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公共广电集团发展专案报告
1公共廣電集團發展專案報告95.07.05壹、發展公共廣電集團之意義一、背景說明近二十年來,廣電媒體影響深遠,不僅具有提供新聞、資訊、娛樂的功能,亦透過影像和文字再無形中建構出社會價值體系。台灣的廣電媒體產業,從壟斷到自由化,發展一日千里,然而受限於台灣廣電市場的規模,廣電媒體在自由化之後,競逐收視率及商業利益掛帥,成為唯一的圭臬,節目品質與社會責任,逐漸流失,由此導致國人和學者一再批評的媒體亂象。再者,政黨、政府和軍方長期介入廣電媒體經營,以政治的優勢,扭曲了廣電媒體的產業結構,公部門媒體主宰市場,頻譜資源分配不公,廣電產業的市場機制無法確立。第三,面對廣電產業數位化的潮流,本局亟思在處理無線電視事業公股釋出時,同時推動兩大政策,一是投入無線數位營運的基礎建設,二是擴大公廣集團營運規模。期能透過數位化和公共化,協助廣電媒體產業再造,導引營造優質媒體文化,提供國人的多元閱聽需求。二、公共化和數位化的目標(一)完成黨政軍退出廣電媒體經營之政策「一公一民」是去年底「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的目標,一方面代表黨政軍經營廣電媒體的落2日,二方面,釋出台視公股(一民),讓台視成為完全民營的電視台,並將華視公股捐贈公視基金會(一公),華視併入公廣集團,擴大公廣集團的營運規模。(二)提高公廣集團的競爭力商業電視台受市場機制的制約,必須力拼收視率,來增加廣告營收,創造利潤,然而過度的商業競爭卻使得媒體忽略了社會責任,忘記了媒體的功能除了娛樂之外,還肩負著文化教育及守護公共價值的功能。公共媒體以公共服務為目的,以公共利益為最優先的目標考量,與一般商業電視台的運作邏輯不同,因此可以產生平衡作用,帶動良性循環,我國電視媒體環境也可因此向上提昇。過去公視的預算和營運規模太小,無法產生市場效果。政府每年捐助公共電視台九億元,公視只能扮演彌補商業電視之不足的若干角色,無法發揮積極和廣泛的影響力。因此透過公共廣電資源整合、頻道分工等做法,以規模化、集團化的做法,提高競爭力。(三)整合公部門廣電資源,滿足民眾多元服務需求為特定公共服務目的,一直以來政府即以編列預算補助或委託等方式,製播特定族群或特定任務之頻道節目。「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已規定現有客家、原住民和宏觀等電視頻道之節目製播將交由公視辦理,藉此公部門廣電資源整合規劃,可提供民眾多元服務需求。3目前政府每年捐贈公視、客家電視、原住民電視、宏觀電視等合計約二十億元,加上華視的資源,整合成一個具規模的集團,以集團模式運作,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四)建構無線數位公共營運平台電視產業數位化已成廣電媒體重要發展趨勢,為達到引領建構無線電視數位化環境,國內五家無線電視(台視、中視、華視、民視、公視)雖然已經開播數位頻道(目前共計15個頻道),但是為了落實「製播分離」政策(即政府提供系統服務、業者提供頻道服務),提高經營效率,本局參酌先進國家政府投資無線數位電視基礎建設,將與五家業者一起成立無線數位營運平台,降低五家無線台的營運成本,並儘早完成無線電視數位化之目標。貳、參酌先進國家公共廣電集團發展概況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公共電視多已朝向「集團化」方向發展。茲將發展公共廣電集團較具指標性國家之概況表列如下:一、英國: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BroadcastingCompany,BBC),年度經費約新台幣1,876億元。英國BBC的公共服務運作模式,向為世界各國公共電視的學習標竿,其自1922年開播至今,早已建立了龐大4的公共廣電集團。