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吸氧术病例•患者,女性,7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3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曾有“支气管扩张”史10年。查体:脉搏:8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58/78mmHgT:37.8℃血气分析:PaCO267.8mmHgPaO272mmHgPH7.294病例•神志清,精神软,慢性面容,皮肤巩膜未见黄染,口唇紫绀,气管居中,两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诊断为:COPD。思考题?•改善病人呼吸情况需进行哪项护理操作?•操作前需进行哪些评估?•该项操作应如何进行?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些什么?•该操作有哪些并发症?应该如何预防?1禁忌症3适应症2目的2ClicktoaddTitle2并发症5ClicktoaddTitle1注意事项614操作步骤11、氧疗的目的•纠正低氧血症或可疑的组织缺氧•降低呼吸功•缓解慢性缺氧的临床症状•预防或减轻心肺负荷1禁忌症3适应症2目的2ClicktoaddTitle2并发症5ClicktoaddTitle1注意事项614操作步骤12、氧疗的适应症•吸入空气时,PaO260mmHg或SaO290%•PaO2或SaO2低于预期水平•低氧血症,低血压,呼吸窘迫•创伤或其他急性病,CO中毒,严重贫血•围手术期•应用抑制呼吸的药物,如阿片需要氧疗的其他情况•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肺水肿•肺心病•CO中毒•围手术期•肺间质纤维化•梗阻性气道疾病急性加重–哮喘–COPD–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ARDS氧浓度(Fi02)•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如:1L/min吸氧时FiO2=21%+4x1%=25%•10L/min吸氧时FiO2=21%+4x10%=61%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饱和度(SpO2)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一般认为SpO2正常应不低于94%,在94%以下为供氧不足。氧疗装置的分类低流量装置高流量装置鼻导管•恒定氧流量•鼻咽与口咽作为储氧部位–平均容积50ml–相当于解剖死腔的1/3鼻导管•吸入氧浓度不确定–24–32%(吸氧流量1–6L/min)•高流量可能引起患者不适–导致鼻腔粘膜干燥•氧流量5L/min时,FiO2不再增加鼻导管优点•使用方便•耐受良好•活动自如,方便吃饭及交谈缺点•分钟通气量大的患者很难达到高的吸入氧浓度(0.40)•不能用于鼻道完全梗阻的患者•可能引起头痛或粘膜干燥•容易移位•可能引起皮肤刺激或破溃(避免固定过紧检查鼻孔或耳廓有无压迫)普通面罩•最常用的吸氧装置•密闭性差,通气孔较大利于空气进入•储氧部分–FiO2高于鼻导管,但仍不固定–FiO20.60•若患者为低通气,CO2可能蓄积,造成高碳酸血症普通面罩优点•吸入氧浓度略高于鼻导管–0.60–差别不显著缺点•分钟通气量大的患者很难达到高FiO2•保持密闭是提高FiO2的前提–影响饮食及交谈–可能导致皮肤刺激•不适于长期使用–不准确储氧面罩(部分重复吸入)•普通面罩+储氧气囊•外观与非重复吸入面罩相似–储氧气囊与面罩之间没有单向活瓣•储氧气囊内充满氧气提高FiO2•呼出气与气囊中氧气混合–呼气流量大于氧流量时储氧面罩(部分重复吸入)•面罩上有单向活瓣,容许呼气,但吸气时空气不易进入,故可以提高FiO2•患者发生CO2潴留的可能性大储氧面罩(非重复吸入)•普通面罩+储氧气囊•储氧气囊与面罩之间有单向活瓣•面罩上也有单向活瓣–一侧vs.两侧储氧气囊面罩优点•更好控制FiO2•非插管及机械通气条件下提供最高的FiO2•短期应用有效•不会导致粘膜干燥缺点•需要密闭–可能导致不适–可能刺激皮肤–影响进食及交谈–无法进行雾化治疗•不应长期使用Venturi面罩•利用机械Venturi原理–即氧气经狭窄的孔道进入面罩时在喷射气流的周围产生负压,携带一定量的空气从开放的边缘流入面罩,面罩边缝的大小改变空气与氧的比率。–不同种类的venturi面罩FiO224–28%(4L/min)FiO235–40%(8L/min)Venturi面罩1.氧浓度恒定:喷射入面罩的气流大于病人吸气时的最高流速和潮气量2.