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结课论文(15篇参考文献)
1当代中国政治转型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现状研究姓名:xxx学院:xxx班级:xxx学号: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2摘要: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中国政治体制面临从传统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转型。同时,国家治理体系也在逐步走向现代化。本文就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及国家治理体制现代化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一步阐明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关键词:当代中国政治转型国家治理体制现代化现状发展问题Abstract:ContemporaryChinesepoliticalsystemisnotperfectenoughandtherearestillmanyproblemsneedtobefurthersolved.Chinesepoliticalsystemwilltransformfromtraditionalsocietytomodernsociety.Meanwhile,thecountry'sgovernancesystemisalsograduallysteppedintothemodernworld.Inthispaper,therewillhaveanalysisofthecontemporaryChinesepoliticalsystemandthepresentsituationofnationalmanagementsystemandtheproblemswhichexistinoursystemwillbesolved.Andthispaperalsowillfurtherclarifythesignificanceofpoliticaldevelopment.Keyword:thepoliticaltransformofcontemporaryChinese;themodernlizationofcountry'sgovernancesystem;currentsituation;theproblemsofdevelopment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推动经济持续高效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改革政府机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优化政府治理。当代社会,中国正经历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场变革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政治变革也凸现出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邓小平认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1]然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状究竟如何?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呢?笔者将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一、当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现状(一)社会转型当代中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的现实进程之中。所谓社会转型,即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之后,这种变化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从社会发展的意义上看,是指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在经典作家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中形态:人的依赖型社会、物的依赖型社会和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都被看作是社会转型[2]。如前所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社会转型,就是指我国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和过渡。传统型社会,在这里主要是指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社会;现代型社会,主要是指“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现代型社会中也包含着“自由个性”的萌芽和因素,但作为第三种形态,它主要是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是传统性的消解和现代性的生成过程,它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经济形态看,是从自然经济社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经济社会转变;从政治形态看,是从各种以权威控制为特征的集权专制型社会向建立在个人自由平等基础上的民主法治型社会转变;从社会关系看,是从各种以身份为特征的依赖性关系向以个人独立自由为基础的契约性社会关系转变。以上三条,用帕森斯的现代化理论来概括,就是现代性具有三个标志性特征: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个人自由。我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一个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和转型的过程。3(二)政治转型及其特点政治转型是指从权威统治体制向民主体制的过渡,这一过程具体表现为权威主义体制的危机与解体和民主体制的建立与巩固。政治转型包括了从权威主义体制的危机产生到民主体制得到巩固的整个过渡过程。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渐进式政治改革,其政治体制已经从高度集权和全面控制的集权主义和全能主义政治体制,走向后全能主义政治体制。这种后全能主义政治体制是一种混合型政治体制或二元政治体制,它兼具集权体制和威权体制的特征并含有民主体制的某些因素,其中尤以官僚主义和最终向民主主义政治体制转变的政治转型期。[3]中国政治转型包含以下几个特点:1、政治转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推行“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可以用三个基本数字来概括:13亿人口的一个国家,在30年的时间内,保持了9%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这样的增长势头看起来还要保持下去。与此同时,旧的权威统治体制就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的成功和多元社会的形成,必然导致“发展不平衡的危机”。亨廷顿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经济发展将为民主政权创造基础。从短期看,迅速的经济成长和经济危机会瓦解权威政权。如果在没有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民主将能够缓慢发展。由威权向民主的转变主要集中在中上层经济发展的“转型带”中。结论似乎很明显。贫穷也可能是民主发展的主要障碍。民主的前景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前景。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是扩展民主的障碍[4]。