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考试题型及分值题型共四类,其中:选择题50题×1分/题=50分,名词解释2题×5分/题=10分,解答题4题×5分/题=20分,论述题2题×10分/题=20分,总分为100分。二、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国防一、名词解释:1.国防:国家采取的防卫活动,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P1)2.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重要保障。(P11)3.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P19)4.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简称动员,是指为捍卫国家利益,达成国家防务目的而进行的动员。国防动员从主体内容上说,就是主权国家进行防卫的战争动员,即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时,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P31)二、填空题:1.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P1)2.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P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P4)4.新中国的第一部兵役法是1955年7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通过的。(P15)5.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和规范国防教育的重要法律。(P16)6.国防领导体制指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它包括国防领导机构的设置、职权划分、相互关系等。(P19)7.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P21)8.21世纪的人民解放军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P24)9、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武装力量体制发展为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和民兵三结合的体制,而且坚持和发展了这一体制。(P25)三、选择题1.根据《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C)”。(P4)A武装战争B战争侵略C武装颠覆D武装侵略2.现存最早、影响最深的军事书籍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A)。(P5)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C《司马法》D《吴子》3.我国古代国防理论有许多:其中表示国防建设思想的是(B)。(P6)A“以民为体”“居安思危”B“富国强兵”,“寓兵于农”C“爱国教战”,“崇尚武德”2D“不战而胜”,“安国全军”4.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D),是根据宪法的有关条款制定的我国第一部规范国防活动的基本法律。(P13)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5.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C),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和规范国防教育的重要法律。(P16)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6.下列不属于中国国防建设的成就是(D)(P23)A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B进一步完善了国防动员体制C形成了综合的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体系D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7.(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骨干,是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主要力量。(P26)A中国人民群众B中国人民警察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共产党8.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于(A)年。(P28)A1983B1984C1985D19869.就其动员内容来讲,下列不属于国防动员的是(C)(P31)A人民武装力量动员B人民防空动员C人民军队动员D国防交通动员四、简答题:1.国防四个基本要素是?(P1)(1)主体要素(2)对象要素(3)目的要素(4)手段要素2.国防的手段有哪些,请列举4种以上。(P2)(1)军事手段;(2)经济手段;(3)外交手段;(4)科技手段;(5)教育手段。3.在纵向关系上,依据宪法规定和立法权力及立法原则,我国现行的国防法规划分四个层次分别是什么?(P13)(1)第一个层次是法律(2)第二个层次是法规(3)第三个层次是规章(4)第四个层次是地方性法规4.我国公民的国防权利有哪些?(P18)(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受损失获得补偿的权利。5.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有哪些?(P18)(1)履行服兵役的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五、论述题:1.根据你对我国国防教育历史的学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P11)要点:(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国国防历史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3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因此开明的政治是固国强兵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在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亡的关头,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共同抵抗,才能建起一道坚固的国防长城,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第二章军事思想一、名词解释:1.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P37)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P41)二、填空题:1.军事思想的基本特点: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创造性。(P37)2.军事思想来源于战争和军事实践。(P37)3.军事思想在国别基础上按照时代划分,分为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和当代军事思想。(P38)4.春秋以前已出现了专门的军事文献,如《军政》、《军志》、《尚书》、《周易》等。(P38)5.孙武是先秦军事理论家的杰出代表,其著作《孙子》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6.在《孙子》一书中,总结出“知彼知己、以众击寡、避实击虚、致人而不致于人”等军事规律。(P38)7.15和16世纪之交,欧洲军事思想领域出现了近代化的萌芽,主要代表著作是意大利马基雅维利的《战争艺术》等。(P39)8.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标志着变革传统军事思想的开端。(P39)9.1989年以来,江泽民就军队建设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这一军队建设的总要求。(P40)10.1928年至1930年初,毛泽东在他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P41)11.《战争论》是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是可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是震撼世界的经典之作,其作者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P45)12.邓小平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后就新时期军队建设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以及基本指导思想。(P48)13.增强国家战略能力,必须统筹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核心是要发展军事实力。(P56)14.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p58)三、选择题1.春秋以前已出现了的军事文献是(C)(p38)A《孙子》B《吴子》C《军政》D《司马法》2.《孙子》为代表的先秦军事思想,明确提出战争“(A)”的朴素唯物论观点(p38)A必取于人B富国强兵C居安思危D上兵伐谋43.15和16世纪之交,欧洲军事思想领域出现了近代化的萌芽,主要代表著作是意大利(D)的《战争艺术》(P39)A克劳塞维茨B若米尼的C色诺芬D马基雅维利4.(C)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也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P48)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一国两制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五项基本原则5.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和系统的总结而达到成熟,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时期是在(B)(P41)A1930年至1931年的反“围剿”作战中B遵义会议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D抗美援朝战争中6.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A)。(P49)A、和平与发展B、国防和军队现代化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经济全球化7.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D)、正规化建设。(P56)A军事化B政治化C严谨化D现代化8.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五个统筹”中,不包括(D)。(P60)A统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B统筹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C统筹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D统筹政治作风能力建设9.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C)。(P64)A以人为本B经济建设C发展D全面发展四、简答题:1.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P41)(1)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35年1月遵义会议前,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也是奠定毛泽东军事思想基础的时期;(2)遵义会议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和系统的总结而达到成熟,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时期;(3)1945年至1949年,即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全面成熟时期;2.人民战争思想包含的基本内容是?(P43)(1)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发动人民群众武装夺取政权;(2)坚决依靠人民群众;(3)建立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人民军队;(4)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5)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6)运用适应于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实行正确的战争指导;(7)各种斗争形式相配合;(8)坚持军民结合增强战胜力量或国防力量的方针。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P52)(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4.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导意义?(P57)(1)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2)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把我国的军事指导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5(3)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5.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P59)(1)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强化部队战斗精神;(2)认真履行使命,统筹军队全面建设,打赢信息化战争;(3)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从严治军;(4)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6.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地位作用?(P67)(1)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军事理论;(2)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3)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四、论述题:1.试论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特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45——48)要点:特点(一)鲜明的阶级性(二)丰富的实践性(三)精妙的军事哲学思维(四)以弱胜强的特色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有着重大的影响。2.试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P48——49)要点:(1)从1975年初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邓小
本文标题:军事理论考试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1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