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四、简答题1.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运作有哪些区别?2.生产运作系统由哪些要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何内在关系?3.流程型生产和加工装配型生产的主要区别何在?4.存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有何区别?5.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各有何特点?6.服务性运作有哪些类型?7.简述我国安全生产方针。8.简述生产运作战略的特点。9.现代生产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0.简述生产战略与公司战略的关系。11.简述企业生产战略形成中内外环境分析的重要性。12.简要分析基于成本的战略。13.简要分析基于质量的战略。14.简要分析基于时间的战略。15.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6.质量成本可以分为哪几种?17.什么是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为什么要考察工序能力?18.质量小组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如何,如何顺利实现其作用?19.简述PDCA循环的工作步骤。20.说明构成产品成本要素,以及降低产品成本途径。21.物料消耗控制的方法有哪些?2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23.何谓发生安全事故要“四不放过”?24.缩短交货期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有何意义?25.缩短交货期有哪些对策措施?26.并行工程与顺序工程有何本质差别?27.MRP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8.应用MRPⅡ有何现实意义?29.常用的作业排序规则有哪些?30.实现大规模定制的主要障碍是什么?31.根据传统生产方式的特点,分析大量生产方式产生的必然性。32.CIMS的功能结构是由哪四个子系统组成的?33.为什么说流水线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作业方式?34.为什么说大量生产方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35.简述企业流程再造的特性。36.简述企业流程再造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37.企业流程再造的实施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38.创新设计新流程,可采取哪些主要策略?39.分析虚拟制造的种类。40.什么是精益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的特征是什么?41.大量生产方式与精益生产方式在销售上有何区别?42.与大量生产相比,精益生产方式在新产品开发上有何不同?43.生产计划中的产值指标分为哪几种?44.网络优化的方法和内容有哪些?45.物料库存成本包括哪些内容?46.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原理是什么?47.“推动式”与“拉动式”生产作业管理方式的区别是什么?48.设备综合管理包括哪些主要任务?49.降低在制品库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50.简述绿色设计的内容。五、论述题1.如何理解生产运作职能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2.广义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哪些内容?3.为什么说质量、成本和交货期是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4.试述生产战略的框架组成部分。5.试述如何有效地制定生产战略。6.试分析制定生产战略时需要重点考虑的环境因素。7.从影响劳动生产率因素的角度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如何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8.MRPⅡ有何特点,它是MRP的最高发展阶段吗?9.试述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10.试述精益生产方式的内容。11.试述组织准时生产的条件。12.试述价值工程的活动程序。13.试述设备磨损理论。14.论述库存控制的意义。15.分析我国节能减排的具体途径。四、简答题1.答:这两类生产的基本区别如下:(1)产出的物理性质不同;(2)资本的密集程度不同;(3)与顾客的接触程度不同;(4)企业辐射的范围不同;(5)绩效的评估方法不同。2.答:生产运作系统主要由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构成。(1)生产运作系统的硬件要素主要包括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生产系统的集成。(2)生产运作系统的软件要素主要包括人员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库存、质量管理。(3)生产运作系统中的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各自有它们自己的作用,硬件要素的内容和组合形式决定生产运作系统的结构形式;软件要素的内容和其组合形式决定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机制。具有某种结构形式的生产运作系统,要有一定的运行机制与之匹配。3.答:按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的性质,可将制造性生产分为流程型生产和加工装配型生产。流程型生产的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且工艺过程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加工装配型生产的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各零件的加工过程彼此独立,所以整个产品生产工艺是离散的,制成的零件通过部件装配和总成装配最后成为产品。4.答:按企业接受订货的方式和顾客要求定制的程度,可将制造性生产划分为存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1)存货型生产是在对市场需求量预测的基础上,有计划进行生产,产品有库存。为防止库存积压和脱销,生产管理的重点是抓供产销的衔接,按量组织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平衡,保证全面完成计划任务。这种生产方式的顾客定制程度很低,通常是标准化、大批量地进行轮番生产,其生产效率比较高。(2)订货型生产是在收到顾客的订单后,才按顾客的具体要求组织生产,进行设计、供应、制造和发货等工作。由于是按顾客要求定制,故产品大多是非标准化的,在规格、数量、质量和交货期等方面可能各不相同。这种生产基本上没有成品存货。生产管理的重点是确保交货期,按期组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衔接平衡。5.答:按生产任务的重复程度和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可将制造性生产划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1)大量生产的特点是生产的品种少,每一品种的产量大,生产稳定且不断重复生产。(2)成批生产的特点是生产的产品产量比大量生产少,而产品品种较多,各种产品在计划期内成批地轮番生产,大多数工作要负担较多工序。(3)单件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对象基本上是一次性需求的专用产品,一般不重复生产。6.答:服务性运作的类型如下:(1)按照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可分为纯服务性运作和一般服务性运作。(2)按照与顾客接触的程度,可分为高接触型、混合型和准制造型运作。(3)按生产系统的特性划分,可分为技术密集型运作和人员密集型运作。7.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首先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安全与生产相比较,安全是重要的,因此要先安全后生产。