基本无重复呼吸:高流速的气体不断冲洗面罩内部,呼出气难以在面罩中滞留Venturi面罩优点•提供恒定的FiO2•适用于COPD患者缺点•不能提供高的FiO2不同吸氧装置的用途FiO2吸氧装置低0.30鼻导管,Venturi面罩中0.30–0.50普通面罩,Venturi面罩中高0.50–0.60部分重复吸入面罩高0.60–1.00非重复吸入面罩不同吸氧装置的用途吸氧装置患者鼻导管生命体征正常(如手术后,氧饱和度轻度下降,家中长期氧疗)简单面罩或带有储气囊的面罩需要较高浓度吸氧,无需可控氧疗(例如重症哮喘,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肺炎,创伤,或严重全身性感染).(应将氧流量设为至少5L/min,因为若不能将呼出气完全冲走,则将有CO2的重复吸入.)Venturi面罩慢性呼吸功能衰竭(如COPD)患者可控氧疗1禁忌症3适应症2目的2ClicktoaddTitle2注意事项5ClicktoaddTitle1并发症614操作步骤13、氧疗禁忌症•普通氧疗无绝对禁忌症1禁忌症3适应症2目的2ClicktoaddTitle2注意事项5ClicktoaddTitle1并发症614操作步骤14、操作步骤•一:评估1.病人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呼吸状况、缺氧程度2.病人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或分泌物堵塞3.病人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对吸氧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反应4.器械、设备情况4、操作步骤•二:准备(一)自身准备1.按要求着装(服装整洁、语言准确得体、举止端庄大方)2.洗手、戴口罩(二)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氧气筒、氧气流量表、氧气管道)、湿化通气管(湿化瓶内装蒸馏水1/2或1/3满)、弯盘、纱布、棉签、试水杯、胶布(单鼻腔鼻导管时需用)、扳手、用氧记录卡、污物盒备注:墙式吸氧无需氧气筒和扳手4、操作步骤三:步骤1)筒式:外观为蓝色1.洗手,推治疗车至床边,确认患者身份(病案号+姓名)将吸氧盘放置在床头桌上2.向病人解释吸氧的目的,取得配合。3.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4.清洁鼻腔:用棉签蘸温水5.氧气筒吹尘4、操作步骤6.取氧气表确认关闭小开关,安装氧气装置(按序装氧气表、通气管、湿化瓶、连接氧气管道);开大开关,开小开关,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要求氧气表装正,无漏气。7.检查吸氧管是否通畅(将吸氧管末端浸入试水杯内的水中试气,有气泡逸出则通畅,反之则不畅)4、操作步骤8.将鼻塞放入鼻孔内,松紧合适(单鼻塞需用胶布分别固定于鼻翼及面颊处)9.在吸氧卡上记录吸氧时间、氧流量并签名。吸氧卡挂在氧气流量表上。10.告诉患者和家属吸氧的相关注意事项。11.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做好记录。4、操作步骤2)墙式1-4、步骤同筒式5、取氧气表关氧气表开关6、然后将氧气表插入墙式氧气,装通气管、湿化瓶、连接氧气管道,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要求氧气表装正,无漏气。7-11、步骤同筒式•停氧(一)自身准备1.按要求着装(服装整洁、语言准确得体、举止端庄大方)2.洗手、戴口罩(二)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弯盘(内置纱布一块)、扳手、污物盒(三)步骤1.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配合。4、操作步骤4、操作步骤2.取下吸氧管,用纱布包裹鼻导管,擦净鼻面部,安置病人。3.关氧气表上的大开关,开小开关,放尽余气后关小开关。4.依次拆下氧气管道、湿化瓶,通气管。5.正确拆除氧气表。6.记录停氧时间并签名。7.整理用物及床单位1禁忌症3适应症2目的2ClicktoaddTitle25ClicktoaddTitle1并发症614操作步骤1注意事项5、注意事项•1、严守操作规程•2、注意用氧安全1)四防---震、火、热、油2)1、调好流量---插管2、中途调流量时---先分离—调流量—接管—记录5、注意事项•3、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每天更换鼻塞,并换插另一侧鼻腔。•4、用氧过程中观察缺氧情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是否通畅无漏气。