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河中石兽》文言知识整理
124.河中石兽清•纪昀一、词语1、临:靠近。2、圮:倒塌。3、竟:终了,最后。4、曳:拖。5、设帐:设馆教书。6、尔辈:你们这些人。7、湮:埋没。8、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9、遂:于是。10、溯流:逆流。11、臆断:主观地判断。12、岂:怎么,难道。13、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二、词类活用:棹.数小舟(棹:名词用作动词,划船。)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涨:动词用作名词,洪水。)三、古今异义:(1)渐沉渐深耳.(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2)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种学科。物理学。)(3)二石兽并.沉焉(并:古义:一起。今义:并列。)(4)阅.十余岁(阅:古义:经过,过了。今义:阅读)(5)是.非木柿(是:指示代词,这。今义:表肯定判断的动词。)(6)盖.石性坚重(盖:古义:发语词,因为。今义:器物上有遮蔽作用的东西。)(7)但.知其一(但: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8)求.石兽于水中(求:古义:寻找。今义:请求、要求。)(9)转转不已.(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10)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跟“湿”相对。)(11)求之下流,固颠(固:古义:本来。今义:坚固)四、一词多义:(1)为:①以为.顺流下矣(wéi,动词,认为,是)②岂能为.暴涨携之去(wèi,介词,被)③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wéi,动词,成为)2(2)之:①闻之.笑曰(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②沿河求之.;当求之.于上流;求之.下流;求之.地中(代词,代石兽。)③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所说的话。)④其反激之.力;至石之.半;然则天下之.事(结构助词,的。)(3)如:①如是再啮:像。②如其言:依照,按照。(4)其:①其反激之力(河水)②但知其一(其中)五、特殊句式:1、省略句:(1)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2)求之(于)地中(3)(僧)棹数小舟(4)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2、倒装句:(1)求石兽于水中(状语后置)(2)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3、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六、翻译沧州南边的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院的大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了水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新修缮寺庙,在水中寻找两个石兽,最后没能找到,就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僧人们)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往下游找了十几里地,没找到石兽的踪迹。一位学者在寺庙中讲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携带走呢?是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石兽埋没在沙中,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水寻找它们,不是很疯狂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一位镇守河防的老兵听说了讲学者的话,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子的性质又松又轻,(所以)河水不能冲走石头,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一定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又一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翻转。这样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疯狂了;在原地河底寻找,不更加疯狂吗?”(人们)按照他的说法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道其中第二点的情况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吗?七、主旨这篇说理短文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办法,告诉人们,遇事不能主观臆断,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全面分析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3《河中石兽》一、通假字:不亦颠.乎二、词类活用:1.、棹..数小舟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三、古今异义:(1)渐沉渐深耳.(2)尔辈不能究物理..(3)二石兽并.沉焉(4)阅.十余岁(5)是.非木柿(6)盖.石性坚重(7)但.知其一(8)求.石兽于水中(9)转转不已.(10)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四、一词多义:(1)为:①以为.顺流下矣()②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③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2)之:①闻之.笑曰()②沿河求之.;当求之.于上流;求之.下流;求之.地中()③一老河兵闻之.()④其反激之.力;至石之.半;然则天下之.事()五、特殊句式:1、省略句:(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2)求之()地中4(3)()棹数小舟(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2、倒装句:(1)求石兽于水中()(2)当求之于上流()3、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六、填空:1.(),是非木杮,()?2.转转不已,()。3.以为顺流下矣,(),(),寻十余里,无迹。4.然则天下之事,(),(),()?七、翻译下列句子。
本文标题:《河中石兽》文言知识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21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