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滁州市菱溪路拓宽改造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滁州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市政分院路施(补)01-1补充设计说明一、技术规范、标准1.1技术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4.《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7.《市政排水管渠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8.《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9.《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1.《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1.2技术标准◆菱溪路道路等级:城市Ⅱ级主干道计算行车速度:50km/h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轴载:BZZ-100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二、工程概况2.1工程范围及规模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习惯称皖东。地理坐标为北纬31°51′—33°13′、东径117°09′—119°13′。行政区域总面积1.33万平方千米。市境自东南向北分别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毗邻。滁州市临江近海,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京沪铁路,合宁高速公路,蚌宁高速公路穿越市境,待建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宁西铁路将在市境内通过,滁河航运直达长江。市区距南京市直线距离约50千米,属于南京都市圈内伙伴城市,一小时车程可达南京禄口机场。此次设计菱溪路拓宽为城市主干路,南起世纪大道,北至滁来路,道路全长3062.471米,路幅宽50米,快车道宽23.5米,机非分隔带宽4.25米,慢车道宽5.0米,人行道和绿化带宽4.0米。菱溪路现状路面为18米宽,前身为104国道,是采用公路标准修建,现场踏勘了解,路面破损较为严重,且纵坡起伏不顺,不能满足作为城市主干道的要求,现对整路段旧路面挖除重筑新的沥青路面。三、路基设计3.1地质状况根据补勘的《菱溪路路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拟建物位于抗震有利地段。经勘察查明,拟建道路沿线无不良地质作用。拟建道路沿线大部分地层分布比较简单,强度较高,局部地层分布不均匀,强度差异较大。场地内局部存在地下水,勘察期间测得的地下水位埋深在1.0~2.4米之间,主要为上层滞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渗透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有地下水的路段:K0+500~K0+540,埋深1.5米左右;K1+300~K1+340,埋深1.2米左右;K1+460~K1+500,埋深1.0米左右;K1+770~K1+810,埋深2.0米左右;K2+600~K2+780,埋深1.5~2.4米左右。①层素填土较厚路段:K1+140~K1+340,厚度为1.9~2.9米左右。3.2路基处理先对路基施工范围内非现状路面的场地进行30cm清表,再挖除路基施工范围内在设计路床底面以下40cm的土层(含挖除K0+020以后的所有旧沥青路面结构),然后根据所处地质情况及填挖方状况进行不同类型的土基处理。土基处理结束后,整体回填40cm厚6%石灰土,再施工设计路面结构层。