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说谎与心理学摘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出于对自身或他人利益的考虑而去说一些慌,其实说谎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并且没有人愿意去说谎,但是有时还是为了不去伤害对方的感情而去讲一些善意的谎言,就是所谓的“白色谎言”;但如果是恶意的、为了一己私利的那就是“黑色谎言”。虽然谎言无处不在但是人们也不是没有办法知道言语中的真假。说谎者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言语行为但是无法控制非言语行为分析及生理方面的分析,下面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说谎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关键字:说谎心理学非言语行为分析心理学家通过日记记录法对人们日常说谎行为进行研究,证明了说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社会行为。人们平均一天说两次慌,说谎的内容通常与情感与感觉有关的,包括观点、感受、对人事物的评价。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说谎与身份维护、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有关。日常社会生活中展现的“自我”多少都是经过改编和包装的,通常人们会根据当下所处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表现和表达方式以塑造恰当的形象和身份、获得或提高他人的情感支持、影响他人的偏好、赢得他人的赞同,等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人们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说谎成为非常普遍的一种社会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但是为什么要说谎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1.为了给他人制造积极的印象或保护自身免于陷入尴尬、不安的境地2.为了获得与自身利益相符合的利益3.为了使他人显得更好或者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说谎行为如此普遍,如此根深蒂固,引发学者对其存在的意义进行探究。语言作为人类首要的沟通工具是欺骗行为的重要载体。为什么人可以通过说谎来欺骗对方?心理理论认为: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有表征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包括他人的知觉、意图和想法。对心理状态的认知是日常生活认知的核心,在日常认知中人们总是论及他人的心理状态、推知他人的意图和观念,并通过推测心理状态而预测人们的行为。这就为说谎提供了可能性,比如A了解到B和自己看到的不一样并利用这一认知去组织谎言,进行欺骗。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欺骗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之一。从病毒表层蛋白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欺骗到昆虫的拟态,欺骗是生物为了更好地繁衍而进化出的本领。进化心理学认为,虽然人类个体本质是自私的,但也存在利他行为:利他行为不仅局限于血亲之间,也存在于陌生人之间,基于互惠的利他行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一方试图利用对方对其互惠的信赖,就会产生欺骗。说谎行为本身会根据结果的反馈不断演化,并且随着说谎频次的增加,对方识别能力逐步提高,说谎行为也会相应地演变得更加难以识别。Trivers等进化心理学家进一步提出,为了更好地防止谎言被识破,人们还具有自我欺骗的能力,自我欺骗使说谎行为合理化,有助于说谎行为的成功;同时,通过自我欺骗个体的心理处于更加平和健康的状态,有益于个体的整体适宜性。既然人们有这么多的理由来说谎,那我们就来看一看谎言的类型有哪些。谎言除了可以分为“自我导向”和“他人导向”之外还可以分为“直接的谎言”、“夸大的谎言”和“技巧的谎言”。1.直接的谎言:也被称为歪曲的事实,是完全错误的,说谎者所传递的信息是与事实完全相反或不存在的。2.夸大的谎言:在谎言中事实被夸大描述或者传递的信息超出了事实。3.技巧的谎言:指用来误导他人的字面上的事实。不借助任何仪器就可以观察到的说谎者可能暴露的语言和非语言线索一直是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所在,对说谎线索的研究将非常有助于人们对说谎现象的正确了解和识别能力的提高。Depaulo等人于2003年所做的有关说谎行为的元分析研究中分类列举了158条可能存在的具体语言及非语言线索。根据线索所揭示内容的不同层次,Ekman等人将其划分为两大类1.是否在说谎的线索2.揭示谎言掩盖下真实情感的线索。目前绝大部分关于说谎行为的研究中所提到的线索都属于前者。从线索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静态线索和动态线索。静态线索指那些在交往过程中相对恒定的因素,例如:个性、衣着、长相、肤色、气质等。动态线索指那些随彼此交流的进展而不断变化的因素,如:肢体动作、语音语调、眼神等等。Zukerman等人首先提出“仪表偏见”的概念。研究发现,一些人无论他说谎与否,都会被判断为说谎,而另外一些人总会被判断为没有说谎。这些偏见有可能源自一些稳定的外表特点,给人造成无辜或有罪的直观印象,就是说,对方的外在形象会被观察者直接视为判断其可信度的静态线索。