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荆轲刺秦王 第二课时
《荆轲刺秦王》之“易水诀别”诀别前的情况一、秦军压境,燕国危矣!太子催促荆轲。二、荆轲刺秦预备:1、信物2、匕首3、助手7.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之)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等待的人(盖聂)和(他)一起去住在远处因而留下来等待迟:形作意动,以……为迟,认为他迟。……者,……也。什么句式?所以……者,固定结构:……的原因。请,敬语,翻译为“请允许”要求背诵段落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1.白衣冠:穿上白衣戴上白帽来,名作动。2.荆轲和而歌。而,连词,表修饰,可译为“……着”。3.就车而去。就,踏上,登上。而,承接。此段的音乐描写历来被人称道,音乐描写在本段有什么作用呢?渲染一种气氛:变徵:悲凉;羽声,慷慨;歌词,悲壮。衬托人物心境:高渐离,痛惜勉励;荆轲:悲壮;士兵,凄凉悲怆。(上:名作动)研读“易水送别”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2、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歌欣赏小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音乐描写对烘托人物心境、渲染氛围有非常微妙的功效。大家在学写作中不妨大胆尝试。作业1.背诵“易水诀别”一段。2.填写第五课练习册“预习与梳理”部分,熟读课文,准确掌握课文内容。
本文标题:荆轲刺秦王 第二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55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