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8浙江选考生物选修复习PDF
第1页共27页1、限定选修内容(选修1、选修3)知识提纲2、拓展知识3、必修+选修易错知识点第2页共27页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科)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与时间生物考试采用纸笔测试方式.包括必考题和加试题两部分。必考题的答题时间为60分钟,试卷分值为70分。加试题答题时间为30分钟,试卷分值为30分。(二)试卷结构1.考查内容比重试题范围及比例必修1必修2必修3选修1选修3必考(满分70分)30%±5%33%±5%37%±5%加试(满分30分)55%±5%45%±5%2.考试要求分布试题层次及比例了解理解应用必考(满分70分)50%±5%30%±5%20%±5%加试(满分30分)55%±5%45%±5%3.题型及分值分布客观题(选择题)、主观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试题题型及分值比例客观题主观题必考(满分70分)70%±5%30%±5%加试(满分30分)20%±5%80%±5%第一部分:知识梳理★·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考纲标准:章知识内容考试属性及要求加试一、微生物的利用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标准中的:二、(二)3.实验与探究能力二、酶的应用3.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4.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三、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5.果酒及果醋的制作6.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四、浅尝现代生物技术7.植物的组织培养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一、大肠杆菌细菌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的细胞核,其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异养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大肠杆菌在基因工程技术中被广泛的应用,它的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它也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二、培养基配置1、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五大营养要素: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有的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如蛋白质。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细菌喜荤,霉菌喜素”,细菌的培养基:蛋白胨、酵母提取物、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第3页共27页霉菌的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或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即可;生长环境:细菌中性偏碱,霉菌中性偏酸)固氮细菌的培养基中不需添加氮源,因为它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硝化细菌的培养基中不需添加碳源,因为它可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适宜的pH、温度以及特殊营养物质,以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的要求。2、培养基的种类及作用:标准培养基种类特点用途物理性质分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工业生产、扩大培养(如:大肠杆菌的培养)半固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如琼脂运动、保藏菌种固体培养基分离、鉴定、计数成分来源分天然培养基化学成分是天然物质工业生产合成培养基将所需化学成分按需要和比例配制而成分类、鉴定用途分选择培养基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微生物生长如尿素固体培养基鉴定培养基加入某种化学物质或显色剂,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我们一般用LB液体培养基来扩大培养大肠杆菌,用LB固体培养基来分离大肠杆菌。3、培养基配置步骤:1).称量: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氯化钠,2).溶化3).调pH:用1mol/LNaOH溶液调节pH至偏碱性4).灭菌:高压蒸汽灭菌5).倒平板4、倒过来放置的目的是防止培养基冷却过程中形成的水滴落到培养基表面,以免污染培养基或不能分离出单菌落。三、灭菌和消毒(重点内容)1.无菌技术;2.消毒方法3.