BBC集團頻道一覽表屬性頻道名稱頻道內容無線類比頻道BBC1娛樂、戲劇、新聞、體育BBC2園藝、歷史、科學、居家DIY、美食、少量新聞和體育節目廣播頻道BBCRadio1流行音樂頻道BBCRadio2綜合娛樂頻道BBCRadio3古典音樂頻道BBCRadio4時事論壇、談話性節目BBCRadioFiveLife體育賽事數位頻道CBBC6-13歲兒童頻道、有兒童新聞、卡通、兒童節目等Cbeebies5歲以下幼兒專屬頻道BBCNews2424小時新聞頻道BBCParliament國會頻道BBCThree針對年輕人設計之頻道BBCFour文化節目、紀錄片、教育節目BBCi互動電視海外頻道BBCWorld包括電視及廣播頻道,以45種語言播送二、日本:日本放送電視台(NipponHosoKyokai,NHK),年度經費約新台幣1873億元。日本公共電視NHK為日本最大的廣電集團,開播於日本戰敗後的民主化風潮之下,被認為是日本民主發展的重要指標。長期以來,NHK製播的節目在日本及世界各地皆為優良品質的保證,也被賦予和歐美先進國家在廣播電視科技上競爭的使命,因此NHK擁有最先進之廣電發展技術。NHK集團頻道一覽表5屬性頻道名稱頻道內容無線頻道綜合電視頻道NHK主要頻道,內容包括新聞節目、文化節目、娛樂節目等教育電視頻道兒童節目、外語教學及其他終身習節目廣播頻道廣播一台新聞、資訊節目廣播二台以終身學習節目為主,並播送外語新聞,提供在日本之外國人收聽調頻(FM)廣播音樂節目衛星頻道BS-1新聞、體育節目,以及介紹世界風土人文的知識性節目BS-2娛樂、文化藝術節目,包括電影、音樂、海外電視劇BS-Hi24小時高畫質電視頻道海外頻道NHKWorldTV24小時全世界各地的新聞及資訊,以及讓外國人瞭解日本的英語新聞節目NHKWorldPremium向各地有線電視台及衛星電視台傳送NHK的各類節目,包含新聞、體育、戲劇、藝文等節目NHKWorldRadioJapan以22種語言向全世界播出之無線廣播頻道三、澳洲:澳洲公共電視台(AustralianBroadcastingCorporation,ABC),年度經費約186.5億新台幣澳洲除ABC外尚有另一公共電視台-SBS(SpecialBroadcastingService),其中ABC建台較早,規模也較大,其建台精神及組織多仿效英國BBC。ABC集團頻道一覽表屬性頻道名稱頻道內容電視頻道ABC綜合性頻道6廣播頻道ABCRadio綜合性廣播頻道數位頻道ABCKids學齡前至12歲兒童專屬頻道ABCFly青少年教育頻道國際頻道RadioAustralia以5種語言播出之廣播頻道ABCAsiaPacific新聞時事節目,僅對亞太地區播放四、韓國:韓國公共電視台(KoreanBroadcastingSystem,KBS),年度經費約新台幣336億元。KBS為韓國的公共電視台,擁有無線、衛星及廣播等頻道。其中無線電視部分,該台經營KBS1及KBS2等二個頻道。KBS1主要以新聞及文化節目為主,為典型的公共電視頻道;KBS2為合併商業電視台而成立之頻道,其節目以娛樂為主要方向,且可播出商業廣告。KBS的廣播電台部分共有15個頻道,以10種語言,向國內外播送。KBS集團頻道一覽表屬性頻道名稱頻道內容無線頻道KBS-1KBS主要頻道,內容包括新聞節目、文化節目等KBS-2娛樂性節目廣播頻道Radio1資訊Radio2娛樂Radio3身心障礙專屬頻道FM1傳統音樂頻道FM2流行音樂頻道SocialEducationService以北韓聽眾為主要對象RadioKoreaInternational以外國人與在海外韓國人為對象之頻道衛星頻道KBSSatellite1重播KBS1節目KBSSatellite2資訊、文化節目7參、我國公視發展現況一、初創期(87年-92年)我國公共電視台自87年7月1日開播,初創時期僅有1個類比電視頻道,雖然在收視率的數字呈現上,無法與商業電視台相比,但節目品質的精良,已是漸有口碑,製播的節目屢獲國內外肯定,甚至有要求公視不得與商業電視台同場競逐金鐘獎或其他相關獎勵活動之論調,可見公視的節目,足堪挑戰一般電視台商業運作模式的產品。二、數位發展期(92年-)公視基金會自92年起,受本局委託依立法院決議執行「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數位娛樂計畫」五年計畫,建置全國數位電視轉播站,公視也藉此進行其數位化發展。93年7月,公視推出「DiMoTV」數位行動電視頻道,並開始發展「多媒體家庭服務平台(MHP)」,使公視在數位化的發展上,更向前推進。