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分析
第六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第三节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特点第四节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记忆的概念1、记忆的概念2、记忆的3环节:(1)识记(2)保持(3)恢复(再认和再现或回忆)补充:记忆的种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持续时间仅约1秒钟的记忆。又称瞬时记忆。一切输入记忆系统的信息,首先必须通过感觉器官的活动产生感觉知觉。当引起感觉知觉的刺激物不再继续呈现时,其作用仍能继续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短暂的保持就是感觉记忆。由于它就像登记一样把输入的信息记录下来,故又称感觉登记。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以感觉痕迹的形式被登记下来,其特点是:①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性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②作用时间短。视感觉记忆约为0.25~1秒;听感觉记忆虽可超过1秒,但也不长于4秒。③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为9~20个字母或物体,有时更多些。④感觉记忆痕迹很容易衰退,只有受到特别注意的材料,才转入短时记忆,否则就会很快消失。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亦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保持1分钟以内的记忆。一般把它看作是处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记忆阶段。短时记忆的特点是:①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记忆广度一般为7±2个项目。②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③短时记忆通过复述保持信息,复述的作用还在于能把信息转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永久性的信息存贮,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终身。它的信息主要来自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长时记忆的容量似乎是无限的,它的信息是以有组织的状态被贮存起来的。有词语和表象两种信息组织方式,即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言语编码是通过词来加工信息,按意义、语法关系、系统分类等方法把言语材料组成组块,以帮助记忆。表象编码是利用视形象、声音、味觉和触觉形象组织材料来帮助记忆。依照所贮存的信息类型还可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接受和贮存关于个人的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及这些事件的时空联系的信息。语义记忆是有关字词或其它语言符号、其意义和指代物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有关规则、公式和操纵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的有关内容。长时记忆能保持许多年甚至终身的永久性记忆。它的容量似乎无限,但也有人认为它的范围是5万到10万个组块。长时记忆的信息主要是对短时记忆内容加以复述而来的,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二、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记忆与知觉的发展(二)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三)记忆与语言的发展(四)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一)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二)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正是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使儿童能够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三)记忆与语言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也要依靠记忆。儿童有时说了后面的话忘了前面的,就明显暴露了言语活动与记忆联系的不足。(四)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通过记忆,儿童对与经验有关的事情发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儿童的情感从而丰富起来。儿童的意志行动,也离不开记忆。意志是有目的的行动,在行动过程中必须始终记住行动目标。总之,学前儿童的心理正在形成和初步发展,这时期各种心理过程逐渐联系起来,形成系统,而在这个过程中,记忆起着重要作用。第二节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的发生(一)记忆发生的指标1.习惯化2.条件反射3.重学记忆1习惯化:指对刺激物的注意减退现象。新生儿和幼小婴儿的习惯化可以作为他对事物是否熟悉,也就是是否能够再认的指标。2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可以作为记忆的另一种指标,对条件刺激物作出条件性反应,表明再认的存在。3重学记忆:当儿童学习了一种知识或技能以后,经过一段记忆消失的时间,重新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次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或次数,比第一次要少些,这就是重学记忆。(二)记忆发生的时间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这是原始的记忆因素。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出现和发展稍晚。1岁前再认的潜伏期只有几天;2岁可能延长到几周;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幼年健忘”;3----4岁后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2岁左右出现回忆;整个学前期回忆都落后于再认,为什么?在整个学前期,回忆都落后于再认。回忆和再认的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三)记忆容量增加儿童记忆中所保留的信息容量,起先是很小的,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容量逐渐增加。1.记忆广度据研究,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J.A.Miller,1956)。学前儿童的记忆广度被试年龄(岁)信息单位(个)33.9145.1455.6966.107岁儿童还没有达到7个信息单位的广度。2.记忆范围随着儿童动作的发展,儿童和外界交往范围的扩大,活动的多样化,记忆范围也随之而越来越扩大。3.工作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提高。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感觉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包括短时记忆)注:信息在感觉记忆和工作记忆中得到最初的编码,然后转到长时记忆中存储,而信息从长时记忆转到工作记忆就是提取。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不在于记忆广度的扩大,而在于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四)记忆内容变化从记忆的内容看,记忆可以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言记忆。运动记忆或动作记忆是指识记内容为人的运动或动作的记忆。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结或情感的记忆。情绪记忆出现也较早。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形象来记住各种材料。