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现一种面向未来教育的评价理念
1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现——一种面向未来教育的评价理念发布时间:2004-07-07韩立福摘要:未来社会需要“完人”,未来教育培养“完人”。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从“表面到本质”的深刻评价从“抽象到具体”的目标评价,从“幼儿到高中”的综合评价,从“家庭到教室”的全面评价。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评价方向,是一切为了未来全面发展;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充分、主动、全面发展;功能,是全面开发、全面激励、全面发展;内容,是精神、知识、身体、个性、能力;标准,是多维、多元、灵活、立体;过程,是全程、全息、动态化;主体,是民主参与、多边互动、内外结合;方法,是多样、灵活、全面、有效。关键词: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现中图分类号:G40-058.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04)03-0021-05一、问题提出(-)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个性是完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品质是个性健全发展的表现。个性发展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性的发展,每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个性发展的本质要求,《学会生存》把未来教育的目的规定为:“为一个新世界培养新人”,[1]这里的“新人”也就是“完人”。使“把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二)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的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深刻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明确提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追求的目标。理所当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追求的目标,也是长期的历史使命。(三)知识经济时代提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标准提出了新要求,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应具备三大基础:能力基础、思维基础和素质基础[2]。尤其是具备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和建设精神,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环境。(四)传统学生评价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传统学生评价观认为,评价是教师管理学生的主要手段,形成了对分数的过分追求,不顾学习过程和身心全面发展,过分强调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和选拔性功能。评价失去了个性,评价成了“筛子”,逐步导致了“应试教育”。并使“应试教育”更加走向“片面”和“极端”,更加偏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因此,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历史的必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对传统学生评价制度和理念进行彻底改革,建立适合素质教育的学生评价制度和理念。(五)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求建立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倡导“全人教育”,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目前,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期待着一种令人满意的学生评价体系。基于上述认识,面向未来教育,笔者认为应当建构一种全新的、符合素质2教育理念的学生评价现——即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现。二、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本研究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十六大”提出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江泽民同志“七·-”讲话的精神。理论基础是原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赞克夫的一般发展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性教育理论;美国教育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现代心理和脑科学理论;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伽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和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三、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涵义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概念的提出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顺应国际“全人”教育新潮流,依据面向未来社会对培养人才的新标准和要求,在现代管理科学和素质教育理论基础上,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学生评价存在“片面”评价导致“片面发展”的弊病等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评价概念。它的提出将推动教育评价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将开辟一个崭新的教育评价领域,开拓新的教育评价视野。现对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概念作如下表述: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依据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建立的目标体系为基准,运用质性与量化、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评价技术和方法,解释学生素质发展系统状态变量,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过程和绩效的价值进行全面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全面发展目标过程。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全面评价,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的手段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涵义;(-)“全面发展性”的涵义。“全面发展性”以全面发展为目的,泛指为立体式发展。首先是概念意义的不同: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进步和前进,而不仅仅是某一时刻某一方向的发展,没有局限性,发展方向是全方位的。发展范围是指整个时空。全面发展性绝不是在“发展性”前面加上“全面”而且,在理解这一概念时不能分开理解,它是一个整体性概念。还有一层涵义是在发展过程中“尽量”、“尽最大可能”的发展,而不是留有余地和发展得不够,即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充分、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教育价值观的确立与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目标分类体系的制定之间相互制约性的统一。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建立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目标分类体系,它是制定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依据,是实施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纲领性文件。而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目标分类体系的建立是受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的制约,反过来说,也是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外化物,目标分类体系的科学性就证明了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因此,科学地实施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必须坚持教育价值观与目标分类体系的统一,教育价值观是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指导,目标分类体系是实施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具体操作依据,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三)坚持评价过程和评价结论的统一。