“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事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经济增长以某种速度促进物质福利提高,但却以另一种更快的速度造成社会的怨愤。”[5]在民众的政治诉求和参与欲望越发强烈的情形下,传统威权体制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所以说现代化往往意味着政治治理处于逆境状态中。[6]2、民众政治文化变迁和民主意识提高的要求政治转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大众媒介的普及,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民众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意识逐渐向民主的、参与的和平等的方向发展,从而为政治转型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和心理基础。如戴维.奥斯本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提到的那样,当民众把权利委托给政府时,是基于对政府的信任,而一旦民众感觉自身的权益受到政府侵害或者得不到政府的有力保障时,民众就会更加感觉自己吃了亏,于是要求对政治的亲自参与欲望就更强。这是民众民主意识提高的表现。3、政治转型是摆脱威权统治的合法性危机加深的需要政治合法性,是指社会大众对政治秩序和政治体系的自愿认可、认同、同意和服从。它是一个政治体系存在、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当一个政治体系出现合法性危机并不断加深时,就必然导致政治体系的崩溃。著名政治学家李普曼说:“合法性危机是变革的转折点。因此,必须在现代社会变革的性质中去寻找它的根源。合法性危机发生于向新社会结构过渡的时期。”[7]威权体制主要靠政绩来维持和提高其政治合法性,主要表现为政治系统为满足社会需要所提供的政治产品,包括政府运作的效率、经济增长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等方面。统治绩效对合法性的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利益”而发生的,而获得“利益”是把双刃剑,伴随着经济的高速成长,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民众对政权合法性的意识也提高了。4、是全民民主化浪潮影响中国的政治转型从1970年中期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席卷南欧、东欧、拉美和东亚各国,民主成为一种世界性进程,也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已经成为民众普遍接受的有关政府构成方式的唯一合理的解释。除非能够说服民众放弃这样的观念,否则,不可能找到遏制和抗拒的办法。亨廷顿对于“第三波”民主化不同模式和策略及其后果的研究说明,4民主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是不可遏制和抗拒的。所以,对民主只能加以引导,规制民主行动,使民主的政策适合时间和地点,并根据环境和人事做出修正。[8]作为一个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中国政治无不受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早期受前苏联模式影响,近些年莱受西方民主模式和“东亚模式”影响。二、当代中国政治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其设计与运行的近60年间逐步发展与完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在内部结构设置与其功能要求上不协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其产生、对其负责并受其监督。按照结构功能主义观点,社会行为的主观取向是作为建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点,“功能先决条件“,有什么样的功能要求就应建构起相对应的结构。以美国为例,其国会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两院的委员会,包括常设委员会、非凡委员会和联合委员会三类,涉及外交、军事、财经等各个方面,其数量在1885年时只有60个左右,1990年时已发展到300个。而美国的行政部分,包括总统办事机构、政府各部、军事机构等仅有34个。因此,几乎提出的每个议案都可按其主题先提交给一个或几个有管辖权的委员会审议后再付诸表决。可见,这些委员会真正实现了与政府各部间的一一对应,从而无论是议案提出时的研究审核,还是审核通过后的实施监督都真正实现了国会的功能。相对于中国,1997年经改革后的国务院机构设置为:组成部门25个、直属机构17个、办事机构6个、部位归口治理的国家局机构19个、再加上直属事业单位9个,共77个之多。而从相应专门委员会的设立来看,以第九届全国人大为例,仅设置了民族、法律、财政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外事、华侨、内务司法、环境与资源保护以及农业与农村共9个专门委员会,但就在此次人大会上共收到各种议案达830件之多。很显然,这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协调关系,全国人大也很难有效的对此进行审议与监督,也既无法实现其设置的功能要求。第二、1979年中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下单位的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根据我国政治制度的设计,同级人民政府由同级人大代表选举产生,这意味着目前县级以下政府由直接选举产生。而与之相对应,目前县级以上政府的组成则由间接选举产生。这就产生了如何协调基层直接民主与高层间接民主之间的合法性程度问题。就中国目前的选举制度而言,可以设想,按照制度设计的渐进性特点,将来某一天直接选举会逐步扩大到市、省一级,而当时中心行政机关仍由间接选举产生,由于合法性程度与直接选举的程度成正比,那么一旦中心与地方产生矛盾并激化,中心政府获取的支持将有少于地方政府的可能,甚至有被架空的危险。以前苏联1989年8·19事件为例,群众及士兵之所以关键时刻公然违反苏共中心戈尔巴乔夫的命令,反而支持俄罗斯联邦领导人叶利钦,虽然与当时其他国内外复杂因素有关,但苏联本身选举制度设计上的内在缺陷也难辞其咎。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目前应尽快采取各种措施完善人大代表的代表性问题,尤其在“是否代表”与“能否代表”两个方面。第三,法律制度方面,应急待解决人民爱法、尊法与崇法的习惯。近些年,虽然中国在法制建设上已取得重大成就,但与目前转型期所出现的问题相比,仍显不够。以2001年1至11月为例,该期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等犯罪大案15877件,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案件1280件;查办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916人;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8136件,其中重特大案件2146件;查办拉拢腐蚀国家工作人员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行贿犯罪嫌疑人1704人,同比上升39。2%。由此可见,中国腐败的严重性在于其普遍性,而问题的根源则在于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体系中的自我规范的失效和法制的不健全。中国古代关于“人治”与“法治”的争论只是统治方法的分歧,并未涉及民主和专制问5题。以孔子名义提出“为政在人,其人存则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的
本文标题: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结课论文(15篇参考文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0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