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中西服装发展史》全套教案
《中西服装发展史》理论课教案(首页)共9页科目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第二章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授课日期课时8班级授课方式1、讲授;2、演示;3、课堂讨论;4、现场辅导。作业题数2题拟用时间1学时教学目的掌握:人类的服装动机与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熟悉:影响人类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了解:服装起源与人类劳动的关系与服装变化的现象选用教具挂图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重点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难点影响人类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教学回顾服装史的概念,中外服装史的划分。说明课时安排:6节课讲授;1节课习题课,1节课课堂讨论。审阅签名:教学过程第1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0分钟180分钟新课引入讲授讲授提问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课件和操作演示。本课程是从服装发展的共性特征入手,总领人类服装的演变历史,再分别重点表述中西方的服装发展进程,最后对中西方的服装做跨文化的比较。服装发展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服装的创始与起源,即研究人类从何时穿衣与为什么穿衣;中国服装发展史。重点讲叙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各朝代的服装状况及演变历史:外国服装发展史,主要以西欧各国服装发展进程为主线,重点讲叙,古代、中世纪及近、现代西方服装的变迁过程。新课内容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1、服装的概念、功能及构成2、服装的概念:狭义,指人们穿在身上遮蔽身体和御寒的东西;广义,是指衣服、鞋、帽的总称,有时也包括各种装饰物,但服装一般专指衣服。3、服装的功能:实用功能、装饰功能、遮羞功能、标识功能。4、服装的构成:服装是由款式、色彩和材料三个要素构成的。二、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1、裸态生活期裸态指原始人类利用自身的体毛生活的状态。裸态生活期:距今300-20万年。2、兽皮叶草与装饰期距今25-1万年前,人类进入智人期。智人期生活的十多万年间创造了原始的服饰,其中骨针的发明标志着缝纫工具的诞生。3、纤维织物期约1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距今约10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从此进入野蛮时代。人类对纤维衣料的应用从此开始。三、原始人类的服装动机1、生理需求论(1)气候适应说教学过程第2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课内容讲授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课件和操作演示。(2)身体保护说2、心理需求论(1)护符说(2)象征说(3)装饰审美说3、性需求论(1)遮羞说(2)吸引说四、服装起源与人类劳动的关系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了人与纤维、兽皮接触、结合的机会,促进人类产生了服装的动机,并在劳动中继续发展。第二章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一、影响人类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1、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3)功能环境社会与文化影响服饰潮流的变迁教学过程第3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课内容讲授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课件和操作演示。习俗心理:苏格兰裙二、服装变化的现象(10分钟)1、阻力与动力的矛盾(1)阻力因素(2)动力因素2、渐变与激变交叉3、外因与内因的冲突三、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15分钟)1、模仿从众与标新立异的规律2、趋简求便与装饰求美的规律标新立异与模仿从众装饰求美3、顺应环境与内因支配规律4、融合吸收与自我传承的规律5、符号标示与个性自由的规律6、发扬优秀与淘汰陈旧的规律教学过程第4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50分钟新课内容习题练习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提问。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习题练习一.单选题()1.的发明,标志着最早的缝纫工具的诞生。A.石针B.骨锥C.石矛D.骨针()2.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亚麻植物是在发现的约1万年前的亚麻残片。A.英国B.西班牙C.瑞士D.法国()3.原始人类的着装动机可概括为三类,即生理、心理需求论及论。A.性需求B.遮羞C.装饰D.异性吸引4.原始人类发明腹布、兜裆布是把性器官保护起来,这属于服装起源动机理论说中的C。A.图腾崇拜说B.遮羞说C.身体保护说D.异性吸引说()5.的发明,是人类服装起源中的一项重要事件。A.织物B.纺坠C.骨针D.纺轮()6.人类最早的骨针出现的时间是时期。A.早期智人B.晚期智人C.直立人D.猿人()7.“冀州岛夷皮服,扬州岛夷卉服。”出自于D。A.《春秋》B.《周易》C.《礼记》D.《尚书》()8.出现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促进了人类纤维衣料的产生。A.蛮荒时代B.蒙昧时代C.野蛮时代D.文明时代()9.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衣着状况。A.文身B.人体装饰C.兽皮叶草D.纤维材料()10.人类为了抵御寒冷、酷热、干燥而创造了服装,这属于。A.身体保护说B.装饰审美说C.气候适应说D.护符说教学过程第5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课内容习题练习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提问。()11.世界上虽然有不穿衣的民族,但极少有不对身体进行装饰加工的民族,这是一种的着装动机。A.装饰审美B.异性吸引C.身体保护D.护符()12.以下哪种不属于人类着装动机中的心理需求论?A.护符说B.象征说C.遮羞说D.装饰审美说()13.以下哪种学说不属于服装产生的起因,而是服装产生后的一种结果?A.吸引说B.遮羞说C.装饰审美说D.身体保护说()14.中美洲早期人类的泥塑人像代表的服饰形式说明服装与有着密切联系。A.审美B.劳动C.身体保护D.异性吸引()15.在澳洲发现的原始腰带的最重要意义在于。A.装饰B.实用C.护符D.象征二.填空1.原始社会的人体装饰现象有。2.刺痕文身用于。瘢痕文身用于。3.人类服装的起始过程经历了、、____三个阶段。4.人类最早的装饰行为与、、、等都有一定的联系。5.人类最早的羊毛织物出现在,最早的棉织物是在印度发明的,最早的丝织物是在出现的。第二章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习题练习一.单选题()1.我们从“环境——服装——人”这一公式出发,分别对影响服装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概括出两大因素,即环境因素和因素。A.物质B.功能C.人类D.