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宗教饮食文化佛教产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它作为一种宗教的哲学体系,对人的食欲以及饮食与修行、传教的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规定。佛陀为沙弥说十数法,第一句即“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住有生存、安住之义,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必需依饮而得生存。佛教将食从欲望、摄取、执着的角度分为四种:1、段食,指人体由对食物营养及色香味的生理需求而进行的摄取行为,由于饮食有粗细、餐次的不同,因而名为段食。2、触食,众生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官能(六根)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六尘),由于根境识结合而生起欲乐、适意的感觉,即为触食。3、思食,即各种思虑、思考、意欲,使意识活动得以进行,是为思食。4、识食,与爱欲相应,执着身心为我的潜意识活动,即为识食。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有着庞大的僧团组织,为了修行自律、传教度人,释迦牟尼佛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需要,相应地制定了许多饮食仪轨和戒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托钵乞食制度:2、过午不食戒:3、素食规定:4、酒戒:5、进食仪轨:这基本上沿袭了当时印度出家隐修者的习惯,不过在其目的及某些要求上有些不同。主要是为了便于专心修行,磨练身心,要求不择贫富、好坏,与施者结缘,使施者得种福田。这种制度不符合我国国情,基本未得到实行,转而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农禅并重的佛寺传统。佛教认为,早晨为天人食时,中午为法食时,下午为畜生食时,夜晚为鬼神食时。因而规定日过正午即不许进食,仅可饮水或浆,称之为持午或吃斋。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禁断五辛,如葱、蒜、韭、薤、兴渠。佛教认为这五种辛臭植物熟食生淫、生食发嗔,不利修行,因而禁食;另一种则是基于佛教的慈悲教义,禁食各种动物之肉。在上座部佛教国家,由于实行托钵乞食制度,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因而仅仅要求食三种净肉,即未见到屠宰、未听见惨叫且不是专为自己宰杀的动物之肉。但在我国汉族地区,由于奉行大乘教义,自梁武帝大力倡导素食之后,僧人均忌一切形式的肉食和五辛,影响至今,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酒能令人乱性丧智,危害社会,更是修行之大忌。传说佛陀时代有一位具神通的弟子因误饮酒,醉卧于途,神通尽失,威仪扫地,佛陀当即率众弟子现场说法,制定了酒戒。此戒被列为出家在家佛弟子的五大戒之一,可见其重视程度。不过若因病须饮酒也是可以的。佛教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便,各地僧团或佛寺根据有关戒规制定了相应的仪轨,并衍为每日的一大佛事活动:每日早晨和午前进食时,全体僧众闻号令穿袍搭衣齐集斋堂,奉诵偈咒,先奉请十方诸佛菩萨临斋,其次取出少许食物,通过念诵变食真言等施予“大鹏金翅鸟”、“罗刹鬼子母”及旷野鬼神众,然后食存五观、进食,用斋毕还须为施主回向祈福。若逢佛菩萨圣诞和大的节日,还须到佛祖像前举行上供仪式。值得一提的是,在进食的过程中根据戒律还须遵行一定的规矩。关于素食苏东坡曾撰有《菜羹赋》,把吃素食与安贫乐道、好仁不杀及向大自然回归联系起来,极力提倡。一般来说,素食清淡、鲜美、营养丰富,不易伤脾胃,的确是一类有益健康、长寿的理想食品。目前我国的素菜已发展到数千种,成为了人民群众饮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知道,佛教是讲慈悲戒杀的,但在传入我国初期,僧人还允许吃三净肉。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梁武帝笃信佛教,严禁僧人食一切肉,从此全国成千上万的佛寺一律素食,广大的在家信众亦竭力效仿,于是在全社会形成了素食的风气。这种风气在宋代以后更是盛行,全国许多的寺院都能做出一些色香味俱佳的素食名菜。社会上也出现了专营素菜的素食店,以满足广大佛教徒和素食爱好者的需要。甚至皇宫中也专设有“素局”,以供皇帝、皇后斋戒之日用。可以说正是由于佛教对素食的提倡与需要,才使中华素食体系得以形成并大放异彩。关于茶茶早在我国的周代即已出现,不过在晋代以前多用作药品或煮茶粥。魏晋以后,一些佛教禅师发现茶有提神益思解乏的作用,正好解决因午后不食及夜晚参禅出现的精力不够、又乏又困的问题,因而多方搜求或四处种植,大量饮用,推动了社会上饮茶风气的形成。