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雷电风险评估报告第一章:雷击风险评估概论1.1雷击风险评估的概念1.2雷击风险评估的依据的原则1.3雷击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1.4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其术语定义第二章:大楼易损性分析2.1损害类型及损害成因2.2雷电闪击损害次数第三章:风险分析和计算3.1雷击损害风险评估相关数据3.2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第四章:防雷设计施工指导意见4.1防雷的基本原则4.2相关资料第一章:雷击风险评估概述1.1雷击风险评估的概念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认识和评价风险,进而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得到与所关注的风险相关的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通过一个合适的评估模式对风险的大小进行判断,并且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强度的概率分布表示出来。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就是提供决策服务以减少损失。因而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风险描述、风险估计以及风险控制。1.1.1风险评估规则和内容具体来讲,一个完整详尽的风险评估包括以下内容:(1)损害范围:自然单元中的反作用力。包括死亡、伤害、生产或经营损失等;例如雷电损害范围包括:生物伤害;物理损害;电气和电子系统失效。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可能包括人员生命损失、公众服务损失、文化遗产损失和经济损失。(2)发生概率:相关频率的估计,这些频率可以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例如不同损害源以及不同强度损害源发生的频率、不同损失类型及不同损失严重程度的损失发生的频率等。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一般将雷击产生的风险分量分为八种,相应的概率类型也有八种。(3)不确定性:计算信息化中、复杂系统中或评估风险预言的不确定性;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数据不全面、不可靠,评估方法不完善将导致风险评估结论吧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应该得到一定的评估。(4)普遍性:损害的地理分布;例如,由于雷电主要发生在强对流天气系统中,而强对流天气系统的产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有很大关系,因而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有着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5)持续性:损害的持续时间;(6)可逆性:损害的可恢复性;(7)延迟效应:起始时间和实际损害时间的延迟期;(8)潜在应用:广泛的社会影响,风险会产生社会冲突或暴行。以雷电灾害为例,根据雷电灾害出现的先验分布和未来发生的条件概率分布以及建立是损失函数,应用统计决策理论可做以下三方面评估:一是损失频率的评估,如针对某区域的雷击引起损失的频数、针对某行业或某系统的雷击引起损失的频数、针对某具体的建筑物引起损失的年预计雷击次数等。从防雷角度分析,地闪发生的频数是确定雷电对人畜和建筑物安全构成的最重要的参数。二是灾害发生严重程度的可能性评估。利用风险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判断风险的严重性。国际上一般将风险划分为极高风险、高等风险、中等风险和低等风险的严重性。三是如何以最少投资以换取防灾抗灾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决策手段评估。1.2雷击风险评估所依据的原则实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应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结合当地雷电灾害预警能力、应急影响能力和现场勘测报告以及雷暴天气卫星云图、雷暴天气大气环流形式、雷暴天气雷达回波、闪电定位等相关资料和数据及评估对象所在地的地理信息系统资料,通过高性能计算机,应用数学模型对评估对象的雷电灾害风险进行分析、处理、计算、评估,并编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1.2.1基本原则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时,明确评估原则是十分必要的。一般应掌握以下几个评估原则:(1)必须保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所依据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资料的完整性主要是雷电环境分析所用的历史资料必须有足够的年份。目前,传统的雷电观测资料一般都有30年以上的资料积累。由于历史数据量较大,统计分析出来的规律比较有意义。根据这些数据建立的雷电风险概率分布,可以比较好地揭示雷电灾害发生频率的统计规律。但由于传统的雷电观测资料只记录雷电发生的时间,没有雷电流强度的记录,并且不能区分云闪和地闪,所以雷电灾害损失程度与雷电流之间的关系等规律无法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虽然近几年已经有了更全面的闪电定位系统观测资料,但由于年份太短,统计意义比较有限。此外,由于闪电定位系统设备性能还不完善,标定工作也末有效进行,故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也不能得到保障,只可以作为参考资料使用来反映一些趋势性的规律。(2)必须保证评估现场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在风险评估工作中,要认真调阅基建档案,仔细进行现场勘查,确保评估现场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为雷电易损性分析打下基础。(3)应认真调查被评估对象雷击史,并加以认真分析,根据以往雷击史分析的结果最容易判断出雷电灾害危险源、雷电引入通道以及防雷话环节的薄弱处。这有助于提高雷电危险性分析和易损性分析的标准度。(4)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选择符合其使用范围的评估标准。应该根据评估对象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处理问题。一些风险评估注重人身伤害评估,一些注重公共服务损失评估,更多的需要同时考虑经济损失评估。目前有多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可供使用,但每个标准或规范都有局限性。评估时要选择合适的标准,有的标准甚至需要做到变通处理后才能使用。由于各种技术和产品的更新于发展日新月异,评估方法和标准需不断更新和完善。特别是LEMP危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时,通信、电子和网络等行业的发展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5)重视风险承担者的参与。风险对于不同的评估主体具有不确定性,风险评估应该考虑评估主体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但涉及人身伤害和环境危害的除外。(6)评估报告中风险控制对策应该考虑雷电防护的必要性和经济合理性,大多数情况下应进行费用的分析,是防雷工程涉及方案和设计参数的选择具备高效、合理和可操作性。