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2015年试行版下册91页
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试行)下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2目录第五章设备维护的范围.................................3第六章设备维护的基本要求.............................5第七章设备维护的基本指标............................23第八章支撑系统与仪器仪表的配置要求..................63第九章设备维护作业计划..............................67第一节远程维护作业计划...........................68第二节现场维护作业计划...........................79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3第五章设备维护的范围第109条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维护的范围1.无线网设备。包括CDMA、EVDO以及LTE的无线基站(宏蜂窝基站、BBU+RRU、一体化基站、微蜂窝、微微蜂窝等),CDMA网络的BSC,EVDO网络的PCF、RNC和AN等。2.室内和小区分布系统设备。包括有源设备(含光纤直放站、无线直放站、干放等)和无源设备(含馈线、天线、耦合器、功分器、合路器、电桥、接头以及辅材等)。3.机房及站点配套设备。包括设备机房的天线、馈线、GPS、铁塔、空调、动力电源、防雷接地、动力环境安防监控系统远端模块、站点传输设备、基站接入的IPRANA设备(连接基站的A设备或连接BBU池的A设备)等。4.信令网设备。包括移动网NO.7(含SIGTRAN)信令系统,具有信令转接功能的信令转接点HSTP和LSTP,信令转换点GC网关和MPM,SP网元设备(含MSCe/VLR、TMSCe、GMSCe、HLRe、DC1HSS/SG以及各类智能网和业务平台类SP等),带有移动SIP信令系统的网元设备(包括MSCe/VLR、TMSCe、GMSCe等),具有信令转接功能的信令转接点DC1HSS等。5.核心网(电路域)设备。包括业务/控制层设备(含MSCe、TMSCe、GMSCe、HLRe等),接入层设备(含内置信令网关的MGW、GMGW以及TMGW)。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46.核心网(分组域)设备。包括PDSN、AAA/AN-AAA、DNS、NTP、路由器、LAN交换机等。7.EPC核心网设备。包括MME、SGW、PGW、HSS、PCRF、3GPPAAA、HSGW、DNS、DRA和CG等。8.业务平台设备。包括:⑴管理平台。包括ISMP-M/W、ISMP-B和UDB等,提供公共管理功能,含认证、鉴权、业务订购、计费等主要功能。⑵能力平台。包括SCP、彩信中心、短信中心类的语音及消息能力平台,流媒体(IPTV)类的视频能力平台,定位、支付类资源能力平台,KJAVA、BREW类的浏览及下载能力平台,WAPGW、ISAG类的网关能力平台。⑶内容及应用平台。包括手机报、院线通、爱冲印、安全管家等公共类平台,翼机通、旺铺助手、翼健康等政企类平台。9.网管与支撑系统。包括LTE综合网管系统、EPC综合网管系统、3G移动综合网管系统、IP网管(含骨干与城域网)、业务平台网管系统、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网管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村通无线网网管系统、信令监测系统、拨测系统、性能测试系统、无线网优平台、综合分析系统、厂家设备网管系统等。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5第六章设备维护的基本要求第110条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工作应实行预防性维护为主、故障修复为辅的维护原则。各级维护部门在开展维护工作时应做好全程全网的协作配合,迅速准确地排除故障(事件),及时有效地实施网络优化,确保维护服务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客户感知。第111条各级维护部门应根据远程维护作业集中化、现场维护作业综合化的原则细化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的维护职责,并实现维护工单派送到人。第112条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维护的完好标准1.设备运行稳定、无故障、无安全隐患。2.各类设备机身与板件干净无尘,设备分类布置与摆放整齐,设备标签易见、标识清楚,走线规范整齐。3.技术资料与各类文档齐全、完整,实物与图纸相符,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维护手段完善。4.新设备投入使用应遵循入网许可证、验收和安全防护制度。要求设备结构完整、部件完好(含专用仪表、工具和附件),主要技术指标、维护指标、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电磁兼容性能符合中国电信企业标准、设备厂家技术标准以及设备质量规定。5.不得任意更改在用或备用设备的电路、结构或拆用部件,保证设备完好。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6第113条各级维护部门应配备完善的设备维护手段,不断提升维护效率。维护手段包括但不限于:1.告警派单手段:各类设备的告警系统应以声光等方式实时提示和传送告警,实现设备告警的集中监控与自动派单,完成故障及投诉处理的管控流转。2.实时监控手段:能7×24小时实时监控,实时掌握设备情况、网络质量等,提供设备日志、操作日志的存储和溯源系统。3.分析统计手段:能以图文方式直观呈现设备性能,实现对业务和信令的端到端、跨专业全程分析与问题定位。4.数据配置手段:能方便快捷的实现设备数据的配置、调整、核查、同步以及日常维护等。5.远程操作手段:能对各类设备实施远程操作,遵循中国电信的安全接入要求。6.网络集中维护的辅助手段:网络数据的周期核查系统、维护作业计划自动执行系统、业务自动拨测系统、自动路测等辅助维护与测试手段。7.网优手段:能支撑和管理网优工作的网络优化综合平台,具备数据管理、性能分析、话务分析、网优知识库等功能。8.事件的端到端分析手段:具备从无线到核心网、从设备到平台的端到端信令与业务的跟踪和分析能力,能定位障碍范围。9.技术支持渠道:针对各类设备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渠道,保持支持渠道畅通、高效,保证设备问题或故障能第一时间得到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7支持。支持渠道包括电话支持、远程登录支持、现场支持等。