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教学目的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2.难点: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疏通课文,弄清写作背景。一、导入新课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二、解题、了解驳论文的特点1.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方式:即作者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1)立论:即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用论据来加以论证,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2)驳论:假设一个错误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进行反驳,再提出自己正确的论点。驳论的方法有:(1)驳论点(直接批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举例:《不求甚解》。(2)驳论据(间接批驳):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论据起着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点自然就站不住脚了。(3)驳论证(间接批驳):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能由论据推出。记住:驳论完后,作者一定会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2.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本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三、写作背景1。学生先介绍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2.(看课件有关“九·一八”事件的内容)①“九·一八”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采取消极不抵抗的态度。日军深入华北。②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③针对这观点,鲁迅先生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发表本文,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④与此同时,我党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播散着抗日的火种。四、疏通课文1.字词脊jĭ梁诓kuāng骗:用谎话骗人。玄xuán虚之至:用迷信的一套来迷惑人已到了极点。怀古伤今:追念过去,伤感今天。为民请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前仆pū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2.朗读全文。3.思考问题。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又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这两个针锋相对的观点。作者为什么认为对方观点是错误的?作者提出自己正面的观点的依据又是什么?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拿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据。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弄清文章的论证过程,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一、导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投影展示),鲁迅,一个文化的领袖,又是一个时代战士,思想的领袖。他用文学家敏锐的目光和战士坚定的革命意志同一切反革命作着斗争,戳穿一切黑暗。所以说他的语言如“投枪”“匕首”。这节课我们要在上节课初读基础上深入研究,更进一步走进鲁迅体会他的感情。二、驳论文知识回顾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分析课文1.回顾上节课知识:文中针锋相对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对方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根据对方的依据,信“地”信“物”信“国联”这是“他信力”,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自欺力”)(板书)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那些依据是事实吗?明确:从资料上看是事实。作者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然后分析对方的事实,却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师引导: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从对方真实存在的依据出发推导出有别于对方观点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不和逻辑的,这是驳论证。3.学生自读第一段加点文字,朗读第五段加点文字。思考: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是什么?(麻醉、欺骗自己,即自欺欺人)从课文的第一个注释,我们知道这些加点文字曾被国民党检察官删掉,这说明什么?明确:这里加着重号的句子,是反动政府“书报检查处”删去的文字,它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真面目的反动实质。“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所以被删去。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这样一来,第五段中的“中国人”指什么,是否清楚?(国民党官僚及所谓的“社会名流”)4.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又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请大家朗读7、8两小节。明确:从古代谈到了现代,很多人都是中国的脊梁。5.作者先说了自古以来在所谓的“正史”里都掩不掉光辉的人,(正史:以统治者的意识、思想为主导编辑而成的史书,称赞和讴歌统治者和为统治者服务的人)。作者没直说,而是归纳为四种(埋头苦干……舍身求法),它们是指哪些人呢?(小组讨论)明确: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王安石、白居易、孟子、司马迁、屈原等。一种奋不顾身,为正义而献身的,如谭嗣同、屈原等(或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6.鲁迅称这些人为“中国的脊梁”,为什么?“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7.这些人“现在也何尝少呢?”“现在的”又是指哪些人呢?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明确:指的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8.做练习,体会“中国人”的不同含义。9.朗读第八小节的最后一句话,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揭示了对方在提出观点时所犯的错误是什么?(以偏概全)。10.朗读最后一节。作者最后给与总结,作为一名时代的战士,目光敏锐的交给大家洞察社会真实的方法——看地底下。“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明确:前者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后者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11.师小节:一路下来,真是酣畅淋漓啊。虽然“总自夸地大物博是事实,信国联是事实,一味求神拜佛是事实,”但现在还有人相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没有)。我们更加肯定鲁迅先生说的: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所以说鲁迅的语言是“投枪”、“匕首”,一点不错。回顾总结文章结构。四、品味语句(小组探讨:本文语言特点,有哪些词欲罢不能?)1.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们准确的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五、总结全文。六、布置作业。阅读李恪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读<中国人的智慧从书>》,学生和课文进行比较,写一篇500字的读后感。
本文标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54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