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梳理【篇一:学前教育学知识点梳理】教育的含义广义的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把本是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社会一员的工作,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他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她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幼儿园教育的含义: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卖弄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或其他名称的幼儿教育机构)教育。早期教育:为全面提高婴儿素质,而进行的基础教育。它不仅包括早期智力的启蒙与开发,还包括其身体素质的提高,品德的培养与性格的陶冶。★白板说:白板说是洛克的教育思想,他强调,人出生以后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观念。一切知识都是在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咋经验的基础上。★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思想1.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2.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3.幼儿自我发展原理4.创制了恩物5.协调原理6.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地位和作用7.重亲子教育8.强调了作业的重要性。★幼儿教育有哪些意义1.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2.开发脑的潜能,促进智力发展3.培养幼儿美感,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4.发展幼儿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5.幼儿个体的发展,对其随处的社会也会产生效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1.强调活动的重要性2.强调兴趣和需要的重要性3.发现式教学方法4.强调智力发展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建构过程5.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6.发展儿童的主动性7.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8.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陶行知认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他主张的“六解“包含哪些内容陶行知认为应在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并提出“六解放”: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让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让儿童在动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允许儿童发问,让儿童在自由发问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5.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幼儿园要给儿童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不要把儿童全部的时间占取,让儿童有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机会。6.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让儿童去接触大自然。要解放他们活动空间,从而扩大儿童的眼界,以发挥儿童的创造力。第二章幼儿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的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1【篇二:学前教育学知识点梳理】1教育的基本概念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2、从教育的起源上看,它是在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3、老猫教幼仔捕捉老鼠,老鸭教小鸭游泳与父母给孩子补充营养都不属于教育现象。、教育的社会性表现为教育同社会共存、共发展。4、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现象)。5、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具有可控性强和达标性强的特点。6、学校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7、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属于人的因素,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属于教育的措施,为物质条件方面的因素。8、教育者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人员、学校教育中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家庭中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社会教育中起到教育作用的人员,自学活动中的个人也承担了部分教育者的责任。9、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任务:研究教育目的、内容、方法、过程和组织形式,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者。10、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是受教育的人,在活动中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接受教育的地位。是学习的主体。11、教育者和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着十分复杂的互动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体。12、教育内容是在教育活动中传递的信息,没有教育内容也就无从产生教育活动。13、教育内容的分类:从范围上看,教育内容涉猎人类创造的古今中外各领域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从水平程度上看有启蒙的、基础的、专业化的、高级的;从表现形态上有物质的、符号的、精神的、行为的。14、教材是学校教育内容的表现,教育内容还体现在环境布置、教师风范以及一些信息载体中。15、教育的物质资源有场所:设备、教具、器材等,是现代教育必须有的教育手段。教育活动的场所及设备主要有:校舍、教室、操场、园地、实验室。16、教具与器材是教育内容的载体,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17、再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教育者的主导性要素起着决定的作用。18、教育的宏观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19、社会功能是为社会的延续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20、教育的微观功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21、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其中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核心。22、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指人类的繁衍生存,还指人的个体的社会化。23、早期教育是对婴幼儿进行全面素质的基础教育。24、我国人口的现状: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差。25、学前教育的重点是对儿童进行社会适应性的准备。26、9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儿童全面和发展。27、对儿童产生极大影响的社会生态系统:家庭,学校,社区。28、学前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物质环境。29、文化在实践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流动是文化传递。30、促进幼儿良好发展的首要条件:良好的身体素质。2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1、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2、物质环境是有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的。3、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4、精神环境对学前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5、一个国家的文盲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的程度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6、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教育必须以经济为基础。7、现代教育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8、经济发展对学前教育的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社会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还决定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手段的变革。9、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教育的发展。10、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促进政治发展。1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现代教育是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必要条件。12、政治对教育的影响:政治对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财政的影响。13、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政府权力机关和智能部门重视学前教育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不同社会制度下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我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目标是道德完善。14、我国传统文化比较侧重群体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性发展。15、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文化是经济政治作用于教育的中介,还可以主动的相对独立的影响教育。16、一般社会都将其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作为该社会文化水平的指标。17、文化水平对教育的间接影响:文化发达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教育的物质来源增进人口受教育水平。18、文化水平对教育的直接影响:教师文化说平教育水平学生文化水平受教育水平家长文化水平下一代。19、文化传递指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流动。20、社会与社区文化水平,以及周围的文化氛围、文化设施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受教育水平。21、人口对教育的影响:(1)人口对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的影响。(2)人口对教育结构的影响。(3)人口对教育区域布局的影响。22、个性化反映了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性。23、个体社会化的分类:(1)与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相对的的童年化、青少年社会化、成人化等。(2)社会期待不同而导致的如认识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特别角色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职业社会化等。24、出生到3岁的儿童社会化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25、儿童最初的规则和懂得遵守规则是:从家庭生活中建立的。26、婴儿自我概念形成是:2岁左右。27、儿童骨骼发育最快的是第一年。28、学前教育的对象,其身心发展处于关键期、为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6岁前。29、幼儿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45岁。3、发展之人的个体发展,也就是每个人在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发展。4、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的正常生长于发育,心理发展指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和心理发展是密不可分的。5、发展: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6、格塞尔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7、双生子爬楼梯试验证明后天教养经验不影响儿童的发展。8、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9、儿童的任何发展既有遗传作用,又有环境作用10、皮亚杰认为个体发展的过程的要素: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及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11、先天因素主要是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包括遗传、生长、发育与成熟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遗传,即亲代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这些形成人与人之间天生差异的解剖生理特点就称为遗传素质,其中神经系统的特点最为重要。12、后天因素主要是指个体所处的环境与教育。社会环境包括了社会的物质生活、社会制度、生产关系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相关因素。其中,家庭是基本单位,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也是通过家庭反映出来的。13、学前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幼儿全面而正常的发展。14、先天因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因素是个体发展的条件。15、遗传素质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也制约着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阶段及发展水平。16、社会生态系统(周围环境、家庭及照管儿童的成人)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儿童是在与周围各层生态系统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17、除了种族遗传等先天性原因以外,喂养方式的不同等后天因素也是导致我国儿童成人后平均升高低于其他国家。18、出生后的6、7年里,儿童生理发展的速度是很惊人的,但同时也是稚弱的、需要保护的。、初生儿的形态:头大、躯干厂,四肢短小,胸廓几乎相等,胸围比头小。19、3岁以前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6~8个月时,婴儿已能分辨各种声音。婴儿出生时就有了味觉与嗅觉。味觉是儿童早期最发达的感觉。20、触摸觉是婴儿涌来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手段,新生儿出生后就是依靠触摸觉而吃到母乳的。21、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依据。22、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23、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6)。24、学龄前儿童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像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中。25、3岁左右儿童以基本会说本民族语言。26幼儿期的句子基本是以单句为主。26、儿童掌握词汇种类的顺序:名词、动词(副词、代词、数词比较晚)27、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28、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的根本看法。29、社会本位的儿童观:杀婴现象,溺杀女婴。30、儿童通过活动而发展,在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中发展知识、能力和个性。31、美国教育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三种作用模式:(1)维特,即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的完
本文标题:学前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6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