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产业链整合与区域经济发展
新兴产业、产业链整合与区域经济发展殷醒民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13年11月1讨论六个话题收入倍增的动力:工业增长开放和知识交流促进增长的范例资本深化与工业竞争力的增强区域的技术深化、创新与经济持续增长技术创新的方向与重点:如何理解和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2一、收入倍增的动力:工业增长2000年,中国经济总量(以GDP测算)不到10万亿元,2010年则达到了40万亿元以上,2012年接近52万亿元左右。一个问题是:未来1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什么水平?如果以美元来计算,2020年的中国经济总量会有多少呢?应当如何分析2014-202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3小康社会:人均产出(GDP)的倍增人均产出(人民币元)美元值1978381300/8019901644300200078589002倍增长20103001542703倍增长20113518153002012400006200201663000100002020100000150004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5050100150200250GDP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及其实现的路径6中国年份人均GDP当年美元美国年份人均GDP当年美元19501900197049511990344199023700200084020003410020104270,是美国的1/112010473401970-2010,10倍增长率20201万是美国的1/8;1.5万美元则美国是1/5。2020,增长45%650002050,14-16万美元,是美国的70~80%2050,20万美元现代化国家的动态含义2013-2030年的中国年均增长率应在10%左右的水平,2030年的人均GDP达到3.6万美元。2030-2050年的年增长率在7%左右的水平,2050年的人均GDP接近14万美元,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家”的长期目标。实现路径:各个区域的全面工业化、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7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更替工业,主要是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是各个区域经济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原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结构的动态调整速度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增长率和增长潜力。请记住这一重要判断:包括江苏、广东、山东在内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本质仍然是工业化和技术化,任何的劳动力结构、出口产品结构和技术变动因素均显示了这一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城镇化程度的最根本基础是工业化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是什么呢?8正在快速升级的制造业结构9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20032008200920102011纺织服装化学钢铁机械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及通信讨论2003年和2009年全国制造业产值增长12.74万亿元:47.92万亿元,翻了近两番。2010年的制造业名义产值比2009年增长27.21%。2011年的制造业名义产值增长22.3%,达到73.40万亿元。2013年将达到100万亿元。那些产业增长得更快呢?10制造业产值结构变动(%)112003食品制造纺织服装石化制药冶金工业机械制造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信息其他2011食品制造纺织服装石化制药冶金工业机械制造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信息其他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趋势200320082011食品制造与加工6.637.177.93纺织、服装8.766.996.29石油加工4.905.135.03化学工业7.267.698.29制药工业2.271.782.04钢铁工业7.8610.138.73有色金属冶炼2.804.754.89通用机械设备4.495.595.58专用机械设备3.013.293.56运输设备8.817.578.62电气机械6.226.897.01电子与信息12.449.958.69其他24.5523.1723.3412省级、次级、县级区域工业发展问题讨论问题一:为什么重化工业是一个无法跨越的工业化门槛?问题二:如何分析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技术产业内部的技术因素测定?问题三:区域内部如何应对产业结构变动、产业振兴和技术创新的趋势?13二、开放和知识交流促进增长的范例中国区域工业化的“外生”特征与开放战略。2011年,商品出口占全国的39%;吸引外资占全国的54%。经济发展的高度开放使技术的供给发生了变化:外资和外贸在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实际作用,就是技术扩散有利于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振兴的推动力是人均收入的上升和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支撑了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14长江三角洲与山东开放水平的比较出口亿美元外方投资外方投资20002011截止2000年底截止2011年底上海253.522096.74380.841841江苏257.673125.90291.672612浙江194.432163.50105.39912合计705.627386.14677.905365占全国比重28.32%38.91%20.10%38.85%全国2492.0318983.813371.9913810山东155.291257.13138.47616占全国比重6.236.624.114.4615人均收入增长的差异性2001,元美元2011,元美元增长倍数上海37382384282560127832.3江苏1292215616229096445浙江146551771592499173416讨论长江三角洲占全国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从2005年的17.50%上升到2010年的20.16%,就业创造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为什么上海人均收入增长率会大大低于江浙两省?如何从区域发展战略上去探讨“退二进三”时间的把握?判断结构升级的成功或不成功的指标是什么?17讨论2012年,江苏和浙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万美元,经济增长进入到一个以工业技术升级和以技术为基本特征的发展阶段。如何分析和判断长江三角洲及其他区域的增长前景呢?18三、区域工业竞争力增强的原因可以把高增长归于一种或更多要素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资本积累,包括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积累,以及技术进步的速率。