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人口计生委-1、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28—北京市西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执法主体清理结果法定的行政机关主体名称:北京市西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六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2、《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条第二款:“市和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3、《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四条:“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由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作出书面征收决定。”4、《北京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一款:“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工作。”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6、《北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第四条第一款:“市和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监督、管理。”7、《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申请,经区、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8、《北京市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各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生育服务证》的管理工作。”9、《北京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二款:“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辖区内病残儿医学鉴定的组织实施、管理和监督工作。”10、《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第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卫生和药品监督管理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胎儿性别鉴定和施行终止妊娠手术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1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八条:“县级以上城市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可以在批准的范围开展下列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129—避孕和节育的医学检查;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诊断、治疗;施行避孕、节育手术和输卵(精)管复通手术;开展围绕生育、节育、不育的其他生殖保健项目。具体项目由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共同规定。12、《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制发到本部门管辖系统内单位的统计调查表,由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报同级统计局备案,并将统计资料报同级统计局;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制发到本部门管辖系统外单位的统计调查表,由本部门负责人签署,报同级统计局审批,并将统计资料报同级统计局。”13、《计划生育系统统计调查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二款:“县及县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批准所辖行政区域的计划生育统计调查。各级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机构负责归口管理统计调查,承担审核工作。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无)三、依法受委托执法的组织(无)四、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无)行政执法依据清理结果序号依据名称制定、发布机关生效时间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4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9月1日3《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国务院2002年9月1日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国务院2001年10月1日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国家计生委1999年1月1日6《计划生育系统统计调查管理办法》国家计生委2001年1月1日7《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管理办法》国家计生委2001年11月16日8《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国家计生委2001年12月29日9《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国家人口计生委2004年1月1日10《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国家计生委2002年1月18日11《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2002年11月29日—130—局12《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市人大常务会1994年12月1日13《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市人大常委会2003年9月1日14《北京市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市政府2000年4月1日15《北京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市政府2002年12月12日16《北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市政府2006年1月1日行政执法职权及依据清理结果▲行政处罚(共8项)一、违法行为名称: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处罚种类: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执业证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六条第(一)项:“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二、违法行为名称: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处罚种类: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执业证书。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六条第(二)项:“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2.《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第十六条:“计划生育、卫生、药品监督管理等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检查、监督工作。计划生育、卫生、药品监督管理等行政部门发现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八条和第十条行为的,应当及时相互通报信息;各有关部门应当依据法律、法规,按—131—照本部门职责,及时、严格查处,给予有关机构的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以相应的行政处分,并相互通报查处结果。”第十七条:“医疗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三、违法行为名称: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处罚种类: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执业证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六条第(三)项:“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的。”四、违法行为名称:伪造、变造、买卖人口计划生育证明处罚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第二十条:“伪造、出卖或者骗取婚育证明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北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或者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予以处罚:(三)伪造、变造、买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违法行为名称: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处罚种类: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法律依据: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保健机构以外的机构或者人员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有关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132—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未取得执业许可,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按照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处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违反本细则规定,使用没有依法取得《合格证》的人员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00元的,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六、违法行为名称:擅自从事产前诊断和使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不育症处罚种类: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吊销执照。法律依据: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产前诊断和使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不育症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有关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九条:“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违反条例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产前诊断和使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不育症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据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对违规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处罚。”七、违法行为名称:未按规定办理、交验《婚育证明》处罚种类:警告、罚款。法律依据: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不按照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经其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通知后,逾期仍拒不补办或者拒不交验婚育证明的,由其现居住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2.《北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或者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予以处罚:(一)未按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经通知后逾期仍拒不补办《婚育证明》的,予以警告,并处50元罚款。(二)未按规定交验《婚育证明》的,责令改正,并处50元罚款。”八、违法行为名称:拒不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处罚种类:警告、罚款。法律依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与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个人拒不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的,由当地县—133—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其他行政执法职权(共3项)一、其他行政执法职权事项名称: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审批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
本文标题:人口计生委-1、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