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题目重点总结(分析题)
2、简单说明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答:动力装置。是把机械能转换为液体压力能的装置。执行元件。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控制调节元件。是指控制或调节系统压力、流量、方向的元件。辅助元件。是在系统中起散热、贮油、蓄能、连接、过滤、测压等等作用的元件。工作介质。在系统中起传递运动、动力及信号的作用。3、简述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答:其物理意义是:在密闭的管道中作恒定流量的理想液体具有三种形式的能量(动能、位能、压力能),在沿管道流动的过程中,三种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在管道任一断面处三种能量总和是一常量。4、试述液压泵工作的必要条件。答:1)必须具有密闭容积。2)密闭容积要能交替变化。3)吸油腔和压油腔要互相隔开,并且有良好的密封性。5、为什么说先导式溢流阀的定压精度比直动式溢流阀高?答:先导式溢流阀将控制压力的流量与主油路分开,从而减少了弹簧力变化以及液动力等对所控制压力的干扰。14.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此外还存在(啮合)间隙,其中(端面)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7.在下面几种调速回路中,(B、C、D)中的溢流阀是安全阀,(A)中的溢流阀是稳压阀。(A)定量泵和调速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B)定量泵和旁通型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C)定量泵和节流阀的旁路节流调速回路(D)定量泵和变量马达的闭式调速回路8.为平衡重力负载,使运动部件不会因自重而自行下落,在恒重力负载情况下,采用(B)顺序阀作平衡阀,而在变重力负载情况下,采用(D)顺序阀作限速锁。(A)内控内泄式(B)内控外泄式(C)外控内泄式D)外控外泄式9.顺序阀在系统中作卸荷阀用时,应选用(C)型,作背压阀时,应选用(A)型。(A)内控内泄式(B)内控外泄式(C)外控内泄式(D)外控外泄式17.用同样定量泵,节流阀,溢流阀和液压缸组成下列几种节流调速回路,(B)能够承受负值负载,(C)的速度刚性最差,而回路效率最高。(A)进油节流调速回(B)回油节流调速回路(C)旁路节流调速回路1.简述溢流阀在系统中的应用?答:(1)作溢流调压用。(2)作安全保护用。(3)作卸荷阀用。(4)作背压阀用。2.齿轮泵的液压径向力不平衡是怎样产生的?会带来什么后果?消除径向力不平衡的措施有哪些?齿轮泵产生的液压径向力不平衡的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液体压力产生的径向力。二是困油现象产生的径向力,致使齿轮泵径向力不平衡现象加剧。齿轮泵由于径向力不平衡,把齿轮压向吸油一侧,使齿轮轴受到弯曲作用,影响轴承寿命,同时还会使吸油腔的齿轮径向间隙变小,从而使齿轮与泵体内产生摩擦或卡死,影响泵的正常工作。消除径向力不平衡的主要措施:开压力平衡槽等。32.已知单活塞杆液压缸两腔有效面积A1=2A2,液压泵供油流量为q,如果将液压缸差动连接,活塞实现差动快进,那么进入大腔的流量是(D),如果不差动连接,则小腔的排油流量是(A)。(A)0.5q(B)1.5q(C)1.75q(D)2q1.沿程压力损失液体在管中流动时因粘性摩擦而产生的损失。2.局部压力损失(液体流经管道的弯头、接头、突然变化的截面以及阀口等处时,液体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急剧发生变化,产生漩涡并出现强烈的紊动现象,由此造成的压力损失)3.液压卡紧现象(当液体流经圆锥环形间隙时,若阀芯在阀体孔内出现偏心,阀芯可能受到一个液压侧向力的作用。当液压侧向力足够大时,阀芯将紧贴在阀孔壁面上,产生卡紧现象。)10.液压冲击(在液压系统中,因某些原因液体压力在一瞬间突然升高,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11.气穴现象;气蚀(在液压系统中,若某点处的压力低于液压油液所在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时,原先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就分离出来,使液体中迅速出现大量气泡,这种现象叫做气穴现象。