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搜集相关资料,从不同角落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回忆儒学的发展史春秋:应运而生战国:蔚然大宗秦朝:遭受打击西汉(武帝)后: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明清时期,儒学又是怎样发展的呢?请阅读以下故事片断,结合书本内容找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背景明朝,番禺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这样,吴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他们走到湖南时,他们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边,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来”。他们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土地被钱弓梓给强行霸占了。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卖官鬻爵政治黑暗政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起义风起云涌。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惜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阶层壮大。西学东渐,冲击中国文化思想(根本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商业者阶层日益壮大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明八股取士,清大兴文字狱西方科技传入一、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文化:外部: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明清时期时代特征:当时反传统的异端思想家李贽活到了七十岁,这在以前的任何朝代都是不可想象的,不仅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李贽的书在当时是畅销书,几乎人手一本,以至于某些书店印刷工厂,为了赚钱,居然把一些书冒充为李贽写的拿来卖,其盛况可想而知。大家看看明朝的大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就可以知道明朝思想界的活跃和进步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地步。二、“离经叛道”——李贽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少年求学穷困潦倒中年做官正直清廉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明]李贽:《续焚书》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因此自幼受传统思想束缚较少。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78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于监狱割喉自杀而死)。著作被列为禁书。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著作有《焚书》《藏书》等多种。1、生活经历请你概括李贽的性格特征:正直清廉离经叛道①哪些思想可以反映出李贽是一位“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呢?②体现李贽思想的著作有哪些?材料一“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此自然之力,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也。”材料二“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概括李贽的观点。材料1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性”,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材料2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权威1、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2、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4、主张男女平等5、诗文写作风格,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之风。2、思想主张李贽的代表作:《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3、主要著作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冲击迂腐的纲常名教,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4、评价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浙江宁波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明末东林党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致死。黄宗羲成年以后加人复社,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明亡后拒绝清廷征召,隐居著述,是浙东派的创立者。主要著作有《明夷待访录》等。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清三先生(或清初三大儒)。1、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1)生活经历黄宗羲——梨洲先生材料一:……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材料二: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材料三:“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材料四: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材料五:“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材料一、二: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材料三:提出君臣平等;材料四: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材料五: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梁启超曾说:“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为近代反专制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3)主要著作《明夷待访录》(4)评价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各地,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入的研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著作。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批判理学空谈(启蒙精神)(1)生活经历顾炎武—亭林先生材料一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材料二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顾炎武《日知录》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归纳、评价顾炎武的观点。观点:“众治”。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但是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1)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3)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5)主张改革弊政,拨乱反正(2)思想主张经世致用: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1)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2)对近代“民权”有启蒙作用。(3)主要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4)历史影响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自青少年起就留心时务,志在经世。1644年,清兵入关,王夫之和友人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晚年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书》。3、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1)生活经历王夫之—船山先生“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根据材料归纳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阅读材料:(1)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2)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3)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的唯物论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唯物主义思想家)(2)思想主张1、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2、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3)评价一幢不大的清代民居,黑瓦白墙,显然经过后人多次修缮。门前有两棵对称的巨大柏树,直插云霄,气势磅礴,这是船山先生手植之树,观之令人感叹不已,唏嘘不已。草堂大门有幅对联,右联:清风有意难留我;左联:明月无心自照人;横批:湘西草堂。简简单单的文字带来的既有反清复明的内在情结,又有浓浓的归隐田园的气息。屋内正中亦有一幅对联,右联:六经责我开生面;左联:七尺从天乞活埋。船山先生一方面对明王朝的覆灭悲愤欲绝,觉得活在异族统治之下,犹如活埋一般;可另一方面,船山先生苟活于世,却有着宏大的抱负,那就是: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更新与传承而奋争不息。资料生,还是死,看来是萦绕在这座湘西草堂内与外的无形精灵,亦成为船山先生灵魂深处的问题。屋内有些介绍先生生平事迹的东西,数件遗物。最引人注目的是湘西特有的一双木屐和一把油纸伞。据说,船山先生对异族满清的统治一直无法接受,骨子里都是反清复明的念头。他出外必穿木屐,以示脚不踏清王朝之地;又不管天气是晴还是雨,皆手撑着一把油布伞出门,以示头不顶清王朝之天。铮铮傲骨,强烈的民族气节由此可略窥一斑了。归纳三人的进步思想主张一、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对三大思想家的评价一、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二、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三、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四、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唐甄(1630-1704年)字铸万,四川达县人。清初著名进步思想家,经世致用的倡导者;文学家。清顺治十四年中举,任山西长治知县,与上司意见不合,上任10月即被革职。以后流离数省,生活极为清苦,晚年流寓江南卖文糊口。他对封建统治极为不满,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用30年时间写成《潜书》.唐甄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具有早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性质,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相当影响。唐甄曰:“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妻笑曰:“何为贼也?”曰:“今日也有负数苑布,或担数斗粟而于途者,或杀之而有其布粟,是贼乎?非贼乎?”
本文标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6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