自然教学过程第6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课内容习题练习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提问。。()2.服装的是个体通过穿用同一种服饰,以求获得与被模仿者同样的社会价值的服饰行为,并在服装上优于以往,心理上超出过去。A.模仿B.从众C.装饰D.流行()3.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将西北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体现了服装发展的。A.模仿从众规律B.标新立异规律C.融合吸收规律D.符号标识规律()4.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外来服装强烈冲击着传统服装,但农民却未立即脱下旧装换新衣。这是现象。A.阻力与动力的矛盾B.一般与特殊的共存C.渐变与激变的交叉D.内因与外因冲突()5.中国20世纪上半叶,妇女对改良旗袍的热衷现象是一种的发展规律。A.装饰求美B.融合吸收C.趋简求便D.标新立异()6.当代的朋克、嬉皮族为了表示其异端,把服装做得极其怪异,这属于服装的功能。A.精神B.实用C.物质D.象征()7.是服装流行与传播的主要动力因素。A.社会变革B.时尚青年与妇女C.新的生活方式D.发达的经济()8.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A.孔子B.孟子C.管子D.子产()9.人类服装发展中规律可能促进新的服饰的产生。A.模仿从众B.标新立异C.符号标识D.顺应环境()10.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服装发展规律的主要构成元素?A.人B.服装C.流行D.环境二.多选题教学过程第7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50分钟新课内容习题练习课堂讨论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提问。()1.服装变化的动力因素除发达的经济等主要因素外还应注意。A.新的生活方式B.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提高C.时尚青年与妇女D.社会变革E.宗教意识()2.促进服饰变化的因素有。A.人为的规定B.文化的传播C.青年与妇女D.社会事件的影响E.社会的变革()3.阻碍服装变化的作用力有。A.社会的变革B.落后的经济C.封闭的地域D.陈腐的制度E.顽固的习俗()4.以下哪几种规律可以促进新的服饰的产生?A.内因支配B.标新立异C.个性自由D.融合吸收E.趋简求便()5.影响人类服装变化的自然因素包括。A.地理B.气候C.生态D.空气E.山水三.填空题1.影响服装的功能因素主要有、因素。2.影响人类服装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思想和、、。3.服装变化的现象主要有的矛盾、渐变与激变的交叉、外因与内因的冲突。4.、与是构成服装发展规律的三大元素。5.服装变化现象中的外因指的是和课堂讨论1.影响服装变化的因素有那些?2.怎样理解渐变和激变的交叉?3.人类在进化到穿衣前为什么会有人体装饰阶段出现?其意义是什么?教学过程第8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5分钟5分钟小结讲授学生练习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熟悉服装的有关概念,阐明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通过讲述服装发展史的重要地位,激发同学对学习服装史的积极性,并掌握人类的服装动机与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业1、简述原始人类的服装动机。2、简述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中西服装发展史》理论课教案(首页)共9页科目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三章原始社会服装第四章奴隶社会服装授课日期课时8班级授课方式1、讲授;2、演示;3、课堂作业;4、现场辅导。作业题数5题拟用时间1学时教学目的了解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服饰的基本形制。选用教具挂图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重点中国服装初始时期在工具材料技术上的表现以及冕服的体征难点两种基本服装形制的形态特征以及在中国服装史的地位教学回顾人类的服装动机与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人类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说明课时安排:7节课讲授;1节课课堂作业。审阅签名:教学过程第1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0分钟240分钟新课引入讲授讲授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课件和操作演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了解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服饰状况,原始的服装工具、两种基本服装形制在中国服装史的意义。新课内容第三章原始社会服装一、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1、最早的缝纫工具;骨针2、身体饰物(1)装饰品;项链(2)耳饰、手饰、臂饰(3)装饰材料二、纺织工具与麻、毛、丝织物1、骨梭2、纺坠3、织机(织布机)教学过程第2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课内容讲授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课件和操作演示。4、纤维和织物(1)纤维(2)毛(3)丝第四章奴隶社会服装一、原始信仰及其对服装观念的影响1、服装体现了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敬(1)冕服形制采用玄衣纁裳。形制和色彩代表天地,体现对天地的崇拜。(2)天子冕冠前后各垂12旒,代表一年12个月的天文观,体现对天的崇拜。(3)天子冕服上的12种纹饰(十二章),体现对自然的崇拜。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yí、藻、火、粉米、黼fǔ、黻fú。(4)冕服配蔽膝是对祖先的崇敬和祈求2、服装体现了阴阳五行说的宇宙观二、礼制与冠服制度1、冕服2、弁服3、玄端(元端)教学过程第3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课内容讲授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课件和操作演示。4、深衣5、裘服6、命妇服三、冕服冕服由冕冠、上衣下裳,韨(fú)、舄(xì)、带等组成。四、两种基本服装形制中国古代服装从款式分为两种:“上衣下裳”形制和“上下连属”形制。一、上衣下裳形制上衣:上体穿的衣。包括襦、夹袄、袍、衫、坎肩等。下裳(shang):保护下体的衣服。如裙、裤等。古代最初的下裳(shang)是裳(cháng即常)指裙子。裳即常《说文解字》载:“常”为“下帬qún也”。教学过程第4页时间分配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课内容讲授教师使用网络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进行提问。帬就是裙。上衣下裳形制;是上身有衣,下身有裳,把上衣和下裳分开的服装形制。上衣下裳是中国基本服装形制之一。古时的裙称为下裳。上衣下裳是商代的主要服饰形制中国古代最早的服饰形制(目前认为)在商代出现,商代基本确立了上衣下裳(cháng)的形制。二、上下连属形制1、上下连属形制:把上衣和下裳缝合在一起的服装形制。如深衣。2
本文标题:《中西服装发展史》全套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8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