1岁前的形象记忆和动作记忆、情绪记忆紧密相连。幼儿期,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语词记忆是以语言材料作为记忆的内容,这种记忆是在儿童掌握语言过程中逐渐发展的。儿童的语词记忆发展得最晚。儿童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形象记忆(6---12个月)→语词记忆(1岁左右三、记忆策略的形成常见的记忆策略: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3.间接的意义识记第三节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特点一、1岁前儿童的记忆(一)新生儿的记忆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新生儿的记忆主要是短时记忆,表现为对刺激的习惯化和最初的条件反射。(二)生后头半年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3—6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三)生后第二个半年6—12个月的婴儿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地延长。8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工作记忆。二、1—3岁儿童的记忆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再认形式的记忆发展较早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岁后,由于语言的发展,儿童可以用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了符号表象记忆。1、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可以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两种。2、表征:则是指表象这种形象形成的过程。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短时记忆由于语言的发生发展出现重要变化1—2岁儿童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回忆(再现)的发展。再认形式的记忆发展较早。1岁半至2岁左右,语言真正发生后,再认的内容和性质也迅速发生变化。出现初步的回忆:1---2岁的儿童用行动表现出初步的回忆能力1岁左右,能够回忆几天或十几天前的事情;2岁左右,可以保持几个星期;3岁以后,能够达到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延迟模仿:1岁半至2岁的儿童,常常出现并非当时的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为,这就叫延迟模仿。延迟模仿也是记忆的一种明显表现三、3-6岁幼儿记忆的发展(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二)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四)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1、无意记忆占优势1)概念:没有目的和意图、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叫无意记忆;有明确目的和意图的记忆叫有意记忆。2)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3)影响无意识记的5因素:▼客观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幼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活动动机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儿童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动机幼儿有意识记的发展特点:1.儿童的有意识记并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在生活的要求下,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2.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3.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二)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1、幼儿相对较多的运用机械记忆。两个原因:第一,幼儿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够留下痕迹;第二,更重要的是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对许多识记材料不理解,不会进行加工,只能死记硬背,进行机械记忆。2、幼儿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许多材料证明,幼儿对理解了的材料,记忆效果较好,对不熟悉的、无意义的材料识记效果较差。幼儿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1、概念:形象记忆:指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语词记忆:是通过语词的形式来识记材料,随着语言的发展,语词记忆也逐渐发展。2、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的效果。3、幼儿的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4、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在儿童头脑中起作用,而是有越来越密切的相互联系。(四)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1、幼儿能够对记忆材料进行加工使之系统化。比如,一名6岁儿童在1分钟时间内正确记住了17位数字:81726354453627189,他是经过思考,抓住了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进行的记忆。2、语言的参与,使记忆过程的意识性和条理性都有所提高。同时,4.5----5岁幼儿开始能够进行间接识记,即利用中介物帮助识记。第四节记忆的保持和遗忘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一、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什么是保持?就是把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在记忆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保持,就没有记忆。(二)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保持阶段,头脑中储存的知识经验会发生“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二、根据遗忘的规律科学的组织复习(一)什么是遗忘?就是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二)遗忘的规律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过程,总结了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过程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三)科学的组织复习1、及时复习:为了减少遗忘,必须及时复习;若等到忘得差不多了再复习,就等于重新学习,结果是事倍功半。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连续进行的复习叫集中复习,复习之间间隔一定时间的复习,称分散复习。研究表明,学习同一门课程时,分散复习的记忆效果比集中复习的记忆效果好。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回涨现象。是说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这在幼儿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我们要注意运用这一规律进行教育。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15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