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民法答案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二.填空题1:民法从性质上说,是权利法、_______法、_______法。答案私。市民2:我国民法从时间适用上说,_______溯及力。答案略3:我国民法对人的效力同时采取属_______主义与属_______主义。答案人。地三.简答题1:简述民法的渊源。答案民法的渊源是根据民法的效力来源而划分的民法的不同形式,它包括:(1)制定法。其中又表现为:宪法中的民法规范、民事法律、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民法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中的民事规范、特别行政区的民事规范、国家机关对民法规范的解释、国际条约中的民法规范。(2)习惯法。(3)判例。(4)法理。2:简要说明民法失效时间的几种情况。答案(1)新法直接规定废止旧法;(2)旧法规定与新法相抵触的部分失效;(3)由国家机关颁布专门的决议规定,宣布某些法律失效。四.论述题1:试分析民法的调整对象。答案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一调整对象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财产关系,即平等主体之间以自愿为基础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具体地说,财产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有体物、智力成果和利益。这种财产关系可分为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2)人身关系,人身关系是与人身不可分离,以人身利益为内容,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类。人格关系是基于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身份关系是以特定的身份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第二章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权力滥用。答案权利人行使权利超过正当界限,有损他人利益或社会利益的,为权利滥用。2:公序良俗原则。答案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二.简答题1:简述平等原则的内容。答案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它的具体含义包括:(1)民事主体资格平等;(2)民事主体的地位平等;(3)民事主体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4)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2:简述自愿原则的含义。答案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它的含义包括:(1)民法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2)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他人不得非法干预;(3)双方和多方的民事行为的内容及形式由当事人自愿协商。3:简述公平原则的含义。答案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公平原则的含义包括:(1)民法在规范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的承担上,体现公平原则,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利益;(2)民法调整的主要是商品经济关系,公平原则主要是作为商品交换关系法律形式的合同关系的要求;4:简述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答案(1)立法准则的功能;(2)行为准则和审判准则的功能;(3)授权司法机关进行创造性司法活动的功能。三.论述题1:论述诚实原则的内容。答案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道德观念的法律化,对诚实信用的含义说法很多,但诚实信用原则主要体现在:(1)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与他人之向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均应诚实,不作假,不欺诈、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2)民事主体应恪守信用,履行义务,不履行义务使他人造成损害时,应自觉承担责任;(3)法官及仲裁员处理民事案件是贯彻诚实信用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事实为依据,保护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平衡当事人的利益;(4)在立法上,不仅需要在民事基本法上确立诚实信用为基本原则,而且还应根据需要制定若干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条款。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平原则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衡量当事人之间的经济利益是否平衡;不同的事,诚实信用原则还体现在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具有应有的道德,其含义更广泛,适用性更广。第三章测试题一.填空题1:以民事权利的作用为标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2:以民事权利与主体的关系为标准,可分为_______与_______。答案专属权。非专属权3:根据承担民事责任的财产范围,民事责任可分为_______与_______。答案无限责任。有限责任4:根据责任的构成是否是以当事人的过错为要件,民事责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二.名词解释1:民事法律关系。答案基于民事法律关系,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2:民事法律事实。答案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或客观现象。3:专属权。答案专属于某特定民事主体的权利。4:抗辩权。答案指对抗他人行使权利的权利。三.简答题1: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答案(1)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大量的是民事主体自主形成的法律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通常是对等的、相互的。2: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答案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有: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通常称为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负有的民事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负有的民事义务。第四章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自然人。答案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的人。2:民事权利能力。答案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资格。3:民事行为能力。答案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4:监护。答案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二.填空题1:我国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_______,终于_______。答案出生。死亡2:我国自然人取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为_______周岁。