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青春期心理特点和问题分析与应对
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特点及学生典型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在一次学校的常规检查中,发现一批头发过长、发型怪异的同学,学生处老师随即通知各班班主任带领这部分学生到学校附近理发店剪发。高一某班男生,也因为头发较长,被班主任叫去与班里类似的其他同学一起去把头发剪了。当天下午,该同学就拒绝到教室上课,一个人呆在寝室,过了两个小时,他打电话给家长,说自己不想上学了。您觉得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怎么处理?为什么抗拒剪头发?自我的体相改变,审美倾向的挑战自我意识的发展世界观念的形成教师引导:不是单纯的违反校规,对抗老师。而是要让孩子思考头发代表什么?剪去头发意味着什么?如何帮助孩子丰富自我认识?特别关注:为什么别的孩子没有表现这么明显.”这些“小题大做”“难以理解”的学生,那个“小题”可能是他曾经的心结。一切行为现象背后都有家庭、教育、社会等因素所引起的心理原因行为现象了解心理是了解行为的前提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少年期12-18岁青年期18~35岁中年期35~60岁老年期60岁以上发展阶段发展任务良好的人格特征婴儿前期(0-1.5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品质婴儿后期(1.5-3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品质幼儿期(3-6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童年期(6-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质青少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品质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质成年中期(25-65岁)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品质成年后期(65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智慧、贤明的品质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HErikson7~15岁心智成长大不同你用对方法了吗?•7岁懂得观察和批评刚上小学,适应新环境时可能出现暂时的情绪反应,但在正常情况下,孩子会由动转静,情绪愉快而平静,有「黄金年华」之称。对于周围的情感反应很灵敏,具丰富的爱与嫉妒心,既敏感又认真。渴望得到大人的赞赏,所以特别喜欢讨人欢心,慢慢懂得尊重父母及老师,常把「老师说……」挂在嘴上。开始有自己的主张,特别在意与同侪之间是否受到差别待遇,渴望参与的存在感。进入「橡皮擦时期」、「告状时期」,开始出现自我批判的能力,通常由自己写的字或画开始,对于不喜欢的东西便以橡皮擦擦掉。接着开始批评朋友的行为,甚至向大人告状,从正面角度看,这表示孩子开始尝试客观的观察、批评事物。•8岁不满时容易逃避「多角经营者」时期,逐渐走出父母的保护圈,也较不依赖老师,融入团体生活,比较重视和朋友的关系。不知疲倦为何物,急切扩展潜能,但也很容易健忘。慢慢产生道德观,会自我反省。对于一些小事情,不会立即哭闹、生气,但是在不平、不满时会出现几种行为模式,包括补偿(以代用品补偿心中的不平或不满)、逃避、幻想、依赖身边的强者(如父母)、合理化、酸葡萄心理、压抑等。•9岁学会判断大人言行「集团时期」,最大的特征在于「社会的伸展性」,与同侪组成小团体,独立性慢慢增强。学会隐藏情感,不再动不动就哭闹,相当富有正义感,且开始将判断应用在大人身上,特别观察大人是否言行一致,多半很爱说话,喜欢和大人讨论。一般具有管理及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于事情的进展有规划,所以此时父母最好减少代劳与干预。•10岁开始会自我要求整体来说很稳定、很好相处,比9岁时不容易焦虑,易于取悦,不常哭,不常生气,但脾气来时也可能快而激烈,会借着肢体动作发泄或大哭,然后很快消气。做错事时如能推到别人身上,绝对会推得一干二净,但多数愿意承认自己有时候不诚实,比起以前更会严格要求自己不可偷窃、不可欺骗。•11岁烦恼变多易害怕爱竞争、好争辩、不合作,讲话喜欢夸张,比10岁时更常生气,有肢体动作、骂人、大哭,也会回嘴、咆哮、说一些尖酸刻薄的话,然后转身离开。常常担心,是烦恼最多、害怕的东西也最多的年纪,烦恼上学、功课,害怕动物、黑暗。