尤其在唐代禅宗创立之后,许多禅寺奉行农禅并重,种植、培育、制作了一些茶叶精品,久而久之成为了名茶。由于佛教戒酒,因此茶就成为了佛寺最重要的饮料。佛寺对茶的提倡、种植和需求,自然也影响到广大在家信众及各界人士,在长期的品茗、交流过程中,人们发现茶还能预防或治疗许多疾病,能生津止渴,解酒去腻,利多弊少,老少咸宜,于是争相饮用,创造出丰富多采的茶文化,使茶成为了老百姓家中的必备饮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不是每位中国人都信仰道教,但是,道教的思想却是根深蒂固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的饮食文化,便是如此。道教宗于道家,道家思想主要来源于上古时代先民们在烹饪中,对火与水的运用所获得的认识,进而又从饮食与医药中,获得养与治理的认识。到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前者发展成为认识客观世界的哲学思维,总结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后者发展成为饮食养生的理论体系,成为《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道教重养生,而是追求今生的健康长寿。徐州是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道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道教创始人张道陵,首创天师道至今。张道陵,沛国丰邑人(今徐州丰县),故徐州亦是张道陵及张鲁的故乡,亦可称为道教发祥地之一。历代张天师,皆要到徐州丰县来寻根祭祖,徐州道家专业厨师以“道家太极宴”接待张天师。“道家太极宴”曾在河南鹿邑县“是中国老子学会”举办的“国际老子文化研讨会”上向大会展出汇报,并以此宴席招待中外宾客,受到好评。全真派“重清素、戒杀生”,不沾荤腥,注重三厌(天厌雁、地厌犬、水犬鱼鸟)和五禁(韭、薤、蒜、芸苔、胡荽),要求“荤酒回避,斋戒临坛”。正一派强调“天地万物,为我所用”,重视饮食养生,讲究药膳与食疗。中国道教饮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上溯从神农尝百草起,到帝尧时代彭祖创制“雉羹”,到商代初伊尹制作“汤液法”,再到春秋时代神医扁鹊说:“不知道饮食是否适当,便很难生存”,这都是积累过程。直到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已经指出饮食养生之道在于尊重客观世界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变化、发展的规律;提出重视烹调和节制饮食的思想(“谨和五味”、“饮食有节”),并且指出过分追求美味佳肴和过度饮食都会招致疾病(“高粱之变”、“饱食”、“大饮”),认为只要认真地注意饮食规律与实践,便可以享其天年,活过百岁(“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书中还提到了膳食结构、饮食方法等原则。这些,都是道教后来所尊奉的饮食养生之道。至今,道教的教徒仍然身体力行。道教饮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选料:以粮食作为养生的主体(“五谷为养”),以肉食、果品、蔬菜来增益、补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将粮食作为主食,占饮食比例的60%—70%,其余肉食、果品、蔬菜则占了30%—40%。二、调味:伊尹说成汤以至味,已经有了五味调和的学说。到《黄帝内经》时,已特别强调的调配必须符合养生的要求。三、食疗:包括食补与药膳,如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晋代葛洪《肘后方》中用海藻酒治甲状腺肿,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是用猪肝治夜盲症等等。由于道家饮食文化的传播,民间有很多此类文化遗存,有必要进一步搜集、整理、研究。四、节食:这一思想是道教饮食文化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包含两重意义:一为少吃,每餐吃到八成饱左右即可;二可为节制荤腥油腻的饮食。纵观当今世界西方以动物性原料为主体的膳食结构,带来了众多食源性的“文明病”,东方相对的要少得多,已足可证明道教饮食养成生学说的正确性、科学性。伊斯兰教饮食规定以佳美为原则,所谓“佳美”除一般通常理解的色、形、味或营养滋补外,更主要的是指该食物的“洁净与性格”穆斯林是讲“卫生与卫性”的,正可谓“食以养性”。举凡食草类动物其性善,其食洁,如牛、羊、驼等。而尖齿、獠牙的食肉类动物或食腐尸、腐食之动物其性贪、恶,其食污,如猪、狗乌鸦等。中国清真饮食是指中国穆斯林食用的、符合伊斯兰教法律例食物的统称。“清真”是中国回族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专用名称,一般多用于一些固定的称谓,如“清真寺”、“清真饭店”等。“清真”一词古已有之,最初和伊斯兰教无关。