对静态线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说谎者的外在魅力、面部特征和性别年龄等因素对识别者判断准确率的影响方面。外表有魅力的人由于高于普通人的自信,在许多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能力,他们在说谎时表现更加娴熟自然,更善于控制自己的非语言行为(包括举止和表情),暴露更少的线索。根据社会知觉的生态学理论,人在社会活动中的知觉具有适应和演化的功能,如果某种外在的生理特征所揭示的内部心理品质对某个物种的生存或对某个个体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他就会影响印象的形成。比如婴儿和抚养、保护、成长锻炼等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成人是和性、智慧、甚至伤害等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具有婴儿面部特征的人不是婴儿的时候,这些特征仍然会起到刺激源的作用,使人产生相应的回应。这种现象被称为“娃娃脸概括效应”。有关娃娃脸和识别者判断准确率的研究表明,当书面陈述和具有娃娃脸特征的成年人照片(自称是书面陈述的作者)同时呈现在判断者面前,人们更倾向于判断书面陈述是真实的。对说谎者性别和年龄因素的研究表明,女性似乎更擅于交际,更容易获得信任;儿童和年长者更容易被判断为不诚实。此外,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刻板印象也会对诚实的判断产生影响。对动态线索的研究一般都是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或是同一组被试说谎和说真话时的语言及非语言行为特点的比较来进行推论。通常情况下,人们普遍对语言的控制能力较强,而说谎时所要经历的紧张、害怕被识破、兴奋等情绪和与这些情绪“自动链接”的肌肉活动是不易控制的,说谎者容易暴露的线索多属于非语言性质的表情和肢体动作。Depaulo等人通过对116篇研究报告中独立样本的元分析研究,对人们说真话与说谎话时的88种语言和非语言线索进行了比较。凡效应值(d)大于等于0.20的绝对值的视为某线索说真话和说谎话时的差异较大。研究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说谎者的具体表现与说真话者比较有以下特点:(1)表达较为收敛。例如说话时间、回答中对细节的描述都显著少于说真话时的情况,双唇紧闭的时间较多,等等。(2)说服的力度较弱。例如逻辑结构、语言的卷入程度、举例都显著少于说真话时的情况,词语的重复显著多于说真话时的情况,在措辞和表达上保持和所述内容的距离,态度和语气不是很肯定,等等。(3)更加紧张。例如音调较高,瞳孔扩大,小动作增加,等等。(4)缺少正常表达过程中存在的不完美之处。例如对所述内容的及时修正显著少于说真话时的情况,也较少承认记不得了。同时Zukerman等人则也强调根据说谎时所经历的不同心理过程研究对应的行为线索,提出影响线索的四个因素:(1)整体唤起水平与说真话的人相比,说慌者可能会经历较高的整体唤起水平。具体表现包括:瞳孔更大、眨眼频率增加、更多的断句、更尖的音调等。(2)说谎时的情绪体验说谎者可能会因说谎而产生负罪感、因担心被揭穿而感到害怕、还可能会因为说谎的挑战性或成功而感到兴奋。比如有负罪感或感到焦虑的人,会显得不安,而且,他们会愿意选择间接的沟通方式以避免面对面的沟通,或减少对视。(3)谎言的认知负荷Zukerman等人认为,与说真话相比,说谎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认知过程。在行为上表现为:应答前的间歇时间较长、停顿较多、用以辅助表达的手势动作减少,等等。(4)对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试图控制说谎者对自己语言和行为的控制反过来会成为背叛自己的线索。在说谎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言语行为,但是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非语言行为,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1.在情绪和非语言行为之间存在着某种自动连接,但情绪和说话的内容没有自动连接。人们感到害怕的时候身体以一种自动的方式向后躲,脸也会变得扭曲;然而,当人害怕的时候不会自动说某些话,为了不暴露恐惧,就必须采用某种方法来控制非言语行为与恐惧自动连接而不需要担心言语行为。2.我们在使用文字方面比使用行为方面更加熟练,而且熟能生巧,因为在信息交流中文字通常比行为更重要,当要求人们描述当天的后动的时候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文字描述。3.在信息交流中文字比行为更重要的事实使得人们更多地去注意他们说的内容而不是行为。4.人们不可能让行为保持沉默。比如在接受审讯的时候,警察对于情况了解得非常详细,而犯罪者必须给出不一样的说法,在言语上他有时间来考虑怎么应付尴尬的场面,但行为上会立刻表现出来短暂的缄默。说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如此普遍,并且人们的说谎技巧也在不断提高。不管人们说谎的目的是出于利己还是利他,都是为了提高在群体中的适应性,这也使得人们在办事、工作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圆滑。其实说谎行为也没有所谓的对与错,是人们为了生存而选择的一种自欺或欺人的行为,但往往能够说谎又给人们带来不良的情绪,如有些人会应为说谎而惴惴不安、焦虑、自责、懊恼等。所以更多时候说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对自身而不是对他人的。
本文标题:说谎与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9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