不过大致上觉得自己很快乐。•同调性强,为了不损害同伴间的关系,明知同伴的判断是错的,仍与同伴采取一致行为。•12岁开始在意人际关系向外扩张、活泼、热情、过度大方。友善、讨人喜欢、体谅别人、讲理。生气时会反抗、出现肢体动作、较多言语响应,但脾气较少爆发,哭得比以前少,有些人会生闷气。仍有害怕的事,但不再有那么多担心、嫉妒和哭泣,开始会烦恼人际关系。•13岁敏感脆弱、有己见很有思想、凡事藏在心里、安静、从容,不过这些特质若太极端,就会变成退缩、情绪化、忧郁。敏感、脆弱、易受伤害、易被激怒,生气时最常见的反应是离开现场,回自己的房间,回嘴也常见,但反应不如从前激烈,较不会尖声大叫。通常已能够分辨对与错,虽然觉得有时候故意不乖使坏很好玩,但愿意做对的事情,做错事时会感受到良心的责备。即使知道父母可以要求他们怎么做,还是希望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好好讲道理,多半愿意听从。•14岁变得外向、喜欢竞争外向、活泼、精力充沛又热情洋溢,不像过去那么退缩,也比以前快乐。喜欢竞争,比较少发脾气,即使生气也会以言语表达,但言语的反应可能相当激烈,也可能以离开现场来应对。在独立、充满自信背后,其实仍有着许多迷惑和骚动。•15岁出现和父母不同调发现成人世界所想的、所感觉的、所说的,竟有那么多错误,心里装满了矛盾与疑惑。渴望自由、向往独立,但因为此时期父母亲往往仍是做重大决定的人,所以特别感到屈辱或沮丧。相较于14岁时对于父母的建议感到没面子,15岁的孩子则常对父母的建议与看法感到不屑,与兄弟姊妹相处得比父母好,朋友是生活的全部。道德观成熟许多,不再用非黑即白的态度来看事情,能容忍灰色地带,会考虑自己做的事对别人造成的影响。会思考许多有关自己心理、思想、观点的问题,常和别人争执,但这是渐趋成熟和愿意探索的征兆,表示孩子已一步步向成人之路迈进。一个正常的青少年能在三十秒内由痛苦转为狂喜,随即又陷入痛苦。一个正常的青少年(他们已经可以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了)能用这种新的认知技巧来思考深刻的哲学问题,却从不记得要去倒垃圾。一个正常的青少年从认为父母仅仅会犯错误,转而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情几乎都是错的。一个正常的青少年如果举止正常的话,就不是一个正常的青少年。-----朱迪思·维奥斯特《必要的丧失》WHOAMI?成人感1、心理上过高评价自己的成熟度2、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属于成人水平3、要求与成人的社会地位平等4、渴望社会给与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半成熟状态1、认知水平2、思维方式3、社会经验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的矛盾是青少年不能回避的基本矛盾。青春期来临,生理心理的发育,成熟对幼稚的矛盾.•别人都是自己的观众•自己的心境投射到别人身上假想观众•夸大情绪体验和感受•不能理解他人与自我的不同独特自我•关注外貌、长相•吸引别人的注意体相认同情绪两极性,不稳定•同伴中的尊严和社会地位•与父母感情疏离•学习压力烦恼增多•看重同伴友情,建立社会关系•需求不满而压抑孤独压抑面临高考学习压力大,容易考试焦虑学习意义的困惑学习压力的困扰中学教育的重点关注点:•行为不良学生给予给多肯定和支持,从“失败学生”转变为某方面的“优势学生”,打断恶性循环;•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元认知”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全面自我认识评价;•给予空间,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注重和学生情感的联结,积极关注学生典型心理问题学校适应困难(逃学厌学行为)学业困难(抄作业、课堂监管难等行为)人际适应困难(在校打架、冲撞老师、家长),成瘾行为(网络成瘾、鬼怪荒诞小说、游戏沉溺等)情绪情感管理(歇斯底里、抑郁寡欢、自伤自残)青春期情感(“恋爱”、成人感——抽烟、社会化、群架)◀案例讨论▶高一某同学,入学近半年,经常情绪低落,尤其讲到和父母有关的内容时表现突出,还常产生不想呆在学校想回家的念头;经常以身体不舒服如心跳加快、呼吸不畅等理由要求父母带回家观察;性格温和,在班级中也有两三个较好的朋友,和不熟悉的同学很少交流;父母溺爱孩子,尤其母亲一味满足要求,在家里从不也不会做家务,一切都由母亲安排好;学习成绩不稳定,受情绪影响较大,偏科严重,对有困难的学科逃避。•适应性问题•适应是能积极进行自我调整,融入环境中。