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新要求,依据《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和背景(一)“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就“十一五”时期,我市教育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内涵质量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域教育能力保持全国前列。基础教育优质协调发展。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基本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加固工程,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学前教育纳入全市民心工程,着力建设了一批公办幼儿园。发挥优质高中的引领作用,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职业教育凸显特色优势。全面完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高水平举办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启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天津模式特色更加突出。完成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工程建设,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7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级示范校和骨干校。51个实训基地得到中央财政支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国家重点学科增加到88个。新增2个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全市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49个。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中14所普通高校被评为优秀,8项成果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所高校更名为大学,新增3所高职学院和2所独立学院,师范大学、理工大学、工业大学、职业大学等新校区和软件学院投入使用。高校技术开发和转让6100多项,技术交易额45亿元。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达到4500人,五年累计毕业普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达到48.3万和5.2万人,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5年。终身教育取得新的进展。终身学习制度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机制更加灵活。农村成人教育三级办学和市区社区教育网络日益完备。有8个区县入选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和学习资源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成人本专科五年累计毕业生超过14.1万人,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7.3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超过6万人,参加非学历教育和培训的人员年均超过百万人次。老年人大学教育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全面推开,高等学校质量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健全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行中考体育考试制度改革,完善中高考改革方案。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师德建设取得新的进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成效显著,新增两院院士5名、长江学者40名、科技创新团队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6个、天津特聘教授74名。实施基础教育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和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一批名师名校长和农村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强化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到50%。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实施滨海双百科技特派员计划。建立滨海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六大产学研战略联盟、七个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和八个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建设百个品牌特色专业。由高校牵头和参与的全市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高校科研经费年均增长18%,专利授权量年增长25%,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及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占全市的比例,分别为50%、83%和31%。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外国留学生超过1.5万人,保持全国第三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发展到62个。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14所、孔子课堂16个。积极参与千人计划的实施,引进一批高层次海归人才。3所高校成为教育部教育援外项目单位。多次举办高层次国际教育论坛。各类骨干教师国外培训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教育更加公平普惠。率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对重度残疾学龄儿童实行送教上门服务。完成改制学校规范整顿工作。先后落实中职和普通高中相关学生资助政策,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新机制下累计发放高校助学贷款7亿元,政府奖助学金超过10.7亿元。采取与市民同等的政策,有序解决了17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学前和义务教育问题。和谐校园建设全面推进。建立和谐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了校园安全稳定责任制。推行校方责任险和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教育风险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实施校园环境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净化美化绿化水平。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高校债务化解工作实现重大突破,为高校全力以赴抓质量创造了条件。(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才是根本,科技是关键,而基础在教育。尽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使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加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着力提高教育服务能力,这是新时期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新阶段教育具有了新特征。优质、公平和多样化的教育,日益成为主导性的需求;质量型和内涵型发展,日益成为主导性发展方式;从人的发展和社会功能双向评价教育,日益成为主导性价值取向。这些重要变化,要求我市教育必须在内涵品质上有一个更大提升,必须在推动区域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活跃期。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正处在新的起点上,同时也面临着深层矛盾和体制障碍,破解这些问题关键靠改革创新。国家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推进各项改革,必将带来新一轮教育思想解放。人口变化对学校布局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增加,我市各学龄段常住人口将出现不同程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全市中小学学段学龄人口比“十一五”末增长30%左右,特别是滨海新区、新四区以及个别农村区县学龄人口增幅较大,对教育资源配置带来很大压力。同时,随着我市城镇化步伐加快,对学校布局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我市教育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在理念、质量和机制等方面,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水平有待提高,高中教育特色不够鲜明,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依然突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需要深化,引领示范作用有待加强,继续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学习型城市建设需要加快步伐。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还不够强,服务区域发展能力还有差距。高水平领军人才相对不足,教师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投入需要加大,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有待完善。二、指导思想、战略重点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主线,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内涵、提高质量,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天津教育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二)战略重点“十二五”时期,是天津教育着力提升内涵质量,在若干改革领域当好全国排头兵的五年;是着力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提高知识贡献、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五年;是着力建设教育人才高地,实现更加公平普惠、学有优教的五年;是着力提高影响力和发展活力,办出具有天津特色、天津风格和天津气派教育的五年。——在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上下功夫。扩大公办园规模,规范民办园发展,提升办园质量,努力破解“入园难”问题。——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建设海河教育园区引领平台,办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完善工学结合机制,广泛开展社会培训,努力成为全国职教改革创新的示范。——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上下功夫。完善培训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努力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在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实施高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计划,完善服务区域引导政策,努力提升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解决关键技术和推动成果转化的能力。(三)主要目标到2015年,形成更为突出的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基本建成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市和创新型城市,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基本形成激发受教育者发展潜能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基本形成均衡协调、优质开放的学校新布局,基本形成满足全体市民学习需求的现代教育新体系,基本形成有力支撑区域科学发展的教育新格局,基本形成确保人人平等享受公共教育服务的政策新框架。——事业发展保持全国前列。学前三年入园率超过96%,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超过4700人,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5年。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达到70%。普通高校在校国外留学生比例达到5%以上。——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形成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人文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教育的选择性、优质性和特色性更加明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教育优质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引领示范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终身教育开放完备发展。——公平性普惠性更加突出。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城乡、区域教育更加协调,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实现较高水平的均等。形成更加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切实得到保障。办好民族学校和少数民族班。——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教育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实现新的突破,教育教学更加符合自身规律,更加有利于激发师生发展潜能。现代学校制度加快建设,进一步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区域教育合作不断加强,教育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更加紧密,争取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实现重大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成效。构建起与天津城市定位相匹配、与产业结构布局相衔接、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的教育服务体系,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文化引领能力显著增强。三、主要任务为确保“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要着力实施“八项发展计划”、“七大建设工程”和“七方面改革项目”。(一)德育引领发展计划发展目标: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基本形成大中小学德育内容衔接递进,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相互联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显著增强。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德育内容体系。明确不同学段德育重点,开展分层递进、有机衔接、贴近生活的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公民意识和道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重视学生意志品质磨砺和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加强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进一步创新德育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开发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德育课程和学科案例、课件。充分发挥网络德育的特点和优势,组织健康有益的网络活动,建设德育资源网络共享平台,拓展学校德育空间。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德育体验功能,建设校内外德育基地,完善德育实践体系,健全志愿者活动等服务实践的认证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育人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完善青少年教育工作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育人功能,实施高雅文化教育项目,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建设德育特色学校,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进一步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健全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机制,完善学校德育工作激励机制,切实把德育工作的各项要
本文标题: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7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