当气泡随着液流进入高压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破裂或急剧缩小,又凝结成液体,原来气泡所占据的空间形成了局部真空,周围液体质点以极高速度填补这一空间,质点间相互碰撞而产生局部高压,形成压力冲击。如果这个局部液压冲击作用在零件的金属表面上,使金属表面产生腐蚀。这种因空穴产生的腐蚀称为气蚀。)16.困油现象(液压泵工作时,在吸、压油腔之间形成一个闭死容积,该容积的大小随着传动轴的旋转发生变化,导致压力冲击和气蚀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卸荷措施:在前后盖板或浮动轴套上开卸荷槽17减小径向力的措施:(1)合理选择齿宽及齿顶圆直径。(2)缩小压油腔尺寸。(3)延伸压油腔或吸油腔。(4)通过在盖板上开设平衡槽,使它们分别与低、高压腔相通,产生一个与液压径向力平衡的作用。平衡径向力的措施都是以增加径向泄漏为代价。齿轮泵泄漏:1)泄漏途径:轴向间隙80%径向间隙15%啮合处5%2)危害:ηv↓3)防泄措施:a)减小轴向间隙b)轴向间隙补偿装置浮动侧板浮动轴套绝对压力:以绝对零压为基准所测测压两基准;相对压力:以大气压力为基准所测关系: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相对压力或相对压力(表压)=绝对压力-大气压力注液压传动系统中所测压力均为相对压力即表压力;真空度=大气压力-绝对压力理想液体:既无粘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理想液体伯努利方程:液压泵液压马达理论流量qpt=vp*nqmt=vm*n实际流量qpqm理论输入功率Pip=Δp*qptPim=wTmt实际输入功率Pip=wTpPim=Δp*qm实际输出功率Pop=qpΔpPom=wTm理论转矩TptTmt实际转矩TpTmguzgpguzgp2222222111pACqd20pldq1284mVtmVttmVtmtVtiPPTpqTpqTpqPP理论转矩与实际转矩关系Tpt,TpTmtTm容积效率ηvp=qp/qptηvm=qmt/qm机械效率ηmp=Tpt/Tpηmm=Tm/Tmt总效率ηp=ηvp*ηmpηm=ηvm*ηm6.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其中(单作用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7.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大)先导溢流阀:阀口常闭,进出油口不通,为进口压力控制,阀口开启后保证进口压力稳定,出口接油箱,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经阀体内流道内泄至出口。先导顺序阀:顺序阀结构原理与溢流阀基本相同,唯一不同是顺序阀的出口不是接油箱,而是接到系统中继续用油之处,其压力数值由出口负载觉得。8、可使液压泵泄荷的换向阀中位机能有(H、M、K)容积调速:变量泵——定量马达(恒转矩)调速阀:节流阀与定差减压阀串联柱塞为奇数,数目越多,流量脉动越小2、试比较先导型溢流阀和先导型顺序的异同点。答:相同点:溢流阀与顺序阀同属压力控制阀,都是通过液压力与弹簧力进行比较来控制阀口动作;两阀的主阀口都是常闭的。不同点:1)顺序阀在结构上比溢流阀多一个外泄油口。3、什么是液压基本回路?常见的液压基本回路有几类?各起什么作用?答:由某些液压元件组成、用来完成特定功能的典型回路,称为液压基本回路。常见的液压基本回路有三大类:1)方向控制回路,它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是控制执行元件的启动、停止或改变运动方向。2)压力控制回路,它的作用利用压力控制阀来实现系统的压力控制,用来实现稳压、减压,增压和多级调压等控制,满足执行元件在力或转矩上的要求。3)速度控制回路,它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控制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6.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其中(单作用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8.