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亚太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亞太區域經濟發展分析意義為何?定義有哪些?包函內容?應用現況?研究範圍區域集團化以及全球化發展是當前和未來人類經濟、社會、政治發展的主要趨勢。兩次世界大戰後,全球形成資本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意識形態對立,直至八0年代末,蘇聯東歐集團解體,國際社會進入後冷戰時期的經濟較勁,在此階段,面對全球市場的劇烈競爭,區域經濟整合業已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主流。隨著一九九九年歐元的誕生,全球三大區域經濟組織不僅在國際金融市場展開美元、日圓以及歐元的角逐,更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商談判的同時,以區域貿易自由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形成區域貿易壁壘,未來全球化發展似是漫漫長路。而面對此一國際經濟環境的發展趨勢,中國大陸以其快速的經濟發展成為未來影響亞太地區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大陸是否能持續經濟、社會、政治穩定發展?即成為眾所矚目的問題。另方面,面對區域經濟整合趨勢,以及中國大陸的發展潛力,未來台灣永續經營的利基為何?都是吾人所關切的未來議題。依W.H.Miernyk之定義,「區域科學」(regionalscience)或「區域研究」(regionalstudies)是社會、經濟、政治及行為等現象中,含有空間概念者之研究的科學。而區域科學中,以經濟觀點研究的部分即為「區域經濟學」。換言之,區域經濟學是以經濟學觀點來研究:在資源分配不均又無法完全自由移動的世界中,各個地區之差異,及地區間關係之科學。因此,區域經濟學是一門具備科際整合特性的學科。另一方面,就區域經濟研究的對象而言,「區域經濟」涵括兩個範疇的研究:一是,針對單一國家內部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的問題,尋求縮小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的策略研究;例如,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地區經濟計劃等。二是,超越國家地理概念的區域經濟整合;例如:圖們江開發計劃、東南亞國協東部成長區(EAGA)、世界三大區域經濟組織等。區域整合是當前及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目前世界三大區域整合體分別為:歐洲聯盟(EuropeanUnion,EU);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AmericaFreeTradeArea,NAFTA);以及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EconomicCommunity,APEC)。三者中,以EU的整合歷時最久,整合的程度亦最成熟,不僅已達人員、商品、勞務、資本自由移動的「單一市場」(SingleMarket)目標,更完成區域法定貨幣──歐元(EUR)的啟用。亞太地區的整合構想雖緣自一九六O年代日本所提出的太平洋盆地經濟合作,但自APEC成立以來,強調以亞洲瀕太平洋國家為主要經貿合作關係的「亞洲主義」,與主張「亞洲─太平洋」區域經貿關係的「亞太主義」路線之爭,一直是亞太區域整合的障礙,而各國因應亞洲經濟危機的策略,更加深區域經濟合作的困難關於「整合」一詞的概念或定義莫衷一是,有部份學者將其詮釋為統一(unification)或合作(cooperation),但無論是統一或合作,都未能將「整合」一詞中所涵概的「互動」特性以及「發展趨勢」特性清楚表達。此外,「整合」更有別於「融(溶)合」(mixture),因為融合講的是「融化匯合為一」;就像世人所謂「美國是民族的大熔爐」,由於高度的民主化,不管白人、黑人、黃種人,毋論亞洲、非洲、歐洲種族,幾代世居下來,對於自己母國的認知與了解幾乎消失殆盡;吾人所戲稱的「黃香蕉」(Bananas)即意指,移居美國的亞裔族群雖然有著黃皮膚,但是在民族性上已被融合為更具西方特質的族群。亞太區域經濟發展分析報告涵蓋年度範圍?主題的發展起源?重要事件的時程?歷史過程目前亞太區域經濟組織體共有三種主要模式,第一個是經濟論壇的模式,例如APEC。