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关于印发宁国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doc-
关于印发宁国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宁政[2004]60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宁国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业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二00四年九月二十二日宁国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一、宁国市基本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一)基本情况宁国于东汉建安13年(公元208年)置县,至今有近1800年的历史。县名取“邦宁国泰,物阜民安”之意,是江南著名古邑。千百年来移民迁徙垦荒生息形成了宁国“土著少,客藉多,五方杂居,风俗不一”的市情和多元移民文化底蕴。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县级),为安徽省直辖,委托宣城市代管。宁国位居皖东南,天目山北麓,东临苏杭,西靠黄山,连接皖浙两省七县市,是皖南山区之咽喉,南北通衢之要冲。市域面积2487平方公里,辖10镇6乡3个街道办事处,现有人口38万。其中市区面积1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0万。宁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日照总时数2038小时,年平均气温15℃,平均年降水1376毫米,年相对湿度80%,全年无霜期224天。宁国市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县(市)之一,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改革开放以来,宁国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财政收入4亿元,增长20.7%,综合经济实力连续第四年位居全省县(市)第一。“八五”以来,宁国市跻身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并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全国两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生态建设先进市(示范市)”等殊荣,是皖东南著名的工贸生态城市和安徽经济融入苏浙沪、接轨长三角的桥头堡。(二)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宁国市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产资源8大类30多个矿种。主要有石灰石、煤、石棉、粘土、膨润土、莹石、大理石及金属矿藏铜、银、铅、锌、金、钨、钾、锰等,远景储量达34亿吨。其中石棉是国内独有的透闪石石棉,纤维长度达60毫米;陶土泥质优良,其中花斑泥和深紫泥成陶性好,尤适制作精美的紫砂陶器。有关专家认为,宁国有望成为中国第二陶都。---森林资源。宁国市现有林地1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7.1%。境内盛产元竹、雷竹、毛竹和山核桃以及茶叶、青梅、银杏、板栗、木耳、水果、中药材等,且品种多,品质好,产量大。是著名的“中国元竹之乡”和“中国山核桃之乡”。---生态旅游资源。市里有省级板桥自然保护区,被称为中亚热带东北部最后一块“处女地”;流域面积1120km2,水域面积32.8km2的青龙湾湖面构成了生态旅游风景区。此外,夏林风景区、石柱山风景区、道场坪风景区正加紧建设。境内生态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苏浙沪、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三)基础设施---交通。皖赣铁路、省道215、104标准二级公路和宜黄旅游快速通道均穿境而过,距宣杭铁路和318国道高速公路接口仅40Km,规划中的溧黄高速和皖浙高速将在市区交汇,距上海、合肥、杭州、南京和黄山风景区仅200Km车程;航空方面,市区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和芜湖、黄山机场也只有90—130分钟的车程;水路方面,距芜湖港仅90分钟,至上海港集卡运输仅4小时左右。立体交通网基本形成。---通信。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普及率居安徽前列,拥有先进的数据通讯设备,形成了高效的综合性、智能化、宽带化通讯网络。---供电。市内有火力发电厂、中型水能发电站各一座,小型水电站40余座,境内建成220KV变电所一座,110KV变电所2座,35KV变电所18座,电力供应充足。---供水。市区现有自来水厂两座。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工艺建设的10万吨三水厂工程已经开工。建成后市区总供水能力可达12万吨。源水取自位于无污染的生态保护区内的港口湾水库。(四)经济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宁国市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子,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榜样。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工业经济主导作用显著,民营经济发展很快,支柱产业作用明显,产品竞争优势凸现,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安徽省各县(市)第一。---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海螺集团跻身全国百强,水泥产量亚洲第一;亚夏集团位居安徽民营企业前茅,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13家民营企业跻身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5家跻身出口创汇全省50强。全市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8家,规模以上企业74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3C认证等品牌(质量、品牌)10多项,14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40家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环境)体系认证,250项产品通过国际著名公司质量认证。是安徽省重要的建筑材料、耐磨材料、汽车橡胶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复合肥和林产品加工基地。---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近年来,宁国市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了包括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内的2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企业带基地,以基地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经形成。同时,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中的科技含量,建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4处,其中太阳禽业科技示范园和恩龙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是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初步形成了畜禽养殖、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三竹一果”高效栽培、花卉苗木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23元。---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宁国市以加快建设皖东南商贸城市为目标,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2003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10亿元,同比增长6.5%,旅游业总收入3000万元,同比增长30%,同时,房地产业、邮政通信、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社区服务、中介信息等行业快速发展。(五)社会发展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3年,全市教育事业费支出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98所,在校学生61051人,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8%,高中综合升学率75%。全年输送大专院校学生1168人,万人本科达线率17.1%。2003年,全市共有8所中小学成为市级以上示范学校。文化事业持续繁荣。2003年,全市共放映电影780场次,各类艺术团体来我市演出80场次,自办群众文化活动200场次。市级公共图书馆藏书达11.12万本。《宁国报》全年发行168期、168万份。年末全市共有有线电视用户45000户,开通有线电视频道23个,电视人口覆盖率96%。