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4.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一、教学目标或要求:掌握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的关系熟练计算二、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的关系例题重点: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的关系难点:例题三、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练习四、思考题、讨论题、作业与练习:16、17、18§4.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在前一节,我们已经证明了,在区域D内解析的函数具有任何阶的导数。因此,在区域D内它的实部与虚部都有二阶连续偏导数。现在我们来研究应该如何选择才能使函数在区域D内解析。设在区域D上解析,则C--R条件成立,.下一章将证明,某个区域上的解析函数在该区域上必有任意阶的导数,因此可对上式求偏导数,两式相加可得同理可得定义3.5若二元实函数在区域内有二阶连续偏导数且满足拉普拉斯方程,则称为区域内的调和函数。记,则为运算符号,称为拉普拉斯算子。定义3.6在区域D内满足C.—R.条件yvxu,xvyu的两个调和函数中),(yxu,),(yxv中,),(yxv称为),(yxu的轭调和函数.共轭调和函数的几何意义设是区域D上的解析函数,则,两式相乘得即所以就是说,梯度跟梯度正交.我们知道,和分别是曲线族“”和“”的法向矢量,因而上式表示“”与“”两族曲线相互正交.这就解析函数实部),(yxu与虚部),(yxv的几何意义。定理3.18若),(i),()(yxvyxuzf在区域D内解析,则在区域D内),(yxv必为),(yxu的轭调和函数.证由在内解析知,,从而。又解析函数具有的无穷可微性保证,在内均连续,故必相等,于是在内。同理,即,满足拉普拉斯方程。定理3.19设若),(yxu是在单连通区域D内的调和函数,则存在由(3.22)式所确定的函数),(yxv,使),(i),()(yxvyxuzf在区域D内解析.解析函数的又一等价定理),(i),()(yxvyxuzf在区域D内解析当且仅当在区域D内),(yxv是),(yxu的共轭调和函数。函数)(zf在区域D内为解析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Im[zf为)](Re[zf的共轭调和函数。从已知解析函数的实(虚)部求它的虚(实)部的方法。1.线积方法定理3.19设是在单连通区域内的调和函数,则存在,使是内的解析函数。(其中是内定点,是内动点,为任意常数,积分与路径无关)证要使成为解析函数,则必须满足条件(条件),又,故,又在单连通区域可微,故积分与路径无关,从而2.条件由,两边对求积分,两边同时求的偏导,由条件两边对求积分求得的表达式,从而3.观察法例验证是平面上的调和函数,并求出以为实部的解析函数,使。解(1)故(2)方法一故又故,从而。方法二由于,故于是,从而,于是,即。故,以下同方法一(略)。方法三由于故。余下(略)。例验证在右半平面内是调和函数,并求以此为虚部的解析函数。解(1)故即在右半平面内是调和函数。(2)由得又,故,于是,故从而在右半平面单值解析。例设222),(yxyxyxu,试求以),(yxu为实部的解析函数),(i),()(yxvyxuzf,使得i)0(f.解依C.—R.条件有yxuvxy22于是yyxvd)22()(22xyxy由此得)(2xyvxyuyx22从而有cxx2)(因此cxyxyyxv222),((c为任意常数)故得)2(i2)(2222cxyxyyxyxzfczi)i1(2将i)0(f代入上式,得icfi)0(由此得1c,故得i)i1()(2zzf经验证,所得)(zf既为所求。本章内容课后讨论1.何谓复变函数的围道积分?它与二元实线积分有何关系?2.设l是z平面上以A为起点B为终点的光滑曲线,试问与的几何意义有何不同?不等式说明了什么几何性质?3.计算复变函数的积分有哪几种方法?4.复变函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5.若,能否说f(z)在l内必解析?试举例说明.6.对于什么样的闭曲线l,有7.到此,我们能计算哪些复变函数的围道积分?总结一下计算这些复变函数围道积分的公式?8.何谓原函数?如何计算解析函数的积分?9.以下二论断是否均正确?试举例说明.(1)对于复变函数f(z)而言,若(z)存在,则f(n)(z)亦存在.(2)对于实变函数f(x)而言,若(x)存在,则f(n)(x)亦存在.10.解析函数的导数是否仍为解析函数?11.以下论断是否正确?为什么?若在曲线l上连续,则积分定义一一个不在l上的解析函数,且12.若f(z)在区域内解析,在闭区域上连续,试证明在内有Cauchy不等式成立,其中M为的上界,s为l的全长,d和z离边界上最近的一点的距离。13.Liouville定理实际指出:“在整个复平面可微且有界的复变函数必是常数”。由此我们是否可推断:“在整个数轴()上可微且有界的实函数一定是常数”?试举例说明。14.如何从Cauchy积分公式来理解解析函数其值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文标题: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9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