APEC成立於1989年,重要進展是在1994年11月的部長級會議,當時高峰會議在茂物(雅加達郊區之避暑地)舉行,與會成員共達18個。會後發表的「茂物宣言」,明白宣示已開發國家在西元2010年,開發中國家在2020年完成貿易自由化,揭示了亞太地區成為亞太共同體的遠景。到了2002年在墨西哥召開,會員已經到達了21個國家。第二個模式是準關稅領域模式,例如ASEAN。東協(ASEAN)在1967年8月份,由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汶萊及新加坡等六國代表,在泰國曼谷簽署「東南亞國家聯盟宣言」而正式成立。到了1999年,增加了柬埔寨、越南、寮國、緬甸等,擴大成為10個會員國。根據東協的自由貿易政策規劃,東協自由貿易區在1993年開始實施,有其一定的成效,東協(六國)內部貿易額從1995年的1,237億美元,到2003年已上升到1687億美元4。東協已經在2003年完成自由貿易區的建構,各成員國的關稅降到0至5%,至於剛加入的國家,例如緬甸、柬埔寨、越南、寮國,可以延緩到2006年至2008年。東協的內部整合已開始由FTA逐步往關稅同盟,甚至東協共同經濟體(ASEANEconomicCommunity,AEC)邁進。2003年10月7日在印尼峇里島召開的第9屆東協高峰會中簽署「峇里協約二號(BaliConcordⅡ)」,東協各國表示希望在2020年以前能強化彼此的整合關係,以轉型成為東協經濟共同體。而東協各成員國也開始以東協的共同名義,對外洽簽各種經貿合作協定,例如2002年11月中國與東協簽訂「東協與中國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並於2003年10月6日宣布將於2010年成立雙邊自由貿易區(ASEAN-ChinaFTA,ACFTA),2004年1月1日則開始執行「早期收穫計畫」(EarlyHarvestProgramme,EHP),進行雙邊第一批關稅減免行動;2004年11月29日東協更進一步與中國簽署「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貨物貿易架構協定」。因此,東協目前的發展可以「準關稅同盟」視之。第三個模式是最近蓬勃發展起來的FTA。FTA發展,除了雙邊的FTA(例如:美國與新加坡FTA;新加坡與日本FTA)外,還有一些正在談判協商中的多邊區域自由貿易區,包括「東協加三」及「中日韓三邊自由貿易區」。在一九九九年WTO總理事會議在西雅圖舉行,因多邊協商進展不順利,很多國家只好利用FTA進行雙邊的經貿協商。在這種趨勢下雙邊的FTA也在亞洲蓬勃發展,日本、韓國、中國、新加坡、泰國、紐西蘭、澳洲及香港皆和亞洲區域內或區域外的國家皆有洽簽FTA(詳見表1)。這裡頭最積極和主動簽定雙邊FTA的是新加坡,但從2002年之後,日本也在積極的迎頭趕上。最有策略的應屬韓國和新加坡;而對我最排斥和不利的是中國所推動的多邊FTA。壹、雙邊FTA新加坡與日本皆積極推動FTA,意欲成為雙邊談判的亞洲樞紐(hub),以成為區域中心。新加坡是亞洲區域推動FTA最活躍、最有成果的國家之一,除了本身即屬東協集團一員之外,更已經與日本、紐西蘭、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澳洲、美國等簽訂雙邊貿易協定,此舉應有戰略層次的考量。日本則是在這幾年轉而積極推動FTA,目前已與新加坡、墨西哥簽訂FTA,日本並與ASEAN、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韓國、智利、印尼、汶萊、中國、韓國等研議成立FTA或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韓國雖然沒有與日本一樣積極地推動FTA,但是韓國非常有策略地佈署FTA。韓國為了要在NAFTA成為FTAA之前,先和智利簽訂FTA,透過智利當窗口,不但能夠享受南方共同市場的利益,當FTAA成立之後,更可以透過智利這個窗口和FTAA的會員國享受貿易的便捷化與投資優惠。因此可以說智利是韓國在美洲區域經濟的窗口。再來為了要打入歐盟,韓國和北歐四小國簽訂FTA,利用北歐四小國作為韓國的貨品進入歐盟的跳板。然後韓國和新加坡簽訂FTA,其用意也是想利用新加坡作為韓國的貨品進入到ASEAN及ASEAN加中國FTA的市場。新加坡在簽訂FTA上也是非常有策略,在歐洲方面和歐盟簽訂FTA,在美洲方面和美國及智利也都簽訂FTA,目前也正和加拿大及墨西哥洽簽中;這些FTA是新加坡在美洲的窗口。然後新加坡在亞洲和主要的三個強國,和日本及韓國已簽有FTA,和中國的FTA也正研議洽簽中。和韓國比起來,新加坡能夠這麼樣仔細順利在三大經濟圈裡頭佈署FTA,主要是因為新加坡沒有農業的考量,因此新加坡模式並不是任何國家可以模仿的。