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组理念与实践第一课导论一、教会小组的定义1、“细胞小组”(教会小组)是教会里一小撮的基督徒,约有七至十五人组成,在特定的时间内,有目的的,面对面的聚会,向着同一目标,要在基督丰盛的生命里,不断探索和成长。2、吴兰玉博士的定义:“总括而言,教会小组是指教会里一小撮的基督徒,大约七人至十二人,决心顺服主的命令作主的门徒,一起追求属灵知识与生活的长进,过彼此相爱的生活;因此定期的聚集在一起,地点可以在家里、工厂、办公室、教室、茶室、教堂里任何地方,有固定的系统资料,以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基础,分享主恩,分担重担,彼此代祷,一同在灵里学习,一齐侍奉,同心传扬福音。”根据以上的定义,我们略加总结,做进一步的了解:(1)由基督徒组成(2)一小撮的基督徒(3)共同的目标(4)在特定的时间内聚集(5)地点的选择(6)固定的系统资料(7)以基督为中心,圣经为基础(8)相交的生活(9)共同的侍奉二、教会小组的价值1、灵活性2、实践性3、参与性4、互动性三、教会小组的目的1、为了弥补传授性的不足2、为了人人侍奉的发展3、为了群体牧养的落实4、为了福音事工的推广四、教会小组的依据1、从社会的角度(1)管理的角度(2)效能的角度(3)心理的角度(4)处境的角度2、从神学的角度(1)上帝的团契(2)救赎的联合(3)独居的欠缺3、圣经的例子(教会小组的历史遗迹)(1)亚当夫妇(2)摩西的编制(3)小组的侦察(4)施洗约翰的小组(5)耶稣带领的小组(6)管理饭食的小组(7)保罗的同工组第二课小组、大组与堂会一、了解团契的组织结构堂会核心组(团长)牧者灵修组诗歌组后勤组策划组各小组组员组员组员组员组员二.小组不能取代大组1.庆典、敬拜与赞美2.专题讲道、教导3.资源分配4.号召、推动事工5.大组是大宴席,小组是家常便饭6.小组支持系统太窄,支援不足三.大组不能取代小组1.个体的牧养与关怀2.服侍的机会与学习3.组员的参与与凝聚4.小组的动力与实践四.小组、大组不能取代堂会1.堂会是以地方或区域教会为单位2.小组与大组是隶属于堂会的一项事工3.堂会是大组的推动与监督者4.堂会的侍奉与崇拜是全体信徒的责任五.负责对象1、团体负责对象(1)小组向大组负责定期参与大组聚会,顺服大组指导精神(2)大组向堂会负责参与堂会安排事工,参与堂会主日崇拜,顺服堂会指导精神2、个体负责对象(1)组员负责对象向小组负责、向组长负责(2)组长负责对象向组员负责、向小组负责、向团长负责正常的沟通、职责的履行、会议的出席、顺负的功课、倾力的协助(3)团长负责对象向大组负责、向堂会负责3、终极负责对象——我们的上帝第三课小组的要素一、崇拜(向上:神人关系)1.崇拜的原则(约4:21-24)(1)在基督里(2)以神为中心(3)心灵诚实2.崇拜的时间(1)例常的(2)特定的(3)调控的3.崇拜的内容(1)诗歌选用诗歌的原则:真理规范、圣俗有别、配合主题、摆正位置领唱诗歌的原则:忠于曲调、口唱心和、带领全体(2)祷告祷告的重要祷告的方式:传统式、自由式、点名式祷告的追求祷告的内容二.学习(向自:生命成长)1、小组的读经(1)读经的态度(2)读经的方式:齐读、轮读、启应、朗诵、默读(3)读经的分享:点名式、包揽式、自由式、轮流式2、小组的查经(1)小组查经的组要灵性的需要、互动性的学习(2)预备查经的基本步骤选择经文、熟悉经文、寻找相关工具书、个人消化、预备大纲、设计内容(3)小组查经的常用方法六何法、归纳法、问答法、分享法3、主题的学习(1)主题学习的需要针对性的学习、系统性的学习4、大组的学习(1)集体的侍奉(2)课程的学习(3)小组的交流三.