灭菌方法:①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灼烧灭菌法;②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③对不能受潮的实验器具使用干热灭菌法。(1)、如果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为防止葡萄糖碳化,应降低温度在500g/cm2,90℃以上灭菌30min;有些不能加热的化合物,遇热会分解,如尿素,只能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2)、玻璃砂漏斗使用方法:试用前也要用高压蒸汽灭菌,玻璃砂漏斗有6种,即G1-G6,G6孔径最小,细菌不能滤过,在使用后需要用1mol/L的HCl浸泡,并抽滤去酸,再用蒸馏水洗至洗出液至中性,干燥后保存。4.注意事项:①实验中用的棉花不能用脱脂棉,因脱脂棉易吸水,吸水后容易造成污染。灭菌后,通常在60~80℃烘箱中除去灭菌时的水分;②物品装入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要首先打开排气阀,煮沸并排除锅内冷空气,其目的是有利于锅内温度升高,随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加热结束切断热源后,要使温度自然降低,气压务必降至零时打开锅盖,其目的是防止容器中的液体暴沸;③在用任何器皿转接时,瓶塞和封口膜只能夹在手上,不许放在台面上,接种时要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④培养基一定不能沾在三角瓶口、试管管口和培养皿壁上,否则容易污染;⑤接种时要胆大心细,动作快捷,这是减少污染的关键;⑥接种后,培养皿必须倒放(盖在下方)在恒温培养箱中,如正放则水蒸气在盖上凝成水滴,滴到接种后的培养基表面,水流扩散会使菌落扩散,就很难形成单菌落了。第4页共27页四、细菌的分离1.划线分离法:用接种环蘸菌液后在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平板上划线,在划线过程中菌液逐渐减少,细菌也逐渐减少。划线到最后,可使细菌间的距离加大。在培养10~20h后,可由一个细菌产生单菌落,菌落不会重叠。如果再将每个菌落分别接种至含有固体培养基的试管斜面上,在斜面上划线,则每个斜面的菌群就是由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其操作步骤是:将培养皿底部用拇指和无名指固定成倾斜状态,在火焰旁将培养皿稍微打开。在此同时,用环状接种针在火焰旁取少许菌悬液,迅速送入培养皿内,在平板培养基的一边,作第1次平行划线3~5条,转动培养皿约70°角,用烧过冷却的接种针,通过第1次划线部分作第2次平行划线,然后再用同样方法,通过第二次平行划线部分作第三次平行划线和通过第三次平行划线部分作第四次平行划线。划线时,接种针应与平板表面成30°角左右。不要使接种针碰到培养皿边缘,也不要将培养基划破。划线完毕后,盖上皿盖,倒置于恒温箱培养。取菌种前,灼烧接种环的目:消灭接种环上的微生物;除第一次划线外,其余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的目:消灭接种环上残留菌种;取菌种和划线前都要求接种环冷却后进行,其目的是防止高温杀死菌种;最后灼烧接种环的目的:防止细菌污染环境和操作者。2.涂布分离法:先将培养的菌液稀释,通常稀释到10-5~10-7之间,然后取0.1ml不同稀释度的稀释菌液放在培养皿的固体培养基上,用玻璃刮刀涂布在培养基平面上进行培养,在适当的稀释度下,可产生相互分开的菌落。通常每个培养皿有20个以内的单菌落最为适合。划线分离法,方法简单;涂布分离法,单菌落更易分开,但操作复杂些。细菌的两种分离法各有优点,都可采用。五、微生物的计数方法(不做要求,可作为拓展知识了解)显微镜直接计数————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实验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1.土壤环境中有一些细菌含有脲酶,它们可以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尿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流程:3.配制固体培养基时要添加适量琼脂糖,而不使用琼脂,是因为琼脂中含有一定量的氮元素,这样可以排除琼脂中氮元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4.培养基的灭菌,压力应该控制在500g/cm2,温度在90℃以上。而尿素溶液需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后再加入已经灭菌冷却的培养基中。.5.本实验需设置对照,即以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为对照组;以尿素唯一氮源、其它营养条件与对照组相同的尿素固体培养基为实验组。6.本实验尿素培养基中还加入了酚红作指示剂,因为尿素被尿酶分解后产生的氨与该指示剂显红色。可根据细菌菌落周围着色环带的大小判断细菌分解尿素能力的大小。7.本实验用涂布分离法分离细菌。取0.1ml菌液滴到平板上,要用70%酒精处理过的且经灼烧并冷却的玻璃刮刀进行接种。(系列梯度稀释法)8.实验结果:实验组的菌落数目小于对照组的菌落数目。计数时为防止误差,每个浓度的水样至少要做3个培养皿,求平均值。实验4: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灭菌涂布接种第5页共27页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由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酯组成。