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政论汉翻译出现的差异(一)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观的不同摘要:英汉民族长期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其民族历史积淀着不同的文化,显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与思维风格。思维上的差异,反映着操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万年以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语言实际上是紧紧地附着在思维这个有无限纵深的基础之上的结构体,语言受思维的支配,它是处在交际中的人的思维载体。我们在翻译中遇到的许多困难,正是由于思维对语言的支配作用而造成的。然而,在以往的翻译探讨中,我们对思维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却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比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揭示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进而探索避免汉英思维方式差异影响翻译的途径。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成因,然后阐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关键词: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差异一、引言“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思维是语言产生的基础,它支配着语言。语言依附于思维,它是思维的载体。在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的翻译过程中,原作与译者的沟通依靠共同的思维规律。思维活动的规律及内容制约着确译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对翻译的研究离不开对人脑思维的研究,深入、系统地探讨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个性即差异性可以帮我们更好了解语言表达上不同的深层原因,这对翻译实践有所启发和指导。二、英汉思维方式差异的表现思维与语言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思维方式决定着语言形式,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不仅表现在语言内也表现在语言结构上。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综合型思维和分析型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本体性思维和客体性思维,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2.1、综合型思维和分析型思维中国的小农经济使先民们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进而从天地交合和日月交替等现象悟出阴阳交感、“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识。万物一体的概念把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乃至时间万物都看做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这是汉族人最普遍的思维方法。长期以来,中国人形成了综合性思维方式。这种综合型的思维方式在语言上表现为注重整体和谐,缺乏严格的逻辑性。这在古典诗歌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2.2、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指在人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汉民族长于形象思维,而英民族则长于逻辑思维。如humanity,love,persistence,ambition,honesty,loyaltyandsoon.与英语相比,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除了在科技及政论文体中,很少使用抽象名词。中国人特别喜欢用具体形象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以物表感,状物言志。如:胆小如鼠(astimidasamouse)、蒙在鼓里(bekeptinthedark)、枯木逢春(getanewleaseoflife)等等。2.3、本体性思维和客体性思维汉民族重视人的伦理生活,思维往往指向自身,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本体性思维。这表现在顺其自然(letnaturetakeitscourseinaccordancewithitsnaturetendency)、听其自然(taketheworldasitis)、听天由命(submitthewilloftheHeaven)等。西方人重视自然客体,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外界。如:“AmericaneducationowesagreatdebttoThomasJefferson”。这句话用汉语表达则为“托马斯·杰佛逊对美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再如,汉语说“饭做好了”,用英文则必须说“Themealhasbeencooked”。2.4、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顺向思维就是按照逻辑按照规律按照常规去推导。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中国人习惯于顺向思维,描述事件时通常先因后果,先假设后求证,先让步后论证等,西方人见长于逆向思维,叙述事件时常常与汉语相反,其双重否定结构的使用也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反映。如:Itisimpossibletooverestimatethevalueoftheinvention.(这项发明的价值,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会太高。)3.1、思维风格不同,句子重心各异,影响译文质量英汉民族各自独特的思维风格造成了各自在句子重心上的不同,在翻译中如不加以调整,一定会影响译文的畅达。如“WhatIsawthatdayinMadridwastamecomparedtowhathappenedinItalyandBrazilwhentheirtwofavoredteamswereshame-fullydefeatedinearlyrounds”,翻译这句英文时若不进行重心调整,译为“那天我在马德里之所见可算是温和的了,与在早先的比赛中,意大利人和巴西人喜爱的球队不光彩地踢败时在意大利和巴西引起的轰动相比”,读起来很蹩脚。四、结语综上所述思维是翻译活动的基础,在翻译过程中,思维的差异对翻译的准确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翻译中,我们应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思维因素,注意不同民族思维之间的类同与差异,只有通过在思维形式上进行广泛而深入、系统而具体的对比,才能认识不同民族思维的共性,辨别它们的个性,通过在思维形式上进行广泛而系统的研究对比充分了解和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在各自语段发展上的特点,以及两种语言在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异同,从而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深层意义和神采。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译文更自然、更准确。在翻译实践中,为了达到文化、思维模式上的对等,译者应当竭尽自己所能去挖掘英语和汉语的深层意义,摆脱语言在意义及结构上的束缚,最终达到“最贴切的自然对等”(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ce)。1.引言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作为一种精神支配力量,是对人的行为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观念形态。一定的价值观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价值观念因其环境适应性、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表明了不同民族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一般来说,语言和习俗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价值观方面的分歧。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2.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和差异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of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2.1历史发展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3.中西方不同价值观的体现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3.1家庭观念西方国家,由于个人利益至上家庭观念很淡薄。在英美家庭,“家”是高度私人的领地,更享有法律上的保护。各人的卧室必须经过敲门获准其他家人才可进入。另外,造访他人时必须提前约定,做客时不可在主人房内擅自走动,四处张望,或随意翻动屋内的摆设,否则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之间的冲突尤为明显。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喜欢不分你我,对父母做到百依百顺,兄弟之间要同心协力、情同手足。家人之间没有任何隐私,“亲情”氛围尤为浓郁。中国人历来喜欢宾客满堂,对待客人像自己家人,做客时也可较随意。这种差异更体现出西方人“利己”、中国人“利他”的思想。3.2人际关系在交际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较重感情,而西方人则偏向于实际。西方人也受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露、直率、独立、自由、有冒险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得到机会,即是父母和子女都可以直呼其名,相互竞争。西方人很少考虑感情方面的因素,他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在物质分配方面他们也坚持利己、平等、公平交易的原则,不会为了“落人情”、“建立关系”而偏向某一方。他们按法则办事,即是亲朋好友也要“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的手段。受孔子思想影响,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注重仁礼一体。“仁”是做人的标准,讲的是人我关系,意在告诉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礼”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规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和谐。“仁”主张的人际关系既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亲亲,也有不同等级之间的尊尊,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带有宗法性质的亲亲尊尊的人际关系。同时中国社会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人际关系上注重社会地位和感情因素,和对方交往时要考虑“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处理问题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上,公私不分、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这种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需求。3.3语言表达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且直接,中国人含蓄而排外。西方发达的经济促成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他们时间观念很强再加上本身直爽、果断的文化特性,西方人在语言表达方面就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中国历史中长期受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束缚,另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反映在语言表达方面就是“谦虚谨慎”。举个例子来说,若有人赞扬:“你工作做的很好!”西方人的反应必定是:“Thankyouverymuch。”(非常感谢!)而中国人的反应就是:“哪里!哪里!”西方人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却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帽子。书面语交际方面,西方语言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式比较严谨,以形统意;汉语的句子对形式要求的不那么严格,但用词严谨且具有丰富的含蓄性。西方人习惯于从个体上把握对象,通过逻辑分析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英语最重要的句法结构便是主谓结构,只有具备了这种形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句子。一个英语句子通常以一个主谓结构为主体,称之为“简单句”,然后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层层扩展,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其所谓的从句,也是一个主谓结构,只是多个的主谓结构便组成了“复合句”。中国传统思想习惯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反映在语言上也就必然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多样性。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功能意义,以神统形。4.结语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取向一旦形成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总体来说,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讲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随着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
本文标题:政论文本翻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8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