三、公共廣電集團創始期(95年)因應「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於95年元月18日公布施行,95年4月21日完成所有華視公股捐贈公視作業,華視成為公共化無線電視事業,與公視共同組成公共廣電集團。未來公視與華視節目將依其組織型態,呈現不同特質。公視將維持原節目基調,以公共服務為節目主要製播目標;華視則依其保留商業經營之特性,節目性質將較偏重娛樂,包括戲劇、綜藝、體育、新聞等,以符合政府原先對於公共廣電集團須「具民營化活力」之規劃。8四、公共廣電集團成長期(96年-)「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第14條第3項規定,客家、原住民及宏觀等電視頻道之節目製播應於該條例公布施行後之次年起(2007年),交由公視基金會辦理。公共廣電集團自96年起,將再增加3個電視頻道。目前公視為妥適規劃客、原頻道之製播,擬設置客家、原住民電視諮詢委員會,並決定人事及營運政策,惟此節涉及客委會、原民會之委託構想,以及族群頻道的主體性需求,必須深入溝通協調,才能順利整併。肆、擴大公廣集團規模推動進度及面臨問題一、華視公共化進度今年(95年)4月21日完成財政部公股(持有華視45.98%)及財團法人黎明文教基金會(持股25.18%)所持有華視股票(共計71.16%)附負擔捐贈給公視基金會,完成公共化的第一階段。華視預定於九月底提出公共化報告,並提出「民股收購計畫」,若經「股權轉讓審議小組」通過,核定收購價格,公視基金會將使用台視(台銀及土銀部份)公股釋出所得款項,完成民股收購計畫,不足額部分依法由政府在三年內編列預算補足。華視公共化後,依法華視兒童節目將不能播放商業廣告,其餘節目則須負擔公共化服務的責任,政府可以附負擔捐贈差額,其數額經新聞局與主計處協商,以今9年(95年)實際營收狀況評估,必要時再由新聞局於明年編列預算追補(本案華視主張每年6億元)。註:華視登記資本額為19億7748億元。二、台視公股釋出進度:公股處理條例通過後,新聞局依法組成「股權轉讓審議小組」(共計17人,由各黨派推薦及行政部門、台視員工代表組成,並由副院長擔任召集人),並依由行政院核定之「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公股股權釋出計畫」,積極辦理台視公股釋出事宜;經召開三次審議小組會議,依法定比例決議將台視公股分二階段釋出:(1)政府投資事業(第一商業銀行、彰化商業銀行、華南商業銀行、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合計持股25.7%之公股先進行公開標售;(2)政府機構(臺灣銀行、臺灣土地銀行)合計持股21%」公股,再參考公開標售之底價進行全民釋股,全民釋股申購張數以每人最多5張為限。上述兩階段釋股計畫業經「股權轉讓審議小組」通過,預估由財政部選定承銷商之後,即可由審議小組核定底價,進行釋股作業。本項釋股計畫預定於今年九月至十二月之間完成,屆時台視將即刻召開股東會進行董事會改選,完成公股釋出作業,並規劃於公股釋出後申請興櫃登錄,增加股票之流通性。依照公股處理條例精神,新聞局必須監督台視完成員工優惠資遣及年資結算工作,並將民國65年廣播電視10法實施前台視影音資產公共化保存利用,此兩項工作預定配合公股釋出完成。註:台視登記資本額為28億元。三、原住民、客家、宏觀等三頻道委託公視製播依照公股處理條例規定,原住民頻道、客家頻道、宏觀電視等三個頻道,自明(96)年1月1日起,交由公視製播。本案涉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客家委員會及僑務委員會等三部會,如何兼顧公股處理條例的精神,並符合族群頻道主體性的期待,新聞局將請負責協調本案的吳豐山、林萬億兩位政委,召集各部會和各頻道會商後決定。伍、建立數位無線電視共同營運平台我國電視媒體產業生態因過度的商業競爭及數位化時代的來臨,目前面臨重大的挑戰,亟求改變。在此媒體發展的重要關鍵時刻,本局遂規劃以兩年為期,擴大公部門對於公共廣電及數位電視的投資,深耕文化創意產業,並順利完成數位化之目標。這項計畫列入95年度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中,並且經立
本文标题:公共广电集团发展专案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