答案18三.简答题1:简述宣告失踪的条件。答案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宣告失踪的条件有:(1)自然人失踪的事实,即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或居所没有任何音讯,持续时间满2年;(2)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利害关系人是指下落不明者的近亲属或对该人负有监护责任的人以及该人的债权人和债务人;(3)人民法院的受理与宣告。2:简述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哪些?答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下列几种情况:(1)父母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2)父母双亡或丧失监护能力或被取消监护人资格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兄、姐;③未成年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担任监护人;④在没有法定监护人,也没有其他亲属、朋友担任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承担监护人。3:简述监护人的职责。答案(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3)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4)保护和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5)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6)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7)监护人应当承担的其它民事责任。第五章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法人。答案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2:财团法人。答案为一定的目的而设立的,并由专门委任的人按照规定的目的使用的各种财产,也称为人的组合。3:法人的变更。答案法人在存续期间内,法人的组织和其他重要事项发生变化。4:法人的合并。答案两个以上的法人合为一个法人,分为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二.简答题1:简述法人应具备的条件。答案(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2:简述法人终止的原因。答案(1)依法被撤销;(2)自行解散;(3)依法被宣告破产;(4)其他原因。三.论述题1:什么是法人机关?答案法人机关是根据法律、章程或条例的规定,于法人成立时产生、不需要特别委托授权就能够以法人的名义对内负责法人的生产经营或业务管理,对外代表发人进行民事活动的集体或个人。法人机关的法律特征是:首先,法人机关是根据法律、章程或条例的规定而设立的;其次,法人机关是法人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法人机关是形成、表示和实现法人意志的机构;第四,法人机关是法人的领导或代表机关;第五,法人机关由单个的个人或集体组成。法人机关一般来说,是由权力机关、执行机关和监督机关三部分构成。权力机关的主要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第六章测试题一.填空题1:非法人组织在我国的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合伙。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独资企业。企业法人二.名词解释1:非法人组织。答案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2:合伙。答案二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以上根据共同协议而组成的营利性非法人组织。3:入伙。答案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第三人加人合伙组织并取得合伙人资格的行为。三.简答题1:简述非法人组织的特征和应具备的要件。答案非法人组织的特征是:首先,它是组织体;其次,它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再次,非法人组织是不能完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体。非法人组织应具备的要件:(1)须为有自己目的的社会组织体;(2)须有自己的名称;(3)须有自己能支配的财产或经费;(4)应设有代表人或者管理人。2:简述合伙的成立要件。答案根据《民法通则》、《合伙企业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合伙的成立一般应具备的条件是:(1)必须要有两个以上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2)须签订合伙协议;(3)须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3:简述合伙的法律特征。答案合伙的法律特征是:(1)合伙具有团体性。这主要表现在合伙的人格、财产、利益和民事责任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2)合伙协议是合伙形成的基础条件|(3)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组织承担连带无限责任。四.论述题1:论述退伙制度。答案退伙是合伙人在合伙组织存续期间退出合伙组织,消灭合伙人资格的行为。退伙现象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根据退伙原因的不同,可将退伙分为法定退伙、强制退伙和声明退伙。法定退伙是由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退伙,法定退伙又称当然退伙。法律规定,具体的退伙事由有:①合伙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②合伙人被依法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③合伙人丧失偿债能力;④合伙人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强制退伙是指合伙人出现某些情形后,其他合伙人可以决定该合伙人退伙。法律规定的强制退伙原因有:①未履行出资义务;②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③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时又不正当行为;④合伙协议约定的其他事由。申明退伙是指合伙人依约定或单方面向其他合伙人申明退伙。法律规定的申明退伙的原因有:①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②经全体合伙人同意退伙;③发生合伙人难于继续参加合伙企业的事由;④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协议约定的义务。无论何种原因的退伙都将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退伙人的合伙人资格丧失;②退伙人或其合法继承人有权请求退还退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③退伙人应对其退伙前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④可能导致合伙企业的终止。第七章测试题一.填空题1:民事权利的客体,其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物。行为。智力成果。有价证券。权利。非物质利益2:根据物的流通性,物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答案流通物。限制流通物3:依照物经使用后的形态变化,物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答案消耗物。非消耗物4:根据两个物在物理上相互独立,而在经济用途上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本文标题:民法作业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33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