在传统学生评价中,过分注重评价结果,而忽视评价过程,或者评价过程与结果分离。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不仅重视评价结果,更重视3评价过程。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目标是有层级递进性、连续发展性、螺旋提升性,它是由低级到高级渐进发展的过程。由近期目标,发展到中期目标,再发展到远期目标。由“目标——评价——结果——发展”是闭合、循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在一级目标、评价、结果、发展层面上的评价结果,又是二级目标评价结果发展层面的起点和基础……乃至无穷。不论是小过程,还是大过程,评价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资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就决定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同时,评价结果处理的功能的发挥,也可以证实评价实施过程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因此,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要坚持评价过程和评价结论的统一。(四)坚持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有的学者指出,在过去的学生评价中,一直存在着两类不同的评价体系:一种是实证评价体系;另一种是人文评价体系。与此对应的运作模式是:“指标——量化”模式和“观察——理解”模式。两种评价体系和模式各有优势,也都存在着局限性。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实践看中的是“指标——量化”操作模式,崇尚机械评价,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开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指标——量化”操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机械评价”的效率,进一步加快了学生评价的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分离。美国著名学者萨顿曾经鲜明地提出,要建立科学人文主义。那么,科学人文主义是什么?就是“以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上的人文精神来规范、统领科学,从而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一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3]。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所推崇的是科学人文性,倡导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是属于科学人文性评价。它是以科学为基础,以人的自身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始终倡导“科学的人道主义”。(五)坚持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辩证统一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建构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新的教育评价理论,它追求教育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是辩证统一。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对人的全部潜能、全面素质的全面评价。实质上,在人的个体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前提下,社会价值的评价也自然包含其中。人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互为目的的,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发展方向上是一致的。(六)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最高目标是实现自我发展评价。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可知,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理论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调动主观能动性,培养自我发展评价的能力。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提倡“自我发展评价方法”,它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4]。“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5]他认为“自我教育”是实施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自我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由此看出,自我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是何等重要。如果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那么,对学生所实施的教育就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也就不可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充其量只能造就一些死读书、没活力、全面发展的庸才。因此,我们把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最高目标视为实现自我发展评价。四、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征4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步、发展状况的全面评价,是学生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成长变化情况的全过程评价,也是素质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全方位评价。所以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四点:(-)从“表面到本质”的深刻评价。在传统学生评价中,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经过死记硬背过的固定式知识掌握的多少和考试分数的多少,而忽视了知识潜在的精神、价值和学生心理、情感、态度、个性发展的评价;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仅仅关注学生真实的、或是伪装的行为表现,而忽视了心灵深处的兴趣、态度、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和精神领域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世界观的评价。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将摒弃传统的表面评价方式,实现从“表面到本质”的深刻评价。要全面关注知识内在价值和学生多元智力、个体心理差异,从知识本质属性和人的本质特征上深刻而全面地评价(转变评价与教育、评价与教学、评价与学习分离的学生评价现象,使评价走进教育、教学、学习)。(二)从“抽象到具体”的目标评价。由于过去狭隘理解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把“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抽象目标“高高挂起”,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仅仅偏重于智育,忽视其他各育,而且在智育评价时,根本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评价,使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抽象目标在学校教学目标中越走越窄,导致“全面发展目标”变成了“片面发展目标”,彻底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特别强调教育抽象目标、教学目标、评价目标的一致性,从教育目标“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到培养目标“精神、知识、身体、个性、能力全面发展”,再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全面发展”,在目标体系中不论如何分解,都要在目标内容、性质上保持一致性和等同性,最终实现从“抽象到具体”的目标评价。(三)从“幼儿到高中”的综合评价。严格地讲,幼儿教育不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但是,对于我们倡导的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理论来说,幼儿教育阶段学生评价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把幼儿教育评价纳入本文研究的基础教育评价的范畴。过去的传统学生评价,往往忽视幼儿、小学生的素质发展评价。在教学管理方面配备低学历、低素质的教师,以教养、管教为主,很少涉及评价,更谈不上评价意识和方法。只是懂得“最厉害”的纸笔考试、测验等,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个性素质发展、能力素质发展和精神健全发展等总不过问。并且,从小学、初中、高中的
本文标题: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现一种面向未来教育的评价理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