也就是说,在一切生产活动中,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它是处理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关系的重要原则和总的要求。“预防为主”是指安全工作应当做在生产活动开始之前,并贯彻始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预防事故的发生,事先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事故造成的损失。因此,必须在从事生产活动之前,充分认识、分析和评价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事先采取一切必要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排除事故隐患。“综合治理”是强调要从技术、教育、政策规定和法制建设等各方面加强管理与综合治理的力度。以“安全第一”的原则,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与生产的矛盾,保证生产活动符合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要求。8.答:生产运作战略具有三个特点:(1)贡献性,它强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通过对产品目标的明细化使生产系统功能具有优先级而保证竞争优势的突出,为企业竞争提供坚实的产品和后援保证;(2)一致性,它强调生产运作系统与企业要求的一致性,同时也强调生产运作系统内部硬件要素与软件要素的一致、协调关系,以此来保证整个生产运作系统的目标及其优先级;(3)操作性,它强调战略既是一种计划思想,又应便于贯彻实施。9.答:现代生产的竞争力被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成本,是指具有竞争性价格的产品和服务;(2)柔性,包括对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灵活性和新产品开发的速度;(3)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4)交货,包括交货速度和交货可靠性;(5)服务,包括有效的售前和售后服务及产品支持能力等。10.答:公司战略的制定应考虑到生产运作战略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同样,生产运作战略必须同该公司的整体战略相一致,制定出的生产运作战略要服务于公司的目标。这就要求高级管理者要同职能部门一起制定出生产运作战略,做到生产运作战略与公司战略之间相互一致而非相互冲突。11.答:外部环境分析能够对生产运作产生显著的影响,从而影响生产运作战略以及公司战略的形成。对内部环境的分析通常能帮助识别企业目前生产运作的优劣势。12.答:基于成本的战略是指通过发挥生产系统的规模经济优势,以及实行设计和生产的标准化,使得产品的成本大大低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获得价格竞争优势并造成一种市场进入壁垒。13.答:基于质量的战略是指企业把质量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即依靠顾客感知到的产品或服务的相对质量的领先地位,赢得市场高的占有率和稳定的利润。14.答:基于时间的战略是指企业把时间转化成一种关键的竞争优势来源,通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制造周期以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使企业具备提供众多的产品种类和覆盖更多细分市场的能力。15.答: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了解顾客的需求。通过对市场的调查了解顾客需求,并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质量管理的目标。(2)员工参与和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作用,利用质量团队等形式改进产品质量。(3)系统和过程的持续改进。质量改进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改进,提升顾客的满意水平。16.答:质量成本可分为:(1)内部损失成本,是与低劣产品或服务有关的到达用户前的成本,如返工费、修理和停工损失等;(2)外部损失成本,是与提交用户不合格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成本,如退货、信誉降低损失等;(3)鉴定成本,是为核算、评价和审核原材料、成本和服务,与产品质量标准一致所发生的成本,如检验设备、试验、检验人员等产生的费用;(4)预防成本,是与减少潜在质量问题有关的成本,如质量改善项目、培训、检测产生的费用等。17.答: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可以衡量工序质量的高低。工序能力指数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TU-TL/6σ),是反映工序满足产品质量标准(规格、公差等)程度的指标。通过对工序能力的调查,可以根据特定工序的运行状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对能力不足的工序进行改进等措施。18.答:质量小组是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及吸引职工参与质量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在于有利于发现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管理层的质量问题,以及对其进行改进。在质量小组的活动中应广泛吸纳与质量问题相关的部门、层次的人员加入,充分发挥生产第一线的工人的作用。同时,企业各个部门及管理层应对质量小组以支持和帮助,保证质量小组作用的充分发挥。19.答:PDCA(戴明环)是指在质量持续改善活动中使用的“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的工作循环方法。计划指对工序进行研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制定出改进计划并给出计划的评价方案;实施是依据计划进行质量改进的过程;检查步骤分析计划实施结果是否达到计划目标;处理阶段,如果计划目标实现则推广使用新的方法,如果尚未达到目的则进行下一轮的循环过程。20.答: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主要有:第一,改进质量;第二,降低物料消耗;第三,提高生产率;第四,降低库存;第五,缩短生产线;第六,减少机器停机时间。21.答:第一,改革产品设计,减少构成产品或者零件净重的物料消耗;第二,采用先进工艺,减少工艺性物料消耗;第三,采用新材料和代用料;第四,实行集中下料,推广套裁下料方法;第五,加强物料的运输保管工作,尽量减少物料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22.答: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劳动者,资本,管理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有:改善工作设计,进行时间研究,实行物质激励等。23.答:即安全事故的原因没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职工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调查的根本目的就是防止事故的再发生,即根据事故调查的结果,提出整改措施,控制或消除此类事故。24.答: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交货期、质量和价格这三个因素是订货成交的决因素。企业即使能够以顾客所希望的价格,但如果不能按照顾客所希望的交货期提供他们所希望的产品,那么,顾客就不会向企业订购这种产品。更进一步说,如果把质量视为销售的先决条件的话,在许多情况下,交货期是比价格更重要的决定条件。所以,缩短交货期会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5.答:缩短交货期的对策措施有:(1)产品开
本文标题:生产计划简答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1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