鼻导管:注意事项•氧流量最大5–6L/min•如需5L/min,应更换其他吸氧装置•可能引起皮肤刺激或破溃–避免固定过紧–检查鼻孔或耳廓有无压迫–氧流量4L/min时,使用湿化瓶可使患者感觉舒适普通面罩:注意事项•氧流量至少6L/min–冲走呼出气中的CO2–防止重复吸入CO2•将面罩覆盖口,鼻及下巴,并将可弯曲金属条固定在鼻梁•调整头上的弹力带,以利固定并保证患者舒适储氧气囊面罩:注意事项•任何时候储气囊必须保持充满状态–如果吸气时储气囊塌陷超过一半,增加吸入氧流量,直至观察到吸气时有少量放气•防止气囊打折•随时保持气囊自由膨胀•确保气囊与面部贴合良好,单向活瓣工作正常•不应使用湿化瓶Venturi面罩:注意事项•确保氧流量与Venturi装置标记一致,才能保证FiO2准确•不应使用湿化瓶•用做雾化器时装药量不要超过规定的最大容量,加药时切勿将药液注入雾化器中心小孔内。•遇冷、湿天气,在雾化治疗后不要立即走到室外,否则易患感冒。1禁忌症3适应症2目的2ClicktoaddTitle2注意事项5ClicktoaddTitle1614操作步骤1并发症6、氧疗的并发症1、无效吸氧预防与处理:给氧前仔细检查氧气装置连接及供氧压力是否完好,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监测氧饱和度。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恢复有效供氧。6、氧疗的并发症2、呼吸道分泌物干燥预防与处理:从供氧装置出来的氧气是干燥的,吸入后可使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燥,不容易排出。因此,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以预防呼吸道黏膜和分泌物干结。气道粘膜干燥者,超声雾化吸入,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温化、湿化气道。6、氧疗的并发症3、烧伤预防与处理:注意安全用氧,严禁烟火:妥善固定吸氧装置,预防氧气外漏,穿棉质外衣,避免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发生火灾及时关闭氧气源,保护患者,扑灭火源,如发生患者烧伤,按烧伤处理。6、氧疗的并发症4、吸收性肺不张预防与处理:预防呼吸道阻塞是防止吸收性肺不张的关键,预防措施包括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加强痰液的排出、常改变体位、降低给氧浓度(<60%)等。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可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来预防。6、氧疗的并发症5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预防与处理:使用高浓度氧后,过高的动脉氧分压(PaO2达到140mmHg以上)是引起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新生儿给氧浓度应严格控制在40%以下,并控制吸氧时间,吸氧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者定期眼底检查。已发生者,早期手术治疗6、氧疗的并发症6氧中毒:分为肺型氧中毒、脑型氧中毒预防与处理:严格掌握吸氧停氧指征,选择恰当给氧方式,吸氧浓度不超过45%,及时调整吸氧流量和时间,告诫患者勿擅自调节氧流量。一旦出现氧中毒症状,立即降低吸氧流量,报告医生。6、氧疗的并发症7、腹胀预防与处理:正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插管不宜过深,成人以2cm为宜,新生儿最好用氧气头罩法吸氧。发生急性腹胀,及时进行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问题1•请正确命名以下供氧装置A.鼻塞B.普通面罩C.储氧面罩D.Venturi面罩问题2•该COPD患者在6L/min吸氧流量下,吸入氧浓度为多少?A.24%B.32%C.45%D.50%问题3下列哪一项不是氧疗的并发症?A.呼吸抑制B.氧中毒C.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D.耳鸣问题4•COPD患者在鼻塞吸氧状态下氧饱和(SPO2)仍低于94%并已评估排除无效吸氧,应选择哪种供氧装置?A.Venturi面罩B.储氧面罩(非重复吸入)C.储氧面罩(重复吸入)D.普通面罩参考文献1、护理技术规范与风险防范流程2010年主编王惠琴金静芬2、新编护理学基础2006年主编姜安丽
本文标题:吸氧疗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2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