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浅谈贝聿铭的设计思想
浅谈贝聿铭建筑创作思想在诸多国际上享有声誉的建筑大师中,我最先接触,也最喜欢的就是贝聿铭,或许是他那东方人的面空和华人的身份让我感觉到亲切吧。最近喜闻大师收官力作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落成,便忍不住找来资料瞻仰了一番,在为其建筑作品倾倒的同时,不禁心下暗自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建筑创作思想和理念指导他设计出如斯精品呢?回顾过往,贝老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诸多作品,他的每件作品最终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堪称件件精品。然而这样一位成功的实践型建筑师却从来不写书立作来阐述自己的建筑观点和理论,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他坚持认为矗立在那的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这为我们对他的解读增添了不少难度。本文他的一些话语结合其部分建筑作品加以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将他的建筑思想和观念归纳为以下几点:1.建筑结合自然的空间观念“建筑设计中有3点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对第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建筑结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贝聿铭一生的作品,他在设计中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善于将水和光引入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来,通过水的映照和光线的投射,使建筑主体与周围空间环境产生丰富的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令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让光线来做设计”更是贝氏的名言。其常用的形式就是内庭,通过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联,使自然融合与建筑。在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作品中都有体现,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唯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厅,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纽约赛奈医院古根汉馆,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等。在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中,内庭依旧得到了巧妙的运用,步入博物馆,就是一个巨大的中庭,中庭穹窿足足有164英尺高。穹窿的顶部开口,像是一个天眼一般,让神秘的天光倾泻而下,与内部复杂的几个形体产生激烈的碰撞。设计简约却不失宏伟的中庭,几何图形的运用恰到好处,当人们走进它,整个构造的全部力量开始凸显,其造型更显壮观。中庭朝向海面的一侧,采用玻璃幕墙,将海面的风光引入到中庭。2.注重历史根源,善于运用传统艺术,而又不拘泥于传统“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贝聿铭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建筑科学家,更是一位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运用传统的建筑艺术,贝聿铭先生认为现代建筑必须源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根源,就好比是一棵树,必须起源于土壤之中。互传花粉需要时间,直到被本土环境所接受。但他又不拘泥于传统,而是将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化新技术融为一炉,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他从传统建筑文化中汲取营养,过滤掉那繁复的装饰,从中抽理出最纯粹、最本质的艺术符号,运用到他的设计中。因而他笔下的建筑总带着点陶渊明诗歌般的结净与真纯。在这各种各样奇异复杂的建筑竞相矗立的今天,他简洁的建筑总能带给人一种触及心灵的悸动。其极具代表性的就是在苏州博物馆中,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提炼与运用。而在多哈伊斯兰博物馆中也有着明晰的体现,在建筑的细部,对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几何拼贴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的运用,使得这座建筑与其的文化环境相互融合。3.大胆自信的创新“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你必须对自己说,如果我相信某件事是对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谁……”。贝老一生在世界各地留下50多件独特的建筑作品。不过,在它们成为城市地标前,他总会遭到唾沫的“枪林弹雨”——批评、非议不断。可他总是乐呵呵地眯着眼:“建筑不是画画,你可以不看,它总是站在那,旁人看不顺眼,免不了有批评。所以说,建筑师面皮要厚一点……”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来具有艺术成就的建筑均是大胆创新的作品,作为一个成功的建筑师,贝聿铭先生在这方面更是远超常人。其中极具代表的是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扩建工程,这一座玻璃金字塔的建筑方案一公布,就在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法国民众群情激愤,他们抨击贝聿铭成了热烈的运动,高喊着“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法国文化部长米奇·盖说金字塔是一颗寒碜的钻石。他们形容这比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后,英国人占领巴黎,企图从卢浮宫拿走拿破仑征服欧洲的掠夺艺术品的暴行,更令法国人愤怒。面对着令人崩溃的舆论压力,贝聿铭先生一直信心十足,始终坚持自我。最终这个金字塔建筑落成之后,与卢浮宫交相辉映,形成了古与今的完美结合。贝聿铭先生成功的用他的建筑证明了他自己。使他大胆的创意最终取得了人们的认可和褒奖。这座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4.认真踏实的态度有自信有创意是好的,然而只有新奇的想法,不能够深入的钻研、脚踏实地的践行,那么再好的创意也将是无根的飘萍,到头来终将成空。贝老的每座建筑作品都堪称精品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的,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每一件建筑作品出炉之前,他都做过不计其数的调查和研究。在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方案设计过程,为了握伊斯兰建筑的精髓,贝聿铭不仅研习默罕默德的理论,了解伊斯兰文化,而且在他90多岁的高龄,依旧身体力行亲自探查研究了诸多的伊斯兰经典建筑。从西班牙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到印度的贾玛大清真寺;从叙利亚大马士革倭玛亚清真寺到突尼斯公元8、9世纪的古代堡垒。寻找——推翻——重新寻找,最终到埃及开罗的伊本·图伦清真寺,贝老找寻到了他心目中的伊斯兰建筑的精髓:“位于沙漠上,设计庄重而简洁,阳光使形势复苏”。把握这一设计核心,贝老将长方体做为博物馆建筑的基本体块,将其通过严格几何规律的层层叠加,形成退台的形式,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墙面上不做赘余的装饰,使得建筑面貌庄重硬朗、简洁大方。5.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建筑的中庸之道“我是生在中国的,我长大是在中国长大的,到了17岁到美国,所以我还是中国人,虽然我在美国住了60多年,我还是中国人,我的看法还是中国的看法。可是当然美国新的东西我也了解,所以这两方面是有没有矛盾,是不是冲突,我觉得没有。我的生活还是根本没有影响。”我想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骨子里还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在儒家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人,贝聿铭的思想并不极端。这种长成于中国、学成于美国的特殊经历,赋予了他奇异的特质。使他兼收并蓄了中国儒家特有的庄重老成与美国所赋予的摆脱历史重荷解放自己的创新意识。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主义阵营里的建筑师,师承密斯的贝聿铭,在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并没有采用密斯的极端形式,而是走出了一条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中庸之道。他同时认同了理性及建筑形式的多样性两种思想,而在建筑设计手法上,他还借鉴另外一位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耶的雕塑性创作手法。成功的将空间形式的多样性与功能、技术妥贴的结合起来,形成了他表情丰富,体量形式组合富有变化的独特建筑风格。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属性。另外,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设计以保证内外的谐调统一结语:贝聿铭先生在继承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础上,丰富了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使得流于僵化的现代主义建筑重获新生,在人类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篇,他的作品和观点给继续进行与现代主义道路上的建筑师多方面的启迪。
本文标题:浅谈贝聿铭的设计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4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