宋代陆游《园中赏梅》中说:“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这里的“清真”指高洁幽雅之意。宋元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尚无固定的译名。后来穆斯林学者根据伊斯兰教信仰真主,崇尚清洁的教义,多选用“清真”、“清净”一类词译称伊斯兰教或礼拜寺。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古兰经》的相关规定。《古兰经》倡导人类对饮食要有选择地吃,吃那些洁净的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食物。《古兰经》第二章168节说:“众人啊!你们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关于饮食禁忌,第五章3节说:“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但宰后才死的,仍然可吃。凡为饥荒所迫,而无意犯罪的虽吃禁物,毫无罪过,因为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第五章90节说:“信道的人们啊!饮酒、赌博、拜像、求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穆圣说:“凡对人体有害的都是被禁止的”,“食一口不洁之物,废四十日功修”。中国穆斯林有选择地吃食物,只吃伊斯兰教教法许可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对一些有损人们身心健康的食物形成了一定的饮食禁忌。总的来说:禽类,凡吃谷、有胃、口似鸡嘴的禽可以吃,如鸡、鸭、鹅、鸽、鹌鹑等有嗉囊的禽类,似鹰嘴而食肉的禽不吃。畜类,凡吃草、反刍、有四蹄、蹄分两瓣、性情温驯的畜类可食,如牛、羊、兔、驼、鹿、獐等反刍的食草类动物,反之不能食。基督教在基督教创始时,是不准其信徒食用动物的血液和肉的,也就是说,早期的基督教是纯粹素食宗教。后来由于圣·保罗变革,使得基督教中的很多禁忌被解除,发展到今天,基督教里对食物的禁忌已基本没有了。但是,尽管如此,基督教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基督教的饮食文化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的,比如饭前祷告,比如对面酵,对鱼,对盐的钟爱等等。基督教现在对于荤素并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在基督教历史上,是个纯素食的宗教。基督教的《艾赛尼和平福音》被认为是耶稣·基督的原始教义。书中包括有关戒食、素食及天使的许多内容。在这里,耶稣对信徒讲:“我实在地告诉你们,杀生的人就是杀了他自己。吃被杀动物的肉,是在吃死亡之躯。因为在他的血液中,它们的每一滴血都会变成毒药。它们的气味使他的呼吸臭不可闻;它们的肉在他的肉中沸腾;它们的骨头在他的骨头中变成白垩;它们的肠子在他的肠子中腐烂;它们的眼睛在他的眼睛中变成翳障;它们的耳朵在他的耳朵中流脓。它们的死亡会变成他的死亡。只有服务你们的天父,你们七年的债才能在七天中得到原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耶稣是很明确的反对吃荤的,杀生就是杀自己。虽然现在基督教不吃肉的禁忌没那么明显,不吃血可以说是基督教信徒生活中一个比较明显的禁忌,基督教认为血象征着生命,是旧约献祭礼仪上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且,新约把血的作用解释为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而带给人的救赎能力。血既然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出于纪念,不吃血成为《圣经》对基督徒的一种要求。《圣经》说基督教徒不可以荒淫醉酒,不可以放纵自己,让酒精麻醉心灵。在酒里面,基督教对葡萄酒有着特殊的偏爱。在基督教有关圣餐的故事中,耶稣与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耶稣把饼分给门徒,说“这是我的身体”,当他把葡萄酒分给众门徒的时候他说“这是我的血”,因此,基督徒认为葡萄酒是耶稣的血,对于葡萄酒就有着特殊的感情。基督教的斋戒,在特定时间进行饮食禁忌。如历史上有四旬节实行禁食和禁欲的禁戒。在耶稣升天节的前三天,也要禁食为过节做准备。基督教有自己的“大斋”和“小斋”,《新约圣经》载,耶稣于开始传教前在旷野守斋祈祷40昼夜。始于圣灰节,终于复活节前一天(共46天)。教徒在此期间守40天斋戒,一般于星期五守大斋和小斋,周日不守(所谓斋戒是少量摄食,以鱼代肉)。基督教圣餐基督教各主要派别共有的重要圣事。圣餐的设立源于耶稣与门徒共进最后晚餐,掰饼分酒给门徒时所说“这是
本文标题:宗教饮食文化[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15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