2.果胶不溶于乙醇,这是鉴别果胶的一种简易方法;添加乙醇可以使果胶析出。3.果胶可被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水解;(注意:果胶酶不是一种,而是一类)果胶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酯.4.制作果汁时使用果胶酶使果汁变澄清,提高出汁率。5.一般用于生产果胶酶的微生物有黑曲霉和苹果青霉。6.实验操作及结果烧杯号处理试管处理加入酒精前现象加入的乙醇4mlA5g水果匀浆+10ml黑曲霉提取液1加热分层十分明显,沉淀被浓缩成一小团果汁被稀释2不加热分层十分明显,沉淀比1号试管要大果汁被稀释B5g水果匀浆+10ml水3加热液体混浊,比4号稍有澄清产生絮状沉淀4不加热液体混浊产生大量絮状沉淀实验6: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1.固定化酶就是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固定在某种介质由,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固定化酶具有储存、运输和可重复利用等等多种优点。固定化的方法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交联法、包埋法等。2.淀粉酶是一类能水解淀粉的复合酶。3.常用的淀粉指示剂是KI-I2溶液,淀粉的水解产物不同,显色也不同。完成下列填空:4.实验操作流程装柱a-淀粉酶固定化洗涤检测是否洗净冷藏滴加淀粉溶液(控制流速)重复使用洗涤本实验固定α-淀粉酶的方法是吸附法,载体是石英砂。第一次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未吸附的游离淀粉酶(流速为0.3ml/min),如何证明洗涤固定化酶柱的流出液中没有淀粉酶?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A、B,各加入1ml可溶泌淀粉溶液。②A试管中加入5滴淀粉酶柱的流出液,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混合后60℃水浴保温5min。③取出2支试管,各滴加2滴KI-I2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AB试管溶液均为蓝色且颜色相同,则流出液中同有淀粉酶。滴加淀粉溶液时,控制流速为0.3ml/min,为什么要如此缓慢?保证酶和底物反应所需时间第二次洗涤的目的是洗去残留的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蓝红不显色不显色第6页共27页实验8:果酒及果醋的制作一、果酒的制作1.与酒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酵母菌,菌种的不同,所产生的酒的风味也不同。2.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其为反应方程式C6H12O6→2CO2+2C2H5OH,当培养液中酒精浓度超过16%时,酵母菌就会死亡。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过滤取滤液静置上清液即为葡萄酒(补充内容:清洗葡萄时,应先清洗后去残枝;在不加酵母菌的情况下,不能多次清洗,防止菌种流失)3.本实验葡萄的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葡萄皮上本来已经有野生酵母存在,但为了加快发酵速度,还要另外添加干酵母。4.酒精发酵装置中使用了液封的弯曲玻璃管,其作用有:①隔绝空气,保持无氧环境,②避免杂菌进入③使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容器,保持压强平衡。5.发酵瓶中的溶液量不能超过容积的2/3。装得太满则发酵过程中溶液易溢出。发酵温度应在25-30℃为宜。当装置中停止出现气泡,则发酵停止。6.用纯葡萄制作的葡萄酒不含糖,酒精含量也低。若要制作酒精含量和糖含量都较高的果酒,则发酵液中应该加入一定的蔗糖。发酵开始时,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由于其细胞呼吸底物不是葡萄糖,消耗的氧气多,产生的二氧化碳少,发酵瓶会出现负压。二、果醋的制作1.与醋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醋化醋杆菌,菌种的不同,所产生的醋的风味也不同。2.醋杆菌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将乙醇氧化为醋酸。用醋杆菌发酵,培养液中醋酸含量可以达到13%。醋酸发酵的反应式:C2H5OH+O2→CH3COOH+H2O3.流程①连接发酵装置→②加入醋化醋杆菌→③发酵并检测pH值→④调节活塞控制流量→⑤测定pH,监控发酵情况4.因为是需氧发酵,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必须不断向装置中的乙瓶通入无菌空气,通气的玻璃管塞上脱脂棉,可以过滤空气。5.发酵过程中,甲瓶流入乙瓶的液体流量应当等于乙瓶流入丙瓶的液体流量,流速大约是每5min1滴。随着发酵的进行,流出液的PH值会下降,当流出液的PH值不再减少时或甲瓶中的液体全部流入
本文标题:2018浙江选考生物选修复习PD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8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