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参考资料
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知识与能力】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损失。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正确理解科技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正确认识新时期“依法治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有着重大意义。【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知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中国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现了新政权人民当家作主的阶级本质,是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民主政权。比较文革时期教育的破坏,新时期教育的繁荣,明确认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有稳定的政治局势作保障,而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又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联系实际,青年学生应积极响应“科教兴国”的伟大号召,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主要讲述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二是文革中的“教育革命”,三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意义,四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1957年,我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即:“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教育改革,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文革爆发,教育战线成为这场“内乱”的重灾区,“教育革命”造成学校秩序的严重混乱,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体制改革提上议程。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90年代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力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立法日趋完善,教育逐渐纳入“依法治教”的轨道,教育制度的各项改革取得巨大的成就。【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这一目需要讲清三个问题。一是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二是制定人民教育方针,三是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据此人民政府对旧教育进行了彻底改造。首先,改革旧学制,实行小学六年一贯制,中学三三制,大学本科四年制的新学制;改革旧课程,取消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党义”、“公民”、“军训”、“童子军”等反动课程和教材,开设革命政治课,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大专院校增开《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课程。其次,教育面向工农和工农子女,政府采取扫盲教育、工农识字教育,开办工农业余学校。开设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工农速成中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大学预科,数万名工农干部、劳动模范、产业工人接受了比较正规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各类学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接受教育。再次,从西方殖民者手中收回各种文化教育的自主权。1951年教育部作出决定,将全国接受外国津贴的20所高等学校,11所改为公办学校,9所改为中国人自办的私立学校。此外还陆续接受了外资津贴的中学544所,小学1133所。教育领域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制度,实现了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制定人民教育方针。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逐步完成,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法律形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宪法第九十四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国家特别关怀青年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为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根本的指导作用。为贯彻这一方针,教育战线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试验。如:试行“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实行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的教育制度,实行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在高校贯彻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方针,注重调整系科结构,组建新兴专业,促进科研的发展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在中学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育,注重进行教学改革,教材改革与编写成就尤其突出。在中小学下放部分课程内容,提高教学程度,加强教材管理。1961年教育部陆续颁布了有关学校教育的暂行工作条例,对稳定教学秩序,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加强地方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实行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合作社办学并举等等,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建国十七年的探索,制定了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制度及规章,实施了新学制,建立了人民助学金制度,设立了大批新型学校。到1965年底,我国已有高等院校434所,中等专业学校1265所,普通中学1.8万所,小学168.2万所,幼儿园1.9万所,全国各类学校在校人数为13138.4万人,奠定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文革”中的“教育革命”】这一目主要讲“上山下乡”、“教育革命”和“教育灾难”三部分内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文革爆发,教育部门首当其冲,林彪、江青集团污蔑各级学校是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煽动学生“停课闹革命”,各地大中学校纷纷成立红卫兵组织进行造反,并进行大串连活动,在“破四旧”和批判所谓“反动学术权威”的活动中,许多学者、专家和教师被批斗,甚至迫害致死,学校教育全面停顿,学校秩序陷于混乱状态。1967年10月大中学校开始“复课闹革命”,进行军训、学工、学农和简单的教学,但难以扭转教育混乱的局面。由于文革初期高校招生制度遭到破坏,数以千万计的中学毕业生无法深造,1968年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远地区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热潮,这是当时政治的需要,更是解决中学毕业生出路问题的应急措施。中学毕业生全部放弃学习,使我国基础教育受到巨大冲击,整整一代人的文化教育受到摧残。据统计,文革期间我国少培养了100多万大专毕业生和200多万中专毕业生,对中国现代化建设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文革中的“教育革命”。为了战胜教育战线的所谓资产阶级力量,文革否定了建国17年来的一整套的办学方式,课程教材设置,教学管理体制以及招生分配制度,在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教育革命”。表现为:第一,改革学校领导体制。原有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被彻底废除,学校的领导权转移到“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手中,“解放军宣传队”也进驻大中学校,这种“外行领导内行”的教育体制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严重后果。第二,改革教学体制。无视教育规律以及各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在大中小学校普遍实行所谓的“开门办学”。要求高校文科师生到工厂、农村、部队和工农兵一起“批林批孔”,评法批儒。理工科则进行厂校挂钩,大办小工厂、小农场、组织师生与工农兵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学校教学以阶级斗争为主课,以劳动为中心,师生纷纷进入社会大课堂,“进进出出,上上下下”,造成学校秩序的严重混乱,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第三,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文革开始以后,高等学校停止招生长达四年。1970年6月,中共中央提出高等学校恢复招生,废除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招生办法,“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的学生被称为“工农兵学员”,学制缩短为二至三年。然而由于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文化程度过低,教学秩序又难以保证,教育质量大幅下降。文革中教育遭到严重破坏。长时期“停课闹革命”和所谓“教育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蒙受巨大损失,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大批知识分子下放农村,经受劳动锻炼,被迫中止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接受再教育,失去了文化深造的机会。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这一目主要讲“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背景,过程及意义。背景。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党中央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广大知识分子不再被骂为“臭老九”,政治上获得了新生。1977年12月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日益受到青年学生的重视,全国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师资力量大幅度增长。1978年教育部确定中小学的基本学制和课程设置,恢复对教材编审体制和出版发行办法,稳定了教学秩序,提高了教学质量,教育战线呈现勃勃生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过程。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教育是实现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重要保证,普及教育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第一次把教育提高到现代化建设战略重点之一的地位。1983年9月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以面向现代化为基础,提出了教育要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教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决定》提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997年中共十五大重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意义。“科教兴国”战略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是党中央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这一目主要讲二个问题,一是新时期“依法治教”,二是新时期教育成就。新时期“依法治教”。科教兴国战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逐步纳入法治轨道。教育法制建设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规范、保障和促进作用。教育已成为除经济以外立法最多的领域。1980年以来全国人大制定了教育法律6部,国务院颁布了教育行政法规16项,原国家教委发布了教育行政规章200多个,到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颁行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等法律文件,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新时期教育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共又提出“科技兴国”战略,更加促使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初
本文标题: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参考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