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八章第三、四节幼儿情绪、情感与幼儿的意志
作业:【案例分析】•请结合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分析下面这个案例反映了幼儿什么样的情绪发展特点?说说老师应如何正确对待这种情况?•1.中班的伟伟吃饭时不乖,老师要他周围的小朋友都不要跟他玩,结果小朋友们真的不再理他,不论伟伟怎么讨好都不行,伟伟很生气,他趁大家睡午觉时把小朋友的鞋从窗户扔了出去。•(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3-4岁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度阶段,幼儿的情绪的冲动性还常常表现在他用过激的动作和行为表现自己的情绪。)•2.一群客人到某小班参观,一个幼儿高兴地对一个客人叫“叔叔好”,其他孩子也围上来,争先恐后地喊“叔叔好”。•(幼儿情绪的稳定性,幼儿情绪仍然是不稳定、易变化的。与情绪的感染性有关。)•3.小班孩子看到动画片里喜羊羊打败了灰太狼,十分高兴,连蹦带跳,拍手欢呼。•(幼小儿童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情绪的冲动性常常表现在他用过激的动作和行为表现自己的情绪。)•4.大班年段开展接力比赛,大一班夺得第一名,全班欢呼雀跃,输了的大三班则垂头丧气;而小班幼儿无论比赛输赢都很开心。•(深刻化,对活动的成败感到自豪、焦虑)三、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理智感:是由于是否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3岁后出现高级情感高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一)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而引起的情感。幼儿3岁后出现道德感。站台前工作人员追打老人•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在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发展起来.•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他们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产生了鲜明的道德情感.(二)美感•幼儿初期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产生美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中体验到美.(三)理智感•5岁左右,理智感以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第三节幼儿的情绪、情感与幼儿的活动•一、生活环境与幼儿的情绪、情感从环境的组成上讲,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可以分为人的环境和物的环境,即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家庭、学校(班额过多、场景有限等)、社区环境、国家环境、自然环境等都属于物质环境。好的环境能使幼儿处于轻松、愉快的积极情绪状态,而差的环境则容易导致幼儿的消极情绪。幼儿良好的情绪依赖于幼儿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单调的刺激容易使人产生厌烦等消极情绪。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的是幼儿与幼儿、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等关系。影响最大的是班内教师与幼儿本人的关系以及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在这些环境中幼儿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讨论:人缘好(情绪良好、健康)、受排斥(粗暴、霸道)、受忽略(自卑、抑郁)的幼儿各自的表现是什么,幼儿产生这些行为表现后又会有怎样的结果产生(引导学生讨论)幼儿受精神环境影响过大的原因是什么?(情绪、情感的感染作用,以情动情)•情绪具有易感染性的特点,和谐、优美、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无疑会使幼儿从中受到感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会成为一种情绪背景,影响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室要给幼儿创设一种欢乐、融洽、友爱、互助的氛围,使孩子们感到在幼儿园里生活非常愉快。•教师要特别注意受到排斥的儿童和被忽视儿童二、游戏活动与幼儿的情绪情感游戏和幼儿情绪情感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动感是幼儿期的重要需要形式,游戏给幼儿提供了主动活动的机会2、幼儿期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3、参加成人活动是每个幼儿的梦想,游戏可以使梦想成真,给幼儿带来巨大快乐三、幼儿的情绪情感的培养(一)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客服不良情绪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三、幼儿的情绪情感的培养(二)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保持和谐的气氛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2、成人的情绪自控师范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1.转移法。对于小明睡觉前想吃糖的不合理要求,可以通过转移他的注意力的方法,儿童的注意力是容易转移的,如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其他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来转移小明的注意力。•2.冷却法。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孩子自己慢慢地会停止哭叫。•3.消退法。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小明妈妈可以明确的告诉小明不会给他糖吃,即撤销促使其不良行为产生的强化因素。活动体验:请同学们用肘关节夹住笔来写自己的名字,看看写得怎样。《无手博士——湘潭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赵行良》写字,手没了,用什么写?开始,行良尝试着用脚,脚趾头太短,夹不住笔;他又改用肘,用光秃秃的肘端,可笔却怎么也不听唤,好不容易夹住,“哧溜”一下,它又从肘间落,行良又夹,又滑;幼嫩的皮肤磨破了,缠块坡布继续……就这样,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的字终于跟别人一个样了,后来,甚至比班上所有的同学都写得漂亮.