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浅谈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班级建设中,有众多的影响其形成和运转的因素,如班主任的性格、管理方式和理念等特点以及学生的各种构成结构等。很多班主任都能注意到以上的因素,并按照各种情况的不同,采取各种相应的、合适的原则、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消除各种消极因素,想尽办法,把班集体引向正轨,建设优秀的班集体。但在众多的因素中,有的教师往往忽视了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这个因素便是班集体中的“非正式群体”。因此,如何对待这种因素,便会起着迥然不同的效果。在学校班级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三人一圈”“五人一伙”的现象。他们放学一起走,作业一起做,生日一起过……这种不是校方规定,自发形成的联合体,就是所谓的“非正式群体”。这种小群体同班集体(正式群体)共同决定着学生相互间的社会心理气氛,以及班级目标的实现。因此,班主任必须正视非正式群体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并深入研究这一现象的客观规律性,使班级内各种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的发展协调一致。(一)、班级中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社会交往所导致的,是学生主动要求找回自己生存空间的有益尝试,同时也是学生发展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需要,是学生主体性增强的具体表现。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在班级中参加非正式群体的学生已达80%以上。在这些非正式群体中,有的是因为共同的兴趣(如学习、体育、娱乐、文学等)而结成一个小团体,有的是因为相同的地缘关系(如邻居、同乡)而形成一个小圈子,也有的是因为感情因素(如老同学或投缘)而聚在一起等等。学生加入非正式群体,大概有如下一些原因:1.满足友谊。人皆有友情的需要,寻求友谊,建立社会关系乃是人的通性,学生在生活和交往中,发现谁可以交往,谁不可以交往,最后就形成了非正式群体。2.追求认同。在非正式群体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特长,取得一定地位,得到承认,使学生产生归属感。3.取得保护。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学生有时想籍着群体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心理也是促成非正式群体产生的重要因素,不过这种动机是消极的、被动的、防卫的。4.谋求发展。籍通过某一类群体,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而成功达成自己的某些目标,这种动机是积极的,进攻的。(二)、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尽管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多种多样,但都有其共同的特点。1.非正式群体内有较强的凝聚力。情感是维系群体成员的纽带,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群体的自卫性、排它性等“抱团”现象,就是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强的体现。2.非正式群体内团体压力较大。非正式群体都有自己的群体规范。这种规范是不成文的、无形的,但其约束力很大,成员间的从众行为较为明显。3.非正式群体内有自然形成的领导人物,且威信高,对其他成员拥有精神上的影响力或支配力。4.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有两重性。当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时,它会起积极作用,成为班集体的辅助力量;当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发展目标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消极作用,使整个班集体出现不团结不和谐的心理气氛。5.非正式群体信息沟通渠道畅通,传递迅速,成员对信息的反应往往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三)、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作用非正式群体是相对正式群体而言的。美国教育家马克汉森说:“非正式集体可以被看成是组织中未经正式计划而出于组织成员自发需要的过程和行为。“由此,我们看出,所谓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是相对于班委会、团小组等一类正式而言的。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自然而形成的群体。他们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关系;没有固定的目标、计划、职责及任务。这种群体的成员间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完全是以个人间的好感、喜爱为基础。群体成员也有比较固定的相互关系结构及协调性较强的行为规范,会自然产生“领头人“。他们以其特有的精神导向和感情的一致性制约着组织成员的行为,并对组织的行为和发展具有不容置疑的影响力。非正式群体是关系组织管理成败的重要客观因素。班级中的非正式学生群体是管理者最应当重视而又恰恰最易被忽视的要素。非正式学生群体存在产生于正式组织之间,又区别于正式组织。是学生人际关系的一部分。就小学生的非正式群体而言,其成因都与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需要相关联。身心发展、观念思想与环境有着激烈的撞击和明显的矛盾。一方面,他们要在正式集体中证明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正式组织在很多方面又无法满足他们的丰富需要和个性化。于是,小学生往往根据自身的兴趣、经验、感情、价值观、利益得各方面的一致性自发形成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组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及知识、个性的充实发展,非正式学生群体的出现更加明显和普遍。对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管理是不容小看的任务。如果管理得当,可以为正式组织和个人的发展、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具有积极作用;如果管理不当,他们的消极作用是潜移默化,并且也是强有力的。(四)、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学校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彼此之间必然产生交往,也必然会产生合群的倾向,正所谓“人以群分”。因此,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产生有其必然性。在非正式群体的交往中,学生们敞开心扉,无拘无束的平行沟通,心情特别愉快,有利于消除紧张、疲惫,减轻各方面的压力与痛苦,有的还会提高学习效率。一、对待非正式群体学生的管理本质非正式群体学生的管理指在班级内部有效恰当地开展学生的管理活动,人而使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溶恰,崇高的境界。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充分尊重学生感情需要,人格独立与个性自由,人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位学生对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活动和团结向上的精神。二、对待非正式群体学生的转化方法前苏联心理学家列希斯尼克的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非正式关系中的地位,对其心情与举止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在满足学生合群需要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放任自流,任其发展,结果导致消极的小团体的产生,使得班级的组织纪律松散无序,班集体的凝聚力受到冲击。