现代化国家或者区域的基本特征:巨大的资本积累量和增长率。19增长动力分析1、产业集聚度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对其他区域是有借鉴意义的。2、一个比全国更加快速的结构升级率,提高了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尤其是重化工业和技术产业。3、制造业资本深化的真实故事4、区域要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讨论201、产业集聚的空间布局特点制造业集聚区或工业区的兴起。拥有2000万的制造业劳动力,使得长江三角洲区域工业化的广度与深度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江苏拥有1000万制造业劳动力,浙江拥有700万制造业劳动力,上海有240万劳动力。国际比较:美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数是1600万人,日本是1000万人,德国是800万人。广东和山东的工业劳动力分别是1451万人和860万人,而人口分别为10505万人和9637万人。21长江三角洲82个工业区的空间分布22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及未来发展模式长江三角洲、广东、山东、四川等区域工业化浪潮正在不断深入和向周边区域扩展,那么地域面积对次级区域工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应该重新评估。向技术产业集聚地转变,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23次级与县级区域的竞争与产业空间布局的重构新的区域竞争格局:就是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次级区域”和“县级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实际经济发展态势的反映,那就是长江三角洲的这类区域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以一种超常速度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地市级区域和县级区域加入到竞争队伍中:一个以次级区域为工业化推动力和经济发展中心的时期已经形成: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县级区域工业化的深入与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24江苏与浙江次级区域工业产值的比较江苏2011年工业产值(亿元)浙江2011年工业产值(亿元)江苏107680.68浙江56406.06南京10354.659.62%杭州12352.9221.90%无锡14561.9713.52%宁波12044.7721.35%常州8270.777.68%绍兴7932.6814.06%苏州27778.7525.80%嘉兴5763.3610.22%南通8679.828.06%温州4386.027.78%金华3514.356.23%台州3448.456.11%湖州2890.055.07%占全省比率64.68%占全省比率92.72%25县级区域工业能力的比较,2011年工业产值,亿元人均GDP,美元工业产值,亿元人均GDP,美元苏州宁波常熟市3251.6617516余姚市1071.9012227张家港市4461.9123027慈溪市1613.5513057昆山市7282.2122788太仓市1706.2518836无锡杭州江阴市5953.0222521富阳1073.4311662宜兴市2491.7612244临安565.7110011平湖945.0512498海宁1099.951246326开放和区域工业化战略的作用工业化在地域之间的扩散,地域邻近的重要性在于它通过贸易和贸易刺激的思想交流。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是向所有次级区域开放的,而不管其地理区位如何,内陆区域同样可以凭借工业革命实现经济增长,沿海区域也有可能轻视工业革命而丧失发展机会。一个坚定不移的次级区域工业化战略是必需的,更重要的是,一个以不断提高技术的工业化战略所起的作用更大。272、一个惊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就越趋向于高度化。不断降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业比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比重,也就提高了整个经济的效益,即强调资源存量从低效率领域向高效率领域的转移。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支撑了任何国家或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28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部门特点产值(亿元)变动率劳动力(万人)变动率20052010(%)20052010(%)纺织业1165528508146763.46647.32-15.21服装业466912331164481.71447.00-7.21化学工业1402847920222444.76474.146.61医药制造336611741249132.48173.1730.71钢铁工业1731051834199309.29345.6311.75通用机械1027135133242528.13539.382.13专用设备582421562270309.65334.227.93运输设备1453855453281432.77573.7232.57电气机械1230743344260445.38604.3035.68电子工业2259454971143435.48772.7577.45制造业1939616095592148080.618391.453.8529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资本深化特点化学工业、制药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机械工业和电气机械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特点。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等。战略性产业将归到什么制造业部门呢?30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创造效应特征之一:机械工业劳动力数为900万人以上,加上电气机械工业劳动力的600万人,合计达到1500万人,已经大大超过纺织和服装业的1300万人合计数。电子信息工业的劳动力数量达到772.75万人;运输设备工业的劳动力人数是接近600万人。特征之二:五大机械类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劳动力从2005年的2151.4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824.37万人,增长31.28%。已经显示出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31中国工业产品增长率20052010增长率(%)发电量,亿千瓦小时250034207068.27布,亿米484.39800.0065.16乙烯,万吨农药,万吨755.54114.731421.34223.5288.1294.82钢材,亿吨3.788.28119.05大中型拖
本文标题:产业链整合与区域经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9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