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18.顺序动作回路的功用在于使几个执行元件严格按预定顺序动作,按控制方式不同,分为(压力)控制和(行程)控制。同步回路的功用是使相同尺寸的执行元件在运动上同步,同步运动分为(速度)同步和(位置)同步两大类。17.差动连接(单活塞杆液压缸的左、右两腔同时通压力油的连接方式称为差动连接。)19.滑阀的中位机能(三位滑阀在中位时各油口的连通方式,它体现了换向阀的控制机能。)25.速度刚性负载变化时调速回路阻抗速度变化的能力。1.在图示的回路中,旁通型调速阀(溢流节流阀)装在液压缸的回油路上,通过分析其调速性能判断下面哪些结论是正确的。(A)缸的运动速度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调速性能较好;(B)溢流节流阀相当于一个普通节流阀,只起回油路节流调速的作用,缸的运动速度受负载变化的影响;(C)溢流节流阀两端压差很小,液压缸回油腔背压很小,不能进行调速。解:只有C正确,当溢流节流阀装在回油路上,节流阀出口压力为零,差压式溢流阀有弹簧的一腔油液压力也为零。当液压缸回油进入溢流节流阀的无弹簧腔时,只要克服软弹簧的作用力,就能使溢流口开度最大。这样,油液基本上不经节流阀而由溢流口直接回油箱,溢流节流阀两端压差很小,在液压缸回油腔建立不起背压,无法对液压缸实现调速。2.如图所示的回路为带补油装置的液压马达制动回路,说明图中三个溢流阀和单向阀的作用。解:液压马达在工作时,溢流阀5起安全作用。制动时换向阀切换到中位,液压马达靠惯性还要继续旋转,故产生液压冲击,溢流阀1,2分别用来限制液压马达反转和正转时产生的最大冲击压力,起制动缓冲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液压马达制动过程中有泄漏,为避免马达在换向制动过程中产生吸油腔吸空现象,用单向阀3和4从油箱向回路补油。3.如图所示是利用先导式溢流阀进行卸荷的回路。溢流阀调定压力py=30×105Pa。要求考虑阀芯阻尼孔的压力损失,回答下列问题:1)在溢流阀开启或关闭时,控制油路E,F段与泵出口处B点的油路是否始终是连通的?2)在电磁铁DT断电时,若泵的工作压力pB=30×105Pa,B点和E点压力哪个压力大?若泵的工作压力pB=15×105Pa,B点和E点哪个压力大?3)在电磁铁DT吸合时,泵的流量是如何流到油箱中去的?解:1)在溢流阀开启或关闭时,控制油路E,F段与泵出口处B点的油路始终得保持连通2)当泵的工作压力pB=30×105Pa时,先导阀打开,油流通过阻尼孔流出,这时在溢流阀主阀芯的两端产生压降,使主阀芯打开进行溢流,先导阀入口处的压力即为远程控制口E点的压力,故pBpE;当泵的工作压力pB=15×105Pa时,先导阀关闭,阻尼小孔内无油液流动,pB=pE。3)二位二通阀的开启或关闭,对控制油液是否通过阻尼孔(即控制主阀芯的启闭)有关,但这部分的流量很小,溢流量主要是通过CD油管流回油箱。4.图(a),(b),(c)所示的三个调压回路是否都能进行三级调压(压力分别为60×105Pa、40×105Pa、10×105Pa)?三级调压阀压力调整值分别应取多少?使用的元件有何区别?解:图(b)不能进行三级压力控制。三个调压阀选取的调压值无论如何交换,泵的最大压力均由最小的调定压力所决定,p=10×105Pa。图(a)的压力阀调定值必须满足pa1=60×105Pa,pa2=40×105Pa,pa3=10×105Pa。如果将上述调定值进行交换,就无法得到三级压力控制。图(a)所用的元件中,a1、a2必须使用先导型溢流阀,以便远程控制。a3可用远程调压阀(直动型)。图(c)的压力阀调定值必须满足pc1=60×105Pa,而pc2、pc3是并联的阀,互相不影响,故允许任选。设pc2=40×105Pa,pc3=10×105Pa,阀c1必须用先导式溢流阀,而c2、c3可用远程调压阀。两者相比,图(c)比图(a)的方案要好。5.图示的液压回路,原设计要求是夹紧缸I把工件夹紧后,进给缸II才能动作;并且要求夹紧缸I的速度能够调节。实际试车后发现该方案达不到预想目的,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解:图(a)的方案中,要通过节流阀对缸I进行速度控制,溢流阀必然处于溢流的工
本文标题: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题目重点总结(分析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0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