看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想?他的意志非常坚强,为了实现目标百折不挠。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用了19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8年哥百尼写《天体运行论》用了30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有目的的行动调节行为和情感克服困难心理过程意志意志是指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二、意志行动的发展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意志行动与幼儿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幼儿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是幼儿意志发展的重要表现。•(二)意志行动与幼儿情绪的发展•(三)意志行动的发展与幼儿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三、幼儿意志发展的主要特点•(一)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1.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2.动机和目的关系出现间接化•3.各种动机之间主从关系逐渐形成•4.优势动机的性质逐渐变化1.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小班幼儿中班幼儿大班幼儿小班:我们经常看到小班儿童在教室里东闯西荡、走来走去,行动混乱而无条理,受外界情景影响,没有明确的目的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显的行动目的。经过一定的训练,开始表现出较明显的目的性,但这种目的性不够稳定,通常他们的目的在活动中能保持5—10分钟,小班儿童的活动目的是具体的直接的,仅与自己的活动有关,较少有共同的目的。没有明显的行动目的,5—10分钟目的是具体的、直接的、个人的中班:中班儿童能在活动中独立地提出自己的个人目的,而且还提出相当多的共同目的,在成人的具体示范和语言提示下,行动的目的逐渐形成。他们的目的在活动中能保持15—25分钟,中班儿童的个人目的往往带有集体的倾向,这是一个很显著的发展。能独立提出个人目的15—25分钟集体的•中班儿童玩过家家游戏时,爸爸忙着做菜烧饭,妈妈忙着喂娃娃,这时,来了一位客人,他们招待客人坐在客厅,随后就忘了客人的存在,又忙着做自己的事去了.大班:大班儿童不仅能提出个人目的,也能提出共同目的,他们的个人目的与共同目的能统一起来,能够提出比较明确的目的,“搭积木”、“过家家”。他们的目的在活动中通常能保持35—55分钟能提出个人目的和共同目的35—55分钟个人目的和共同目的一致•小刚说:“我们来玩过家家的游戏吧!”敏敏、奇奇、小华•齐声说好,“我来当爸爸吧”小刚说。“那我来当妈妈吧。”•敏敏抢着说。小华想了想说:“我当娃娃。”奇奇摸着头•问:“那我呢?我来当舅舅吧。我们来给娃娃过生日,我•当舅舅来看娃娃。”于是游戏开始了,妈妈去做饭了,•爸爸在陪娃娃玩,这时门铃响了,舅舅带着礼物来了,•他们一起为娃娃过生日,唱生日歌,说祝贺语。大班儿童建筑积木游戏大班儿童建筑积木游戏2.动机和目的关系出现间接化•根据动机和目的的关系不同,可以把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幼儿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往往是一致的,但有时动机和目的也不是一致的,如幼儿参加学习或劳动的动机,常常不是为了学习知识或获得劳动成果,而是为了得到成人的称赞。•如:幼儿帮妈妈做家务,通常不是为了劳动成果,而是避免成人的责备。•动机与目的一致成为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不一致成为间接动机。•幼儿期是从以直接动机为主向间接动机为主转化的时期,动机目的开始出现间接化的时期。3.各种动机之间主从关系逐渐形成•幼儿初期,由指向于直接感知的物体或情境的动机,过度到指向表象中的物体或者情境的动机。由于这种表现形式,幼儿的动机之间可以形成主从关系。•遵守规则和获得东西4.优势动机的性质逐渐变化•(1)被动地受外界影响而产生动机逐渐向主动自觉形成动机过渡。兴趣越来越成为儿童行为的主要动力。•(2)由为个人的动机逐渐向有社会意义的动机过渡,后者逐渐占据优势。(为人作小旗)(二)意志行动中坚持性的发展行动过程中的坚持性,是幼儿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1岁半-2岁的婴儿坚持性出现萌芽。但一般三岁前儿童坚持性发展很低,坚持时间很短,遇到困难或任务比较单调枯燥,一般会失去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4、5岁是幼儿的坚持性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受外界影响而波动最大的年龄,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学前儿童自制力的发展随年龄逐步提高。各年龄段发展特征:小班幼儿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愿望与行为,易被当前情景和事物吸引;中班幼儿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愿望与行为,但情绪自我控制较差;大班幼儿能主动控制自己的愿望与行为,服从集体的行为规则和承认的要求。幼儿期,儿童的意志的自制性有所发展,在一些活动中逐渐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愿望。但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由于幼儿行动缺乏思考,易受情绪和感知的影响,对目标缺乏坚持到底,因此幼儿的自制意志品质需要承认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加强培养。(三)自制的发展•幼儿的自制主要有抗拒诱惑和延迟满足•(一)抗拒诱惑•表现为无论在有人或没有人在场的情况下,都拒绝具有诱惑力但被禁止的愿望和行动。•心理训练方式•肉体训练•事实证明,不依赖体罚,也完全可以引导幼儿遵守行为规则,抗拒诱惑。•(二)延迟满足•是为了长远的利益而自愿延缓目前的享受。•幼儿味儿了刚好的结果或得到更大的满足,而去选择并忍受当前的挫折或不安,这种能力的形成,是自制力发展的一种表现。•影响幼儿意志行动的因素:•分心因素、活动的特点、同伴间的比较、成人的强化、幼儿自身的态度等。如果你是老师一幼儿给小鸭子盖房子,房子盖好后,却为鸭子放不进去而不知所措,他生气地把房子推倒,正准备去玩别的游戏……你会怎样做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意志发展特点观察计划”记录观察计划及结果,并做出评价。
本文标题:第八章第三、四节幼儿情绪、情感与幼儿的意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24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