一般人在接触一个新环境时1~3个月的适应期•适应不良的表现:哭、身体不适、逃避•适应不良可能原因:没有安全感;父母的教育方式养成的依赖,缺乏独立性;缺乏自信,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缺失;分析策略•心跳加快,呼吸不畅——首先排除检查排除身体原因•找借口——逃避(思考逃避的原因)•新环境中带给该生最大的焦虑源是什么分离性的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技巧?•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克服畏难情绪•赋予角色,增强该同学班集体的融入感•争取家长的配合◀案例讨论▶高二某男生,17岁。由班主任讲述该生现在狂热地喜欢上一个女生,高一时两人同班,开始时自己并没有注意她,因为自己成绩优秀,感觉女生喜欢自己,后来两人一直接触交往。但是现在该女生开始拒绝自己,越拒绝自己越生气,看到她与别的男生交往,就非常气愤,多次在大庭广众之下找她的不是,有一次还打了她一耳光。发展到下晚自习时跟踪她而迫使女生的家长每天接送孩子,两家的大人也对抗起来。自己非常痛苦,无法安心上学。•青春期恋爱:•恋爱=冲动性+好奇性+偶然性•可爱的“小纸条”,恋=亦+心(寻找另一个自我)•既不是友情也不是爱情,青春期萌动,对象不固定性,短暂性,情感体验复杂性(有苦有甜),是个体性别认同的必经过程。分析策略•看到她与别的男生交往,怎么就生气呢?自己失去的是什么?爱她怎么还要打她呢?我越较劲她怎么越拒绝呢?(理解这个情感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不能接受对方的拒绝实质是什么?(怕拒绝是怕自己被否定被抛弃,自卑。10岁前家境不是很好,母亲离开,6年级时曾因为别人的嘲笑而报复)•不允许她跟别人交往实质是什么?(自私。我得不到,别人也休想得到)•怕对自我的重新定位(我霸道的后面有自卑,我猜忌的背后有自私)•女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男生(勇敢、自信、自立、心胸宽广)◀案例讨论▶高三,女生,高中前两年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排名比较靠前。进入高三后,考试成绩不稳定,波动较大,特别是重要考试时常常前几晚就会失眠,考试中偶尔出现心里发慌,双手发抖,书写缓慢。自己很是苦恼,怕高考的时候也会这样,不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不那么紧张。分析•问题:考试焦虑•分析孩子的压力来源、大小(自我要求、教师、家长)•成长经历,抗压能力•注意“高原期”带来的挫败感策略•对“高考”建立正确的认知•调整心态(瓦伦达效应)•考试技巧•正强化积极行为•家长、老师期望值的调整◀案例讨论▶王某是高一的学生,男生,非常喜欢打游戏,经常逃学去网吧,后来经过教育,情况有所好转,半期考试后,突然离家出走,后父母报警,在警察的协助下在网吧将其找到,写了保证书,但隔三差五会跑去网吧,家长也疲于教育.......分析网络依赖:•网络对他意味着什么?宣泄的途径、寻找归属感?体验成就感?•家庭中与父母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学习和与同学的人际关系是怎么样的•网络依赖一般的心理原因有:自我确认偏差、认同需要缺失、缺乏自我控制、人际交往障碍、人格特征偏差、缺乏目标规划、缺乏宣泄渠道等。策略•增强自控与他控(积极鼓励)•分析上网的具体原因•争取家庭教育资源的参与•学习、生活参与度的增加(分解学习、生活小目标)•发展其他爱好,尤其体育锻炼◀案例讨论▶高一,女生,李某,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时和文化不多的爷爷奶奶生活;成绩较好;在班级中常因为个性要强和同学发生矛盾,人际关系很差,同学们都避而远之;一个人独来独往,常觉得自己是个孤独的英雄;因怕别人在半期考试中超过自己竟偷了同学的复习资料并扔到校外;心情不好时就暴饮暴食,觉得这是最有效的方式。分析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常伴有情感缺失(孤独、缺乏沟通、隔辈抚养问题等)•渴望被认同和关注•情绪表达不当或者不会表达,人际关系困难•缺乏同伴支持、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弱策略留守儿童问题:•引导孩子学会表达情绪情感•建立班级或者年级同伴互助团队,增强同质团队的归属感,相互激励•嫉妒背后的根源是引起关注与肯定•宣泄情绪(合理即方式合理和对象合理)•取得
本文标题:青春期心理特点和问题分析与应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2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