新建的快车道宽度为23.5米,而旧路宽度为18米,即旧路单侧需拓宽至少2.75米,清表及挖土至设计路床底面后,填方路段存在新老路基结合的问题,◆路基处理方法填方段清表及挖方段挖土至设计路床底面以下40cm后,以下针对旧路面范围以外的土基滁州市菱溪路拓宽改造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滁州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市政分院路施(补)01-2需就现状情况做不同处理:(1)填方段将第①层土全部清除,并将旧路土基挖成1m宽不大于0.3米高内倾3%的台阶,快车道拓宽部分的土基采用6%石灰土回填至旧路土基顶面,慢车道和人行道部分的土基采用素土回填至旧路土基顶面;若快车道拓宽部分第①层土清除后的深度不足60cm,应继续挖土至60cm深。(2)挖方段若为第①层土,将第①层土全部清除,并将旧路土基挖成1m宽不大于0.3米高内倾3%的台阶,快车道拓宽部分的土基采用6%石灰土回填至旧路土基顶面,慢车道和人行道部分的土基采用素土回填至旧路土基顶面;若快车道拓宽部分第①层土清除后的深度不足60cm,应继续挖土至60cm深。若为第②、③层土,将快车道拓宽部分的土基继续下挖60cm深,并将旧路土基挖成1m宽不大于0.3米高内倾3%的台阶,采用6%石灰土回填至旧路土基顶面;慢车道和人行道部分的土基不做处理。(3)有地下水路段在以上处理方法的最底层以下再增加10cm级配碎石和30cm毛石。(4)遇淤泥质土路段必须将淤泥质土层清除干净,先回填30cm碎石土(土石比为2:8),再用6%石灰土回填至旧路土基顶面以下60cm处,将旧路土基挖成1m宽不大于0.3米高内倾3%的台阶,再用6%石灰土回填至旧路土基顶面。改良石灰土基承载力应达到设计要求(抗压回弹模量≥200MP)。路基应防水、保湿、防风化,连续施工,及时封闭路床和坡面。施工过程中,做好路基排水措施。道路穿越地段有水沟分布,并含有淤泥质土层,路基施工前应将淤泥予以清除,另外,所有植被、荒草等均予以推掉后方可进行路基开挖或施工。四、道路交口处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设计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来看,相交道路能进行沥青加铺改造的水泥路面整体状况为优良,主要病害为纵横缝填缝料损坏、接缝碎裂、纵缝张开,极少量存在局部交叉裂缝、断裂板、沉陷、错台等病害。◆原路面病害处理存在加铺沥青面层的相交道路交口有扬子路、长江路、淮河路、藕塘路,加铺方案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加铺沥青结构层,需对原路面进行全面修改。4.1修补方案对于原路面板块严重损坏的路段,将原板块挖除后采用C35水泥砼重新铺筑,对于原路面基层损坏的路段应采用C15水泥砼铺筑至原基层标高后再采用C35水泥砼铺设面层。对于原路面板块轻微损坏的路段需根据病害对路面板块进行修补,水泥砼路面养护修补要求如下:(1).对于表面为小于1mm的纵、横向轻微裂缝(未贯穿面板)、角隅断裂、且未出现10mm以上错台,可采用扩缝灌浆方式:a.顺着裂缝扩宽成0.3~1.0cm的沟槽,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确定,最大深度不得超过2/3板厚。b.清除混凝土碎屑,吹净灰尘后,填入清洁石屑。c.在沟槽内灌入裂缝修补材料,材料采用乳化环氧树脂砼。(2).对表面贯穿面板的轻微纵、横向的裂缝及表面为轻微纵、横向裂缝(未贯穿面板)且具有10mm以上错台、中等以上的纵横向裂缝、破碎板、弯沉值大于0.45mm的面板的处理:a.破碎、清除面板,在破碎过程中不得伤及相邻面板及拉杆。b.当面板破除后,须对基层进行检测:当基层完整且基层顶面弹簧模量大于100Mpa时,仅需整平基层;否则应全深度挖除基层至稳定层,对局部路段采用C15水泥混凝土,连续路段(处理长度≥20米)采用24cmC35水泥砼+20cm水泥稳定碎石,同时对路床30cm~80cm进行碎石换填处理,具体处理深度由施工现场土基现状确定。c.当相邻拉杆在破碎面板过程中损坏或少设以及未按设计规格布设,应补设拉杆。d.在更换面板横向位置增设横向传力杆(连续更换的面板在最外端布设)。e.重新铺设24cm厚C35水泥砼面板。(3).角隅断裂板且具有10mm以上错台的处理:a.根据破裂面的大小确定切割范围。b.切换后,凿除破损部分时,应凿成规则的垂直面。对原有钢筋不应切断,如果钢筋难以全部保留,至少也要保留20~30cm长的钢筋头,且应长短交错。c.基层不良时,可采用C15号混凝土浇筑基层。滁州市菱溪路拓宽改造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滁州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市政分院路施(补)01-3d.现浇24cm厚C35水泥面板。(4).当面板仅出现高差≤10mm的错台,可采用磨碎机磨平,或人工凿平。