相交(向内:肢体关系)1、小组的讨论(1)问题的设计(2)讨论的时间(3)讨论的方式(自由式、同桌、小队、分配)(4)资料的提供(5)归纳与应用2、小组的分享(1)分享的内容(2)分享的意义(3)分享的态度(4)分享的尺度)(5)保密3、小组的关怀(1)课室内的关怀(2)课室外的关怀(3)对家庭的关怀(4)彼此间的关怀4、小组的活动(1)活动的项目:看望的操练、发福音单张、户外运动、小组游戏、劳动服侍、其他(2)活动的意义:加强参与、学习的途径、服侍的实践、营造轻松的气氛(3)活动的设计:配合小组的目标、根据小组发展的阶段、配合成员的实际情况、富有意义与价值、真理规范的约束四、拓展(向外:福音使命)1、福音的异象2、环境的分析:社会环境,福音对象3、对象的确定4、步骤与策略(1)初步接触建立关系、真诚关顾、奉献时间、探讨生活(2)巩固阶段分享生命、探讨信仰、个人布道、介绍组员、邀请聚会(3)初入小组营造气氛、尊重言论、特别关顾、心理疏导、信仰栽培(4)加入小组信仰告白、加入教会、参与侍奉、灵命成长、引人归主五、分组第四课组长的侍奉一、侍奉的角色1、组长是一位领袖2、组长是一位牧者3、组长是一位导师4、组长是一位守望者5、组长是上帝的工人二、侍奉的资格1、重生的信徒2、活泼的灵性3、美好的品格4、侍奉的负担5、基本的训练三、侍奉的态度1、迫切的使命感2、强烈的责任心3、委身的心志4、感恩的心态5、顺服的心理6、进取的心志四、侍奉的动力1、来自祷告2、来自读经3、来自主爱4、来自团队5、来自目标6、来自信心7、来自奖赏五、侍奉的魅力1、尊重组员——获得尊重的基础8、把握主动——走在前头的人生2、耐心聆听——打开心灵的钥匙9、积极乐观——推动侍奉的动力3、给予回应——领袖负责的表现10、忠心负责——敬职工人的见证4、以身作则——成为组员的楷模11、不耻下问——谦虚可敬的形象5、真诚关爱——心灵相通的桥梁12、热情相待——融化冰冷的心灵6、诚信正直——获得信任的基础13、分工合作——发挥肢体的功能7、殷勤服侍——领袖侍奉的生涯第五课组长的基本事工一、确定小组聚会1、时间2、地点3、内容二、带领小组聚会1、预备2、开始3、过程4、结束5、跟进三、建立小组档案1、小组聚会的记录2、小组成员的档案3、小组要是的摘记4、小组议会的记录四、拟定小组目标1、目标的种类2、目标的条款3、目标的分寸4、目标的确定5、目标的实施6、目标的修订7、新目标的产生五、制定小组公约1、公约的目的2、公约的内容(1)小组约章的要素是一个属灵性的约章、是一个个体性的约章、是一个关系性的约章、是一个纪律性的约章、是一个志向性约章(2)小组约章的例子我愿意每次准时出席小组聚会,除非有不得已的拦阻;我愿意按时出席主日崇拜,不随意缺席;我愿意学习诚实,开放自己,改变自己,虚心求教;我愿意参与小组的一切活动;包括讨论、祷告、服侍等;竭力追求灵性上的长进;我愿意决志虔守灵修,每日读经祷告。决志人姓名——日期——(3)公约的达成(4)公约的签署六、规范与维护小组纪律1、纪律的必要2、纪律与公约3、纪律的规范4、纪律的执行5、处理的技巧七、召开小组议会1、必要性2、拟定计划进程3、特殊人事探讨八、关顾小组成员1、牧养的责任2、课堂上的关顾3、课堂外的关顾4、牧养的反思九、分配小组事工1、目的(1)众人参与——可以激发组员的积极性(2)众人协力——可以分担组长的重担(3)众人承担——可以提供他们侍奉的学习与机会(4)众人努力——可以有效推动小组事工发展(5)众人合作——可以建立组员的团队归属感和团队精神(6)众人侍奉——可以让他们确定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2、如何分配与委任(1)拟定需要做的事(2)知道需要怎样的人(3)物色合适的人选(4)列明工作大纲和责任范围(5)以行动展示(6)实地训练(7)完全交托十、引导小组成长1、“质”的提升2、“量”的增加
本文标题:小组理念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3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