因而,班主任应该做好疏导、教育工作。1.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情动人。非正式群体成员间互相切磋、学习,可以增长知识,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尤其是在困难时,互相帮助,起到了补充作用。从这一角度上说,那些积极向上的非正式群体应该以鼓励为主,促使其不断进步。但是,学生毕竟社会阅历浅,人际经验缺乏,要想把握好交往的尺度,确非易事。把握失度,就会产生消极影响。那些被轻视、被遗忘、被厌恶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班里难以有知心朋友,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其他同学交往,但常受到冷遇。他们希望在班级里取得较高的地位,有的试图用各种手段吸引同学的注意,有的则因不满自己的处境而结伴逃学,有的甚至去街头伙伴中寻找同情,有的则时常表现出无理取闹、借故起哄、逃避集体活动等反社会倾向,被社会、学校、家庭称之为“难以管教”的学生。这一类的学生如果由于不走正道而形成群体,极易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班主任应不让他们过从甚密,以松散型为宜,即使出现问题也便于各个击破。同时,要设法把他们吸引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需要。要知道,这些有反集体倾向的学生虽然是少数,但其影响极大,应与家庭、社会配合,关注其交往群体,敦促他们远离不良群体。对于那些家庭造成不幸的学生,应帮助他们走出那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分散自己过多沉湎于痛苦中的精力,多与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交往与接触,把家庭的不幸,用勤奋的学习和对远大的理想的追求来替代,走出阴影,走向阳光。班级里享受高度信任和威望的优势群体,由于他们各方面的优越,成为“明星”、“宠儿”“受欢迎的人”是很正常的。这些学生虽然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闪光点,但是如果不加以指导,往往会成为利己主义者,尽管他们有时看来十分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但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利益驱使。他们爱发号施令,经不住批评,过分关心与维护自己的核心地位,这些“明星”倘不正确引导,同样可能成为“难教儿童”。因而,对于这一类的学生群体,应指导他们多以集体利益为重,在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不能总拿自己的优点与他人的不足相比而沾沾自喜,启迪他们跳出圈子看世界,懂得山外青山楼外楼,不做井底之蛙。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当经师,更要当人师。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往,当好人生导航员,在学生的成长中尤为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交往的需要、能力的差异性,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周围的人,懂得如何避免和解决冲突,积累交往的经验。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教师用爱心去努力营造一个互相信任的情境,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在信任中获得沟通,在成功中恢复自信,在考验中明辨是非,在冲突中锻炼意志,在道德选择中走向成熟。2、多方配合,加强群体交流与合作一个凝聚力很强班级,并非简单的群体之和,是一种整体大于局部的整合。在这方面,我们应注意不能因自己的先入为主思想,刻意把学生公开划分为三六九等而导致人为的隔阂。各种非正式群体形成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局限于自己的那几个人形成的圈子内,与他人、其他群体之间交际相对少。特别是那些具有消极倾向的小团体,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利己主义严重,只顾群体成员的利益而妨碍班集体的利益,这种群体则应以疏散。因为他们之间也许因为一时冲动而走到一起,长此下去,必然会削弱整体——班集体的力量。因此,就内部而言,我们应注重利用非正式群体的内部效应,为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课堂中来创造机会;利用群体的内部帮助,纠正老师无法一一纠正的错误;利用群体的内部竞争,让更多的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就群体外部而言,应引导学生多进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表现意识,提高其表达、理解、评价、综合、协调等方面能力。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合作,把群体的积极的共同的认识,转化为全班的共同认识;通过群体互助,纠正群体的局部性错误;通过群体竞争,促进群体共同进步。而不是把班级瓜分为几个孤立的部落,彼此之间互不往来,各自为阵,造成班级的硬伤。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创设机会,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群体之间参与正常的交流与合作。比如,安排优势群体中学生与弱势群体学生,其自由选择与组合结成帮扶对子,其效果会优于老师的拉郎配。在集体活动中,有意识地从不同群体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参与其中,尤其是要让被人冷落、遭人遗弃的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真情,而不致自暴自弃。即使是“志趣相投”与“共同进步”型群体,也应加强交流与合作,既让更多的同学在共同进步的基础上有一技之长,又能促进积极向上的非正式群体不断壮大。还可以在他们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他们在竞争中前进。对优势群体取得的成绩,表扬奖励应恰如其分,掌握分寸,以免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对于弱势群体,千万不要总拿他们去与那些“明星”相比,而迫使他们离班集体愈去愈远,更不能号召其他同学“不要与某人交友”、“避开某同学”、“不要总与某些同学在一起”等等。因为他们或许才是最需要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的群体,如果在他们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只会把他们从“偏集体”推向“反集体”的深渊,后果不堪设想。有经验的老师,为了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总是开展一些活动,让同学们合作与交流。如“我的爱好”、“我的性格”、“理解万岁”、“世界需要热心肠”等主题班会、竞赛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来形成班级合力,避免产生消极狭隘的“群体意识”。3、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转化核心人物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一般有其公认的代表、智囊,在某一群体中有着领袖的地位或核心作用。该生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威望与他在正式群体中的地位有时会不一致,也就是说,这些“领袖”在班级里不一定是班长、团支部书记,也许连小组长都不是,但他们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影响,可能会胜过父母的赞许、老师的评价、同学的认可。因而,有效地利用非正式群体中核心成员的作用,必然会受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我们不妨经常与这些同学接触交谈,通过他们把握该群体的思想动态,听取他们的呼
本文标题: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2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