊后续开发建议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不仅仅是佛禅文化,还包括商业文化、休闲文化等,这些都是成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殊坊与文殊院的双璧情形,符合过去文殊院片区庙市共生的格局,今天的庙坊共生就是一种新的延续。如果能够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这一片区能够焕发出更为动人的光彩。1.完善基础设施。可在现有规模上重点打造人民中路一段,引入更多时尚元素,提升餐饮、购物档次,改变游客在文殊坊参观,在其他地方购物、吃饭、娱乐的现象。复原文殊院正门广场,对周边道路进行系统整治,包括地下水网改造,统一地面色彩、风格、规格等。2.优化空间环境。营造历史街区体验氛围主要通过对传统街巷格局的梳理和对新老建筑风貌的整治来实现。街巷格局规划包括控制道路的尺度和交接方式、整
本文标题:成都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62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