貮、多邊FTA在亞洲地區最積極推動多邊FTA的是中國和ASEAN。雖然ASEAN10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尤其是亞太地區的經濟活動,他們經常立場一致,發表他們的看法,為ASEAN爭取權益。但該組織最脆弱的一環是,他們沒有經濟大國參與在裡頭,因此在遇到經濟危機的時候,就顯得脆弱而容易遭遇到打擊。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即暴露了該弱點,面對危機的時候,東協國家一籌莫展、各自為政、缺乏協調及共同的解決之道,也缺乏有能力出來解決問題及協調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迎接未來可能的經濟挑戰和全球化、區域化的挑戰,東協國家改變其經濟戰略,加強與所有東亞國家─尤其是該地區的大國─和經濟強國,例如中國、日本、韓國的團結與合作。東協把同東亞的合作視為重要的對外戰略,因此在1997年12月,促成東協和中、日、韓領導人非正式的會晤機制的建立。到了1999年12月份,東協與中、日、韓簽署了「東亞合作聯合聲明」,確定了東亞國家全面的長期合作框架。亞太區域經濟發展分析應用在商業或是供應練的哪些環節?有無地域性?國家別?包含哪些國家或是地區?郭建中說,台灣經濟正面臨一項課題,就是我們要如何應用WTO與FTA來擴展台灣的區域經濟發展空間。「亞太區域經濟合作從十二個國家增加至二十一個國家,在區內貿易總額佔全球貿易總額達四五%,三大區域經濟體(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裡排名第一!」可是,台灣推動FTA受阻,三通又是不得不面對的考驗,要如何保有自己的優勢,才不會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缺席?於是在商業應用上,政府可以避免三通後可能發生的危機,如有些大幅投資中國的廠商,將中國廉價製造成品回傾台灣,造成台灣市場惡性削價競爭,必須採取管制措施。又如垂直分工的某部門外移,弱化台灣現存的產業聚集優勢,甚至要嚴防台商將生產過剩的低價零組件與半成品回銷台灣,破壞台灣本土產業群聚的共生鏈。基本上,台灣的地理位置就有不可替代性,加上台灣已經和許多國家有航權往來,是國際運籌上的優越,中國一時之間無法取代。以日本7-ELEVEN為例,日本7-ELEVEN架上的貨物都是經由台灣廠商幫忙運籌,先在台灣將各地貨物集中管理,再運送到日本各地。「這不只是台灣和日本的關係而已,我們應該善用運籌中心的優勢。」除此之外,台灣最可貴的是長時間累積的「信用」與管理能力,都是中國廠商無法一蹴可幾。「如果我們把自身的優勢強化,就不用一直看著中國市場,而是看世界性的市場。」亞洲區域經濟整合國家一覽表日本已簽署:新加坡、墨西哥洽簽中:泰國、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研議中:ASEAN、智利、印尼、汶萊、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韓國、澳洲、ASEAN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韓國已簽署:智利、新加坡、北歐四小國洽簽中:加拿大、ASEAN研議中:ASEAN、中國、日本、美國、紐西蘭、ASEAN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新加坡己簽署:日本、紐西蘭、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FTA)、澳洲、美國、約旦、韓國、巴林、吉爾吉斯、智利、汶萊;「紐、新、智、汶萊」4國FTA洽簽中:加拿大、墨西哥、印度、伊朗;「新、智、紐」”太平洋-3”FTA研議中:歐盟、中國紐西蘭已簽署:澳洲、新加坡、「紐、新、智、汶萊」4國FTA洽簽中:中國、泰國;CER澳紐緊密關係協定;「新加坡、智利、紐西蘭」”太平洋-3”FTA;香港研議中:韓國、智利澳洲已簽署:紐西蘭、新加坡、泰國、美國洽簽中:CER澳紐緊密關係協定研議中:日本香港已簽署:中港CEPA洽簽中:紐西蘭研議中:中、港、澳(門)自由貿易區ASEAN已簽訂:東協自由貿易協定(AFTA)、ASEAN+CHINA自由貿易區洽簽中:CER澳紐緊密關係協定研議中:ASEAN+Japan、ASEAN+Korea、ASEAN+India、ASEAN+EU、美國泰國已簽署:巴林、澳洲洽簽中:智利、墨西哥、秘魯、印度、日本、紐西蘭研議中:美國中國已簽署:中國-香港CEPA、中國
本文标题:亚太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