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3年末,全市设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342个(含诊所、卫生室),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42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1人。体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2003年,共组织各类比赛与竞赛活动12次,参加省、市举办的运动比赛8次,参赛选手170余人,获得各类奖牌20枚。2003年底,全市共有55340名在校学生参加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活动,达标率98.2%。(六)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劣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1、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灵活的民营机制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一系列强国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全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在宁国这片热土上蓬勃兴起,逐步形成了一批知名企业和规模企业。其中有产值超500万元的民营企业74家,超亿元的民营企业6家。1家民营企业入选全国500强;13家入选全省100强,其中位于前十位的有3家。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既形成了有力的科技需求拉动,又成为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最活跃的主体,为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企业主体地位凸现,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宁国的民营企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企业作为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体地位日益凸现。主要表现,一是科技投入不断增加,近三年全市企业投入研究经费2.8亿元,数倍于本级财政投入;二是创新机构建设力度加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全市建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6家,博士后流动站、重点实验室等创新机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三是科技成果数量增多,档次提高。近三年来,全市企业共开发省级以上科技成果60项,申请专利130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一批科技成果在我市得到了转化;四是科技交流合作日趋活跃,全市企业与省内外、国内外1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关系。每年都有数十家企业到发达国家进行技术交流,每年参加国内外科技博览会、交易会、对接会十多次。---“一区三园一带”的块状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集聚度提高。省级宁国民营科技示范区建设不断加快,与之配套的汪溪工业园、河沥工业园和港口工贸园以及以河千公路沿线工业经济带,集中了我市几乎所有的骨干企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格局。省级宁国民营科技示范区作为龙头,吸纳了汽车橡胶零部件、复合肥、新材料等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入驻。“三园”集中了以生产水泥为主的建材企业、陶土加工企业、耐磨材料生产企业等资源开发型企业群。“一带”则以农林产品加工、机械电子企业为主。它们已成为宁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板桥自然保护区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港口湾水库的建成,造就了青龙湾生态旅游度假区,加上夏林风景区、石柱风景区、道场坪保护区,形成了以北接芜湖、西傍黄山、东连天目的黄金旅游区。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市、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这些都为建设科技进步示范市提供了良好自然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市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实施科技兴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批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制和开发出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2003年,我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家,产品22项,实施国家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10多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40%,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崛起的高新技术产业构成了宁国科技发展路径选择的现实基础。2、经济社会发展的劣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中长期发展后劲不足。我市工业经济整体水平不高,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占主导地位,受资源环境制约明显;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规模不大,产业集聚度不高,对市域经济的拉动能力有限;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贸、运输为主,中介信息、电子商务、旅游等新兴产业成长不快;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经济外向度整体水平不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有限。全市经济外贸依存度很低,对外贸易总量偏少;主导产业结构不合理,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不明显;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有限,利用外资总量小,吸引外资的项目不多。这些都直接影响我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城乡两元结构差异明显,统筹发展任务艰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生活水平差异明显;先进乡镇发展很快,落后乡镇发展缓慢;二元结构一元化进程不快,统筹城乡、工农业、地区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我市工业化水平较高,但城市化水平很低,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相协调。城镇规模太小,人口集聚能力弱,功能不完善;中心城区集聚和辐射能力不够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积聚,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依然存在。我市科研人才少且不够稳定,吸引人才的优势不多,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分布结构不合理。人口对土地、水电资源的压力增大,用地、用水、用电紧张已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坚持科学发展观,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市今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二、宁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及科技支持能力(一)需要科技解决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宁国是我省重要的水泥、汽车橡胶零部件、耐磨球和电子电容器生产基地,塑料包装材料、林产品加工在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长期以来,以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占主导地位的现状一直没有明显改变,这种现状制约着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通过企业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降低资源消耗,节约劳动成本,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能
本文标题:关于印发宁国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568 .html