(5).接缝剥落面板的处理:a.对于轻度剥落时,将剥落的表面清理干净,用接缝材料修补完整。b.当板边严重剥落时:①.根据剥落面切割面板。②.基层不良时,采用C15号混凝土浇筑基层。同时对土基的30cm上路床进行级配碎石换填处理。③.重新浇筑24cm厚C35水泥砼面板。(6).对原接缝的处理:a.清除接缝中旧填缝料和杂物(包括纵缝),并重新用填缝料封缝。b.对于原有的胀缝及施工缝,清除胀缝中旧填料和杂物,先在传力杆下填入粒径0.3~0.6cm清洁石屑,并灌入填缝料,然后将楔块打入缝内,使混凝土不能活动,楔顶面要低于旧路面,再用填缝料灌缝。4.2加铺路面结构设计◆机动车道沥青加铺层根据前面分析,本项目原路面结构层强度较好,直接加铺沥青面层,路面结构强度上能满足改建后车辆承载需求,经综合分析比较,考虑经济、适用并满足功能需要,本项目沥青加铺层采用13cm改性沥青混凝土,具体为:上面层为4cmAC-13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9cmAC-25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为了进一步验证计算结果,采用了美国3种计算方法进行验算,3种计算方法分别是COE经验法,AASHTO经验法及挠度法,计算方法及结果如下:(1)COE经验法美国陆军工程师部队(COE)按照与水泥混凝土加铺层设计相同的概念——补足厚度缺额,依据强化实验路的观测和分析结果,于50年代中期提出了旧水泥砼面层上加铺沥青层的经验厚度设计公式:()ovdbexhAFhCh式中:dh——按现有地基承载能力和未来交通要求,用新建砼路面设计方法确定的单层砼面层所需厚度(cm);exh——旧砼面层厚度(cm);bC——旧面层板的状况系数,含有细微的初始裂缝时,bC=1;含有多条裂缝或角隅断裂时,bC=0.75;F——控制旧面层板在加铺后裂缝进一步发展的程度的系数,随交通和路基强度变动于06~1.0;A——混凝土层厚与沥青层厚的当量转换系数,A=2.5;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在1988年的设计手册中将系数由2.5提高到3.0。dh取28cm;exh为25cm;A取3.0;由于该方案对清流路目前含有不同程度病害的水泥砼面板进行了处理,因此bC=1;F值取1;ovh=2.5(1×28-1×25)=7.5cm(2)AASHTO美国AASHTO的路面设计指南也采用补足厚度缺额的概念确定沥青加铺层的厚度,但放弃了F修正系数的考虑,即不考虑加铺后旧砼面层板的进一步开裂。其设计公式为:ovh=A(dh-efh)efh=bjbdbfexcccc式中:dh,exh——与COE经验法相同;bjc——考虑损坏接缝和裂缝是否修复的系数,加铺前已进行全厚度修补时,bjc=1;否则,按每公里未修复接缝和裂缝的数量在0.6~1.0范围内选取。bdc——考虑旧面层是否存在耐久性问题(耐久性裂缝或反应性集料病害)的系数,无耐久性问题时,bdc=1.0;有耐久性裂缝但未碎裂时,bdc=0.96~0.99,有少量碎裂时,bdc=0.88~0.95,严重碎裂时,bdc=0.80~0.88;滁州市菱溪路拓宽改造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滁州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市政分院路施(补)01-4bfc——考虑疲劳损坏程度的系数,少量横向裂缝板(≤5%,bfc=0.97~1.0,较多横向裂缝板5%~15%),bfc=0.94~0.96,大量横向裂缝板,bfc=0.90~0.93;A——混凝土层厚与沥青层厚的当量转换系数,它是砼厚度缺额的函数,由下式确定:A=2.2233+0.001532()0.0604()defdefhhhhdh取28cm;exh为25cm;因该方案对中等以上的纵、横向裂缝板、破碎板等进行挖除更换,因此bjc取0.9;旧水泥砼面板有耐久性裂缝但未破碎,bdc取0.99;原面板处理后横向裂缝板占4%,bfc取0.98。efh=0.9×0.99×0.98×25=21.83cmA=2.2233+0.00153×2(2821.83)0.0604(2821.83)1.91ovh=1.91×(2821.83)=11.8cm美国沥青协会(AI)认为旧面层接缝(或裂缝)处的竖向位移(弯沉)差是引起沥青加铺层开裂的
本文标题: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4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