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浅析苏州园林造景手法与人文审美
浅析苏州园林造景手法与文人审美观杨芳芳(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环艺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00)史佳迪(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摘要: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这种造园艺术与当时文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关键词:园林;设计;自然;审美观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因地制宜,采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一、苏州园林造景手法解析苏州园林的主人,大多是被贬谪或病退的官吏、不得志的文人,这就决定了苏州园林是“独善其身”的私家园林,是体现了隐逸静趣的“城市山林”“第二自然”,这就使园主们的造园思想由儒家伦理走向道家哲学——虚静恬淡、归真返朴。从园林艺术的匠心方面而言,有以下特点:“巧”中国园林艺术之“巧”,主要是结构、造型、空间的处理上,讲究整体与布局、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灵活多变,和谐一致。尤其突出的是,中国园林对空间处理的“巧”表现更佳,在中国园林中赏玩游乐,决非轴线变动,多半是在曲折变幻的道路回廊,景点中穿插运行,给人造成戏剧性变化,幻觉和空间审美意识的兴奋。“宜”不仅是指情于景,物于境相宜,而且还指人处于任何一种审美心理都能从园林的布局中觉察出这种布局组合的和谐美。中国园林建筑的理论史上,一直讲求,“精在体宜”“格式随宜”“各有所宜”。这些“宜”,其中心点还在于人的审美感觉上,人于园中,觉若画中,这种“宜”才是一种审美境界。“精”中国园林艺术之“精”体现在从整体到布局中不因时代、心境的变迁而有一种缺乏感,相反,在任何时代、任何心境下,置身于园林中都能够发觉出结构上的精心,装饰上的景致,设置上的精巧。“雅”雅的意味是从园林的格调、境界上而言的。这些雅的意味很大程度上要求的是含蓄,要使人工景点融到大自然中去,造成曲径通幽的氛围,即使是画梁雕栋,也不追求严厉华新,总是使色泽与周围景观相映。二、中国传统审美观在苏州园林中的体现(一)自然观——“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苏州园林之美,具有中国画的特点,讲究自然之趣。自然之趣:重神似而不重形似;重意境的深远含蓄;重灵气;重素朴淡雅。这是苏州园林美之所在。首先,不对称、不整齐是中国画所追求的自然灵动之美。“苏州园林是艺术不是技术。”艺术追求的是“活”、是灵动,最忌讳“死”。这种对不对称、不整齐的自然灵动之美的追求是中国艺术文化的一种总体的审美取向。其次“隔而不隔,界而不界”。在园林艺术上,非常强调隔、界。因其隔、界,便不能一眼望穿,便有曲折之感便显得含蓄蕴藉,更能勾起人幽深玄远之思。再次,简朴而别具匠心。本着“道法自然”的原则,中国人认为人生和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素朴自然的境界。但这种素朴不是简陋、粗糙,而是精雕细琢之后却又不见人工痕迹的素朴淡雅,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苏州园林乃至中国园林以“时间”的方式展开,总给人以“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自然之趣和幽深之思,而这种自然之趣的审美趣味正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们安静闲适生活情趣的一种体现,反映出中国人的人生追求和生命意识。(二)文人精神对园林的影响文人,饱读诗书,多才多艺,琴棋书画皆通,喜爱山水自然,高雅的审美品位和生活情趣,影响着造园思想,也促进着文人园林的发展。文人园林,除了文人亲手营建,更多是指在建造时接受文人情趣,突出文人色彩的园林。如扬州的个园,虽是盐商所建,但是宅墙边有文人喜爱用来比喻气节的翠竹,有雅士们常常用来自愈的奇石,有才子们欣赏的绿池红鲤,一派文人雅士的景致和情调,成为闻名于世的文人园林。文人园林闻名于世有很多,有的园林在建构上并不十分出色,但因为文人居住而出名。司马光曾在洛阳建有“独乐园”。园子规模不大,与其他园林相比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但人们仰慕司马光,他的独乐园也成了人们敬仰的对象。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建构得就很能体现诗人朴质无华的文风,简单、精炼,与自然融为一体,四时之境皆不同,对后来的文人园林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三、“诗情画意”——文人艺术传统精神产物文人园林充满了诗意。园中很多景点的名字来源于诗,既能给其中的景物增加雅致,又能成为山水花草的点睛之笔,很能显示主人的学识修养。以苏州留园为例,其中有很多景点就是以诗命名的。留园的布局是以水池为中心。水池南岸的建筑主体是“明瑟楼”和“涵碧山房”。明瑟楼,取自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涵碧山房,取于宋朝朱熹的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极为恰切地点出了这两处建筑临碧水而建的精彩。由于这些景点的名字直接来源于诗,而且贴切当前的景色,从不同的角度增加了园林的美学内涵。文人园林中情景交融,充满了意境之美。以扬州的个园为例,这里的假山堆叠得就很有意境。本来平淡无奇的石头,在这里却表达出“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意味,很有一番匠心。这里的假山相传是出自石涛之手,艺术家将小小的园中假山进行了艺术化处理,采用不同的石料,堆叠出不同的效果。还有造园人的情感寄托,传达着“尊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的诗意。结语园林艺术的特征受到时代的感染,受到当时的思想、文化、艺术特质的影响,是时代精神的产物。通过明清文人园林艺术以“少许胜多许”的艺术特点,注重在狭小的空间内表现无穷的布置、意境的营造、精神世界的追求等特点,反映出了明清文人艺术审美观。这种艺术审美观越来越多体现在现代景观设计及其他环境设计领域中。本文来自:毕业论文酷()原文链接:
本文标题:浅析苏州园林造景手法与人文审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27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