第114条各级维护部门应加强对基础信息的管理,确保基础资料信息的完整性和实时性,做好资料的分类归档、存放和专人管理。基础资料主要包含:1.网络资料。包括机房的地理图、平面图、设备布置图、走线图;网络结构框图、中继链路图(含DDF/ODF架配置表)、中继方式及中继框图、传输线配置;BSC/RNC/PCF/AN、基站及RRU、直放站等网元的参数资料;电源系统图、电缆分布图、地线系统图、天馈线系统图、天线场地平面图、监控设备布线图;室内及小区分布系统的mapinfo地理图、架构图、平面图、接电系统图;有源设备名称、位置,有源设备的接电及电表位置等。2.维护工作流程资料。包括故障抢修流程和应急方案、突发事件处理流程、设备检修流程、投诉处理流程、业务开通流程、网络割接流程、数据调整流程、各种维护规章制度等资料。3.设备技术资料及原始记录。包括各类设备和仪器仪表的说明书、原理图及维护手册;各类设备的安装、测试、检修、返修记录;维护作业计划记录表;开局资料(含工程设计、安装、调测、开通试运行及终验报告)等。4.系统运行及值班记录。包括资产清点记录、值班记录、机房出入记录、巡回检查记录;系统运行记录、系统再启动记录、故障处理及汇总记录;局数据、重要参数的修改记录、同步记录、备份记录、软件修改记录;硬件更换记录、备件更换及相关信息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8汇总记录;天线参数变更记录、网络优化记录等。5.各类技术培训资料、培训记录等,全国维护部门联系方式(机房联系电话等),厂家技术资料,故障处理知识库等。6.相关协议。机房、室分系统的业主协议,协议有效期、责任人、业主名称及联系方式等;电费及其它费用的缴交时间、缴交方式、单价、金额、计算方式、经手人记录等。7.机房门禁卡信息。包括使用者、权限、密码、有效期等。第115条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维护的基本要求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设备、核心电路域设备、核心分组域设备、EPC设备、信令设备、业务平台、网管与支撑系统等设备的运行维护要求如下:1.应设置专人或组织负责管理、维护移动通信网络设备。2.移动通信网络的在用设备、平台及信令链路实行7×24小时实时监控。维护人员应及时处理事件障碍,定期完成设备状态检查、实施设备测试、保持运行状态良好。3.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应实行分权分域的维护模式。不同地域的各级管理员、操作员按照划分的职责区域对所属相关设备及数据进行管理维护;不同级别的管理员、操作员按照预定权限对设备及数据执行不同等级的维护操作。4.基于全国一张网络的目标,各级维护部门应加强无线、交换、业务平台、数据、传输等多专业维护工作的紧密协作与融合,在保证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各专业网管应开放实时查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9询和数据共享能力,以促进跨专业跨域端到端协同定位问题、缩短障碍历时、制定和实施网络优化方案,提升全网运行质量。5.各级维护部门应建立维护工作汇报制度,发生重大事件应立即上报。在规定时限内无法处理的事件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处理。主管部门在收到保障信息后应立即处理,直到事件解决为止;障碍排除后应组织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落实防范措施;维护人员应做好记录,做到记录清、传报清、交待清。6.各级维护部门应确保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及时性,定期评估设备硬件故障率、资源负荷、端口及链路利用率等网络运行状况,及时调整设备与链路的负荷,保持网路畅通,提出设备扩容及网络优化的建议。7.各级维护部门应积极开展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的差异化维护。在设备之间、平台之间、区域之间,根据生命周期、重要性、业务收入、用户量和事件影响范围等因素,创新与实践差异化、分级分类维护的要求。8.各种设备的停用、调拨、报废、拆除、出让、出租等均应遵照中国电信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要求,设备变动后要及时修改固定资产管理卡片。9.各级维护部门应加强移动通信网设备实体的动态管理,建立闲置资源信息库,制定奖惩制度,促进闲置资源有效流动。10.信令设备的开通和日常维护工作还包括: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10⑴全程物理双通道检查。确保信令网全程双物理路由实现。⑵MTP相关检查。包括检查NO.7信令链路的状态和信令路由状态;检查是否有超长信令路由、单边路由、MTP路由环路、不可识别的目的地等,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检查路由负荷分担是否符合集团相关规范的要求;对于无法修改负荷分担配置参数的交换设备,应制定符合集团规范的负荷分担实施方案。⑶SCCP层相关检查。如果信令设备是SCCP的GT翻译点,需检验其能否把收到的全局码(GT)翻译为正确的DPC+SSN或GT+DPC;具有SCCP信令关系的两个信令点之间,检查其能否正常传送SCCP信令,是否有超长路由、SCCP环路等;检查设备上配置GT负荷分担数据的规范性,信令网链路组内链路间、链路组间负荷分担是否均衡。⑷SCCP层数据开通。包括根据业务、网络、客户等需求,及时制定SCCP层路由设置原则和方案;设置合适的SCCP层GT寻址方案,确保GT码在STP层的传送和翻译;评估SCCP层数据制作对负荷的影响,确保成对LSTP在SCCP层负荷均衡。⑸SIGTRAN相关检查。包括检查M3UA链路、链路集、目的实体和路由状态,M2UA链路、链路集状态,M2PA链路状态;检查具有SIGTRAN信令关系的两个信令点之间,能否正常进行NO.7信令和SIGTRAN信令的转换;检查是否有超长路由、AS(应用服务器)环路;检查SIGTRAN信令设备负荷分担数据的配置,信令网络中AS组内、AS组间负荷分担是否均衡。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11⑹SIP相关检查。包括检查SIP协议代理点是否能承载SIP信令流量最大事务数(并行处理的最大呼叫);检查承载SIP信令关系的两个信令点间,发送和接收INVITE、ACK、BYE等各类消息的时长,检查重试机制是否符合定时器设置标准。11.业务平台的特定维护要求⑴具备接入条件的业务平台主机、数据库、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均应
本文标题: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2015年试行版下册91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3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