1.3雷击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1.3.1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流程(1)工作流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在国家法律框架内进行,符合气象主管机构的管理要求。在开展评估工作时,作为评估主体的评估者,以评价对象为中心,选择合适的评估标准,确定有效的评估方法,对评估椅子分析与计算,得出全面而标准的评估结论,按照评估结论提出适当的防护措施。一般而言,评估工作的工作流程为:第一,接受委托,确定评估对象,明确评估范围;第二,收集资料,包括雷电环境资料、地理信息资料、建设工程土建资料以及设备资料;第三,进行工程分析,主要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第四,进行现场勘测与调研;第五,选择评估标准,包括评估体系、评估指标及其基准值,确定评估方法包括评估公式,制定评估方案;第六,进行分析与评估;第七,提供评估结论包括评估等级,编制评估报告,报告内需提出适当的对策与相应的措施;第八,提交报告给用户或主管部门。(2)技术流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方程是:R=NPL所以风险评估的技术步骤应围绕危险事件的次数N,损害概率P、损失L来展开。当选定了风险容许值的上限,风向评估技术流程允许选择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以把风险减少到容许限度之内。对建筑物或服务设施进行防雷保护的决定、以及保护措施的选择应当按照IEC62305-1进行。应当执行以下程序;(1)识别需要保护对象及其特性;(2)识别需要保护对象中所有类型的损失以及相应的风险R(R2到R4);(3)计算每种类型损失相应的风险R(R2到R4);(4)通过将建筑物风险R1,R2和R3与风险容许值RT作比较来评价保护需要;(5)如果需要保护,选择合适的保护措施;(6)再行计算采取保护措施后的风险值并与风险容许值RT作比较,直至符合要求。1.3.2基本规定1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工作分为预评估、方案评估与现状评估。2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程序如图:3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工作包括现接受委托制定评估方案资料收集(现场勘测、调查询问等)评估资料分析、处理与计算撰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场勘测和资料的计算分析及结果评价,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应由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机构或具备相应评估资质的单位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应参加培训经考核并取得防雷专业技术资格证,持证上岗。4评估单位接受委托后,评估单位应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制定评估方案,并报气象防雷主管机构备案后实施。评估方案应包含人员组织、方案实施技术路线和进度以及相关的设备设施贮备等。5委托方应根据评估需要,向评估单位提供以下资料:工程总平面图、地形图、地勘报告、工程初步设计图、初步设计说明等,并对其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6评估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并结合评估方案客观、公正的进行勘测等工作,搜集并获取相关技术资料;现场勘测数据应按规定格式用钢笔或签字笔认真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记录应具有唯一识别性并保存至少一年。7评估单位应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结合现场勘测报告及气象卫星云图、雷达回波、闪电定位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计算,并撰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8评估报告必须结论准确、用词规范、文字简练,对于当事方容易混淆的术语和概念可书面予以解释。9评估人员应遵守委托方的保密制度,不得对外泄露委托方受法律法规保护的资料及信息。10经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后的方案,施工时不得任意更改;经评估否定的方案,应重新设计,重新评估。施工中如发现实际情况与评估时所提交的资料不符,应补充必要的资料,重新评估。11新建建设项目应根据其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预评估、方案评估和项目建成后现状评估。对于既有建筑物应定期实行现状评估,易燃易爆场所每两年评估一次,民用建筑每五年评估一次。12雷电灾害评估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1)评估单位的资质和评估人员的防雷专业技术资格证书;(2)单位的评估委托书;(3)评估资料的原始来源;(4)评估的具体内容;(5)对策措施和建议;(6)其它资料。13大气雷电环境评价5.1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根据项目所在地气象卫星云图、雷达回波、闪电定位等资料确定其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确定雷电主导方向、次主导方向等。5.2雷电流散流分布特征根据现场勘测所得土壤电阻率资料分析项目所在地雷电流散流分布特征。5.3年预计雷击次数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及建筑物本身的情况,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附录A)。5.4进行建设项目预评估时,应根据该项目所在地大气雷电环境状况,对评估项目的选址及功能分区布局从雷电防护的角度提出意见。1.4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其术语定义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正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IEC61024-1:1998建筑物防雷第1部分通则IEC61662:1995雷击损害风险的评估IEC60364:建筑物的电气设施IEC60479:人畜的电流效应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雷击损害风险评估evaluationoflightningstrikerisk根据雷击大地导致人员、财产损失程度确定保护等级、类别的一种综合计算、分析方法。防雷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合。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目的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非线性元件。防雷区Lightningprotectionzone,LPZ需要规定和控制雷击电磁脉冲环境的区域。土壤电阻率earthresistivity表征土壤导电性能的参数,为单位体积土壤的阻抗。损害概率PX(probabilityofdamagePX)一次危险事件导致需保护对象受损的概率。损失LX(LossLX)一次危险事件引起的与某种损害类型相对应的平均损失量,与需保护对象的价值(人员和货物)有关。风险R(riskR)雷击引起的年均可能损失量(人员和货物),与需保护对象的价值总量有关。风险分量Rx(riskcomponentRx)取决于损害源和损害类型的部分风险。容许的风险RT
本文标题:雷电风险评估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